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购物大全 » 双十一购物有哪些陷阱

双十一购物有哪些陷阱

发布时间: 2021-01-27 18:20:34

❶ 双十一有哪些网购陷阱

先提价后打折
虚假抽奖,
以次充好,
延迟发货,

❷ 你觉得双十一是消费主义的陷阱吗

是的,但是同时也绝对是商家用来促销,增加销量的手段。在商场之上,竞争是非常的激烈的,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机会急速增加。但是同时,数以计万计的人朝着同一个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的时候,那就会带来非常大的竞争力,毕竟成功的人往往就那么几个。在这样的效果作用之下,有很多的人话最终取得不了理想的效果。做生意就是若是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话,那么其收益是非常的可观的。所以,无数的商家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让去扩大收入。而那些种种的手段当中,最为成功的当属双十一了。在近几年来,我国每一年双十一的消费量都达到了数10亿。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其他的国家整整一年的消费量。

❸ 双11商家有哪些经典的套路

陷阱一: 先涨后降,“低”价不低部分电商平台某些商品在“双十一”促销前先涨价,而在促销当天降价,促销活动名不副实。消费者对于心仪商品,要关注平时的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看看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

陷阱二:注意区分“定金”与“订金”部分商家刻意混淆的“定金”与“订金”,二者的区别在于“定金不退,订金能退”。消费者在支付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咨询客服关于“定金是否可退”等问题,并保留下单凭证。

陷阱三:赠品虽多,小心藏“猫腻”

消费者在购买下单前,如有附送的赠品,要截图保留商家宣传的活动页面,以防商家不按承诺发送赠品。法律早已有明确规定,赠品也要保修。一般情况下赠品通常没有发票,所以质保卡是赠品保修时的唯一凭证。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让商家在质保卡上加盖公章。

陷阱四:慎点红包、链接

小心这几种红包诈骗: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要小心;拆红包要求输密码的不可信。

陷阱五:谨防低价拼团陷阱

(1)“一元拼大奖”实为抽奖。(2)“低价拼团”其实是为了获取用户隐私信息。(3)虚假拼团链接有些可能带有木马病毒。

陷阱六:电商专供小心被“套路”

“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但是在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上存在差别。所谓的“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特别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这种情况出现较多,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陷阱七:当心冒充商家的诈骗短信

这类短信仿照官方商家说得有模有样,有的甚至准确报出买家的个人信息和网购交易记录,迷惑性很大。消费者要学会查询官网官方信息,在拨打商家客服电话咨询时,一定要仔细确认其是否为官方电话,以免上当受骗。

陷阱八:快递诈骗防不胜防

快递诈骗形式多样,但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要求扫二维码、发送验证码、不允许验货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绝。

陷阱九:部分分期消费高利息无提示

消费者需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在选择金融分期服务时,要仔细看清条款及具体还款事宜,避免出现问题。

陷阱十:好心帮朋友代付,结果被骗

骗子们会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伪装成你的亲朋好友希望你能帮忙代付。提醒消费者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银,养成良好的习惯,操作结束后选择“退出”淘宝、支付宝、网银,并关闭浏览器。密码设置要科学,并尽量避免简单保存在电脑中。

面对“眼花缭乱”的“双十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以下七条消费提醒:

一、理性对待促销宣传,避免冲动消费。

二、熟悉规则,适度采买生活用品。

三、判断真假,选择正规电商平台。

四、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谨防不良贷款。

五、仔细了解促销活动规则,避免消费纠纷。

六、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

七、留好交易凭证,及时有效维权。

希望以上这份防骗攻略,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来源:新华网(ID:newsxinhua)

❹ 双11即将来袭,各大商家开启红包大战,怎样识别红包陷阱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就要来临了,新出的红包大战,红包接龙是最新的玩法了,有时候看着似乎抢到了很大的红包,感觉自己买东西占了便宜,其实你可能反而被忽悠了,因为有些红包打开并非那么优惠,有时候甚至是诈骗陷阱红包,那该如何识别这些真假红包呢,下面就来讲一下红包陷阱的识别。

最后最重要的一条是,以上这些假优惠还不算什么,更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打开陌生的链接,这个才是重点,这些不明来路的链接大部分就是诈骗了,来源不明的链接很多带有诈骗信息或传染病毒,会盗取你的个人信息,一般来说点进去会带你跳转,或者是乱码的,基本就是有问题的,遇到这种诈骗链接建议消费者直接举报。

❺ 淘宝上买东西要注意什么防止网购陷阱特别是贵重物品

淘宝购物,谨防购物陷阱:
1、谨防“山寨”淘宝、支付宝等手机应用
一些非法分子利用“山寨”手机应用窃取用户银行账户和密码信息,以及其它涉及个人财产的敏感信息。对此建议大家在利用手机进行支付时安装可靠的第三方防护类软件。
2、谨防商品“先提价后打折”现象
部分电商借助“双11”购物之际,将商品进行暂时的提价,待“双11”期间,又将商品价格以“打折”的名义标为原价。如此伎俩屡试不爽。建议消费者在“双11”来临之前,先提前了解一下需要购买的商品目前价格,以使作出理智判断。
3、谨防冒充淘宝客服、淘宝退款等行为
部分非法分子借助淘宝客服以退款的名义进行诈骗,同时会以“特价促销、半价缺货”、”付系统出了问题“等名义提取退款申请,对此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有火眼金睛,通过正规渠道来辨析客服的真实性。尤其需要注意一点,对于诈骗类电话,通常是无法回拨的。
4、谨防诈骗短信、学会抵制诱惑
利用“短信”进行诈骗是一些非法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对于莫名其妙收到的“双11”购物信息,大部分都具欺骗性。
5、谨防钓鱼网站
部分非法网站通过伪造相似域名(网址)的形式来达到非法窃取用户钱财的目地。对此各位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在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时,一定要认清网购官方网站。
6、谨防二维码识真假
部分恶意网站会通过以“商品二维码”的形式给消费者提供入口,尤其通过正规购物网站来发布“二维码图案”,由于图片鉴定的不可靠性,消费者通过扫描此类含有
恶意网站的二维码,将用户引诱到欺诈类网站,进而达到窃取用户信息及财产的目地。对此用户需要谨慎操作,尽量不要扫描没有得到安全认证的二维码。

❻ 双十一网购陷阱有哪些 双十一网购如何维权

可以装个电脑管家在电脑上面
然后打开工具箱,可以看到有一个查询的功能
在里面可以查询打开的网页链接是否是属于安全的

❼ 双十一商家广告购物低至五折,其中到底有多少陷阱

从2009年开始到今年,双十好像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购物狂欢形式,购物平台上的商家给出很大力度的优惠,购物者们也用合适的价格购入,这好像皆大欢喜,但也有一些商家,在双十一期间,打着优惠的旗帜广告说购物低至五折,但其中却有着很多陷阱。
更有一些商家价格和质量可能都没有什么变化,优惠规则发出去引来很多人的关注,并纷纷将产品加入购物车,好不容易等到双十一的零点准备下单了最后却不能购买了,商家承诺的优惠在双十一这天根本不成立,就像被骂上热搜的高洁丝,品牌旗舰店推出双十一促销机制,买两套就可以价格优惠,即第二套可以享受半价,最后消费者们在零点下单的时候却发现购物车被限制只能下一单,买两套可以享受的优惠根本就不存在,消费者和商家客服沟通也得不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消费者已经根据规则算好了自己什么东西搭配买最合适,现在一样东西不能买了,又要重新去挑其他的产品,几天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希望商家在双十一可以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❽ 为什么说双11正在沦为一场价格骗局

“双11”,正在沦为一场“价格骗局”?!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报告显示:

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非预售商品中,在整个体验周期内,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购买到促销商品的比例达到78.1%

本号认为,由于“双11”最大的卖点在于“降价促销”,如此高比例的“虚假优惠”,让“双11”涉嫌变成了一场“价格欺诈秀”。

下面这段话,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报告里相关内容的原文:

在本次“双11”网购价格调查体验活动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体验人员对16个网络购物平台中宣称折扣较大、销量相对较多的668款商品进行了有效的价格跟踪调查。

从10月21日到11月21日,体验人员通过截屏等取证方式对每款商品详细记录了价格变化情况。从本次价格记录统计结果来看,129款预售商品价格行为总体表现较好,仅有4款预售价格或者高出预售结束后价格,或者涉嫌价格违规;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非预售商品中,在整个体验周期内,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购买到促销商品的比例达到78.1%,与2016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

不仅如此,一些平台和商家复杂的价格表示方式和促销规则,降低了消费者的网购消费体验。调查体验发现,一些促销活动虚有其表,消费者难得实惠,其主要问题有:

有的预售商品在预售期间定金随意改变,预售商品价格反而比11月11日价格高;有的将“划线价格”解释为参考价、建议价或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以避免“虚构原价”相关法规的约束,给随意标注划线价格,误导消费留出余地;有的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造成折扣力度大的假象,而实际并不比非活动期间价格低,甚至更高,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基于上述调查,中消协对消费者发出如下提示:

培养良好价格意识,坚持精明理性消费。目前,每逢节假日等节点,各家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广告和信息让消费者目不暇接,促销方式及优惠活动日趋复杂。根据本次对“双11”期间部分电商平台商品的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参与电商集中促销活动:

一是做到理性消费,按需购买,勿贪低价。根据自身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提前关注商品价格,避免冲动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了解所购商品的市场价格,必要时可通过实体店了解相关情况,勿贪恋不合理低价,以防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二是警惕价格陷阱,仔细甄别,货比三家。一些不法商家在促销活动前,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在促销活动中提高划线价格,制造折扣力度大的假象,诱导消费。消费者应货比三家,关注商品价格变化,谨防不良商家的价格欺诈。

三是反对复杂的价格促销活动,支持明折明扣、明码实价。确需通过促销活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仔细查看电商平台制定的促销规则,如定金与尾款的支付与退款、优惠券的使用门槛、保价期限承诺等,并注意留存好促销规则及价格截图,做到心中有数。

平台和商家对于定金的商家赔偿政策不一或未见明确规定。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十九条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从本次对129预售商品价格行为调查体验情况来看来,预售商品价格相对规范,但也发现4款商品存在价格问题。具体如下:

1.涉嫌以“划线价”形式虚构“原价”。一些平台和商家将“划线价格”解释为参考价、建议价或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而法律规定“‘原价’为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电商平台和商家天猫平台的某款标称为“恒源祥”品牌针织衫11月10日、11月12日、11月15日的划线价格均为508元,但11月11日划线价格调整为专柜价1280元。但专柜价说法仅在11月11日的商品页面显示,并未连续出现,也未标明出处,消费者若只看到11月11日当日价格,会因优惠力度大而被误导消费。

预售价格频繁变化。苏宁易购平台的某款标称为“神画”品牌投影仪11月7日预售价为2999元,定金50抵扣450元,折算价格为2999+50-450=2599元;11月10日预售价为2799元,定金50抵扣450元,折算价格为2799+50-450=2399元;11月11日当天活动价格为2599元。可见,预售价格调整很频繁,参加第一次预售活动的消费者没有得到更多实惠。

定金随意变动。京东平台的某款标称为“佐特”品牌双人床10月26日标示定金(“京东价”)为100元,而11月7日标示定金从100变为了50。

❾ 阿里巴巴网上交易的十个陷井

这种陷阱可太多了,何止10个呀,前几天看电脑管家做的首个全民可以参与的节目问题大了,里面就有分析过这种类似的例子,也给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如用诈骗信息查询窗口进行查询就能看出是不是诈骗。

热点内容
断背山有几分钟 发布:2024-08-19 08:31:17 浏览:253
日本电影 女老师和学生私奔 发布:2024-08-19 08:29:36 浏览:49
台湾电影 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02:18 浏览:134
2020最新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56:06 浏览:641
男男电影虐 发布:2024-08-19 07:04:57 浏览:10
韩国电影李采潭主演的关于发廊的 发布:2024-08-19 07:01:57 浏览:2
每期都有做的动漫 发布:2024-08-19 06:44:33 浏览:778
东宫拍摄时间 发布:2024-08-19 06:44:12 浏览:5
林正英电影情节鬼抬轿 发布:2024-08-19 06:36:35 浏览:254
懂的都懂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6:26:11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