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簡易逃生圖怎麼畫
1. 商場裡面的疏散圖是否為從上往下正看商場的俯視圖
不是俯視圖,俯視圖是立體的,就是平面圖
2. 日本如何防震
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國家,歷史上地震對日本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1923年9月1日發生的7.9級關東大地震造成99331人死亡,43476人下落不明, 103733 人受傷。房屋毀壞128266間,地震引發的火災燒毀房屋447128間,東京85%的房屋被毀,橫濱96%的房屋被夷為平地。地震又引發海嘯,最大浪高超過12米。財產損失300億美元。
關東大地震災是20世紀世界最大的地震災害之一。地震及其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前所未有的。它使日本民族得到了血的教訓,對日本防災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之後,日本採取了一系列防震減災措施,使災害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一、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通過對災害認知程度的提高以及歷次救災得失的總結,日本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的抗震救災法律體系,《災害救助法》(1947年)、《建築基準法》(1950年)、《災害對策基本法》(1961年)、《地震保險法》(1965年)、《地震財特法》(1980年)、《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置法》(1995年)、《建築物耐震改修促進法》(1995年)、《受災者生活再建法》(1998年)等等。這些法律既是救災工作的行動指南,又是救災經驗的總結,對救災的及時性、成效性都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對建築物抗震性能不斷研究、逐步完善建築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房屋損毀程度,從而有效降低地震的主要次生災害。因為地震災害多數是由其次生災害房屋破壞造成的,只要房屋在地震中不破壞,少破壞,輕破壞,傷亡人數一定是很少的,損失程度也會減少很多。關東大地震之後,日本在歷次地震中遇難人數均不及萬,即使是在人口密集的阪神大地震中,遇難人數也不過6000餘人。
三、建立平時全民逃生自救訓練體系和避難措施、避難場所,從而有效降低災害程度,更大程度地提高獲救率。日本將關東大地震發生日定為全國「防災日」,「防災日」所在一周定為「防災周」。每年在「防災周」舉行全國范圍的大規模綜合防災演練,以普及防災知識和提高全民防災意識。而日本的很多家庭都預備了「防災應急箱」,在日本的各大公司,員工的辦公桌下都有免費配置的「防災應急箱」,這種「防災應急箱」體積不大,內部配置略有差別,能最大限度地延長倖存人員等待救援的時間。
四、加大針對地震及其相關學科的科學研究,利用各領域科研最新成果,提高地震災害預防及施救的效率。根據數字化、信息化、網路化等高新技術所具有的特點,為防震減災服務。如利用衛星、固定攝像、遠距離小型圖像傳送儀、GIS、GPS等技術,確保對地震等突發事件的圖像、影像、情報的收集及災後搜救。
還望樓主採納^_^~~~~
3. 電器商場員工學起火後如何組織顧客疏散[圖]
為了全面切實宣傳重慶市新修訂《重慶市消防條例》,更好地提高服務行業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責任意識,有效遏制密集型場所的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以確保全社會安全形勢穩定。榮昌消防加強了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的消防知識培訓,在此次培訓前,宣傳員根據蘇寧商場人員密集和顧客流動量大的實際情況,宣傳員認真製作了相關知識課件,針對商場電器火災進行消防知識培訓。在培訓中,宣傳員重點向參訓人員分析了商場火災特點、危險性和防火的措施,向員工傳授如何報火警、初起火災、滅火器的使用常識,同時,詳細講解了商場人員疏散方法。培訓結束後,蘇寧商場安全負責人在宣傳員的指導下,組織全體員工進行了火場緊急逃生和初期火災滅火演練。商場負責人表示,以後商場內部也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員工消防教育,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家消防安全意識和自身素質,並希望大隊今後多對商場的消防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確保蘇寧商場在服務水平、消防安全力爭一流。通過此次消防安全培訓,不僅使參訓人員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消防常識,也使他們對防火知識、初起火災的撲救和自救逃生知識、滅火器材的維護保養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參訓人員撲滅初期火災的能力,推進了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
4. 進入商場,賓館等公共場所我首先會去查看牆上張貼的逃生示意圖。這句話對嗎
其實也沒有必要,只要是高樓的話,可以注意平房不用過於緊張
5. 求一張大型商店或超市的消防示意圖和逃生示意圖,緊急!!!!
你問了不是白問嗎,誰知道你的商場的平面布置啊。不用准確比例的,差不多就行了,網路上很多,你按商場平面模仿做一個。逃生方向一定要正確,路線要最短的。

6. 商場的平面圖出口入口及安全通道消防器材
1、商場(店)、影劇院、娛樂廳、體育館、醫院、飯店、旅館、高層公寓和候車(船、機)室大廳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緊急出口、疏散通道處、層間異位的樓梯間(如避難層的樓間)、大型公共建築常用的光電感應自動門或360°旋轉門旁設置的一般平開疏散門,必須相應地設置「緊急出口」標志。在遠離緊急出口的地方,應將「緊急出口」標志與「疏散通道方向」標志聯合設置,箭頭必須指向通往緊急出口的方向。
2、緊急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單向門必須在門上設置「推開」標志,在其反面應設置「拉開」
標志。
3、緊急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門上應設置「禁止鎖閉」標志。
4、疏散通道或消防車道的醒目處應設置「禁止阻塞」標志。
5、滑動門上應設置「滑動開門」標志,標志中的箭頭方向必須與門的開啟方向一致。
6、需要擊碎玻璃板才能拿到鑰匙或開門工具的地方或疏散中需要打開板面才能製造一個出口
的地方必須設置「擊碎板面」標志。
7、各類建築中的隱蔽式消防設備存放地點應相應地設置「滅火設備」、「滅火器」和「消防水
帶」等標志。室外消防梯和自行保管的消防梯存放點應設置「消防梯」標志。遠離消防設備存放
地點的地方應將滅火設備標志與方向輔助標志聯合設置。
8、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固定滅火系統的手動啟動器等裝置附近必須設置「消防手動啟動器」
標志。在遠離該裝置的地方,應與方向輔助標志聯合設置。
9、設有火災報警器或火災事故廣播喇叭的地方應相應地設置「發聲警報器」標志。
10、設有火災報警電話的地方應設置「火警電話」標志。對於設有公用電話的地方(如電話
亭),也可設置「火警電話」標志。
11、設有地下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和不易被看到的地上消火栓等消防器具的地方,應設
置「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標志。
12、在下列區域應相應地設置「禁止煙火」、「禁止吸煙」、「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帶火種」、「禁止燃放鞭炮」、「當心火災――易燃物」、「當心火災――氧化物」和「當心爆炸――爆炸性物質」等標志:
a. 具有甲、乙、丙類火災危險的生產廠區、廠房等的入口處或防火區內;b. 具有甲、乙、丙類火災危險的倉庫的入口處或防火區內;c. 具有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堆場等的防火區內;
d. 可燃、助燃氣體儲罐或罐區與建築物、堆場的防火區內;
e. 民用建築中燃油、燃氣鍋爐房,油浸變壓器室,存放、使用化學易燃、易爆物品的商店、作坊、儲藏間內及其附近;
f. 甲、乙、丙類液體及其它化學危險物品的運輸工具上;
g. 森林和礦山等防火區內。
13、存放遇水爆炸的物質或用水滅火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危險的地方應設置「禁止用水滅火」
標志。
14、在旅館、飯店、商場(店)、影劇院、醫院、圖書館、檔案館(室)、候車(船、機)室大廳、車、船、飛機和其它公共場所,有關部門規定禁止吸煙,應設置「禁止吸煙」等標志。
15、其它有必要設置消防安全標志的地方。
7. 公共場所逃生路線圖
2樓
地震發生時如何逃生?
1.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
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在樓房,應迅速遠離外牆及門窗的位置,可選擇廚房、浴室等開間小,有支撐力的空間,千萬不要跑上陽台,不要跳樓,也不要使用電梯
2.如果住在平房,來不及跑到戶外時,可迅速躲在桌子、床等堅固的傢具旁邊(邊緣下方),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如果來不及也可以緊挨牆根,同時注意用隨手物件保護住頭部。
3.如果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築物,趕往沒有電線桿和大樹的空曠地區。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要保護好頭部,尤其避開建築外懸掛的空調。一次地震可能只持續數秒,也可能持續幾分鍾,後面可能跟建築倒塌、玻璃飛舞、路面扭曲,還有大火、洪水、
化學氣體泄漏。
4.如在教室、車站、商店等公共場所,你應保持鎮靜,就地在桌椅、框架等牢固的物體旁躲藏,同時聽從指揮,有序撤離,切忌混亂奔逃,以免造成人為的擁擠踏傷
5.搖晃時如果距離不遠立即關火關煤氣關電,失火時立即滅火。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築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
6.隨手開門,以免門窗晃動錯位使人被困室內。
7.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後懸掛物。
8.被埋要保存體力。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
中有易燃易爆氣體,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的有人時,再呼救
9.准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備一個家庭防震包,放在便於取到處,進行一個家庭防震演練,練習「一分鍾緊急避險」。進行緊急撤離與疏散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