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税商品 » 期末免税多少

期末免税多少

发布时间: 2021-01-17 19:24:31

『壹』 期末进项税额贷方为负数-104972,销项税借方105282,进项税是否需要结转,会计分录怎么做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成本(或xx资产、xx费用等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在年末,需要把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余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延伸阅读)增值税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增值税的应交、抵扣、已交、退税及转出等情况,我们在EAS新系统中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在“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又设置了“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新系统中新增的科目)等专栏。

其中:一般纳税人单位(目前的非电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火电企业在进行增值税核算时,需要使用”应交税费”下的“应交增值税”(含该科目下的专栏科目)和“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按6%缴纳增值税的水电企业在进行增值税核算时,只需要使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各会计科目(专栏)核算的内容和要求列示如下:

1、“销项税额”专栏,平时核算(年末抵冲时除外,下同)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在贷方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负数)在贷方登记。

2、“出口退税”专栏
,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办理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在贷方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增值税款,用红字(负数)在贷方登记。

3、“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
“进项税额外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比如出口退税税率差引起的转出)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4、“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记录企业月终将当月多交的增值税的转出额。

5、“进项税额”专栏, 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进项税额”主要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实务操作中应是反映已经在税局认证通过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6、 “已交税金”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企业本月预缴本月增值税额(该科目原来是预留给出口企业按4%预交增值税用的,因该法规目前已经取消,所以目前的实务操作中大多数企业该专栏已经不使用)。

7、 “减免税款”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减免税款”专栏记录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实际减免的增值税额。

8、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企业按国务院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9、“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 “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记录企业月终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的转出额。

10、“待抵扣进项税”专栏(EAS系统中新增的科目),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待抵扣进项税”专栏用于核算月底收到的采购增值税发票但未来得及拿到税局认证的的进项税额。次月待增值税票拿到税局认证后,需要将对应的进项税额从该科目转到“进项税额”专栏。具体的转出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蓝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借方负数(红字))

(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

1、按6%缴纳增值税的水电企业的核算:

(1)月末计提应缴纳的增值税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初上交上月应缴纳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一般纳税人(目前的非电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火电企业)的处理

(1)月末若计算出当月需要交纳增值税时(通常情况下,是指销项税额等贷方科目发生数大于进项税额等借方科目发生数)
应做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末若计算出当月不需要交纳增值税时(通常情况下,是指进项税额等借方科目发生数大于销项税额等贷方科目发生数),不需要做账务处理,留底待以后抵扣就可以了。

(3)若需要交纳增值税的情况下,次月交纳增值税时,应做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三、月末及年末各科目余额的处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的各专栏(“待抵扣进项税”专栏除外)累积形成的余额年末如何处理,是否需要结转清零,因这一块目前正规的教材上都没有讲到这一点,所以这里我只是结合纳税申报处理的一些实务的实际情况,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的各专栏平时业务处理累积形成的余额在月末(12月除外)不需做处理。

2、年末时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1)截止12月末若有留抵税额,除开“进项税额”专栏保留留抵税额的余额外,其他专栏采用应交增值税下各专栏互相抵冲的形式,将余额冲为0,也就是说结转到第2年年初,只有“进项税额”专栏有留抵的余额,其他专栏年初余额为0。
(2)截止12月末若是需要缴纳增值税,那正常的月末处理后,再采用应交增值税下各专栏互相抵冲的形式,全部将各专栏余额冲为0。

(3)特别说明:“待抵扣进项税”专栏余额不参与上述(1)、(2)的抵冲,按正常结转到下年初即可。

『贰』 出口免、抵、退如何计算会计分录怎么做

“免、抵、退”税办法是一种政策性强、操作复杂的出口退(免)税管理方法。为加强小型出口企业和新发企业和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的退税办法作了特殊规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发生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对未抵顶完的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12个月后仍抵扣不完的,从第13个月开始再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办理退税。
三、“免、抵、退”税的计算举例
以下举三种不同情况的例子帮助理解“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一)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且征退税率一致,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举例。
[例一] 假设当期全部进项税额100万元,生产产品当期全部销售,内销500万元,出口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500万元,没有期初、期末库存原材料,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均为17%。
(1) 计算期末留抵税额
由于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一致,所以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00-0)=85-100=-15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15万元
(2) 计算免抵退税额
由于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所以,免抵退税额抵减额=0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500×17%-0=85万元
(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因为15<85,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5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85-15=70万元
(二)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且征退税率一致,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举例。
[例二] 假设当期全部进项税额240万元
生产产品:内销500万元,占1/3
出口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500万元,占1/3
库存产品,占1/3
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均为17%
(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
由于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一致,所以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500×17%-(240-0)=85-240=-155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155万元
(2)计算免抵退税额
由于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所以,免抵退税额抵减额=0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500×17%-0=85万元
(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因为155>85,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8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0。
(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且征、退税率不一致的综合计算举例。
[例三]假设生产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征税率17%,退税率13%,当期全部进项税额300万元,“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到岸价200万美元,内销1,000万元,出口300万美元,假设外汇牌价1美元=8.3元。
(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
由于使用了免税购进料件,因此,在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时,要先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①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00×8.3×(17%-13%)=66.4万元
②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300×8.3×(17%-13%)-66.4=33.2万元
③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17%-(300-33.2)=-96.8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96.8万元
(2)计算免抵退税额
①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200×8.3×13%=215.8万元
②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300×8.3×13%-215.8=107.9万元
(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因为96.8<107.9,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96.8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07.9-96.8=11.1万元。

『叁』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月末帐户要结转吗

不需要每月结平。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已经没有应交税金科目了,而变成了应交税费。其下设的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有如下三科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21710103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多栏账,其借贷方所有科目余额应该相等,也就是总余额为零。如果产生了借方余额说明有期末留抵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这个科目,如果单看这个科目如果有余额也应该是在借方,不应该出现贷方余额。

增值税的减免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收后反还;另一类是直接减免.对于减免的增值税,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计缴所得税.

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收入

(3)期末免税多少扩展阅读

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月末帐户要结转:

增值税减免做账务处理时是不需要凭证的;主要依据如下:

1、财税[2013]52号文件明确,为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对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

2、《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为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40号)等文件的精神,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肆』 出口企业出口退税 一般来说是进项税减去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转出等于出口退税(期末的留底)

生产企业退税额抄与出口额、退税袭率、期末留抵有关,看下公式:出口退免税额=退免税出口额*退税率,退免税额与期末留抵相比较:退免税额大于或等于期末留抵,则退税额=期末留抵,退免税额小于期末留抵,则退税额=退免税额。
如你上面所讲,若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当期无期末留抵,如果当期有退免税额,肯定是退免税额大于期末留抵,当期只有免抵税额,不产生退税额。

『伍』 在计算免抵退税时,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免抵退税额,它结转下期留抵税额是0吗

当期留抵税额小于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实际按照留抵额退税,留抵额就变成0了,而免抵退-留抵额的差异,就是当月的免抵的,免抵额是要作为计提附加税的基数的

『陆』 应交税金-- 减免税 科目年末是否结转

1、并不是年末要结转所有应交税金科目,余额的,但是应交增值税科版目应当结平,余额转权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其余科目因为12月计提的税金,都是1月才交的,所以年末肯定是有也应该一一检查,如果和下月应缴纳金额有出入的,就应该好好查原因了。

上述航天服务费,本应该在减免时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金”,然后随增值税其他明细科目一并结转,结转后应该无余额。

2、在发生时,一般可以这样做,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减免税款) 贷:管理费用(负数)

期末时,根据(销售税额-进项税额-减免税款)数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这个账户的结转是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间接的结转。

『柒』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

1、直接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7)期末免税多少扩展阅读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捌』 “应交税金——减免税”科目年末是否结转

一、并不是年末要结转所有应交税金科目,余额的,但是应交增值税科目应当结平,余额转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其余科目因为12月计提的税金,都是1月才交的,所以年末肯定是有也应该一一检查,如果和下月应缴纳金额有出入的,就应该好好查原因了。

上述航天服务费,本应该在减免时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金”,然后随增值税其他明细科目一并结转,结转后应该无余额。

二、在发生时,一般可以这样做: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减免税款)

贷:管理费用(负数)

期末时,根据(销售税额-进项税额-减免税款)数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这个账户的结转是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间接的结转。

三、一般是这样: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应缴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应缴增值税

3、转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应缴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未交增值税

(8)期末免税多少扩展阅读:

应交税金科目使用说明: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

小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目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一) 应交增值税小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并按规定进行核算。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上述专栏。

本规定中以下各项除特别注明外,均指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的情况:

1、国内采购的物资,应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作相反会计分录。

2、接受投资转入的物资,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投资各方确定的价值,借记“材料”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终所占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3、接受应税劳务,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生产成本”、“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4、进口物资,按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进口物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玖』 一般纳税人:期末税金进项和销项结转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呀

1、结转销项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2、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交增值税小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并按规定进行核算。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上述专栏。

本规定中以下各项除特别注明外,均指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小企业的情况:

1. 国内采购的物资,应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作相反会计分录。

2. 接受投资转入的物资,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投资各方确定的价值,借记“材料”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终所占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3. 接受应税劳务,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当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生产成本”、“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4. 进口物资,按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进口物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 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按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买价减去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借记“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9)期末免税多少扩展阅读:

(1)国内采购物

借:物资采购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银行存款等

(2)接受投资转入的物资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3)接受应税劳务

借:生产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4)进口物资

借:物资采购

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5)购进免税农业产品

借:物资采购(买价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

库存商品等(买价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支付的价款)

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

热点内容
断背山有几分钟 发布:2024-08-19 08:31:17 浏览:253
日本电影 女老师和学生私奔 发布:2024-08-19 08:29:36 浏览:49
台湾电影 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02:18 浏览:134
2020最新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56:06 浏览:641
男男电影虐 发布:2024-08-19 07:04:57 浏览:10
韩国电影李采潭主演的关于发廊的 发布:2024-08-19 07:01:57 浏览:2
每期都有做的动漫 发布:2024-08-19 06:44:33 浏览:778
东宫拍摄时间 发布:2024-08-19 06:44:12 浏览:5
林正英电影情节鬼抬轿 发布:2024-08-19 06:36:35 浏览:254
懂的都懂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6:26:11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