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购物大全 » 货物采购物价上涨如何调整

货物采购物价上涨如何调整

发布时间: 2021-02-25 14:31:01

⑴ 物价上涨怎么办

一.农产品方面:增加短缺农产品的供给。
1.增加技术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自给能版力。
2.继续加大权对农村水利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重点落实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4.适当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同时,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补标准。
5.建立主要农产品原料收购价格机制,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关系,加强国家对重要农产品储备的调节作用。
二.银行信贷方面:宏观政策对稳定物价的调控作用。
1.继续小幅加息,逐步改变实际负利率的状况。
2.在我国财税收入连年高位增长的前提下,适时免除个人存款利息税。
3.进一步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三.房地产方面:
1.加大对已出让土地的清理,促进开发量的增加。
2.增加土地供应量,扩大普通住房供应总量。
3.加快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建设,推进民生工程。
4.加强商品房预 (销)售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5.加强住房金融监管,保障中小户型住房贷款需求。

⑵ 面对价格涨涨涨,采购怎么办

  1. 采购怎么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2. 只能说你们公司没有底气或者你太为公司着想,把价格压得太低。

  3. 采购与供应商是共存的,不能不让供应商赚钱。有钱大家一起挣才行。

  4. 合作不愉快,那就不愉快了。

  5. 找一下自身问题吧。

⑶ 如何控制物价上涨和措施

中国目前的严重通货膨胀主要是由滥发货币所致,08年说是发了4万亿救市,实际超发了43万亿.货币版多了权,自然物质都不值钱了,形成物价上涨.所以要控制物价除了要用货币手段以外首先不能再滥发货币做货币印刷厂了.

⑷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物价上涨原因:
首先是需求推动,内需强劲和外需回暖。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2%,反映出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需求动力。这包括,大量在建项目加速建设和激活民间投资短期内都会推动投资继续强劲增长;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减,未来消费增长趋势仍可保持;受欧美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影响,出口趋势仍然较好。

其次是成本推动。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明显,今年以来世界能源、金属及矿产品、农产品及原油价不同程度上涨。

第三,去年信贷高速投放,形成的过多货币供给

价格上涨趋势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期的,比如农产品价格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价格会是一个长期的上涨趋势,但是像蔬菜的涨价是受气候的影响,这就是短期的因素。解决的根本措施是要发展生产,目前我国粮食完全可以自给,都是产大于需,个别余缺要靠进出口调剂。

我国很多商品对外依存度高,例如铁矿石、大豆、油料、石油、铜等,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是50%左右,铁矿石更高。周望军表示,这确实不是政府通过国内的政策能调控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话语权增强了之后,才能影响国际市场。他表示,这是我国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

>>途径

对低收入群体适当补贴

专家说,建议采取四项措施应对生活必需品价格过快上涨。第一就是要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只要粮食、生猪等农产品和基本的消费品供应能够保障,应对通货膨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再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手段调节,供应肯定没问题。接着就要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包括城乡低收入群体、在校家庭贫困学生等,通过财政的渠道进行适当的补贴,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

防止游资炒生活必需品

对于目前“游资炒作”对物价的影响,周望军说,首先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同时要完善制度,因为游资能炒作的产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产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为减产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同时要建立专门的机制,对游资动向进行监管,严格制止他们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

减少流通环节控制成本

针对农产品价格,周望军说,目前我国蔬菜流通环节费用占成本比例偏高,达到50%,甚至三分之二。产地是9毛钱的萝卜,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卖3块,换了5次手,加了5次价。所以要减少流通环节的倒手次数,鼓励农超对接,就是超市直接到农民手上采购。

同时,他建议农民组成蔬菜合作社,一家一户没有谈判的基础,一个县组成一个蔬菜协会跟若干超市采购单位进行谈判就容易得多。乱收费问题要继续治理,他说,很多城市为了绿化、美化,“退市进超”,超市的价格比路边摊的价格要高。另外,不是城市的核心景观区也没有必要“退市进超”。

⑸ 采购部怎么应对物价上涨

国企的话就不用去对付了,私企的话多找找厂家吧。

⑹ 如何调整物价的不断上涨

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第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第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第六,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上半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第七,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第八,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6月末M2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1.06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贷款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纪录。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第九、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第十、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推动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加快之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收缩效应,加上调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进而拉低国内物价总水平。日元升值过程中其国内物价走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价格水平有所下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信息技术产业。 综合来看,上半年价格上涨呈现出结构性特点,但物价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下半年食品价格仍是引导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可能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我们要正视下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尤其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泡沫,及时出台调控措施调节和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各地政府需要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重点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推动CPI上涨了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8%,其中粮食同比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水产品价格上涨3.7%。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上半年的核心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0.9%。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而作者认为,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其中包含了经济增长较快、货币投放过多、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增速加快等诸多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对策。否则,如果食品价格上涨与其它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叠加效应的话,可能产生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风险!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抑制通货膨胀!

⑺ 如何解决物价上涨

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外乎五大类,即供给面的成本推动和供给不足因素、需求面的需求拉动因素、国际上的通胀输入因素、市场上的投机炒作和监管不力因素、人们心理上的通胀预期因素。前三类是基本性因素,后两类是增强性因素。这次物价上涨,从供给面看,成本推动因素比较广泛,主要包括6种成本的上升,即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运输等流通成本、资源环境成本、土地成本、住房成本均有上升和传导作用;加之全国从南到北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特别影响到一些品种的农产品供给。从需求面看,主要拉动因素是货币信贷超常增长,其存量规模较大,对物价上涨的压力要逐步释放。这是近两年多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为迅速遏制经济下滑和有力拉动经济回升所不可避免的一些副作用。从国际上看,主要通胀输入因素有:全球流动性泛滥、境外热钱流入、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世界自然灾害导致国际农产品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扬等。从市场管理因素看,一些社会游资乘机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物价,而市场监管有所疏忽。从心理因素看,社会各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通胀预期。
稳定价格总水平的24字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市场价格稳住;同时,考虑到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成本推动因素等可能会长期起作用,所以要把采取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综合施策、重点治理,就是要打好“组合拳”:针对供给面的因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合理利益,保障主要农产品和重要农用生产资料的供给,完善储备制度,合理降低运输等流通成本;针对需求面的因素,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最基础性的货币条件;针对国际上的通胀输入因素,密切跟踪和防控境外热钱流入,搞好重要农产品和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调节,增强国家储备的吞吐调控能力;针对市场管理因素,把维护市场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打击串通涨价、变相涨价、囤积炒作等不法行为;对于政府所管价格特别是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要把握好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保障民生、稳定预期,就是要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同时,针对通胀预期因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澄清各种不实报道,客观分析物价变动趋势,稳定各方面的价格预期。从一定意义上说,稳定价格预期比稳定现期价格更为重要。

⑻ 进货价格调整如何理解

1、进货价格调整:是市场行为,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也就是随行就市专;2、进货价格属调整到底还是查看某条数据的详细信息;也就是调整的理由或根据;3、新进价、进货数量、调整日期、制单人(如制单人变动)字段需要调整:4、新价已推行,进货已按照新价格执行等前提条件会触发该系统;

⑼ 如何应对物价上涨

首先要宏观调控入手;政府控制物价,可以制定法律法规,防止物价飞涨,鉴于专社会公平,不能完全控制物价属的波动,根据市场的实情,划定一个标准控制物价,同时要调节收入差距,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合理化,也可以降低物价的上涨空间;然后人们可以利用消费品的替换性,利用合理的手段应对市场的物价上涨情况;如果说物价全面上涨的话,我们可以从自身方面考虑,我们可省吃俭用,减少对商品的需求!

热点内容
断背山有几分钟 发布:2024-08-19 08:31:17 浏览:253
日本电影 女老师和学生私奔 发布:2024-08-19 08:29:36 浏览:49
台湾电影 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02:18 浏览:134
2020最新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56:06 浏览:641
男男电影虐 发布:2024-08-19 07:04:57 浏览:10
韩国电影李采潭主演的关于发廊的 发布:2024-08-19 07:01:57 浏览:2
每期都有做的动漫 发布:2024-08-19 06:44:33 浏览:778
东宫拍摄时间 发布:2024-08-19 06:44:12 浏览:5
林正英电影情节鬼抬轿 发布:2024-08-19 06:36:35 浏览:254
懂的都懂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6:26:11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