屬於大型商場的延伸領域有哪些
㈠ 零售業有幾大業態
中國零售業主要業態發展狀況
國家內貿局在《零售業態分類規范意見》中,將中國零售業商店分類確定為8類:百貨店、超級市場、大型綜合超市、便利店、倉儲式商場、專業店、專賣店、購物中心。
一、百貨商店
目前中國百貨商店的發展呈現出規模大型化、組織集團化、經營多元化和向新業態延伸的特點。從市場形勢看,大型百貨商場表現為如下現狀:
1.經濟效益日益下滑。
雖然2000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9.7%,但百貨零售企業的毛利率整體呈下降態勢,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遠低於發達國家30%的水平,企業的效益增長遠低於銷售額的增長,減虧效果也不甚理想。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2000年273家重點大型零售商場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293.9億元,比上年增長19%(180家增長,93家下降);實現商品零售額107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190家增長,83家下降);但同期實現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9.9%。
2.同業過度擴張競爭。
從近年的發展情況看,多數城市的百貨零售企業建設速度遠遠超過了居民實際購買力增長水平。在大中城市,年銷售額在1.2億元以上的大型商場由1992年的98家擴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還有相當數量在建或籌建。為了擴大銷售、提高市場份額,各商家把利潤降到最低限度。大量對利潤率預期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業的收益水平進一步惡化。
3.不同商業業態競相擠占市場份額。
各種不同商業業態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費者,擠占市場份額。1999年中國零售業50強中增長最慢的10家企業,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貨店,均為負增長;50強前10位中超市佔了5席,一改過去由百貨店居於主導地位的歷史。同時,與傳統百貨店具有類似特徵的集體商業的市場份額也呈現下滑趨勢。
4.市場缺乏熱點,消費需求明顯斷層。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溫飽型需求已經基本飽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購買能力尚未形成,對檔次較高的享受型、發展型需求尚處於「可望而不可及」的狀況,加之居民購買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費需求在近幾年內將會逐步減弱。因此,消費品市場難以出現熱點商品。
二、連鎖超級市場
1.發展速度快、地區分布廣。
中國連鎖超市已成為商業領域最具活力的業態。尤其是近幾年來,大中型連鎖超市企業銷售規模逐年遞增,銷售增長明顯高於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和傳統百貨商店的增長。自1994年開始,中國連鎖超市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長53%。上海連鎖業「三巨頭」?聯華、華聯和農工商超市分列全國零售業10強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連鎖超市將超過百貨店成為零售業的第一主力。
在地區分布上,規模較大的超市連鎖企業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和省會城市。上海、北京、廣東等地的超市發展速度、規模和水平高於其他地區,店鋪數量佔到總數的1/3以上。
2.競爭激烈,連鎖超市業進入整合時期。
同國外的連鎖超市公司相比,中國的連鎖超市規模明顯偏小。從2000年的銷售額看,中國連鎖超市的龍頭企業聯華超市有限公司僅及沃爾瑪的1/80。目前連鎖超市公司擴大規模的主要方式是對國有網點進行連鎖化改造和通過租賃、購買、新建網點等方式擴張,這些都屬於單一資本的擴張。要想擴大企業規模,建造內資連鎖超市的「航空母艦」,只有進一步轉變觀念,通過聯合、兼並、收購和加盟等多種方式,突破行業界限、地區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經營規模大、競爭實力強的大型連鎖超市公司。
3.外資進入速度加快。
國外著名的超市集團公司看好了中國商業領域的發展潛力,紛紛進入中國,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並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如家樂福1999年在中國的銷售額為60億元,2000年上升為81億元,分店達到28家;美國沃爾瑪在中國開辦的8家連鎖店年銷售額預計可達到30~40億元。
三、倉儲式商場
據初步統計,全國已有倉儲式商場1000多家。倉儲式商場已由經濟最發達的廣東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會城市以及其他工商業重鎮拓展。
國外大型著名倉儲式商場紛紛進駐中國市場,不僅對國內倉儲商場的發展起到示範作用,同時加劇了倉儲商場之間的競爭,中國倉儲式商場逐步步入規范化發展階段,許多倉儲式商場開始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內部經營管理的規范運作。
倉儲式商場由單店向連鎖經營發展,積極對外謀求規模效益。如麥德龍在我國已有6個連鎖店,現在為單店經營的許多家倉儲式商場,也多有開展連鎖經營的計劃。
建材裝飾材料倉儲式商場成為我國倉儲式商場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員之一並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我國第一家建材裝飾材料倉儲商場天津家居僅短短的三四年時間,已發展到近十家建材倉儲式公司,其網點已覆蓋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陽、南京、無錫、青島等地。
中國倉儲式商場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倉儲式商場定位於中低檔次。中國目前有60%~70%的消費者消費水平仍然較低,因而倉儲式商場的定位適應當前消費狀況,再加上商場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務,因而頗受消費者歡迎。
2.倉儲式商場實行會員制,把一些收入較高、消費量較大但同時對讓利銷售比較敏感的消費者納為自己的會員,並對其大量消費實行獎勵,從而成為自己固定的消費群體。實行會員制也便於商家進行市場分析,確定消費趨向,以便制定出各種營銷策略。
3.自主的購物形式。消費者購物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強,對營業員的依賴性減弱,而倉儲式商場正適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4.經營管理機構精簡、高效。
5.倉儲式商場一般都實行PB戰略。PB即Private Brand(私人商標),指零售企業自己策劃開發並貼有本公司特定商標的商品。實行PB戰略有三大優勢:(1)流通環節減少,流通成本也因此降低,一般PB商品的定價要比生產廠商的同類產品降低20%~30%;(2)構造了零售業中流通企業主導下的生產體制,拉近了消費者和廠商的距離,能適時、適量、適需地提供消費者需要的商品;(3)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增加無形資產,提高競爭力,包括與供應商競爭的能力。
四、 專業店
專業店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發展迅速,總量大幅增加;專業細分化;經營形式多樣化。專業店的發展速度在明顯加快,在一些大城市的發展異常迅猛,逐漸成為與綜合百貨商場、超市並駕齊驅的一種商業業態。這些專業店以相對價格較低、專業服務、連鎖經營等優勢,迅速分割了原有大型百貨商店的市場份額,但其發展中同樣面臨人才缺乏、經營管理水平落後、經營規模的限制等問題。
五、便利店
目前,以上海為代表,便利店發展迅速,上海現有1000多家便利店,經營食品、副食品和日用雜貨,品種3000~4000種,平均營業面積200~300平方米。上海的便利店分屬於9家便利連鎖公司,有著各自統一的門店標識,其中很多門店是24小時營業。有數據表明,在每個網點每次花費在20元以內的消費者佔68.2%,40元以上的僅有8%,基本上沒有超過100元的。便利店適應了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需要,是我國零售業態中較有發展潛力的一種,預計今後的發展速度將會更快。
六、 其他業態
近幾年,購物中心在全國大城市處於興建中,建築面積5~20萬平方米不等,全國正在興建的約有200處左右,基本上是以娛樂、餐飲、服務、休閑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性購物中心。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業態,以無店鋪經營為特徵、以網路技術為基礎的E-Shop在我國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
㈡ 根據《反恐怖主義法》,大型商場屬於重點目標的管理單位重點目標管理單位具體有哪些
抄《反恐怖主義法》
第三十二條重點目標的管理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防範和應對處置恐怖活動的預案、措施,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二)建立反恐怖主義工作專項經費保障制度,配備、更新防範和處置設備、設施;
(三)指定相關機構或者落實責任人員,明確崗位職責;
(四)實行風險評估,實時監測安全威脅,完善內部安全管理;
(五)定期向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報告防範措施落實情況。
重點目標的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城鄉規劃、相關標准和實際需要,對重點目標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行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技防、物防設備、設施。
重點目標的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值班監看、信息保存使用、運行維護等管理制度,保障相關系統正常運行。採集的視頻圖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九十日。
對重點目標以外的涉及公共安全的其他單位、場所、活動、設施,其主管部門和管理單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責任。
㈢ 以後開個大型百貨商場現在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市場營銷,管理還有哪些方面麻煩知道的高人予以指點
我是學市場營銷的,你可以看點《消費者行為學》、《消費者心理學》都是不錯的
㈣ 大型商場的銷項稅包括哪些項目
商場銷項稅:
銷售貨物產生的銷項稅(給顧客開發票產生的銷項稅含在這里)
收取廠家返利產生的銷項稅
商場營業稅:
提供應稅勞務產生的營業稅,例如出租櫃台,收取廠家服務業費用,員工培訓費等等
㈤ 我想知道例如大型綜合商場,裡面都有哪些職位
如果是台資企來業(大廈的經源營也是一個企業運作),設組長-課長-經理-協理-董事,並且除組長外均有正副職之分。
如果是國企:股長-科長(或主任或部門經理)-總經理-董事長,也都有正副之分。
如果是外資企業(如美資等)部門經理-監理-地方董事-董事長。
㈥ 想要知道成都天府大道及南延線有哪些比較大的商場啊,主要都是賣什麼的啊
宜家:主要是賣傢具的;富森美家居:聽名字也知道是傢具了;還有就是歐尚啊,凱丹,樂天內之類的。
不過就容綜合性和交通來看,城南的話還是主推蘇寧城市奧特萊斯吧。因為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商城,在這里不僅可以買到蘇寧當家的電器還有百貨,還可以去美食城當吃貨,去兒童樂園遊玩兒、去健身房修煉肌肉等等,可以說是城南的標志性商業綜合體了。
㈦ 急需:大型商場管理層(中層)一般有那些什麼職位職責是什麼
大型商場總經理
職位概要:
◆制定和實施商場總體戰略與年度經營計劃;
◆建立和健全商場的管理體系與組織結構;
◆主持商場的全面經營管理工作,實現商場經營管理目標和發展目標。
◆根據董事會提出的戰略目標,制定商場戰略,經營方針、規劃和經營形式, 經董事會確定後組織實施.
任職要求:
◆擁有豐富的品牌商家關系資源,能迅速引進多家品牌進駐。(此項為必須條件)
◆男女不限,35-50歲,企業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相關專業專科以上學歷。
◆接受過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
◆8年以上商場管理工作經驗,三年以上商場高層管理工作經驗。
◆熟悉商業行業業務和運營流程。
工作地點:省內縣、市 。
管理總監/總經理
職位描述及要求
經營/管理/策劃
商場管理專業,有5-10年相關工作經驗。
商場百貨總經理/超市總經理
1、年齡42歲以下;
2、本科及以上,管理類、營銷類專業;
3、熟悉百貨業、零售業市場營銷運作,具有很強的培訓指導能力。接受過各類營銷專業知識培訓;
4、3年以上百貨零售行業營銷管理工作經驗。有過廣告策劃、推廣工作經驗;
5、有較強的大局觀念和正值性。品行端正。形象佳。
策劃部經理/副經理
崗位職責: 1、年度計劃的撰寫和統籌;
2、負責策劃方案的撰寫和統籌;
3、負責策劃文案的指導、審核與方向性方案的撰寫工作;
4、負責重要項目提案的撰寫和提報;
5、針對策劃工作與其他部門溝通並具體執行;
6、圍繞方案撰寫組織項目的市場調研;
7、負責策劃部的市場研究和指導工作;
8、導策劃人員整體水平的提高,並培訓策劃人員;
9、管理和維護公司內外部形象;
10、倡導策劃部團結協作,團結進取的良好氛圍。
商場/房地產物業管理經理、主任
職位描述: 1、房地產、物業管理專業;2、有管理商場、餐飲中心物業經驗;3、有積極超進限精神。
行政秘書、財會會計
職位描述: 外語、秘書、財會專業,主科外語/秘書,副科財會皆可。
行政主管: 男女不限,30歲以上,本科以上學歷,專業不限,熟練常用辦公軟體操作,良好的普通話與粵語水平,5年以上規范化企業集團行政後勤主管工作經驗,主要負責部門行政管理工作,督辦日常事務;集團後勤外包工作監管、評估與考核;負責管理集團電話、文具倉庫、報刊訂閱及固定資產等。
銷售代表: 23—28歲,男女不限,大專或以上學歷,形象氣質好,掌握一定的營銷知識,具有3年房地產銷售經驗,有豪宅銷售經驗的為佳,對工作有較高熱情及積極性,有一定溝通、協調、分析判斷能力。
商業管理中心。
策劃經理: 男女不限,30歲以上,本科學歷以上,市場營銷或者相關專業,有3年以上房地產或商業項目方案設計策劃工作經驗和豐富的項目操作經驗,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經營管理部經理: 男女不限,30歲以上,本科學歷以上,專業不限,3年以上大型商場購物中心同等職位工作經驗;熟悉物業管理法律法規;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知識 ;懂項目評估/談判/管理/成本預算;具有綜合組織協調能力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具客戶服務意識和溝通技巧,能處理復雜的人際事務和業主投訴,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具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策劃助理: 男女不限,25歲以上,大專以上學歷,市場營銷或者相關專業,1年以市場調查工作經驗,能獨立完成市場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市場動態分析及撰寫分析報告等工作。
培訓或績效考核專員: 女,25歲以上,大專以上學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1年以上百貨或零售業培訓、績效考核工作經驗,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有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優先。
經營管理部管理員: 男女不限,23歲以上,大專以上學歷,專業不限,五官端正,國語/粵語流利,熟悉物業管理和相關法律法規,有大型購物中心經營管理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具客戶服務意識和溝通技能,能處理顧客和租戶的投訴;責任心強,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具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㈧ 形容一個商場的非常大,品牌又多。涉及領域有多,用什麼詞,要專業一點的詞彙 顧客對商場的XX
一站式購物中心
大型購物中心(即SHOPPING MALL)
——————
如果不是要上面那類答案,那看看下面這些
品種齊全
琳琅滿目
包羅萬象
㈨ 商場標識設計注意哪幾個方面
商場標識導向系統,指表現商場功能區域的空間結構的環境信息,包括導購圖、回指示牌、地面標記等答。完善的商場導向標識系統應該能夠讓消費者了解整個商場的結構布置,知道他們當時在整個商場的位置,清楚自己可以通過哪些路線到達那裡,使得消費者能夠在商場中輕松購物。以上由雅方標牌講解,可咨詢,標識設計最重要的是結合商場的裝修風格,以人為本。
㈩ 商業的分類有哪些
商業類型模式分為運營性商業模式和策略性商業模式兩大類。
1、運營性商業模式。重點解決企業與環境的互動關系,包括與產業價值鏈環節的互動關系。運營性商業模式創造企業的核心優勢、能力、關系和知識,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產業價值鏈定位:企業處於什麼樣的產業鏈條中,在這個鏈條中處於何種地位,企業結合自身的資源條件和發展戰略應如何定位。
贏利模式設計(收入來源、收入分配):企業從哪裡獲得收入,獲得收入的形式有哪幾種,這些收入以何種形式和比例在產業鏈中分配,企業是否對這種分配有話語權。
2、策略性商業模式。策略性商業模式對運營性商業模式加以擴展和利用。應該說策略性商業模式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
業務模式;企業向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價值和利益,包括品牌、產品等。
渠道模式;企業如何向客戶傳遞業務和價值,包括渠道倍增、渠道集中/壓縮等。
組織模式;企業如何建立先進的管理控制模型,比如建立面向客戶的組織結構,通過企業信息系統構建數字化組織等。
所謂的商業模式是指企業根據自己的戰略性資源,結合市場狀況與合作夥伴的利益要求,而設計的一種商業運行組織,這種商業運行組織一般會設計到供應商,製造商,經銷商,終端商以及消費者等綜合性利益。
因此,商業模式是一種多贏價值體系下,主導企業一種戰略性構思。商業模式不同於單一的渠道策略,商業模式更多地是一種基於利潤結構為導向的組織結構性設計,而不是簡單的一種渠道鋪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