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卡会计上如何处理
1. 企业向政府部门员工发放或赠送的超市购物卡,会计上如何处理!
这种情况下,一般发票内容要开办公耗材、劳保用品、办公用品、食品、礼品、日用品等等
开礼品、食品的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礼品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开办公耗材、办公用品、日用品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办公费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开办公耗材、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日用品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劳保费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2. 公司购买购物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公司购买购物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公司购卡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版预付卡权
贷:银行存款
2、公司持卡消费时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员工福利费)、固定资产等(根据实际支出情况来列支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预付款
(2)购物卡会计上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一、购物卡的优点:
1、自主选择:公司福利发放简便,持卡员工可以在合作商户自由挑选物品,将购买物品的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员工;
2、可靠安全:固定金额,每张购物卡都含有固定的金额,避免市民在使用时超出预算,尤其是家长给孩子生活费,避免现金不安全,银行卡不放心等的缺陷;
3、灵活方便:灵活便捷使用,持卡人可以把购物卡卡转赠他人,无论谁是持卡人,都可在指定商户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购物卡
3. 单位购买的购物卡支出财务怎么处理
1、公司购卡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预付卡
贷:银行存款
提醒:取得开具的普通发票,品名“预付卡销售和充值”,发票税率栏“不征税”。
2、公司持卡消费时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等(根据实际支出情况来列支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预付款
购物卡入账风险
首先,去年上线的“金税三期”系统会第一时间监控到你公司购买大面值的购物卡,用来干什么?对于突然异常增加的大额费用容易带来预警评估的风险!
其次,若是该项费用并未实际发生,存在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风险;
再次,购买的购物卡若是用来发放员工的,属于福利费,存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3)购物卡会计上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公司发福利时,发放现金与购物卡的区别在于二方面:
1.公司可以免去发放现金的麻烦;可以拿到商城的购物发票,账务科目处理比较简便。
2.员工如能拿到现金就可有多种选择,可以分批次消费,但购物卡只有一种选择,一次性消费、定向在指定的购物商场内全额消费,不予退现。
3.购物卡,英文:Shopping Card,这种卡是集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消费卡,是代金券的一种。(现在一般送客户或用作员工福利发放),这种卡有100元、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面值的,一般一些大型商场、超市都有自己做的购物卡(有的也叫VIP会员贵宾卡积分卡)销售.比如大润发、金润发、时代超市、苏果、农工商、金鹰、沃尔玛、商业大厦、八佰伴、家乐福、易初莲华等都有超市购物卡、购物券出售。
4. 用现金购买超市购物卡在会计上怎么做账
一般购卡后就来能取得发自票,发票上写的内容就是你做账的依据。如果写办公用品就记入管理费用(办公费),如果上面写的是礼品,记入管理费用(礼品)或管理费用(福利费),等等。
不管本次购的卡有没有使用,都要根据取得发票的时间记账。使用时就不做账了。
5. 企业为职工发放购物卡会计上如何处理
先要在应复付职工薪酬中确认制要发放的福利金额,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购入相关购物卡并取得发票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不能直接下管理费用,如果直接下管理费用税务局会罚款的。
6. 超市卖出超市购物卡,会计怎样进行会计处理
一、以招待费形式来入账送购物卡跟送源其他礼品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摘要注明送礼的话,根据现有会计准则规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现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给客户或其他人送礼应按“偶然所得”项目代扣代缴20%个人所得税,且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年终汇算清缴时应作纳税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处理;购买购物卡时必须取得超市的正规发票和清单,否则会有一种“转移资金”嫌疑。
7. 超市购物卡如何做账务处理
银行账务处理程序包括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的全部处理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经济业务受理、填制与审核凭证,依据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会计分录。
2.一方面根据传票逐笔登记分户账(或登记簿),涉及现金收、付的应登记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另一方面根据同一科目的传票进行汇总,编制属于综合核算系统的科目日结单,轧平当天业务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
3.根据分户账编制余额表。
4.根据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
5.根据总账编制日计表,轧平当日所有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二)账务核对程序
账务核对是防止账务差错,保证账务记载正确,保护资金安全的必要措施。从核对的时间和内容上分有每日核对和定期核对两种。
1.每日核对。每日营业终了进行有关账簿间的核对,核对的内容主要有:
(1)总账各科目余额和发生额合计借贷方相等;总账按科目应与所辖分户账和余额表的余额合计核对相符。
(2)现金收付日记簿借贷各方的合计数应与现金科目日结单、现金科目总账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簿的库存数,应与实际库存现金和现金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3)联行往来科目总账上日余额、本日借贷方发生额、余额分别与联行往账、联行来账报告表上日余额、本日借贷方发生额、本日余额核对相符。
(4)表外科目余额应与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对其中空白重要凭证、有价单证经管人员必须核对当日领人、使用、出售及库存实物数,保证准确无误。
使用计算机作业的行处,根据凭证输入有关资料后,自动产生分户账、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的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由于数据共享,为保证账务准确,应由手工核打凭证与科目日结单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配备事后监督机构的行处,专柜则只清点凭证张数和科目日结单核对相符即可。
2.定期核对。为保证资金的准确与安全,各行处除进行每日核对外,还要按业务类型进行定期核对,核对的内容主要有:
(1)使用丁种账的账户,如汇出汇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应按旬加计未销账的各笔金额总数,与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贷款借据必须按月与该科目分户账核对相符。
(3)余额表上的计息积数,应按旬、按月、按结息期与该科目总账的累计积数核对相符。
(4)各种卡片账每月与该科目总账或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
(5)在年终决算前,固定资产的账与实物和固定资产卡片原值、折旧金额核对相符,低值易耗品与低值易耗品备查簿核对相符。
(6)与中央银行和其他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往来的对账单应及时换人核对相符。
(7)联行间的账务核对,按联行查清未达办法定期核对。
(8)对外账务核对。各单位的存款、贷款、未收利息账户,都应按月或季填发“余额对账单”与客户对账,每年应与客户进行面对面对账。各单位送来的对账回单,经核对无误后,应按科目、账号顺序进行排列、装订、登记、入库保管。存折户应坚持在办理业务的当时保证账折核对相符。
8. 企业购入购物卡如何账务处理和涉税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第三条规定,“(一)单用途卡发卡企业或者售卡企业(以下统称“售卡方”)销售单用途卡,或者接受单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预收资金,不缴纳增值税。
售卡方可按照本公告第九条的规定,向购卡人、充值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持卡人使用单用途卡购买货物或服务时,货物或者服务的销售方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且不得向持卡人开具增值税发票。
”另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3号规定“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下设601“预付卡销售和充值”、602“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预收款”、603“已申报缴纳营业税未开票补开票”。
使用“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编码,发票税率栏应填写“不征税”,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上述文件规定:1.企业购卡后取得是发票税率栏应填写“不征税”的普通发票,未使用的,暂时不得进行税前扣除,建议按照“预付款”性质核算;2.购卡后使用的,在使用时相应结转成本、费用进行税前扣除。
(1)如用卡购买货物或服务时,只能取得购物清单,所以用卡购买货物或服务,凭购卡发票复印件和购物清单入账,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如购买办公用品;(2)如用于职工福利的,凭购卡发票复印件、与昂坪领卡签名记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凭据(需合并职工工资薪金中代扣代缴个税)等入账,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3)如用于销售费用或业务招待的,凭购卡发票复印件、其他证明业务真实性的相关资料入账,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可能涉及到代扣代缴个税问题;
9. 购物卡 财务处理方法
1.未销售时不作处理。
2.销售后作:
借: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3.销售后的折让: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售后折让处理:1).已确认收入的,在折让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贷:预收账款(折让的金额退回卡里)
现金、银行存款(折让的金额退现金、银行存款)
2).已确认收入的,该折让属于日后事项的,按日后事项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贷:预收账款(折让的金额退回卡里)
现金、银行存款(折让的金额退现金、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折让的金额退回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