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非遺購物節
1. 貴陽最繁華的商業街叫什麼路啊
最繁華的是中華路,貫穿城市南北。
南起大南門,該處有荔星名店,鑽石廣場,黔靈廣版場等購物中心,喜來登權酒店,海港大酒店。。。
大南門到大十字是中華南路,大十字有百盛,時代廣場,智誠名店等購物中心。
大十字到噴水池是中華中路,噴水池周圍有國貿廣場,國美、蘇寧電器,百盛。
從噴水池再往北到交際處,是中華北路。
2. 國家有規定不許過聖誕節等洋節嗎
國家是沒有明文規定不許過聖誕節等洋節的,這只是謠傳而已。
聖誕節其實就是西方的新年,每年聖誕節的時候,西方國家就會開始放假,然後一家人聚在一起,聖誕節也算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跟中國的春節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聖誕節的時候有聖誕老人,這個節日會變得很可愛,所以也深得國內年輕人的偏愛。再加上聖誕節的時候很多商家都會舉行活動,所以聖誕節的時候國內的節日氣氛也是非常好的。

傳統節日才是瑰寶
相比於西方的一些洋節,傳統節日才是財富。我們不珍惜的端午節等,韓國等國家都爭相去申請非遺,想要據為己有。每一個傳統節日背後都有對應的故事和歷史,這才是屬於我們的節日。西方的節日只是湊熱鬧而已,我們並不了解背後的宗教故事和寓意,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3. 請問為什麼做信息採集時老是出現『錯誤提示』
刷新頁面試試
4. 什麼是發票抬頭網上購物如何填寫發票抬頭
發票抬頭,來是指「購物人名稱自」。英譯:invoice title。如自己購買,就寫自己的名字。如單位購買,報銷,就寫單位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規定如下:
第二十條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取得發票時,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
第二十一條 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

(4)為什麼叫非遺購物節擴展閱讀:
通州工商開發票要寫對抬頭:
通州工商分局表示,據一位消費者反映,其購買商品後發現質量問題,結果卻因錯開發票導致工商部門無法受理消費投訴。
在此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經營者之間的購銷行為,不屬於《消法》的保護范圍,請消費者購物開發票時,要認真填寫發票抬頭。
一些商家也在開發票時故意不寫清楚內容,逃避自身責任。工商部門提醒,開具發票時應當注意發票的時間、抬頭、商品型號、保修、贈品、增值服務等信息是否正確。
5. 張新發是湖南非遺品牌有吃過的嗎
張新發檳榔製作技藝是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現在檳榔行業唯一一個非遺品牌,前段時間百年張新發還公益支持了湖南非遺購物節網紅直播帶貨大賽決賽呢
6. 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舉辦的意義
訪談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戰略問題
【康保成】:各位網友大好,在國家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北京舉行了很多慶祝活動,我們剛剛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論壇來到人民網,希望今天在這里和大家進行交流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問題,大家對這一話題有什麼意見,希望可以一起交流。
【劉魁立】:有幸和大家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希望能夠和大家共同把這一件非常重要的民族事業做得更好,這的確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我們有很多傳統的節日,這些傳統節日歷經了非常長的歷史時期,但是,我們前天剛剛過了一個最年輕的節日——文化遺產日。這個文化遺產日顯然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建設和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會發生重大的影響。它會對於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揮非常重要的有益的作用。
[西方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不是也就一陣風,風過之後,不會留下多少痕跡?
【劉魁立】:你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文化遺產無論我們對它關注也好,或者是像過去曾經有過的那樣一個歷史時期,對它漠視、冷淡,甚至於貶斥,它都會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我想,我們現在有意識的來保護這個傳統,為的是使我們的文化建設,使我們的生活方式,能夠有一個健康的發展。所以,它不會是一陣風,不會是留下很少的痕跡,而它會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甚至於在我們的整個國家的、民族的生活當中長久的發生效益。我們的保護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它不會是一陣風刮過去了,人們就拋棄了文化遺產,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一件客觀存在的事物。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要不斷的提高對於民族靈魂呵護的意識,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發展,使我們民族文化的建設工作做得更好。
【康保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戰略問題,不是一個「戰術」問題,所以不會刮過一陣風就結束了,不會是運動似的保護,而是長久的保護。我們中國的文化戰略問題也是一個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下來的,不僅僅是多少項具體項目,而最重要的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種保護意識,是我們對自己祖先5000年文化史的一種認同。
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的民族就會被「化掉」
[余樂]:能說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基本情況嗎?
【康保成】:你指的是聯合國的,還是指我們中國的申報?如果是聯合國,聯合國有一定規定,每一個會員國的申報數是受限的,我們有四項入選,其中蒙古長調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外蒙古)聯合申報的。國內的情況就是我們沒有這個限制,我們剛剛發布了國家級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國務院發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問題,我國以後也是每兩年可以申報一次。
[強國一派]:6.10的文化遺產日達成了哪些方面的共識?以後將從哪些方面加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
【康保成】:6月10號是我們第一個「文化遺產日」,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舉行了很多的慶祝活動。就我參加的文化部主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來說,大家對於我們在經濟建設進行到了關鍵的時候提出建立四級名錄體系,國務院和各級地方政府所採取的有力的措施這點上達成非常多的共識。例如,在精神上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問題;我們對抗西方國家在精神上、文化上對我們的一種「浸透」達成了廣泛的共識。大家一致認為我們的「精神家園」不能丟,我們不能在進行經濟現代化時以付出我們文化為代價。 那麼,今後我們的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建立了,我們還要定期進行評估,對於已經進入名錄的項目,如果不符合保護的標准,達不到保護的要求,還要予以取消,這樣我們會在精神文明這方面逐漸為我們中華文明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對抗文化上的「西化」傾向)。我們全民族文化認同感、凝聚力得到強化。
[強國一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何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整個文化遺產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
【劉魁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其本質來說,它也是我們民族的知識體系當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寶貴財富。它凝結著我們的歷史記憶,它既是昨天歷史的、生活的實錄,同時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現實,對於未來的文化發展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創造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離開昨天提供給我們的基礎。構建和諧社會不可能不運用過去已經有的非常好的文化手段。例如過年,我們要做非常多的准備,而這些准備,無外乎是要在一個舊的時間周期結束,一個新的周期的到來之際,期盼能有很輝煌的前景。在這時,我們要有和自然的和諧關系,和歷史的銜接,有和我們過去的祖先以及我們所具有的優良傳統的溝通和繼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兩個周期交接的時候,要把我們心目中的神靈世界,要把我們自己的祖先也都請來,和我們共同祝禱我們有一個非常美好的明天,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尊老愛幼,要創造家庭的、家族的、親朋好友之間的友善關系,要和我們周圍的社會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拜年,通過鬧元宵我們會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在這個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心情不同,我們的舉止也適應規范,我們會對於未來的建設充滿著期望和信心。通過這個實例可以說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當中都會發揮極重要的作用。所以對習俗、對眾多的口頭敘事傳統、對眾多的藝術表現形式、對先輩所創造的巧奪天工的技藝、對我們關於自然和社會的知識和實踐等等,都要特別的關愛和保護,對其中最優秀的傳統要加以弘揚和繼承。在整個的文化遺產保護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
【康保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無形的,與自然遺產中的名山大川、黃山、張家界、長城都不一樣。它指的是一種以人作為主要的載體,用口傳和身體方式來作為這種傳播的文化遺產。這種文化遺產以往是被忽視的,它們隨著老一輩的去世最容易消失掉,而且它又是最能夠實現民族凝聚的一種精神力量。例如我們的民族節日受到西方節日的沖擊,例如西方的聖誕節、情人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等都容納進來。很容易使我們失掉我們的民族記憶,我們現在春節這一民族節日大家還非常重視。因為政府規定假日有關,但是其他的節日例如中秋、重陽、元宵、七夕這些民族節日漸漸都被淡化了。中秋除了吃月餅以外大家對它的內涵都已經忘掉了。所以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新喚起我們的民族記憶,我們不能夠在文化上失掉自我,所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公約》提出「保護文化多樣性」。因為人類是多姿多彩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的民族就會被「化掉」,我們民族的本性就失掉了,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不能從意識形態的角度看待文化遺產
[pluto]:請問嘉賓,為什麼崑曲China』s Kunqu Opera,能列入名錄,而不是其他戲曲種類?
【康保成】:崑曲在現存的戲曲劇種里,它的歷史最為悠久。崑曲的文學劇本最為典雅,崑曲的表演形式也非常完美,唱腔很幽雅,有一種說法說「崑曲是百戲之祖」不科學,但是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它在全國戲曲劇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應當說它的學術研究價值也是最高的。所以我們在申報第一批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就申報了崑曲,我想有關申報部門是有眼光的。
[風火輪]:劉魁立會長您好!前段時間「涼茶」這種大眾飲品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有什麼代表意義?
【劉魁立】:今天一位熟悉「涼茶」的朋友向我介紹說,他在廣東那樣一個特殊的氣侯環境里,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例如「上火」、感冒、咳嗽……,遇到這種情況他往往喝了「涼茶」,就沒事了。這種飲品實際上它的製作工藝也是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一部分遺產。這種技藝也應該為我們所繼承。今天,談到國家主權的問題時,我們不僅要想到領土完整、國家尊嚴等等問題,同時也應該想到我們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我們祖先所創造的非常珍貴的一些技藝,有時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會被國外某些「有心人」占為私有,從中牟利。於是我想,像「涼茶」製造工藝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在現在的歷史條件下,應當是很必要的。當然,「涼茶」僅僅是一個實例而已,或許我們還有更多的比「涼茶」還要重要、還要珍貴的一些技藝,這些都應該得到我們的關懷和呵護,得到很好的繼承。
[玻璃蓮花]:康教授,如何評定中國的非物質文明,是否能不從政治觀點出發?還會搞甚麼封建思想甚麼糟粕等評價嗎?
【康保成】:以往我們對文化遺產往往會區分它的精華和糟粕,這種區分應當說是必要的。例如,中國的女性的「纏足」也是我們的文化遺產,可是它是糟粕。我們現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還是保護它的精華,因為現在有利的地方在於人們對精華和糟粕已經不難區分。但是,不能一概而論。有一些以往和民間信仰、民間宗教有關的文化遺產,我們過去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是把它當做糟粕,但是這一次公布第一批國家級名錄中,就有佛教音樂、道教音樂等項目,所以我們不能從意識形態(政治觀點)這個角度出發,去看待文化遺產。這個問題不僅是學者要注意,也是政府主管部門要注意的。
我們建議中央把中秋、端午列為法定節假日
[非如此不可]:中秋、端午節還不是國家法定節日,兩位老師支持這些傳統佳節日成為法定節日嗎?有沒有準備就此事向中央上書?
【康保成】:首先,我個人認為端午和中秋應該列為國家法定節日。春節之所以在我們使用公歷以後,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遠遠比元旦要高很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春節是與國家法定假日相聯(我們可以連續休息七天)。端午、中秋、重陽這類節日之所以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不高,和國家沒有把它們列為法定節日有關。據說,有關學者已經向文化主管部門反映了這件事,但是有無上書我還不得而知。我准備和以劉魁立老師為理事長的中國民俗學會向中央反映這一情況。
[hpty]:嘉賓,您對端午節被韓國人申報一事有何評價?這件事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康保成】:關於韓國江陵的「端午祭」成功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件事,在國內曾經炒得很熱,但是我在這里要澄清一個事實,就是韓國的「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只是在端午這個詞上是一樣的。其實,它的內容完全不一樣。它們是一種祭祀儀式,和我們的紀念屈原、和我們吃粽子、劃龍舟根本不一樣。所以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和鄰國、國外之間在文化交流和文化認識上有時存在著一些不足,所以就造成了現在這些不應有的誤會。
[玻璃蓮花眼]:當中秋節淪為月餅節,清明端午重陽只是字面意義而全無相關活動時,談何保護中國非物質文明。
【劉魁立】:說到節日,我自己有一個這樣的感受:我們現在的國家日歷是一個二元的結構,一部分節日歷史不算很久,其內涵也不如其他的一些節日豐富,但是,卻得到很好的「待遇」,要放假而且要放很長的假,讓大家能夠充分的休息、購物等等,我覺得這僅僅體現了節日的一部分功能。另外一部分節日,我們的諸多傳統節日,例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除夕等等都沒有相應的假日,實際上等於說我們沒有充分抒發自己傳統的、民族的情感的時間,這種二元的結構如何能夠調節的合理,應該成為上上下下所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中國人對於月亮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殊情感,當中秋時節看見月亮的時候,我們立即會想到親人、想到家鄉、想到遠方的朋友、想到祖國,這是我們中國人所特有的聯想。當中秋節僅僅淪為吃月餅的一個特殊時刻,它在我們的心目里似乎已經貶值了,我認為,這是一種可怕的「喪失記憶」。但是我樂觀的期望,這或許只是一個不長的歷史階段吧。只要我們舉國上下在今天特別關注文化建設的歷史時刻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意識,承擔起我們的歷史責任,那種把中秋節當成「月餅節」,把端午節當作「粽子節」來過的狀況,會很快改變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核心就在於對傳承人的保護
[pluto]:嘉賓,「世界記憶工程」作為一個延伸項目,會不會受到一些問題的制約~如檔案解秘的問題,口述歷史在世的知情人越來越少。
【康保成】: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也就是說口述歷史它是口傳的,在這點上它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但是根據聯合國和我國政府有關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要有一定的文化藝術價值,所以口述歷史是屬於歷史學的范疇,而不屬於文化遺產的范疇。
[一天一地一廣仔]:請問嘉賓,如何解決古老藝術的缺乏傳承人、傳承難問題?
【劉魁立】:天地廣仔先生,你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核心之一,就在於對於傳承人的保護。如果沒有了傳承人,這個古老的藝術豈不成了文物了嗎?所以,傳承人的保護實際上是整個保護工作的核心。請現在還健在的傳承人能夠帶徒弟,能夠傳授技藝,這正是你和我所共同希望的。我相信,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領導機構,同樣熱切關心和努力促進的。這些傳承人實際上承載著歷史的傳統、歷史的記憶。傳承人的喪失在某些情況下,等於是一種文化形式的喪失,一種傳統的斷絕,那是非常可惜的。我特別希望能夠建立一種機制,讓整個社會能夠特別關注傳承人的生活、關注傳承人的技藝、關注優秀文化傳統,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問題。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題中應有之意,就在於對於傳承人的保護。我想這個問題在今後或許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相應的改善。我和你都同樣的期望著。
【康保成】:這位網友提的問題非常重要。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靠人的傳承,如果沒有了傳承人,這個遺產就要消失了。現在我們急需解決的是缺乏傳承人的問題。例如有的項目最年輕傳承人現在70、80歲了。我調查過我國皮影戲的一些現狀,很多老藝人不希望自己的後代再繼續學習皮影戲,因為收入非常微薄,不能夠維護生活。所以我個人認為已經列入國家和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政府應該撥出一定的款項鼓勵年輕人「從藝」,有條件還要開辦培訓班,甚至是學校。在這方面我們的力度太小。但是我們已經開始起步了,可以預料,今後在這個方面前景是美好的。
日本在精神文化層面上很懂得「保守」
[東風51]:嘉賓:我見到韓國有個民俗館,裡面既有文字又有實物,還有模型,非常生動。咱們是不是也搞一個?
【劉魁立】:東風先生,你去的那個民俗博物館,我也去過。我想,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也會有一個這樣的全國性的民俗博物館。咱們共同來期待這樣一個博物館的落成。那不僅是因為別人有,我們也要有。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比任何國家都更豐富的民俗傳統、更豐富的非物質文化的創造,在文化建設當中,我們有更多可以借鑒的歷史的財富和經驗,我們比任何民族都更有建設這樣的博物館的需求,尤其是在我們曾經在一段時間里那樣的漠視我們自己的優秀傳統。現在據我所知,各個地方也建了不少各種不同主題的民間文化的博物館,尤其是有許多有識之士利用自己的有限的能力和資金,建立了相當多的私人博物館。我特別感佩這些人的見識、魄力和保護民族文化的可敬的責任感。
[八門道人]:請問:申報遺產熱為什麼這幾年越演越烈?哪些遺產我們必須申報?哪些可以不必申報?為什麼我們總是要申報?
【劉魁立】:在文化領導部門的領導和主持下,我們國家將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各級的文化遺產名錄機制。我理解這種申報和公布的根本目的,在於要對所申報的項目切實加以保護。這種申報和公布,實際上是向國人、向社會,擴大一點說是向整個人類表明一種態度,承擔一種責任,即我們作為申報單位和保護單位,要承擔切實保護的責任。也許不是所有的申報者都懷著這樣一種崇高的目標,也許會有人抱著創造政績、獲取利潤、創造品牌等等的目的,但我希望也相信這一項工作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會克服許多困難和曲折,最終走上健康的道路。
[刪不完的朕英明]:嘉賓:日本近百年以來,一直走著全盤西化的道路,但是日本的傳統文化卻保護的非常好,比始終反對西化的中國做得好的多,請問你認為我們應該記取日本的那些成功經驗?謝謝
【康保成】:這位網友,您的問題非常好。我在日本工作過三年。我發現他們的確是「西化」得非常嚴重。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基本上是以中國作為自己的老師,明治維新以後是以歐美作老師。日本的文字(日語)包括純粹的漢字和片假名(一般用來音譯歐美文字)構成。從他們日本文字來看,這個國家是非常善於運用「拿來主義」,吸收外來文化的國家,同時他們本民族的文化也沒有丟掉,他們在二戰剛剛結束不久,率先提出了「無形文化財」的理念,並且成功的實施了對「無形文化財」的保護。 我們在改革開放20多年之後,在聯合國提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借這一東風,對全民進行保護意識的一個教育。相比之下我們的確是滯後的。其實,您提日本的「全盤西化」不完全准確,一個國家文化分做幾個層面,有制度層面、器物層面、更深的精神文化層面——民族傳統、民風民俗、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日本在政治制度方面,在器物層面上都使用了「拿來主義」的原則。但是在精神文化層面上則很重視保留本民族的東西,我覺得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正是在這一方面。 我在日本親眼看到他們大大小小的「祭」日文叫「馬資利」(音譯),在這個時候他們往往穿上和服進行狂歡。這就是他們的自己的民族傳統。而我們的有一些人一方面在叫著「全盤西化」,可是又不能夠擺脫西方文化的影響,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康保成】:謝謝網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話題的關切。我願在今後適當的場合繼續與大家進行這樣的交流。謝謝大家。再見!
【劉魁立】:很高興和大家交換意見,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為這樣一件關乎民族命運、關乎人類文化發展的大事貢獻各自的力量。再見了,各位。
7. 蘇州街有什麼好玩的
沿岸設有茶館、酒樓、葯房、錢庄、帽店、手飾鋪、點心鋪等60多個鋪面,集中展現了18世紀中國江南的商業文化氛圍。
蘇州街歷史沿革:
8. 為什麼買蘋果的人怎麼多 裝逼 嗎 硬體這么垃圾 還不是量子點屏幕 還有索尼z2港版多少錢 准備去
就是裝逼
9. 百年張新發是湖南非遺嗎
是的作為非遺品牌,一直很重視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在6月7日的湖南非遺購物節網紅直播帶貨大賽和永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主場活動上,百年張新發就提供了公益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