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黑购物店怎么杜绝
1. 贵州旅游被骗买玉怎么解决
人家都是去云南买玉被骗,你去贵州旅游买玉,跟团就去找旅行社协商,自己去的就认倒霉,一般这样的情况基本都是自认倒霉,花钱买教训
2. 为什么丽江旅游购物那么坑,丽江政府还要保护购物店,不是说云南整治
政策出来到执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去乡村旅游吧。
3. 如何在旅游时,避免被黑导游骚扰、强迫消费
在旅游时避免被黑导游骚扰,强迫消费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贪图便宜去跟那种小团旅游,现在旅游团有很多正规的会在你出去旅游的时候给你买保险,但是也有一些很小的小团,他们简称叫购物团,就是带你们去旅游,用很少的钱,之后带你们去各个地方购物,当然,也就是说的黑导游会强迫你消费。

但是我知道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值那些钱,但是还好他们没有强制消费,所以走了三天,基本上60%的时间都耽误在了车上,所以我心里就想着这种团,下次一定不能再去了,因为这种小团不仅不会给你买保险,还会让你强制消费,贪小便宜吃大亏,那你强制消费的这些钱都不如自己去北京旅游,或者去找大型的旅游社进行旅游了。
4. 在旅游的时候,遇到黑旅行团控制人身自由时该怎么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很多,也开始学会了享受生活。在假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出去旅游,改变一下平常上班时的精神紧绷状态,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短暂。在选择旅游出行方式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自驾游,而有一些人则会选择跟团游。但是跟团游有一个苦恼或者说是弊端就是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黑心导游在旅游的过程中要求强制性消费,如果跟团游的时候遇到了强制性消费的现象,多半就可以判定是遇到了黑心导游了,但是这类强制性消费的旅游团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如果你遇到了黑心导游强制消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多次拒绝之后仍然被强制购买商品或者是被控制人身自由时,可以拨打举报电话举该旅行社或是导游,相关举报电话是12301,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就是在遇到黑旅行团时的一些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优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5. 为什么游客不反抗强制购物的导游
去年去桂林、海南都还好,导游只是喋喋不休的推荐商品,但没强制版。今年去贵州、四川,导游简直权想挣Q不要脸了,一路上恐吓、威胁游客,说不买东西就是人渣。我忍无可忍,打电话找报名的旅行社,当初旅行社承诺不是购物团,不是低价团。真管用,贵州的导游态度立马好了,四川的道谦了。
6. “穷鬼!没钱别出来玩”云南再现“黑旅游”,难道游客不消费就不能进店吗
真的不知道这些商家是怎么想的!顾客就是上帝,难道不知道吗?游客不消费就对其抱有质疑,这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态度,如果没有游客进店,你又怎么能够让其消费?游客进店就非得购买商品,这不就等于强制消费吗?
“黑旅游”再现10月6日,有网友爆料自己在云南大理双廊古镇旅游,真实经历,并且附上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可知:当时这名网友在双廊古镇一手鼓店内,因为不买东西而遭到年轻女店主的辱骂,对方怒骂道“没钱就别出来玩,穷鬼!”此视频一出,在网络持续发酵开来,引发网友热议!
景区自然景象、人文建设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应该是游客的口碑。只要是不缺少游客,景区的商业必将会变得非常茂盛,这两者之间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求让利给游客,起码要给到一个舒适的游玩体验,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标准吧!
7. 黑旅游怎么管
跟团游你不得不知的常见骗局
没有办法,自己多提防,多增加经验,仅此而已...
中国游客到日本,相信日本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不会被骗。另外参加了所谓的正规旅行社的团队游,结果还是被骗,而且被骗得浑身是血。
(来源:)
第一骗:免税店购物骗
NHK电视台记者跟踪了多家旅行社的巴士,发现中国游客被带去购物的“免税店”,都不是日本一些大商业公司开办的家电商店或药妆店(这些店基本上都可免税),而是带到了很偏僻,平时很少有人知道的大楼里,在那里开设的“免税店”里安排购物,而且事前被告知“这里最便宜最安全”。
这些免税店都是谁开的?大多是中国人(包含港台人)和韩国人开的。
NHK记者调查了中国游客买的较多的一种健康食品,日本大公司出售的价格,平均每一粒为11日元,而在这些“免税店”里,却高达69日元,也就是说,这些“免税店”的价格实际上比外面的日本正规店的价格高出6倍。
一名导游证言:原价只有2000日元的商品,却以2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中国游客。
这些“免税店”雇佣了大批中国人员工,并印刷夸大健康食品效果的广告单,宣传这些健康食品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或提高智商,引诱中国游客掏钱购买这些暴利商品。当然,在日本,把健康食品当作药品卖,是违反《日本药品管理法》的犯罪行为。
那么,免税店为什么要把商品的价格定的这么高?NHK揭开了这些“免税店”的利润分成内幕:自己截留50%,分给旅行社25%,再分给导游25%。
无奈语言不通,更不知东西南北,甚至到了日本,连护照都被导游收走的中国游客,就如同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搁在日本的砧板上,旅行社和导游爱怎么宰就怎么宰。
第二骗旅行社骗
行程骗
譬如“5夜6天日本游”,中国国内旅行社根本不安排上午出发的航班,而是安排下午出发晚上抵达东京的航班,这样做的结果,是游客到了东京成田机场后根本无处旅游,直接被拉到机场酒店休息。
要知道,“东京成田国际机场”不在东京,而是在千叶县,这个距离,相当于苏州到上海市中心的距离,高速公路上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
于是,中国国内旅行社收了一天的游客钱,而日本地接的旅行社一天都没有花钱。这一天的利润就给中国和日本的旅行社悄悄地瓜分了。中国游客只是当了冤大头。
但是,回中国的那一天,旅行社却特别安排上午的飞机,前一天晚上就把游客拉到机场酒店,让游客在回国的那一天上午根本没有机会外出旅游和购物,直接被送回国。这样,所谓的“5夜6天日本游”,在日本真正的逗留时间,只有4天。
旅费骗
旅行社往往抛出所谓的“日本低价游”,从东京到富士山到京都大阪的所谓“日本黄金旅游线5夜6天”,最低价格只有4000元人民币。
但是,游客到了日本之后,发现到哪里,日本的导游都要收钱。去迪斯尼乐园,收1万日元(约800元),到银座购物,也被收4000日元(约320元)。结果几天下来,实际交给旅行社和导游的钱,比旅游费多了1倍,超过8000元人民币。
从东京成田机场入境,经过东京和富士山以及箱根,到京都与大阪,从关西机场出境,被称为“黄金线”。
NHK电视台在节目中揭露说,许多游客不舍得另外花这个4000日元的冤枉钱,只要取消去银座购物的机会,但是导游恐吓游客:“你如果不去,我们通知日本大使馆,你以后就拿不到来日本的签证。”
最后,导游把实在不愿掏钱去银座购物的游客,直接扔到距离银座较远的东京日比谷公园,让不懂日语,不知自己在何处的游客们在公园里晒太阳。
NHK在报道中指出,这些接待中国游客的旅行社,基本上都是中国大陆人、台湾人、香港人开的旅行社,一句话,都是“中国人旅行社”。
第三骗:导游骗
购物骗
几乎所有抵达日本的中国游客,被送上旅游大巴后,导游拿过话筒,第一句说的话,就是:“日本虽然是一个法制国家,但是也有骗子。所以,买东西一定要到免税店去购买,那里东西最便宜,最安全。”
于是,所有的游客相信导游,第二天就被带到根本就不是商业街的偏僻的地方,带到一个大楼里开设的所谓“免税店”买东西。
但是,游客们根本没有想到,这里的“免税店”的商品价格,远远高出一般的日本店价格好几倍,而且导游就是根据游客的购物总价,向免税店索取高额的回扣,回扣比例高达25%。
带有盘剥游客的另一个手段,就是巧立名目,变相向游客敲诈。由于日本地接的旅行社为了鼓励导游的积极性,把游客在外的餐饮,以及旅游行程安排等,均交给导游本人收支管理。
因此,就出现了导游向游客乱敲竹杠的问题。譬如,“日本低价游”带去银座购物的,每人要另外收取4000日元,一个团30人的话,单是带去银座一趟,导游就可捞取12万日元(约1万元人民币)。同时,扣克游客的餐饮费也是这些导游的惯用手法。
一个导游向NHK记者坦承,一个月下来,从游客的购物回扣和巧立名目收取游客各种费用的收入,就可以达到100万日元(约8万元人民币)。
这位导游称,从港台来的无证导游,干3个月回去,就可带回几百万日元。
资格骗
日本旅行法规定,导游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合格后获得政府颁发的“通译案内士(导游资格证)”才能上岗。
同时,法律规定,导游禁止拿任何名义的回扣,违者将会被逮捕。但是,NHK记者在日本皇宫前询问了20位带中国旅游团的导游,结果只有1个人有资格证书,其他人都是“无证导游”。
NHK的调查称,三分之二的导游来自于台湾和香港。
那么,这些“无证导游”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NHK的调查发现,基本人都是台湾人和香港人,还有一些中国大陆人。
台湾和香港从事导游职业的一些人,凭着护照到日本可以落地签证滞留3个月的优势,与旅行社老板相挂钩,在日本“非法就劳”,充当无证导游,赚取高额收入。
一般一个人在日本干3个月,就可以捞到300万日元甚至更多的收入回去。而这些钱,显然都是中国游客的血汗钱。
8. 遇到黑导游应该怎样应对
首先,要分清导游的状态。如果是小打小闹的黑钱,可以适当拒绝反抗。如果是性质严重。那首先就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毕竟旅游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
第二。一定要找机会投诉。安全时候可向相关部门反应。
9. 越南旅游购物黑幕 怎样预防旅游陷阱
谨防被出租车司机敲诈
越南机场有各种各样的出租车,不过为了不被敲诈,你最好从酒店直接预订一辆车。乘车时,你不必付通行费,所以如果你的司机要求你付通行费,你可以直接回绝。此外,越南的司机基本都极不注意交通规则,坐车时你要随时提醒司机开车时不要讲电话,因为开车讲电话很可能导致司机取错车道而多耗汽油,这就意味着你要多给车费,最重要的是,开车讲电话还存在安全隐患。
容易让人混淆的越南货币
价值不等的大量面额使得越南货币很容易被人们混淆,你只有清楚地记住了这些货币的面额才不会把100元当成10元花掉。越南的货币单位为盾,1元约合越南币3505盾。有个小小的建议:到达越南后,你可以根据货币的颜色来记货币的面额,比如蓝色货币相当于30元。
吃海鲜可要注意,有的餐馆的海鲜可“全身都是宝”,连绑在外面的绳子都值钱。越南《年轻人报》报道,日前,有越南国内游客在海滨城市芽庄的一个餐馆点了一只海蟹,烹饪前称重1.2公斤,但做熟后螃蟹小了好几圈,再称居然只有400多克。面对客人惊讶的表情,店家解释说,“螃蟹做熟后重量肯定会减少,另外,绑螃蟹的绳子重量也算在内了”。
这里的“黑三轮”却绝对不会让游客感受到一丝浪漫。这些没有经营执照的三轮车夫每天早晨开始在市场周边寻找零散的外国游客,一旦揽到活儿,就带客人在附近兜圈子,到目的地后以各种理由多收车费,甚至不找钱就扬长而去。由于“黑三轮”车夫把车牌号用布遮挡,使被骗乘客无法投诉。
越南街头向游客强买强卖椰子等水果的小贩。这些小贩主要在旅游景点周边活动,专以外国游客为售卖对象。他们主动和外国客用英语搭讪,而后不等客人同意就切开一个椰子送到客人面前,一问价格,10万越南盾(约合30元人民币)一个,是正常售价的5至10倍。如果客人不愿买,小贩就千方百计纠缠。大多数外国客为了不惹是非只好无奈地买下高价椰子,也有一些客人和小贩因此发生争执甚至肢体冲突。
再有就是购物时缺斤少两,当着客人面耍无赖,你要是不服马上周边小贩跟苍蝇一样叽叽歪歪与你争辩,仿佛是我们欺骗了小贩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