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有哪些供給矛盾
① 我國消費品的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是什麼意思
近年來,我國供給和需求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日益凸顯,供給側明顯不適應需求結專構的變化,一是無效屬和低端供給過多,一些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產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不足,供給側調整明顯滯後與需求結構升級,居民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三是體制機制約束了供給結構調整,當前,行業准入限制阻礙了生產要素在行業間和行業內的自由流動,市場誠信體系不健全,消費者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致使一部分消費者「用腳投票」,轉向境外消費市場等。
從「企業的經營與發展」角度,說明如何助推當前的供給側改革。
解析:
①企業應正確的經營戰略,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產品結構調整,提供適應居民需求的商品質商品和服務。
②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產能利用率,增加中高端供給。
③企業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有效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④企業可以通過強強聯合和兼並,實現優勢互補,提高資源利用率,優化產品結構。
供參考。
②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的矛盾是什麼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版主要在供給側。
實施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蘊含的哲理是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應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原理要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
③ 在購物的過程中你發現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請寫一寫怎麼寫
購物的構成中,有些不文明的行為應該還是比較多,也比較普遍的,比如說有內人喜歡拿超市的容購物埠袋帶回家,還有在超市裡頭大聲喧嘩吵吵鬧的很,或者是拿了東西,特別是蹭好的熟食,後面又不想要了,不放回原地址,隨意放給超市的人,增加麻煩,還有就是收銀的時候不排隊,他對稱東西稱菜的時候也不講次序等等,先描述一下,然後再批評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展開了議論,讓看到這個文章的人,感覺到自己這種行為的羞恥,以後不再犯
④ 在購物中遇到矛盾和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在購物中遇到矛盾和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
1、那就好好的抄解決矛盾,一定襲要心平氣和,不能動怒。
2、遇到糾紛時,千萬別急。慢慢來,可以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網路消費、預付式消費、郵購消費、精裝修商品房等消費糾紛,由於目前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這些案例往往不了了之,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
3、可以投訴的,找淘寶客服不過要熟悉網購規則不能因為不喜歡了。或者顏色過分較真。而不要了、主要的還是和賣家商量好。
(4)購物中有哪些供給矛盾擴展閱讀:
大家在網購時一定要選擇比較正規的購物平台,例如京東或者是天貓等靠譜的網站,因為這樣的商品和交易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而且售後也不錯的。選擇貨物是一定要挑選銷售量比較高的,售後服務好的店家,畢竟出現問題,如果你選擇退貨或者是換貨也容易。
在網上買東西前,可以問問朋友,叫他們推薦比較好的店家給,因為這樣也是比較靠譜的。網購買東西你最好的選擇搞活動是買,畢竟搞活動價格也比較便宜的,尤其是在雙十一和雙十二的時候,會比平時便宜很多的。
最好一點好重要的,選擇在網上買東西時,一定要有理性的心態,看自己花多少錢買什麼商品。千萬不要出現想花低價買到實體店高價的商品,這些多數都是存在假貨的。
⑤ 在購物的過程中如果和商家發生矛盾或者出現商品質量問題等情況,我們該怎樣處理呢
那就看你是網購還是實體店兒的唄。
還得看具體情況。你可以選擇投訴或者是撥打315打假電話。
⑥ 旅遊供求矛盾有哪些
你好,旅遊供求矛盾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旅遊供給與需求數量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在數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現在旅遊供給或旅遊接待能力與旅遊總人次上的矛盾。旅遊市場上,旅遊需求是一個多變數,人們的收人水平、消費水平、時間、氣候、社會環境、宣傳輿論等的改變,都會使旅遊需求產生較大的波動,使旅遊總人次很快的增加或減少。但旅遊供給卻不同,一段時期內建設形成的旅遊供給能力,相對而言是有限的、穩定的,不可能有快速的提高或降低。旅遊供給的這種既定性與旅遊需求自身的多變性,必然使供給與需求難以適應,出現旅遊供給總量與接待旅遊者總人次上的不平衡。要麼供不應求,景區、景點人滿為患;要麼供過於求,賓館、飯店冷冷清清。
(二)旅遊供給與需求質量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在質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現為旅遊者的心理預期與實際旅遊供給之間的差距。旅遊市場上的產品是一種無形的產品,主要是以旅遊服務的形式表現出來。旅遊者對產品質量的判定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樣,可以用具體的尺度和指標去求證。因此,旅遊供給質量的高低主要是取決於旅遊者自身的感受。由於這種感受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因此會使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心理預期與實際的旅遊供給產生一定的差距。差距小,旅遊者就認為旅遊產品供給的質量高;差距大,旅遊者就認為旅遊產品供給的質量低。因此,旅遊經營者在提供旅遊產品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不同旅遊者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了解他們的特殊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提高服務水平,加快旅遊設施建設和更新,盡量緩解旅遊供需在質量方面的矛盾。
(三)旅遊供給與需求結構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的結構矛盾是指旅遊供求在構成上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現在:旅遊供給的內容和項目與旅遊需求不相適應;旅遊供給的檔次和級別與旅遊需求不相適應;旅遊供給的方式與旅遊需求不相適應。造成不適應的原因在於,旅遊供給在一定時期內是穩定的、固定的;而旅遊需求卻是復雜的、多樣的。在旅遊市場上供需結構矛盾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同一時期內某一旅遊產品供不應求,另一旅遊產品則供過於求。實際中,旅遊熱點地區與冷點地區的形成,某一地區賓館檔次偏高或偏低的現象,都與供需的結構矛盾有關。
(四)旅遊供給與需求時間方面的矛盾
市場上旅遊需求的發生是多變的、不穩定的,但在產生的時間上還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客源國或客源地區的節假日,旅遊需求產生得多;在旅遊資源,特別是自然旅遊資源表現最好的季節,旅遊需求也產生得多。旅遊需求在時間上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與旅遊設施的常年性和均衡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造成某一地區的旅遊產品在一段時間內供不應求,而在另一段時間內則供過於求,形成所謂的旅遊旺季和旅遊淡季。
(五)旅遊供給與需求空間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的空間矛盾,主要表現為旅遊供求在地域空間上分布失衡,即有的旅遊地供大於求,遊人稀少;有的旅遊地供不應求,遊人如織,形成旅遊的冷點、熱點和溫點地區。造成旅遊供求在空間上產生矛盾的原因主要與兩方面有關:一方面是旅遊地旅遊資源的類型、數量和質量等狀況,決定了不同旅遊地
⑦ 當前我國教育供求關系中的主要矛盾有哪些如何解決
我國教育供求矛盾根本的是表現在它的認識上,表現在它的理論上,表現在它的專政治性,歷史性上。也表屬現在結構性,也表現在地域性,表現在質量上,也表現在數量上,它更為所以,要解決這種矛盾,其根本的不是教育的事情,而是理論的認識,是對中國現實和歷史的理解和認識。
(7)購物中有哪些供給矛盾擴展閱讀:
在這一矛盾系統中,只有找出最主要的矛盾及其表現形式,分析其形成原因,對症下葯,方能謀求眾多矛盾的緩解和消除。當前人們對/教育供求矛盾0有兩種理解:
一是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與學校的畢業生供給之間的矛盾,這是社會角度或者說是從/教育產品0的角度的一種理解;
二是個人對教育機會的需求與國家教育機會的供給之間的矛盾,這是從個體需求亦即從教育機會的角度的一種理解。本文主要是從個體需求的角度即教育機會的角度,來分析我國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進而探討解決這些主要矛盾的政策途徑。
⑧ 我國當前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的矛盾
當前物流業面臨的供給側結構性矛盾
當前,我國物流業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在於結構,結構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於供給,一方面,大量存量資源沉澱在傳統物流業務領域不能退出,無法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對高端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增量資源受投入不足和體制機制約束,難以創造新需求。受此影響,行業出現開工不足、產能過剩問題,市場配置資源效率降低,導致供給質量下降和有效供給不足。因此,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是當前物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
一是企業主體結構性矛盾。我國物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2015年中國物流企業50強業務收入僅占物流業總收入的11.5%,市場集中度較低。截止到2016年2月,我國共評定A級物流企業3625家,其中,業務收入超過16億元的5A級企業僅有223家,僅佔A級企業總數的6%。小微企業在一些領域大量存在。2015年,我國道路運輸經營業戶達810萬戶,其中個體運輸業戶超過90%。
一方面,這是市場長期發展的結果,符合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特徵,另一方面,由於缺乏事中事後監管,導致市場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行業集約發展困難重重。從行業從業人員看,勞動密集型特點較為明顯。隨著新技術應用和裝備升級,將緩解基層員工緊缺的局面,也對從業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運輸能力結構性矛盾。
我國貨運規模居於世界前列,2015年全國貨運量達到417億噸,公路、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和快遞業務量位居世界第一位。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傳統上貨運量佔比較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大幅減少,與之配套的運輸能力過剩。鐵路貨運量自2013年開始逐年遞減,已經跌回到2010年前的水平。2015年,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同比下降11.9%。鐵路貨運改革正式啟動,加快向現代物流轉型。
但是,由於鐵路貨運市場化不足,開放度不夠,仍不適應現代物流發展需求。特別是鐵路兩端的短駁費用較高,削弱了市場競爭力。目前,鐵路平均運距已經從800公里延長到1000公里以上。此外,由於鐵路承運主體較為單一,民營資本難以進入,導致缺乏承接鐵路貨運全程業務,組織多式聯運的市場化主體。
三是倉儲能力結構性矛盾。
我國倉儲能力與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全國通用倉儲設施面積8.6億平方米,摺合人均面積0.66平方米。同時,高標准倉儲設施較為短缺,僅為2000萬平方米,佔全國倉儲設施面積的2%左右。隨著消費市場啟動,特別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大量老舊倉儲設施不適應現代化倉儲需要。
近年來,由於供給短缺,我國倉庫租金呈加速上漲趨勢。截止到2015年末,一線城市倉庫平均租金達到38元/月?平方米。倉儲設施短缺主要面臨物流用地供給不足的問題。由於物流用地投入大、回報慢、收益相對偏低,導致用地難規劃、難審批。一些地方要求較多的用地附加條件,如投資強度、稅收貢獻等,導致開發和運營成本過高,單純經營物流業務難以達到要求,物流企業用地難、用地貴問題突出。
四是基礎設施結構性矛盾。
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初具規模,2015年,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里程分別突破12萬公里和1.9萬公里,雙雙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15年7月,全國共有物流園區1210家。但是,基礎設施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出現「最後一公里」瓶頸制約。由於部門間缺乏統籌協調,鐵路和水路基礎設施銜接不暢,集疏運體系不健全,制約鐵水聯運發展。
調研顯示,湖北省沿長江17個主要港口,與鐵路接軌的港口僅6個。我國物流園區利用鐵路專用線的比例為37%,缺乏轉運換裝設施。因此,大量本應通過鐵路和水路運輸的中長距離運輸業務由公路承擔,抬高了綜合運輸成本。同時,大量物流基礎設施布局在沿海地區,內陸地區還有較大差距。隨著沿海製造成本上升,相關產業逐步向內陸轉移,迫切需要加大內陸地區物流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內陸地區外向發展大通道,降低內陸地區物流成本。
五是產品服務結構性矛盾。
近年來,我國消費結構升級帶動生活性物流潛力釋放,消費對物流增長的貢獻度增加。2011-2015年,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年均增長26.2%,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電商物流、快遞快運、冷鏈物流等生活性物流持續快速增長,成為物流業發展的動力來源。
由於現有物流產品和服務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少批次的生產性物流,生活性物流與生產性物流相比,更加強調小批量、多批次、個性化和靈活性。由於企業缺乏創新投入,產品更新速度慢,新的需求無法滿足,同質化競爭擠壓了企業利潤空間。2015年,快遞件均收入為13.4元,較上年下降8.5%,比2007年件均收入27.6元下降了51.4%。企業無法通過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向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的高端物流轉型。
六是供應鏈結構性矛盾。
目前,工商企業物流外包較為普遍。調查顯示,2014年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對外支付的物流成本占企業物流成本的65.3%。但是,物流外包水平有待提升。物流企業承接業務仍然主要是產前、產後的采購物流、銷售物流,企業內部的生產物流沒有進行有效剝離,主要還是企業自己解決,物流資源分散在不同部門和環節,無法實現一體化運作,降低了整個供應鏈物流運作效率。近年來,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如何做好供應鏈上下游的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物流環節的協同發展,節約供應鏈物流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成為競爭焦點。
這六方面的結構性矛盾問題,是當前制約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疊加,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針對性地解決。
⑨ 什麼是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是指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同時也是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系在市場上的反映。
供求關系是一定時期內社會提供的全部產品、勞務與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質的適應性和量的平衡。
社會再生產過程,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在價值上如何補償、在實物上如何替換的問題。
在再生產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既互相供給產品或勞務,又相互提出需求,構成了互為條件、互相制約的供求關系。保持良好的供求關系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之一。
(9)購物中有哪些供給矛盾擴展閱讀:
供求關系的狀態
1、供不應求。
是指一定時間內,市場上生產部門生產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給人們消費的商品總額,小於(落後)人們在這段時間內滿足物質資料生活所需要產品的總額。在這種情況下,需求大於供給,這時候市場就成了賣方市場,賣方處於有利的低位。
2、供大於求。
說的是一定時間內,市場上生產部門生產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給人們消費的商品總額,大於(超出)人們在這段時間內滿足物質資料生活所需要產品的總額。這使得供給大於需求,這時候市場成了買方市場,買方處於主動地位。
3、供求均衡。
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商品的供給與人們的需求達到了理想的對等狀態,即供給剛好滿足需求。這種平衡只是種趨勢,只能是相對的平衡,這需要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才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買方和賣方處於對等關系,雙方的關系是相對和諧、穩定的。
⑩ 購物時遇到矛盾和問題應該怎麼辦
遇到矛盾,我們可以分情況來解決,我們可以先協商,如果協商未果,我們再通過消費者協會或者相關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