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税商品 » 为什么有些企业不选择免税

为什么有些企业不选择免税

发布时间: 2021-02-23 20:51:13

1. 为什么境内单位和个人放弃适用增值税零税率,选择免税或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追答有误:零税率意味着可以去退税,但退税要办手续,麻烦;免税或按规定缴纳增值税,一般金额不大,比零税率手续简单。再有些有特殊目的:国外有些产品需要出具纳税证明,零税率或免税是出不了的。

2. 为什么要放弃免税权

根据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免税货物,一律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国有粮食购销版企业销权售免税粮食除外)。因此,对非最终产品的免税,免税产品销售价格中包含的以前环
节已交增值税将不能向后转移,而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并成为下一环节纳税人购入原材料成本的一部分。下一环节纳税人为维持其利润,必然要将上一环节未能抵扣而
转入产品成本的增值税额体现在其产品销售价格中。所以,对非最终产品免税,一方面免税环节未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将直接体现为增加产品流转总过程的增值税税负,同时也
将使一部分增值额被重复征税,而且免税环节越往后,增加的税负及重复征税部分也越大。因此,会有企业选择放弃免税权。

3. 为什么有的企业要申请放弃免税

发文文号: 财税[2007]127号
发文部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发文时间: 2007-9-25
实施时间: 2007-10-1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增值税优惠政策, 税收管辖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全国
发文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现将增值税纳税人销售免税货物或劳务放弃免税权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生产和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或劳务的纳税人要求放弃免税权,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放弃免税权声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自提交备案资料的次月起,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二、放弃免税权的纳税人符合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尚未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当按现行规定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销售的货物或劳务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纳税人一经放弃免税权,其生产销售的全部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均应按照适用税率征税,不得选择某一免税项目放弃免税权,也不得根据不同的销售对象选择部分货物或劳务放弃免税权。
四、纳税人自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放弃免税权声明的次月起12个月内不得申请免税。
五、纳税人在免税期内购进用于免税项目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所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一律不得抵扣。
六、本规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执行。

4. 免税和增值税零税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些单位放弃增值税零税率而选

  1. 零税率:代表抄有纳税义务,只不过由于税率是“0”,计算出的应纳税额是0。

  2. 免税:是指免除了纳税义务。

  3. 两者有重要的差别:虽然两种方法看似都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扶持或照顾的特殊规定。但是,由于增值税有一个链条的原则,免税因为不征收销项税额,同时进项税额不可抵扣应该转出。而0税率,链条并没有断,所以是不必要进行进项转出的,为了生产0税率而购入的产品等的进项是可以抵扣的。

  4. 举例:出口货物。由于是0税率,出口是可以获得退税的。

5. 哪些企业可以不用交税

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公益组织的收入等。

除上述以外,还包括以下: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5)为什么有些企业不选择免税扩展阅读:

特定免税是根据政治、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和贯彻税收政策的需要,对个别、特殊的情况专案规定的免税条款。这类免税,一般是在税法中不能或不宜一一列举而采用的政策措施。

或者是在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后作出的免税补充条款。这类免税,一般由税收立法机构授权,由国家或地区行政机构及国家主管税务的部门,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作出决定。

其免税范围较小,免税期限较短,免税对象具体明确,多数是针对具体的个别纳税人或某些特定的征税对象及具体的经营业务。

这种免税规定,具有灵活性、不确定性和较强的限制性,一般都需要纳税人首先提出申请,提供符合免税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和相关资料,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或逐级上报最高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才能享受免税的优惠。

例如,按照财税字[1998]33号文件规定,对国家定点企业和经销单位销售的专供少数民族饮用的边销茶,2000年底前免征增值税;按照(94)财税字第1号文件规定,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第1年至第2 年免征农业所得税。

6. 放弃免税权--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如果免税的话,企业是不可以抵扣进税额的,所以,如果一个企业进税大过销项很多的话免税是不合适的。
国家财政部门于2007年9月25日下发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纳税人放弃免税权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但是,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连续性,使得增值税的征收方式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征收或抵扣不足,都会导致链条的脱节,使得税负在不同的环节发生转移
那么,纳税人在何种情况下选择放弃增值税免税权对自身有利呢?笔者通过案例对该问题进行剖析。
一、 对“高征低扣”现象的剖析
案例:烟台得力环保集团公司是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并加工的企业集团,为一般纳税人。2007年得力环保集团——甲公司收购社会上的废旧物资价值234万元,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得力环保集团——乙公司将废旧物资加工为A型钢材,出售给属于本集团的另一制造企业——机械制造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4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68万元。根据国家财政部门国税发[2007]43号文件,该企业可以选择免税。那么该企业是否应该放弃免税权呢?我们分析如下:
得力环保集团公司如果选择免税,那么A型钢材的销售价格400万元减去成本234万元,毛利润为166万元。反之,如果得力环保集团公司选择放弃免税权,则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可以按10%的税率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那么,234万元的废旧物资的进项税为23、4万元,销项税额68万元减去23、4万元,实际税务负担为44、6万元。毛利润为400—(234—23、4)=189、6万元。比上面多盈利23、4万元(其他费用不与考虑)。也就是说,实际税务负担减轻的同时增加了公司收益。由此可见,得力环保集团公司应该选择放弃免税权。
但是如果利民环保集团——甲公司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而利民环保集团——乙公司是一般纳税人,那么,问题就复杂了,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A型钢材必须按照17%纳增值税,销项税额68万元不能免税,而进项税额只能按照4%的税率计算,234万元的废旧物资进项税额为9、36万元,实际税务负担为68—9、36=58、64万元,比上面的计算高出14、04万元。毛利润为400万元—(234—9、36)==175、36万元,也不如上面高。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放弃免税权为好。原因是放弃免税权必然要增加纳税人的总体税务负担。归纳以上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某些免税产品的购进虽然可以计算扣除进项税额,但是,由此而使得增值税链条中发生“高征低扣”的现象,也会增加整个流转环节的增值税负。所以,纳税人是否选择放弃免税权,应该权衡总体税务负担的大小。
二、 对“低收高扣”现象的剖析
案例:烟台民生粮食加工企业,购进200万元免税农产品,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0X13%=26万元,如果生产的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20万元,则应计算销项税额220/(1+13%)X13%==25、31万元。当期形成留抵税额0、69万元。如果在考虑到水费和电费等其他物资消耗可能产生的进项税额,那样一来,留抵税额将会更加大。这样为纳税人以后销售应税产品用来抵扣做好了准备。那么如果纳税人选择免税,就不会形成留抵税额了,产品的销售价款220万元—购入成本200万元==20万元的毛利润就可以了。
总结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对于类似烟台民生粮食加工企业这样的纳税人,所经营的产品选择应税比免税将对自身更有利。
三、 对“非最终产品的免税”现象的剖析
案例:烟台市有四家企业,生产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假设他们是纳税人甲、乙、丙、丁吧。
(一)在正常情况下四家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和销售毛利润是怎样的呢?
1、假设纳税人甲生产B产品,从外部购入A材料1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元。然后将B产品销售给纳税人乙,销售价款2000元,销项税340元。实际纳税负担为340—170==170元;销售毛利润为2000—1000==1000元。
2、纳税人乙购入纳税人甲生产的B产品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为C产品,销售价款3000元,销项税额510元。实际纳税负担510—340==170元。销售毛利润3000—2000==1000元。
3、纳税人丙购入纳税人乙生产的C产品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为D产品,销售价款4000元,销项税额680元。实际纳税负担680—510==170元,销售毛利润4000—3000==1000元。
4、纳税人丁购入纳税人丙生产的D产品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为E产品,销售价款6000元,销项税额1020元。实际纳税负担1020—680==340元,销售毛利润6000—4000==2000元。
以上四家纳税人共计纳税负担为170+170+170+340==850元。
四家纳税人的销售毛利润共计为1000元+1000+1000+2000==5000元
以上是四家企业都不享受免税权的情况下的纳税负担和销售毛利润情况。
(二)下面,我们再假设处于中间环节的纳税人乙和纳税人丙享受免税的情况下,四家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和销售毛利润情况:
1、纳税人没有变化。
2、乙纳税人由于享受了免税待遇,其进项税进入成本,B产品作为原材料的成本为2340元,那么C产品的不含税销售价款3000元,没有纳税负担了,销售毛利润为3000—2340==660元。
3、丙纳税人由于享受了免税待遇,生产的D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款为4000元,成本为3000元,没有纳税负担,销售毛利润4000—3000==1000元。
4、 纳税人不销售免税待遇,生产的E产品价款6000元,销项税额为1020元,成本为4000元,没有进项税,其纳税负担为1020元。销售毛利润为6000—4000==2000元。
以上四家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共计为170+1020=1190元。远比上面四家纳税人都不免税要高的多。四家纳税人共计的销售毛利润为1000+660+1000+2000=4660元,也低于不免税的销售毛利润水平。
当然,如果是其他纳税人照常纳税,丁纳税人享受免税待遇就大不相同了,那样总体纳税负担为170+170+170=510元。
(三)结论:从局部利益分析,只有丙纳税人享受免税以后,在销售毛利润不变化的情况下减轻了纳税负担。甲纳税人没有受影响。乙纳税人在减轻纳税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销售毛利润。丁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比以前大大加重了。从全局利益分析,只有在产品最后进入消费领域免税,才能真正降低纳税人的总体纳税负担。否则,非最终产品免税,将会增加纳税人的总体纳税负.

参考文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纳税人放弃免税权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7号文件

7. 为什么有的企业免税

减免税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减免类型是制度减免,是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减税、免税。例如,对外资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对年纳税额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第二种类型是临时减免税,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减税、免税。2003年“非典”期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就曾出台政策规定,中国国内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向SARS防治工作的捐赠,允许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对北京市的个体工商户免收集贸市场管理费、个体管理费等各种费用,经营蔬菜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等。

第三种类型是其他减免。主要是地方政府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对纳税人实行的减税、免税。如地方政府对纳税人因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等特殊原因,以及对贫困地区或确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的减免税。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返还给企业,以达到招商引资的效果。例如,北京密云区政府的一份文件中规定,对该区引进的生产型企业,按不超过增值税总额的1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总额的25%~40%,给予资金扶持三年。

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的减免税,都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

鉴于地方自行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种种弊端,国务院曾经屡次下令禁止这种做法。1998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发第4号文件中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在税法明确授予的管理权限之外,擅自更改、调整、变通国家税法和税收政策;2000年国务院国发第2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对先征后返或其他减免税手段吸引投资的做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制止。然而在现行的分级财政体制之下,地方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只有税收管辖权,再加上各地招商引资的压力,地方政府用地方财政资金进行税收返还的做法难以得到有效的清理。

8. 为什么有的公司不用报企业所得税

有的公式是指什么公司,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或涉外企业,税法规定可以不交或免交企业所得税,并且有时间限制

热点内容
断背山有几分钟 发布:2024-08-19 08:31:17 浏览:253
日本电影 女老师和学生私奔 发布:2024-08-19 08:29:36 浏览:49
台湾电影 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02:18 浏览:134
2020最新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56:06 浏览:641
男男电影虐 发布:2024-08-19 07:04:57 浏览:10
韩国电影李采潭主演的关于发廊的 发布:2024-08-19 07:01:57 浏览:2
每期都有做的动漫 发布:2024-08-19 06:44:33 浏览:778
东宫拍摄时间 发布:2024-08-19 06:44:12 浏览:5
林正英电影情节鬼抬轿 发布:2024-08-19 06:36:35 浏览:254
懂的都懂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6:26:11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