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老年人網路購物問題
1. 如何讓老年人享受「互聯網+」的便利
網上購物、網上繳費、網上預約掛號……互聯網時代,生活愈發便利,動動手指就可享受服務。然而,在我們感受互聯網科技帶來的便利時,老年人群體卻逐漸與時代「脫節」。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原本便利的技術反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在漸漸步入老齡社會的中國,全社會都在體驗著互聯網便利之際,互聯網如何「+」上年邁的老人,值得思考。
E時代,互聯網便利如何惠及老人?
智能養老的時代即將到來,這種將互聯網、物聯網與養老服務結合的形式,可以讓養老生活更加個性化、人性化。調查發現,老年人的智能養老,最大的阻礙問題就是自己的思想觀念轉變問題,老年人思想觀念的阻礙問題有很多,而且多樣化。
比如,有的老人覺得,「互聯網+」離自己很遠,思想觀念還是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除了「觸網」難,如今智能手機里花樣繁多的功能使用也令老年人感到難以掌握,智能手機對他們來說並不「智能」。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懂電腦,不懂智能手機,不懂互聯網,不懂智能設備,所以不願意主動、積極地面對「互聯網+」的時代浪潮。有的老人覺得,兒女們整天低著個頭看手機,玩電腦,進入互聯網世界,好像兒女們和自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變得越來越難以和兒女們溝通,自己也越來越感覺孤獨,寂寞。
「互聯網+養老」作為新興業態,由於仍然處於「互聯網+」的初級階段,大部分僅僅停留在「互聯網+傳統養老」的層面,還沒有真正地到達「互聯網+現代養老」的層面,以及因為老年人群體的特殊性,使得這種新興業態的發展,仍然面臨著思想觀念、知識普及、盈利模式、群體培育、路徑保障等挑戰。而最大挑戰來自於思想觀念和知識普及的問題。
互聯網社會如何與老人「互聯」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包括中老年人在內的所有公民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但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是客觀現實,所以,技術的發展需要兼顧到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技術來適應人,而不是讓人去適應技術。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只顧『瘋跑』,應該對技術發展提出『適應性』要求。」夏學鑾認為,目前網路科技產品都將目光集中在年輕人群體上,而忽視了老人的使用需求。「現代科技應當增加便利性,讓產品更『傻瓜』,服務中老年群體,而不是讓這一群體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民政部2013年公布的數據,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將突破2.43億,2025年將達到3億。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如何融入互聯網時代,值得人們思考。
老年人「互聯網+」,在路上
據了解,近年有一些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推出了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互聯網產品和硬體產品。
智能安防是家庭生活中最有必要建立的,很多時候老人獨自在家,家人並不能時刻關注其狀態,很容易被壞人趁虛而入,這就意味著必須有個代替家人關注老年人生活狀態的東西,不僅僅是要防止來自外界的傷害,當老年人自己發生危險狀況時,可以及時聯系家人,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安防系統。
社區醫療是智慧社區其中一環,用戶通過智慧社區系統終端工具之家庭數字室內機,可將日常醫療保健測出(如血壓、提重、身高、體溫等)上傳至智慧社區雲伺服器,系統將進行智能分析並通過數學室內對講平台反饋給用戶,以及時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加強保養,從而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智慧社區購物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現代社會對老人來說變化的太快了,家中兒女不常在的時候只能自己去購買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上樓下樓也極為不便。有了智慧社區,藉助於客廳中的生活電視機或平板,就可以邊看電視看購物。電視上的商家都是社區周圍的商家,買東西下單後就可以直接送上門。
智慧家政按一個鍵就能直接連通到客服熱線,客服人員會提供代撥電話、代發簡訊、呼叫家庭保姆、找維修工等服務。
調查發現,中老年人在接觸互聯網和科技產品時,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就是操作流程過於繁瑣。因此老年人的「互聯網+」還在路上,也希望商家在研發老年產品時一定要在解決老年人需求的同時讓老年人感覺舒心、方便,更要有尊嚴的體驗智能科技產品。畢竟能夠安全、舒適、開心地在自己家中養老,和兒女們的關系還能保持很好,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晚年幸福,對家庭和社會也是一件幸事。
2. 家中老人痴迷網購怎麼辦
可以用技術手段的,比如限制網速,或者把阻止某個網站不讓打開。不過老人開心就讓他買吧,沒有的東西可以7天內推掉。或者你可以教他開個小網店,在上面賣東西一樣很有樂趣。
3. 老年人如何預防互聯網騙局
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如果將受騙廣泛定義為詐取錢財、欺騙感情、傳播謠言、虛假宣傳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聯網上當受騙過(或者疑似上當受騙過)的中老年人比例高達67.3%。被騙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騙的信息類型主要是免費領紅包(60.3%)、贈送手機流量(52.3%)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48.6%)。
領流量後銀行卡被盜刷
2017年12月25日下午,孫晴的父親在微信家庭群里轉發了自己銀行卡的支出簡訊,簡訊顯示兩次支出累計600餘元。孫晴的父親今年59歲,在北京市昌平區經營一家小超市。
孫晴說,父親當天並沒有使用那張銀行卡進行任何消費,家人判斷這很有可能與父親當天早晨在朋友圈領取的「免費流量」有關。
據孫晴的父親回憶,他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轉發贈送流量的鏈接,聲稱只要點擊、分享鏈接就可免費領取500兆流量。他點進去後發現,頁面中提示流量需要實名領取,還需要提供銀行卡賬號和密碼才能獲得領取資格,於是他便按照要求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信息。
網路購物遭遇退款陷阱
李芳今年67歲,以前是西安一家食品公司的員工,今年1月,她在某網購平台的一家旗艦店購買了一件衣服,不久卻收到了一名自稱客服的女性打來的電話。對方稱,公司發現李芳所購買衣物的批次存在甲醛超標問題,有可能導致皮膚過敏。公司會安排快遞員上門取貨,退回後由公司統一銷毀。
這名「客服」說,貨款已經退回到李芳的支付寶賬號,李芳打開支付寶查看並沒有發現退款,反饋之後對方將電話轉交給一名自稱是經理的男子。
「經理」建議李芳添加客服微信,通過微信把當天的支付寶賬單截圖發給客服,以核實李芳確實沒有收到貨款,然後才能繼續安排退款。李芳照做後,收到了客服發來的支付寶二維碼,客服對李芳說,掃描二維碼後再告訴她下一步操作流程。李芳掃描了對方提供的二維碼後,出現了支付寶的支付頁面,並要求她輸入賬號和密碼。
「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很奇怪,雖然我平常很少用手機付款,但是我知道在超市付款時微信和支付寶是兩個不同的二維碼,所以用微信肯定不能掃支付寶的二維碼。然後我就打電話問了我女兒,我女兒立馬告訴我這是騙子,我就沒有再繼續,轉頭把那個客服給拉黑了。」李芳說。
周葉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她母親今年65歲,退休在家將近10年,已經成為微信用戶兩年了。前些日子,周葉的媽媽在朋友圈微商處購買了5斤芒果。
「微商發朋友圈自稱是泰國進口芒果,打5折出售,結果我媽收到貨後發現,芒果都特別小,而且有好多都爛了,根本沒辦法吃,白花了40多塊錢。」對於母親的行為,周葉又生氣又好笑,對記者說,「以後真的不希望她亂買這些看似打折的東西,便宜沒好貨,結果十有八九都是被坑。」
4. 老年人網購成癮怎麼辦
無論是誰,網購成癮都要限制!
如果沒有人能夠態度強硬地制止,那就教他怎麼貨比三家,怎麼分辨好壞,怎麼七天無理由退款。
你喜歡買,買合適的總行吧,沒用的東西直接退掉總行吧。
5. 老人逐漸接觸網購,如何看待退款成困擾老年人網上消費的最大問題
退款成為老年人網購流程中困擾最大的環節不少老年人在網購中遇到困難時,50%的老年人會選擇放棄,而其中困擾最大的,是退款。
老年人在青壯年的時候並沒有接觸過網購這個事物,因此在整個操作流程中,這個新事物都是需要重新熟悉的,從下單、支付、收貨、驗貨,整個流程下來,對於老年人來說,都存在不少「坑」。而其中,老年人更多的問題集中在退款操作環節中,包括如何退貨、錢款如何退回等問題,甚至遇到金額不大的訂單時,寧願選擇放棄退款。
「盡管現在網上大多是7天無理由退換,但退貨這個環節過於復雜,太麻煩了。」一位老年網購者如是說。如何抓住這群消費者,變成了不少平台正在思考的問題。
不過,電商平台也在不斷優化用戶體驗的路上努力著,比如上線親情號、關懷版等這些功能,都在極力破除老年人在智能時代復雜操作的壁壘。不過,作為年輕人,我們可以做到的其實更多,最簡單的就是,多花時間陪陪老年人,讓他們覺得求助年輕人不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6. 老年人如何看待網路購物
一般來說老年人是不怎麼看好網路購物的,因為他們屬於比較傳統的一代,喜歡買看的見摸的著的東西,所以一般不會在網上購物
7. 為什麼很多中老年人對網購產生抵觸情緒
當然是觀念問題了,老年人普遍接觸互聯網比較少,認為網上購物不安全。別說網上購物了,就是早已普及的銀行卡,老年人都接受不了。為什麼現在存款折還存在,就是老年人認為存款折安全,不肯使用銀行卡。
8. 老年人想學一學網上購物,應該怎麼起步
現在網路騙子很多,一定要防止老年人上檔受騙,由於老年人對新知識的了解回不夠,所以很多騙子答就能輕易騙到他們,老年人也是可以在網上購物的,但在購物的時候一定要認清,不要讓他們相信什麼存錢生錢,或高返利的詐騙信息,或有什麼神奇的葯品補品之類的,讓老年人可以在網上購買一些平常的生活用品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可以搜索 麥夫折扣網,品牌特價商品、折扣商品、還有什麼優惠券的使用都進行了分別的集中,能清晰方便的網上購物,讓老年人更省心更方便,都是某寶精心篩選出來的商品!
9. 網上購物老年人怎麼辦
如果自己不會的話 就讓年輕的一輩幫忙弄弄 學的會最好 學不會的話 那就沒有辦法了啊!
10. 老年人如何學習網上購物
讓一個有耐心的人教老人網購,畢竟你都要接觸新的事物!現在網上應該有一些關於教網購的視頻,建議可以可以讓老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