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广场属于哪个国家的
『壹』 去美国留学,选大城市还是选小城市
对于美国留学选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无一例外的,大家都会考虑一个问题:选学校究竟应该选择大城市还是乡下?虽说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和院校排名真的很重要,但是一个学校的周围环境和设施对一个人的影响也真的很重要,在进行美国留学申请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只看美国名校排名,还有很多重要的因素,下面美世留学就介绍一下这些因素对大学选择的影响。
观点一、选一个大城市非常重要
我的一个学长,出国前他导师诡秘地对他说,其实去美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实在是太无聊了,没有诱惑,只能好好读书。
当时他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去了之后才发现,尼玛,说的太对了。
整个匹兹堡,能干的事情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其次就是各种运动场所。
除此之外娱乐活动基本为零... 能不好好学习么!
试想如果他去了哥大,面对着繁华的纽约,各种博物馆,各种百老汇,各种演唱会,各种好吃的,还有人生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男女比例4:6的华人圈,怎么可能忍得了博士生那点可怜的津贴?
必然速度马上立刻,去华尔街挣钱浪去了......
观点三、其实城不城的无所谓,但村和村是有区别的
村是分为“没吃的村”和“有吃的村”的!
有个小盆友在一个没有中国超市,连瓶像样的酱油都买不到的地方。
仅有的非常美式的中餐外卖难吃到不行,食堂里没有看起来能吃的东西。
在中部大农村待了两年,期间去过一趟玉米地,那真是眼泪掉下来完全不想走了:
村和村的差距怎么可以这么大!!!!
中国人扎堆的地方简直是天堂!!!!
玉米地里一条街的好吃的!!!!
想一想自己这两年每个感恩节春假出去旅游都是以吃为唯一目的,和同学一起去洛杉矶,进了餐馆都跟三年没吃过饭一样。
个人觉得,在城市中心的学校尽量不要去(安全问题),但是深山老林还没几个人的学校也万万去不得(生活质量低下,每天来回就见那么几个人,实在无聊)。
那些不在繁华地段,人比较多,离城市近去哪都方便,有中国超市和像样的中餐馆的学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如果不考虑找工作、只是读书的话,真是各有各的精彩,大城市反而诱惑太多、花钱的地方也多,不利于潜心学术(当然这个取决于具体专业和个人发展方向)。
美国比较好的一点在于,村里(三线城市)也有非常完备的基础设施,很多地方的条件比城里好,只要有车,生活非常便利舒心。
『贰』 化妆品ORIGINS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化妆品ORIGINS是美国的品牌。
Origins 悦木之源于1990年在美国的纽约诞生,品牌的创始人是雅诗兰黛创始人雅诗兰黛夫人的孙子威廉·兰黛先生,现在属于全球高档化妆品集团雅诗兰黛集团的子品牌,专门向全面男性和女性提供高效能、纯天然的高档护肤品。
Origins 悦木之源以“天然为本,科学为证”为理念,通过天然的萃取技术、不用动物做实验,尽可能的实现环保,崇尚天然、讲求功效。
(2)哈佛广场属于哪个国家的扩展阅读
Origins 悦木之源的发展历程如下:
1、1990年
悦木之源品牌诞生于美国。以双树为标,完美演绎事物的两面性。同时在品牌标志上,亦特别标明了“天然为本,科学为证”的品牌宣言。悦木之源研发出了活性炭毛孔净透面膜帮助清洁毛孔。
2、1991年
悦木之源第一家门店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哈佛广场开业,这家商店开创了友好,开放式的购物体验,让消费者自己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产品。悦木之源以丹麦为起步迈向国际市场,随后第二年进驻德国。
3、1995年
悦木之源在伦敦的哈罗兹开设了第一家商场专柜。
4、1997年
悦木之源推出复合矿物维他命夜间修护霜。
5、2000年
悦木之源10周年,在爱尔兰,韩国,新西兰和西班牙等15个国际市场开设了40家新门店。Lynne
Greene被任命为悦木之源总裁。
6、2005年
悦木之源携手美国医学权威韦博士,首次整合医学的理念融入到护肤产品中去。
7、2006年
悦木之源推出白米焕肤系列,以微晶白米,带走老废角质。
8、2008年
悦木之源推出深海盐系列。甄萃神奇死海海盐,蕴含丰富矿物质,深彻洁净肌肤,全体净彻柔嫩。
Jane Lauder加入悦木之源担任品牌总经理。
9、2009年
悦木之源与美国森林协会合作并启动“Origins爱地球,森林再造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支持森林再造计划,帮助净化空气,抵御水污染,恢复生态环境。
10、2010年
悦木之源推出咖啡因活力焕亮眼霜。
11、2011年
悦木之源推出了榆绿木青春紧弹精华。
12、2012年
悦木之源与韦博士再度携手,推出了全新韦博士刺梨焕亮维C精华露。
13、2013年
悦木之源推出了全新的互动探索概念店。消费者在线下零售店即可探索科学家的工作室和实验室,发现天然植物的卓效秘密,亲身感受悦木之源‘天然为本,科学为证’的品牌理念。
14、2014年
悦木之源推出Ojon.——来自美洲中部的护发油。
Stephane de la Faverie 被任命为悦木之源高级副总裁, Ojion和Darphin全球总经理
15、2015奶奶
悦木之源进驻波兰和菲律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悦木之源
参考资料来源:悦木之源官网—品牌历史
『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离哈佛多远哈佛广场离哈佛多远具体点!
最近的地方大约两公里。哈佛广场就在哈佛大学旁边,出地铁站就能看到学校的围墙和大门了
『肆』 <优秀却没有灵魂: 一个伟大的大学是如何忘记了教育>
没有灵魂的优秀
如今的哈佛正在遭到越来越多坚守信仰的美国保守人士的批评,他们指出作为哈佛校训的来自上帝的“真理”(Veritas)已不再是这所学校所追求的最重要目标。
其实,即使在哈佛早期,这个问题就曾演变成一场分裂。18世纪初,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正在背离建校宗旨的哈佛第6任校长增加·马瑟(Increase Mather)和他的儿子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帮助临近的康涅狄格殖民地建立了耶鲁大学。
而现今,甚至那些并非基督徒的本校学者也感叹哈佛大不如前。从1995年至2003年担任哈佛本科学院院长的哈里·刘易斯(Harry R. Lewis)在2006年出版了畅销书《没有灵魂的优秀:一所伟大的大学如何忘记教育》(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cation)。
“这几十年,我听过许多关于教学、课程、评分、体育的学术讨论,也有关于如何应对学生犯错误的讨论,”站在那块镌刻着哈佛建校使命的墙壁旁,刘易斯回忆着他在哈佛任教34年的生涯,附近哈佛广场上的喧嚣声似乎突然安静了下来,“可我却几乎从未在教授们的谈话中听到关于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好人的谈话。”
作为计算机教授的刘易斯是比尔·盖茨(他高中毕业时的SAT得分是1590)1973-1975年间读哈佛时的老师。刘易斯的一位在普林斯顿任教的朋友曾经打趣他说:“你最成功的学生是名退学学生,这就证明我的理论,哈佛给学生增加的价值为负—你在哈佛受教育的时间越长,你在人生中走得就越不远。”
不仅是本科学院,哈佛最有钱的研究生院—哈佛商学院—也在一次次金融危机下引发类似的批评。
“我认为学生是想让自己的工作有意义的,他们想成为有职业素养的人,但问题是商学院总体来说没有为学生提供将好的价值观与他们未来的工作联系起来的途径。近几十年商学院的宗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100多年前商学院创建时的使命。”哈佛商学院教授拉克什·库拉纳(Rakesh Khurana)指出。
“结果是,许多学生不相信那些好的价值观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活出来。”库拉纳接着说,“他们认为,我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快地挣到尽可能多的钱,然后我才能回馈社会。这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有完整健全人格的公民。不让学生看到将工作视为天职的可能,不让学生认识到工作本身具有超出个人抱负和名利追求的意义,也就是断绝了让学生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与更大的人生目的联结起来的可能性。”
对于库拉纳的批评,有些同行已经表示认同,包括原来在哈佛商学院任教目前担任耶鲁管理学院院长的约珥·波多尔尼(Joel M. Podolny)。
不过,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Glenn Hubbard)对此表示异议,这位当年被媒体猜测可能接替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经济学者认为库拉纳有些言过其实。
“我曾经邀请拉克什过来演讲。这本书很有意思,但别太相信这本书。”哈伯德在他的哥伦比亚商学院办公室指着库拉纳所著的《从高目标到雇佣军:美国商学院的社会变迁以及管理作为职业的未竟誓言》说道,“情况根本没有这么糟。”
这样的观点差异可能正反映了美国社会长存的两个派别,像哈伯德这样的学院管理者通常不会对现行的状况加以过多的否定,而像库拉纳或已经从管理者职位离开的刘易斯会很自然地认为指出现状的缺陷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但无论如何,哪个派别都不否认教育的功能最重要的乃是要塑造有灵魂的优秀人才,而不是满足于世俗的成功就万事大吉了。
这一点也最终会影响到任何行业组织的生死存亡。“商业肯定是一股能够改善社会的力量,但如果做商业的人大多都唯利是图,那商业的职能就无法实现了。”库拉纳坚持自己的观点。
哈佛精神能够由帕特里克·亨利学院发扬光大吗?或者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哈佛精神究竟如何能够在哈佛建校将近400年之后继续在世上被很多人继承?
幸运的是,在美国的历史上,至少每一代总有人指出哈佛乃至整个美国教育的忧患和希望,而如今,正有一群人在努力造就着哈佛精神的当代版本,而且,这群人还在壮大。
哈佛怎么了?
这所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风向标正处于彷徨期。“这几十年来,哈佛每样东西的品质都在提高,学生更聪明了,教员更有名了,甚至教育也更强了。唯独最重要的东西没能提高—学生在学识以及成长为这个国家所需要的优秀领导者方面的竞争力却大不如前。”
“哈佛只是那些越来越有名却越来越失去灵魂的学校中的一所。”发表以上言辞的人,不是一位哈佛门外汉,或一名妄自尊大者,而是在这所世界第一流大学呆了40 多年、老婆和两个女儿都在哈佛工作和学习,并任要职的“哈佛人”,他的名字叫哈里· 路易斯(Harry R.Lewis)—哈佛学院前任院长,现任哈佛计算机教授。
他曾经身处哈佛教改漩涡之中,并因抨击前任校长萨默斯下台。1月12 日晚上6 点,连续在上海两所高校的讲演结束之后,他来到外滩5 号的酒吧里,和几位在上海的哈佛校友聚会,畅谈着哈佛教育往事,并接受了《外滩画报》专访,风趣地谈到自己对哈佛教育的认识。他说:“我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对教育、对哈佛都是如此。我曾在哈佛杂志上发表评论,说出我理想中哈佛的样子,我真的认为哈佛值得我们这样为之努力。”
被萨默斯赶下台
哈里·路易斯于1995 年7月—2003 年6 月担任哈佛学院院长。2002 年10 月,哈佛前任校长萨默斯发动的一场哈佛课程教育改革导致了他的意外下台。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的他对哈佛教育改革中种种问题提出不满,并指出:“我们以说不出莎士比亚五部戏剧的名称为耻,但如果我们不能区分基因和染色体,却不以为然,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他带领哈佛最早的学院,也是哈佛真正的核心—哈佛文理学院( 注释: 在哈佛,本科生的哈佛学院和传统的博士生研究院都归属文理学院。文理学院是哈佛10 所学院之一,但教授几乎占哈佛教授总数的一半) 进行改革。这位野心勃勃的经济学家把这项改革定位为“ 21 世纪对哈佛课程进行最丰富的改革”??路易斯下台非常突然,他自己甚至也不知晓原因,但毫无疑问与他和哈佛前任校长萨默斯不合有关。
1 月12 日,这位前任院长受邀来到上海,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也毫不隐讳谈到这点。2002 年,萨默斯大刀阔斧对哈佛本科教育进行课程改革,路易斯在具体问题上和他发生冲突。2003年,路易斯意外出局。事隔4年后,路易斯在书中对萨默斯教育改革的态度依然措辞激烈:“萨默斯提出一个毫无想象力的方案,没有任何教育理念,就像拿着没有点燃的火炬,指引学生和教职员工。”
宣布他离职的上司、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中国史学家柯伟林 (William.Kirby) 也因改革问题和萨默斯吵得不可开交,积怨甚深。2006 年1 月,柯伟林正式辞职,成为萨默斯下台的导火线。此后,哈佛文理学院对校长进行不信任投票,萨默斯宣布辞职,成为哈佛自1862 年以来任期最短的一位校长。
比尔·盖茨经常在我的课上打盹2006 年5 月15 日,路易斯出版了一本“耸人听闻”的书《优秀却没有灵魂: 一个伟大的大学是如何忘记了教育》,抨击哈佛大学体制的种种弊病。书中,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如下现象:“哈佛教师为了保全自己的终身教授地位,越来越精于专业,而学生们却越来越沦为一般人。”与此同时,哈佛大学和学生的关系,更接近“更关注用户至上和公共关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简而言之,金钱和声望超越了原则和理性,哈佛变得越来越没有灵魂。
世界第一富豪比尔·盖茨曾是路易斯的学生,这名哈佛辍学生也成为刺激路易斯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他经常在我的课上打盹,我猜想他一定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在做。后来才知道他正在编微软的第一个产品。一个普林斯顿的教授跟我说,在哈佛呆时间越久,学生距离人生道路就越远。”为什么很多辍学生能很成功? 盖茨给路易斯以启示,他书中的一章小标题即是“课程变得毫无目的”,直指哈佛教改。
哈佛本科课程改革进行4 年,目前仍无明显进展。自19 世纪开始,哈佛历史上曾经进行了4 次教育课程改革,分别是1869 年的选修课改革( 强调赋予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1919 年的集中分配制改革( 强调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平衡)、1945 年普通教育改革( 强调重点是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1978的核心课程改革( 强调赋予学生探索知识的途径)。每一次改革,都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对不同时代人才的教育理念。离任后的哈里·路易斯仍然把哈佛教育牵挂在心,对于自己出书抨击,他声称,也是因为太热爱哈佛了。
B= 外滩画报 L= 哈里·路易斯
萨默斯不是好领导?
B: 是否有人指出您的书名《一个伟大的大学是如何忘记了教育》特别尖锐。
L: 没错,这本书就是这样。曾有评论说这本书是Tough love,专说狠话。我觉得哈佛最让我沮丧的是,哈佛有很多资源,可以做到比其他大学都要理想化。不过,不管我的书名怎样,我爱哈佛。
B: 介意谈论萨默斯吗? 据说你是因为不满萨默斯的课程改革,经常发表反对他的言论,而失去院长职务,是吗?
L: 关于萨默斯,他并没有很好地做好他该做的事,在他就任的时候,我很高兴能拥有这样的校长,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人,而且他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我不认为这个人很适合校长这个职位,因为他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持续不懈地用于实践。我认为萨默斯是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但是他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B: 你的书是从发行到现在已经快10 个月了,哈佛有什么变化吗?
L: 当然有,特别是在通才教育辩论上。3 月份这本书付印时,校方讨论的提议主要是要完全放弃通才教育,并只是保持一个简单体系,例如理科生要学点文科的东西,文科生要学点理科的东西。我当时很失望。去年夏天,哈佛一个工作小组又出台了另一个通才教育的方案,完全满足我理想中的教育状况。这个方案在注脚中引用了我的书,我猜他们夏天大概看过我的书了,但我不想太强调我的书对该方案的影响。另外一个转变就是,校长萨默斯离任,由BOB 代任一年的临时校长。比起书上所述,我要对哈佛更有信心、更乐观。
B: 能解释下您一直强调并维护的“通才教育”吗?
L: 在美国大学教育中,特别是在哈佛,每个学生,无论修读何种专业,都必须接受“通才教育”。在该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如何做个未来好市民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而不是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用来以后找工作之类的。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会如何对社会负责,如何审视自己的处境。也许专业课学到的数据、图形、史实,学生毕业了就要忘掉;但通才教育对学生的未来更重要、更有影响。这是哈佛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保存的优良传统B: 为什么您会认为学生的通才教育如此重要?
L: 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公民价值观。去年11月,我经过一个投票亭,当时马萨诸塞州长四个候选人里有3 个来自哈佛,分表代表了民主党、共和党、绿党。我就在想,如果这几个候选人没有基本的道德感,或者我们没有做我们本来能做的事情,那我们就必须为此负责任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过去,由此让他们能为未来负责。
B: 哈佛录取的都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入学前做好了道德上的准备,或者他们自己也有能力教育自己道德观,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
L: 你为什么会认为学业优秀的学生就一定会有道德? 二者并不有必然的关系。哈佛总是产出领袖,但有人说哈佛出来的人缺乏同情心和判断力。我不明白,哈佛人所崇尚的道德规范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过去,由此让他们能为未来负责。正因为从哈佛要走出来那么多领袖人物,我才觉得我们有义务必须加强学生道德思考的能力。
B: 如果哈佛本科教改放弃通才教育,将会意味着什么?
L: 我在书中抱怨说,这么做会等于这所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向人宣布,在21 世纪,哈佛不知道怎样的人才算得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谁来教学生“人生的意义”
B: 你在自己的书中第一章就谈到哈佛课程改革。为什么认为这个如此重要?
L: 正像我书中所说,课程改革预示着一场关于何为大学的观念战争
B: 那2002 年开始的哈佛本科生课程改革进展如何?
L: 我认为哈佛的情况正在变好,有一个工作组正在为通才教育做着努力,会做出一份很好的报告,比如把道德教育列为必修课程,比如提议设置一些可以让学生们从哲学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等等,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B: 如果说哈佛教改主要来自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您认为主要来自于哪里?
L: 在哈佛,失去第一名位置的威胁是很有威力的。
B: 有您印象深刻的例子吗?
L: 我还记得哈佛一个学院想要扩大规模,所有哈佛院长们,包括我,都集合起来,审核这个学院。我提问一个问题,学院扩大是否需要招一些教师来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 他们说,我们的顾客已经比我们需要的多了,就算他们中有些人因为不满走掉了,我们也不是很介意。如果我们不是第一名了,那么别的也就不重要了。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再招聘一些专家过来,保证自己是世界上这个学科最好的学院。
B: 这是否意味着您认为哈佛教员在教学和科研上应有所侧重?
L: 萨默斯校长在任早期,我曾对他说,我们的问题是让教授更关注自己的学生。
B: 能再具体一点吗?
L: 我认为,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型大学,我们的教师也是最好的,大部分在极其尖端的,或者说狭窄的领域里有着极高的成就;但是说到要教学生一些道德课程,教他们人生意义时,教授们会问: 这归哪个学院管? 答案是,这不属于任何一个学院,而是属于我们全体教员。我们都得为此做出贡献。
哈佛大学“用户至上主义”批判
B: 书出版后,您印象最深的反馈是什么?
L: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封电子邮件,作者是我从12 岁起就没有见过的一个童年伙伴。他说在我的书中看到了一种大学教育的趋势,那就是人们过于纵容大学生,对他们言听计从,当学生会或者学生委员会认为某些事情不好或者好,学校就跟着去做。
B: 这是你书中批判的哈佛“用户至上主义”问题吗?
L: 确实有,我们把家长当成顾客,给了学生太多他们“想要”的,而不是他们“应该有的”,对他们来说最有益处的东西。这像是现在医院和病人的关系,基于一种病人是消费者的状况,各个医院都在竞争,所以让病人高兴满意变得最关键,能不能治好病反倒变成其次。学校也是这样,大学之间进行竞争,造成他们也要让自己的学生感到高兴。我不觉得高兴有什么错,但是我对课程设置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有那种能让学生感到“精神痛苦”的课程,让他们关注生活,为生活担忧,改变他们童年以来的一些想法,把他们推入人生和社会。我是说,在大学里,不高兴是正常的。你怎么可能想象到大学上课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总是很开心?32 门课也会开心? 这算是什么大学教育?人在18 到22 岁之间就应该开始想些痛苦的事情了。
B:“用户至上主义”在哈佛的表现严重吗?
L: 这样说吧,我反对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说哈佛就像一个大商店,你从柜台逛一逛,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喜欢的各个课程放进你的口袋,然后离开时带着一张哈佛文凭,两个在街上见到的人,同是哈佛毕业生,他们对话说起对哈佛的印象,然后得出结论是哈佛是一个大商场。你知道,我有比这更大的野心,但是需要更多努力。
B: 为什么你在书中对哈佛学生的高分现象一直持有批判?
L: 在哈佛,分数的竞争一直存在,这也是哈佛学生被录取的主要依据;但我认为这会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如,根据这种商场式的选课模式,学生在选课时很难有什么结构可言。认为分数重要的学生自然会用课程是否易得高分来作为衡量一门课的可选性,通常学生最容易做的是选那些他们最了解的学科或者课程,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最大的机会获得高分。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上大学的目的,拿A 或者B+。我就曾建议我的孩子,尝试放松,不要为了分数选课,选那些你感兴趣或者你觉得值得一学的课程,可以学到东西的课程。
B: 在您看来大学教育最终目标是什么?
L: 不是物质上的成功,不是金钱和名声,而是教授公民意识,鼓励和激发学生相信充实的人生,如何为公众服务,确立道德准则,以免他们在离开哈佛以后会堕落、腐败
『伍』 圣彼得广场是哪个国家的,红场,威尼斯广场,太阳门广场,哈佛广场,五月广场,慕尼
你好
圣彼得广场位复于国中制国梵蒂冈
红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威尼斯广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
太阳门广场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哈佛广场,指的是位于美国麻省剑桥市哈佛大学附近的那几条小街和几个交叉路口。它并不是中国人心中的那种广场。
五月广场位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 威尼斯广场是哪个国家的
你好抄
威尼斯广场位于意袭大利首都罗马
太阳门广场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哈佛广场,指的是位于美国麻省剑桥市哈佛大学附近的那几条小街和几个交叉路口。它并不是中国人心中的那种广场。
五月广场位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