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店涉及到什么账务
Ⅰ 请问,一般纳税人销售免税农产品应该如何处理账务
1.
一般纳抄税人销售免税农产袭品,在税务登记时,如何纳税应该在纳税鉴定中注明的,你可以看一下,如果找不到应该到当地税务所询问,以免因差错而补缴税款。
2.
销售收入应该按常规入账,但免税的和不免税的销售应该分开入账。如果无法分开的话,那你只能全部缴税了
Ⅱ 做外贸的时候涉及到哪些财务知识
外贸是外贸,财务是账务,根本就不相关。除非你是自己做外贸,自己收款。这就很复杂了,上外贸指南针看详细内容
Ⅲ 免税企业增值税账务处理。商品购进、销售时的分录进项税、销项税如何处理
免税企业??是项目吧??借:原材料 进项 贷:付的钱比如现金(没付就应付账款)这是进来的 出去的是借: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70%以上的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 贷:原材料销项
Ⅳ 免税进项转出的账务处理,如何处理
免税进项转出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购进免税商品,销货方是不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也不存在转出问题。
免税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企业购进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免税产品,就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扩展阅读:
(一)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业务分析
进项税额转出是指企业外购货物或接受劳务,原用于生产性应税项目,并已将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但后来又改变用途等,使抵扣链中断,按增值税法规定,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将已确认的进项税额予以转出,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损失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以下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但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企业购进货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即购入生产用设备等固定资产涉及的增值税可以抵扣。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5.上述1至4项规定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二)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业务的账务处理
根据有关规定,在账务处理上,企业购入货物时即能分清其进项税额属不得抵扣项目的,应将其进项税额直接计入有关资产(劳务)的成本或损失中;原已确认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后因改变货物用余额等原因,使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应将其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原生产用的外购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用于企业工程项目或无形资产研发等(用于生产用设备等固定资产除外)
借:在建工程
借:研发支出等(货物成本+进项税额)
贷:原材料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外购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等(货物成本+进项税额)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1)企业决定以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时
借:生产成本
借:制造费用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货物成本+进项税额)
(2)实际发放外购货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外购货物时涉及的运费,且已按运费的7%计算并确认了进项税额的,在发生上述业务时,应将该进项税额一同予以转出。
Ⅳ 公司同时销售应税商品和免税商品,应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应税商品收入和免税商品收入应分别计入不同科目,月度汇总时能够分清,不然的话要全部按照应税商品纳税。销售免税商品,按照免税商品开票,货物的单价总价照实开,税率及税额填0,就可以了。
Ⅵ 免税产品的账务处理
因为是免税,所以不用计提税金:
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现在,免税产品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普通发票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Ⅶ 关于销售免税品的会计分录
虽为直接免征增值税,但会计处理时反映其实现的增值税
1、销售 借银行存款15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免税收入133333.33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免税))22666.67
2、购进原料不得抵扣税额15421.5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免税))15421.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5421.5
月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7245.17
贷补贴收入7245.17
并借补贴收入7245.17
贷本年利润7245.17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可以免交增值税的货物。这类货物不交增值税,也就不能开增值税发票。企业购买免税商品,可以按照购买金额的10%做进项税抵扣。通常可在机场的免税店,消费物品免费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优待外国观光客在购买消费品时可免税的国家,购买到免税商品。
(7)免税店涉及到什么账务扩展阅读: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和调整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自1996年4月1日起留学人员回国定居(工作),凭有效护照和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连续在国外每满180天;
海关准予免税携带进境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录像机、照相机、摩托车、摄像机、录音机、缝纫机、打字机等物品一件。以上物品可在国内指定的“免税商品供货处”购买。
二、如系回国探亲留学人员或留学人员家属,在国外连续待满一年以上者可购买上述免税物品一件,不需要出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三、公派和自费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服务时可用外汇在其免税指标内购买小轿车一辆,具体规定如下:
1、在境外的留学、进修时间必须超过一年;
2、必须是在正规大学报到注册;
3、必须在使(领)馆教育处(组)报过到;
4、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5、回国后凭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海关申报单、接收单位证明及户籍证明到有关单位购车;
6、入关时带回足够的购车外汇,并且在海关申报单上要如实填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免税商品
Ⅷ 请问增值税有应税产品和免税产品,免税产品怎么转出进项税,账务怎么处理。
1 免税商品正常是不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所以不存在转出问题回,转出行为大多是涉及到将商品答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2 如果存在你所说的这种行为,那这个商品不会去认证进项就可,做帐时直接做:
借: 存货 贷:应付帐款
3 如果又收到了专用发票,又给认证了的话,做帐时做: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科-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科-进项税
Ⅸ 免税的账务处理
正常情况下境内购进商品再出口的,可以免税并退税,只有免税进口的商品回和没有答进项税的外购商品出口才“免税不退税”,税务跟你说的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跟营业外收入没有一毛钱关系,你多报的进项税申报退税 冲回去就行了
你多报了进项税,就一定多抵了销项
抵扣的时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再冲回来,恢复应纳的销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然后,拟退税的基数的余额就少了(当然还要和退税额上限比较,退低的),它应退税额也少了;其他所有业务都不影响。
总之,“免税并退税” 和 “免税但不退税”,只差个退税的问题,哪出问题把哪儿冲平就行了,其他地方都不受影响。
Ⅹ 出口免税账务处理怎么做,请大家帮个忙
出口免税主要适用复于生产性制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货物、间接出口货物和一些特定的商品如油画等。在财务核算上要注意区分一般贸易出口免税、来料加工贸易免税和间接出口免税三种不同的情况。具体操作是,首先将出口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不计算应收的退税款。其次,因为是出口免税,应将该出口商品耗用国内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进行进项转出,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如果该企业是生产企业,除了有出口免税收入之外,还有出口退税收入、内销收入等,需按一定的比例将出口免税耗用的国内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计算并转出。
例如:飞飞公司为一家生产性企业,2008年10月出口A商品,取得出口收入10万美元,没有内销收入,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为5万元。假设A商品为免税商品,汇率比例是:100美元=680元人民币,飞飞公司该月无留抵税额。
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 68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6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