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有哪些供给矛盾
① 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是什么意思
近年来,我国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属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三是体制机制约束了供给结构调整,当前,行业准入限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市场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致使一部分消费者“用脚投票”,转向境外消费市场等。
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角度,说明如何助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
解析:
①企业应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提供适应居民需求的商品质商品和服务。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中高端供给。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企业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
供参考。
②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是什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版主要在供给侧。
实施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的哲理是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③ 在购物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请写一写怎么写
购物的构成中,有些不文明的行为应该还是比较多,也比较普遍的,比如说有内人喜欢拿超市的容购物端口袋带回家,还有在超市里头大声喧哗吵吵闹的很,或者是拿了东西,特别是蹭好的熟食,后面又不想要了,不放回原地址,随意放给超市的人,增加麻烦,还有就是收银的时候不排队,他对称东西称菜的时候也不讲次序等等,先描述一下,然后再批评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展开了议论,让看到这个文章的人,感觉到自己这种行为的羞耻,以后不再犯
④ 在购物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购物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1、那就好好的抄解决矛盾,一定袭要心平气和,不能动怒。
2、遇到纠纷时,千万别急。慢慢来,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网络消费、预付式消费、邮购消费、精装修商品房等消费纠纷,由于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这些案例往往不了了之,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
3、可以投诉的,找淘宝客服不过要熟悉网购规则不能因为不喜欢了。或者颜色过分较真。而不要了、主要的还是和卖家商量好。
(4)购物中有哪些供给矛盾扩展阅读:
大家在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比较正规的购物平台,例如京东或者是天猫等靠谱的网站,因为这样的商品和交易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而且售后也不错的。选择货物是一定要挑选销售量比较高的,售后服务好的店家,毕竟出现问题,如果你选择退货或者是换货也容易。
在网上买东西前,可以问问朋友,叫他们推荐比较好的店家给,因为这样也是比较靠谱的。网购买东西你最好的选择搞活动是买,毕竟搞活动价格也比较便宜的,尤其是在双十一和双十二的时候,会比平时便宜很多的。
最好一点好重要的,选择在网上买东西时,一定要有理性的心态,看自己花多少钱买什么商品。千万不要出现想花低价买到实体店高价的商品,这些多数都是存在假货的。
⑤ 在购物的过程中如果和商家发生矛盾或者出现商品质量问题等情况,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那就看你是网购还是实体店儿的呗。
还得看具体情况。你可以选择投诉或者是拨打315打假电话。
⑥ 旅游供求矛盾有哪些
你好,旅游供求矛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数量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数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旅游供给或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总人次上的矛盾。旅游市场上,旅游需求是一个多变量,人们的收人水平、消费水平、时间、气候、社会环境、宣传舆论等的改变,都会使旅游需求产生较大的波动,使旅游总人次很快的增加或减少。但旅游供给却不同,一段时期内建设形成的旅游供给能力,相对而言是有限的、稳定的,不可能有快速的提高或降低。旅游供给的这种既定性与旅游需求自身的多变性,必然使供给与需求难以适应,出现旅游供给总量与接待旅游者总人次上的不平衡。要么供不应求,景区、景点人满为患;要么供过于求,宾馆、饭店冷冷清清。
(二)旅游供给与需求质量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需求在质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旅游供给之间的差距。旅游市场上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主要是以旅游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判定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可以用具体的尺度和指标去求证。因此,旅游供给质量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旅游者自身的感受。由于这种感受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会使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心理预期与实际的旅游供给产生一定的差距。差距小,旅游者就认为旅游产品供给的质量高;差距大,旅游者就认为旅游产品供给的质量低。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提供旅游产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特殊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和更新,尽量缓解旅游供需在质量方面的矛盾。
(三)旅游供给与需求结构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结构矛盾是指旅游供求在构成上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在:旅游供给的内容和项目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的档次和级别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的方式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不适应的原因在于,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固定的;而旅游需求却是复杂的、多样的。在旅游市场上供需结构矛盾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同一时期内某一旅游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旅游产品则供过于求。实际中,旅游热点地区与冷点地区的形成,某一地区宾馆档次偏高或偏低的现象,都与供需的结构矛盾有关。
(四)旅游供给与需求时间方面的矛盾
市场上旅游需求的发生是多变的、不稳定的,但在产生的时间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客源国或客源地区的节假日,旅游需求产生得多;在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表现最好的季节,旅游需求也产生得多。旅游需求在时间上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与旅游设施的常年性和均衡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造成某一地区的旅游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则供过于求,形成所谓的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
(五)旅游供给与需求空间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矛盾,主要表现为旅游供求在地域空间上分布失衡,即有的旅游地供大于求,游人稀少;有的旅游地供不应求,游人如织,形成旅游的冷点、热点和温点地区。造成旅游供求在空间上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方面是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等状况,决定了不同旅游地
⑦ 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有哪些如何解决
我国教育供求矛盾根本的是表现在它的认识上,表现在它的理论上,表现在它的专政治性,历史性上。也表属现在结构性,也表现在地域性,表现在质量上,也表现在数量上,它更为所以,要解决这种矛盾,其根本的不是教育的事情,而是理论的认识,是对中国现实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7)购物中有哪些供给矛盾扩展阅读:
在这一矛盾系统中,只有找出最主要的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原因,对症下药,方能谋求众多矛盾的缓解和消除。当前人们对/教育供求矛盾0有两种理解:
一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与学校的毕业生供给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角度或者说是从/教育产品0的角度的一种理解;
二是个人对教育机会的需求与国家教育机会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这是从个体需求亦即从教育机会的角度的一种理解。本文主要是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即教育机会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进而探讨解决这些主要矛盾的政策途径。
⑧ 我国当前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当前物流业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物流业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一方面,大量存量资源沉淀在传统物流业务领域不能退出,无法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高端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增量资源受投入不足和体制机制约束,难以创造新需求。受此影响,行业出现开工不足、产能过剩问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降低,导致供给质量下降和有效供给不足。因此,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当前物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一是企业主体结构性矛盾。我国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2015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业务收入仅占物流业总收入的11.5%,市场集中度较低。截止到2016年2月,我国共评定A级物流企业3625家,其中,业务收入超过16亿元的5A级企业仅有223家,仅占A级企业总数的6%。小微企业在一些领域大量存在。2015年,我国道路运输经营业户达810万户,其中个体运输业户超过90%。
一方面,这是市场长期发展的结果,符合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事中事后监管,导致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行业集约发展困难重重。从行业从业人员看,劳动密集型特点较为明显。随着新技术应用和装备升级,将缓解基层员工紧缺的局面,也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运输能力结构性矛盾。
我国货运规模居于世界前列,2015年全国货运量达到417亿吨,公路、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快递业务量位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上货运量占比较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大幅减少,与之配套的运输能力过剩。铁路货运量自2013年开始逐年递减,已经跌回到2010年前的水平。2015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同比下降11.9%。铁路货运改革正式启动,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
但是,由于铁路货运市场化不足,开放度不够,仍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特别是铁路两端的短驳费用较高,削弱了市场竞争力。目前,铁路平均运距已经从800公里延长到1000公里以上。此外,由于铁路承运主体较为单一,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导致缺乏承接铁路货运全程业务,组织多式联运的市场化主体。
三是仓储能力结构性矛盾。
我国仓储能力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全国通用仓储设施面积8.6亿平方米,折合人均面积0.66平方米。同时,高标准仓储设施较为短缺,仅为2000万平方米,占全国仓储设施面积的2%左右。随着消费市场启动,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大量老旧仓储设施不适应现代化仓储需要。
近年来,由于供给短缺,我国仓库租金呈加速上涨趋势。截止到2015年末,一线城市仓库平均租金达到38元/月?平方米。仓储设施短缺主要面临物流用地供给不足的问题。由于物流用地投入大、回报慢、收益相对偏低,导致用地难规划、难审批。一些地方要求较多的用地附加条件,如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等,导致开发和运营成本过高,单纯经营物流业务难以达到要求,物流企业用地难、用地贵问题突出。
四是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2015年,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里程分别突破12万公里和1.9万公里,双双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15年7月,全国共有物流园区1210家。但是,基础设施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出现“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由于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铁路和水路基础设施衔接不畅,集疏运体系不健全,制约铁水联运发展。
调研显示,湖北省沿长江17个主要港口,与铁路接轨的港口仅6个。我国物流园区利用铁路专用线的比例为37%,缺乏转运换装设施。因此,大量本应通过铁路和水路运输的中长距离运输业务由公路承担,抬高了综合运输成本。同时,大量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沿海制造成本上升,相关产业逐步向内陆转移,迫切需要加大内陆地区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内陆地区外向发展大通道,降低内陆地区物流成本。
五是产品服务结构性矛盾。
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生活性物流潜力释放,消费对物流增长的贡献度增加。2011-2015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6.2%,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电商物流、快递快运、冷链物流等生活性物流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由于现有物流产品和服务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少批次的生产性物流,生活性物流与生产性物流相比,更加强调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和灵活性。由于企业缺乏创新投入,产品更新速度慢,新的需求无法满足,同质化竞争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2015年,快递件均收入为13.4元,较上年下降8.5%,比2007年件均收入27.6元下降了51.4%。企业无法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向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端物流转型。
六是供应链结构性矛盾。
目前,工商企业物流外包较为普遍。调查显示,2014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成本占企业物流成本的65.3%。但是,物流外包水平有待提升。物流企业承接业务仍然主要是产前、产后的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没有进行有效剥离,主要还是企业自己解决,物流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和环节,无法实现一体化运作,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物流运作效率。近年来,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何做好供应链上下游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物流环节的协同发展,节约供应链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成为竞争焦点。
这六方面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是当前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解决。
⑨ 什么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同时也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供求关系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全部产品、劳务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质的适应性和量的平衡。
社会再生产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如何补偿、在实物上如何替换的问题。
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既互相供给产品或劳务,又相互提出需求,构成了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供求关系。保持良好的供求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
(9)购物中有哪些供给矛盾扩展阅读:
供求关系的状态
1、供不应求。
是指一定时间内,市场上生产部门生产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给人们消费的商品总额,小于(落后)人们在这段时间内满足物质资料生活所需要产品的总额。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大于供给,这时候市场就成了卖方市场,卖方处于有利的低位。
2、供大于求。
说的是一定时间内,市场上生产部门生产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给人们消费的商品总额,大于(超出)人们在这段时间内满足物质资料生活所需要产品的总额。这使得供给大于需求,这时候市场成了买方市场,买方处于主动地位。
3、供求均衡。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商品的供给与人们的需求达到了理想的对等状态,即供给刚好满足需求。这种平衡只是种趋势,只能是相对的平衡,这需要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和卖方处于对等关系,双方的关系是相对和谐、稳定的。
⑩ 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应该怎么办
遇到矛盾,我们可以分情况来解决,我们可以先协商,如果协商未果,我们再通过消费者协会或者相关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