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伊石油为什么便宜
❶ 巴伊基茨克油田的大型矿床
尤鲁布切诺天然气油田位于托霍姆斯克构造带油气集聚带的东南部。尤鲁布切诺-托霍姆斯克构造带范围内可开采油气储藏量在1982年被探明。第一阶段研究中勘查矿井的石油工业流量证实,在里菲沉积层的尤鲁布切诺-托霍姆斯克构造带具有碳氢化合物巨大储量。石油天然气集聚区的面积是大约20 000 km2,预计石油可开采量为10亿t,天然气为1万亿m3。
储油气层是里菲岩系前文德期上层侵蚀部分的孔隙状白云岩。认定矿床面积是 7500 km2 左右。钻井勘定里菲冲刷层表层绝对高程为-2137~-1933 m。里菲层最大剥离厚度为1792 m,预测达3300 m。从2025~2071 m深处开采出的天然气流量为20 000 m3/天。油气接触面在2022 m深处,水油接触面是2072 m。天然气矿床最大高度是90 m,石油大约50 m(图6.4)。
储油区里菲层储油层是白云岩和砂岩中复杂的孔洞-裂隙型。其容量取决于孔洞和微裂隙的大小。白云岩有效孔隙度为0.1%~1.0%,二次容量为5.5%。除了里菲组白云岩以外,上部埋藏的文德组陆成岩和碳酸盐岩也是油气层。矿床类型可分为天然气-凝析-石油、块状、岩层、岩石和构造封闭型。按石油生产类型矿床属于高产型,按天然气生产类型属于中等产出型,按石油天然气储量来分属于特大型。
石油密度为 822~828 kg/m3,运动粘度(20 ℃时)8.2×10-2~10.2×10-2 m2/s。低硫石油(含硫量0.18%~0.37%),低蜡石油(石蜡含量2.43%~10.75%),沥青含量0.04%~0.12%。凝析物特点是低馏分,200 ℃时蒸发71%~85%,硫含量低(0.04%~0.06%),不含硬质石蜡、树脂、沥青;按碳氢化合物组来说实际是甲烷型。
里菲矿床的游离天然气有很高的碳氢化合物成分。甲烷平均含量是79.5%,乙烷是7.5%,丙烷是2.0%,正常丁烷是0.88%,戊烷是0.48%。天然气含 8.5%的氮气和0.5%的二氧化碳。
溶解在石油中的天然气含有丰富的重碳氢化合物。乙烷浓度在13%~18%之间,丙烷含量达5.3%~12.2%。跟游离天然气相比,伴生天然气含有非常少量的氮气(3.0%~5.0%)。
库尤姆冰斯克矿床(图6.5)位于波特卡梅·通古斯克和安加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区)两河之间,属于巴伊基茨克陆背斜卡莫夫斯克隆起中部地区。在1973~1975 年发现并开始有计划的找矿勘探。里菲层剥离厚度为0~1030 m,到侵蚀层表面深度为2145~2340 m。里菲沉积层有两个大型矿床(Конторович,1964)。
图6.5 库尤姆冰斯克油气矿床
乌斯奇-库尤姆冰斯克隆起矿床是油气田,块状,拱形,岩性和构造型封闭。位于里菲层粘土质-白云岩厚层的上部。储油层是白云岩孔洞-裂隙型,底层孔隙度为0.5%~2.40%,裂隙-孔洞容量为6.5%。渗透率为0~5.0×10-3 μm2,很少超过 30.0×10-3 μm2。抗流体层是卡汤格斯克的陆源-碳酸盐岩和乌索利斯克组的卤化物-碳酸盐岩,它们最终都成为主要的封闭层。
矿床高度是250 m,其特点是层间压力低于流体静力压力且2400 m深处温度不超过+30 ℃。
中库尤姆冰斯克隆起矿床按类型与乌斯奇-库尤姆冰斯克相似,也属于粘土质-碳酸盐岩厚层。储油层类型与上述相似。是单纯的石油矿床,研究尚不成熟,其流体接触面假设为2055 m(石油脉流的底部)。
库尤姆冰斯克矿的石油密度是815~819 kg/m3,流动黏度(20 ℃时)5.8×10-2 m2/s。含硫量低(0.06%~0.64%),含蜡量低(2.43%~21.21%),石蜡含量低(0.64%~3.72%),按碳氢化合物类型属于甲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