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浩灣廣場在哪裡
⑴ 東莞浩逸玩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東莞浩逸玩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9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生產和銷售玩具版製品等權。
法定代表人:李相喆
成立時間:2011-09-16
注冊資本:350萬港元
工商注冊號:44190040016621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東莞市茶山鎮增埗村盧屋工業區
⑵ 東莞的八大景點是那些地方
東莞的八大景點是:故壘雄風、可園蘊秀、城樓集瑞、蚝崗探古、潢涌宋祠、南村遺韻、金鰲塔影、東縱豐碑。
1、故壘雄風
在該市虎門鎮,當年,中國軍民憑借虎門天險構築了聞名中外的的「金鎖銅關」,奮力抗擊英國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銷煙舊址(1957年重建,現存鴉片戰爭博物館)、沙角炮台、威遠炮台,仍升騰著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
2、可園蘊秀
東莞可園博物館景觀位於東莞市莞城區博廈村,是嶺南私家園林,與順德清暉園、番禺余蔭山房、佛山樑園合稱廣東近代四大名園。
它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創建人張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書畫、琴棋詩賦,樣樣精通,又廣邀文人雅集,使可園成為廣東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可園特點是面積小、設計精巧,把住宅、客廳、別墅、庭院、花圃、書齋,藝術地揉合在一起。
3、城樓集瑞
迎恩門城樓景觀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曾有城牆連接道家山、南城、缽孟山、東門、北門,全長1299丈,環護東莞城,堅固高大,雄偉壯觀。如今,迎恩門城樓依然屹立,紅牆碧瓦,飛檐斗拱,蔚然壯觀,而其保存的明代基座,尤為珍貴。
迎恩西門,歷來是東莞古城的象徵,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坐標,旁邊的文化廣場是新世紀新東莞新氣象的展現,綠草茵茵,噴泉絕響,舞姿翩翩,歌聲曼妙,構成東莞新時代的盛景。迎恩門城樓與文化廣場,展現東莞歷史文化名城的新氣象。
4、蚝崗探古
蚝崗貝丘遺址景觀位於南城區勝和蚝崗村,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約5000年,是東莞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保存面積650多平方米,作為在市區中心發現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也較為罕見。
5、潢涌宋祠
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築群景觀位於中堂鎮,距離莞城7公里,與增城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築群所在的中堂鎮地屬東莞市的水鄉、東江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自古以來,東莞就是「魚米之鄉「。
潢涌河流交錯,水資源十分豐富,歷來盛產水稻、甘蔗、香蕉和魚、蟹等。黎氏大宗祠始建於南宋,是珠江三角洲比較早的祠堂,其布局取龜形,祠內明代碑刻,肅穆凜然。主要建築有頭門、二進(中堂)、後進,均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
6、南村遺韻
南社村古建築群景觀立村於南宋末年,現今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築,有祠堂25間,古民居100多間,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正在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落以水塘為中心,兩岸祠堂林立,影影綽綽。
7、金鰲塔影
金鰲洲塔景觀位於東莞市莞城西南1公里處,即萬江橋畔。因其坐落於萬江金鰲洲,故名。金鰲洲古塔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合尖於天啟四年(1624年),歷時27年。據悉,建塔之目的為「以培風氣,亦堪興家所宜也」。
原為抗禦水害的鎮水寶塔,8角10層,蓋頂有塔剎,無塔檐,無欄桿,磚牙疊砌。後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塔基距水邊僅三、五米之遙,此塔處於江心陸洲,三面環水,經二百五十多年,保存完整,基礎穩固,巍然聳立於東江之濱。
8、東縱豐碑
大嶺山,孕育英雄的土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景觀,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及其前身在這里曾取得百花洞大捷,粉碎了日軍的「萬人大掃盪」。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機關所在地,是一個文物保護群體,包含多個文物保護單位。
有司令部舊址、會議室舊址、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電台舊址、報社舊址、情報站舊址、糧站舊址、軍械修理廠舊址、軍事訓練班舊址、幹部訓練班舊址、後方醫院舊址、後方辦事處舊址等十餘處,在中國華南地區的抗戰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⑶ 東莞那裡比較好玩玩的地方具體的地址在哪裡
廣東省東莞市通過社會推薦、公眾投票、專家評審,從全市社會各界推薦的55個景點中評選出「東莞八景」:
1、故壘雄風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景觀)
在該市虎門鎮,當年,中國軍民憑借虎門天險構築了聞名中外的的「金鎖銅關」,奮力抗擊英國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銷煙舊址(1957年重建,現存鴉片戰爭博物館)、沙角炮台、威遠炮台,仍升騰著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既是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又是旅遊觀光的勝地。銷煙池舊址,古木參天,碧水悠悠,映照歷史的滄桑。虎門炮台雄踞珠江口,青山碧水,山勢巍巍,珠水浩盪,穿鼻洋上,船影穿梭,整個景色雄渾壯闊。故壘雄風,寓意了歷史的滄桑,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決心和雄心。
2、可園蘊秀(東莞可園景觀)
可園位於東莞市莞城區博廈村,是嶺南私家園林,與順德清暉園、番禺余蔭山房、佛山樑園合稱廣東近代四大名園。它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創建人張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書畫、琴棋詩賦,樣樣精通,又廣邀文人雅集,使可園成為廣東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可園特點是面積小、設計精巧,把住宅、客廳、別墅、庭院、花圃、書齋,藝術地揉合在一起。在三畝三(2204平方)土地上,亭台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並俱全。可園布局靈巧,構圖清新,園景幽致。園內古建築高低錯落層樓疊閣,廊廡縈回,亭台點綴,疊山曲水,極盡園趣。可湖與可園,碧水丹亭,秀美可人。可園又是嶺南畫派重要策源地,文化內涵豐富。可園蘊秀,寓意了可園秀麗的景觀和豐富的歷史人文氣息。
3、城樓集瑞 (迎恩門城樓景觀)
迎恩門城樓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曾有城牆連接道家山、南城、缽孟山、東門、北門,全長1299丈,環護東莞城,堅固高大,雄偉壯觀。如今,迎恩門城樓依然屹立,紅牆碧瓦,飛檐斗拱,蔚然壯觀,而其保存的明代基座,尤為珍貴。迎恩西門,歷來是東莞古城的象徵,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坐標,旁邊的文化廣場是新世紀新東莞新氣象的展現,綠草茵茵,噴泉絕響,舞姿翩翩,歌聲曼妙,構成東莞新時代的盛景。迎恩門城樓與文化廣場,展現東莞歷史文化名城的新氣象。文物古跡與現代文化設施交相輝映,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迎恩門城樓相傳在明朝洪武年間,日本海盜常來這里搶掠,當時的東莞四周無遮無擋,於是東莞有一個叫常戇的將領就帶領軍民在東莞城的四周建起了城牆和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整個城牆連起來有1299丈,把整個東莞城都包圍了起來,到時把城門一關,海盜就無法入城。而且這城牆還有防洪作用,夏天遇到發大水時把城門用沙包堵上,城裡就可保不會遭淹,真是造富百姓。所以東莞人民對這個城樓很有感情,即使現在的市區千變萬變,總捨不得拆毀這個舊城樓,現在更投巨資把周圍改建成了西城門文化廣場,成為市民們休閑娛樂和節日舉行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
4、蚝崗探古(蚝崗貝丘遺址景觀)
位於南城區勝和蚝崗村,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約5000年,是東莞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保存面積650多平方米,作為在市區中心發現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也較為罕見。在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殘件,發現紅燒土活動面、房子、墓葬、灰坑、溝等新石器時代重要遺跡。墓葬中出土了兩具保存完好的古人類遺骸,蚝崗貝丘遺址因此被考古專家譽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和「東莞歷史文化的基石」,在嶺南史前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建設的蚝崗遺址博物館,是一座以保護、研究和展示新石器時代蚝崗貝丘遺址和珠江、長江、黃河三江流域彩陶文化為主要功能的遺址性專題博物館,佔地面積4645平方米,是展示東莞遠古文明的重要窗口。
5、潢涌宋祠 (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築群景觀)
潢涌村位於中堂鎮,距離莞城7公里,與增城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築群所在的中堂鎮地屬東莞市的水鄉、東江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自古以來,東莞就是「魚米之鄉「。潢涌河流交錯,水資源十分豐富,歷來盛產水稻、甘蔗、香蕉和魚、蟹等。黎氏大宗祠始建於南宋,是珠江三角洲比較早的祠堂,其布局取龜形,祠內明代碑刻,肅穆凜然。主要建築有頭門、二進(中堂)、後進,均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兩側有廂房,佔地總面積1152平方米。頭門面寬三間27.66米,進深兩間7.65米,高8.62米。左右有包台,兩側有包廂。前廊施4根圓柱形紅砂岩石柱礎。前檐施三級跳如意斗拱,後廊施四級跳如意斗拱。中堂(二進)一間8柱,柱為紅砂岩柱礎,酸枝木圓柱。二進面寬14.4米,深10米,前檐4級如意斗拱,後檐5級如意斗拱,上掛「忠孝堂」木匾,為「賜進士及第、翰林院編修文林郎、纂修玉牒,經誕日講,官眷生陳子壯頓首拜題。天,三年癸亥八月之吉。」寢宮(三進)三間,2柱,柱為紅砂岩座,酸枝木圓柱。前後中各二級如意斗拱,硬山頂。三進龍船屋脊均為石灣所造陶瓷花脊,兩側為灰塑。紅砂岩復傾蓮花柱礎刻花多樣、明快簡潔。後進有「宋特奏進士朝奉郎、軍器大監、梅外李春叟」等六名賢所撰碑記,證實大宗祠始建於宋代。潢涌河岸,古巷深幽,榮祿黎公家廟、京卿黎公家廟、京卿祠道、潢涌文閣及居仁里、詩家坊、文明啟迪、奕世文林門樓等明清建築,雕梁畫棟,工藝精美,古風濃郁,儼然明清時期的村落景觀。
6、南村遺韻 (南社村古建築群景觀)
南社立村於南宋末年,現今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築,有祠堂25間,古民居100多間,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正在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落以水塘為中心,兩岸祠堂林立,影影綽綽。巷道曲幽,民居密布,古韻清悠。古榕婆娑,枝繁葉茂,鬱郁蔥蔥。南社村的古建築群與「客家圍」、「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區水鄉特色。由於每一家皆有自立門戶的身分,故建有本家「家祠」。「家祠」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著一條小水道。這些「家祠」的建築最具特色,一般都是四柱三間三樓磚石牌坊式建築,樓為歇山頂,檐下如斗拱,門額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村內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灰塑及陶塑等古建築構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周圍的農田也大量保存,保持清新的田園之風,有較大的旅遊開發潛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成為該市、珠江三角洲地區乃至廣東省極具特色的文物旅遊景點和休閑勝地。
7、金鰲塔影(金鰲洲塔景觀)
金鰲洲塔位於東莞市莞城西南1公里處,即萬江橋畔。因其坐落於萬江金鰲洲,故名。金鰲洲古塔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合尖於天啟四年(1624年),歷時27年。據悉,建塔之目的為「以培風氣,亦堪興家所宜也」。原為抗禦水害的鎮水寶塔,8角10層,蓋頂有塔剎,無塔檐,無欄桿,磚牙疊砌。後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塔基距水邊僅三、五米之遙,此塔處於江心陸洲,三面環水,經二百五十多年,保存完整,基礎穩固,巍然聳立於東江之濱。
現金鰲洲塔為平面8角9層,紅石基礎,腔梯閣式青磚塔。塔高50米,屬樓塔剎採用生鐵鑄成,上豎1個銅葫蘆,頂層稜角有8個響鈴。近年又修葺一新,基本保持了原有風貌,1989年6月,金鰲洲塔被列為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已有400多年歷史的金鰲洲塔,至今吸引著許多中外遊人前去觀賞,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金鰲洲塔高聳,登頂遠眺,繁華莞邑,盡收眼底,遠山青翠,連綿天際。塔底東江碧水,宛如玉帶,環繞城邑,秀美異常。塔周圍花木扶蘇,綠樹成蔭,景色清新可人。
8、東縱豐碑(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景觀)
大嶺山,孕育英雄的土地。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及其前身在這里曾取得百花洞大捷,粉碎了日軍的「萬人大掃盪」。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機關所在地,是一個文物保護群體,包含多個文物保護單位。有司令部舊址、會議室舊址、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電台舊址、報社舊址、情報站舊址、糧站舊址、軍械修理廠舊址、軍事訓練班舊址、幹部訓練班舊址、後方醫院舊址、後方辦事處舊址等十餘處,在中國華南地區的抗戰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廣東東江地區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開展武裝斗爭的重要地區。1938年10月,抗日的烽火在華南燃起,惠陽、東莞、寶安、增城等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紛紛拿起武器,建立了以今龍崗坪山客家人曾生為首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龍崗坪山一帶成為革命根據地,同時成立以王作堯為首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在戰斗中不斷發展壯大。1943年12月2日成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在曾生、林平、王作堯、楊康華的領導和指揮下,轉戰東江一帶,深入港九敵後,挺進粵北山區,成為中外聞名的一支堅強的抗日武裝,廣東人民解放斗爭的一面旗幟。至今仍保存著9處抗日舊址。山嶺連綿,抗日古村依舊,村巷深幽,抗日軍民的身影猶然清晰。東江縱隊紀念館的建設,將再現烽火歲月,使這里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見證地、東莞抗日的寫真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⑷ 東莞盈峰廣場地鐵怎麼去
東莞盈峰廣場2號線直達,也可以選擇公交線路
線路一
公交線路:27路,全程約回3.8公里
1、從答鴻福路步行約340米,到達會展中心東站
2、乘坐27路,經過6站, 到達美好集團站(也可乘坐14路)
3、步行約630米,到達盈鋒廣場
線路二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全程約3.7公里
1、從鴻福路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2站, 到達東城站
2、步行約790米,到達盈鋒廣場
⑸ 東莞哪裡最好玩
推薦:
東莞博物館。這里珍藏有村頭遺址等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文物。在這回里,你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歷答史文化,一覽東莞的過去和現在。
東莞科技館。和其它城市的科技館一樣,東莞科技館展示了神奇的現代科技。在這里,你能夠感受到人類科技的偉大。
⑹ 誰知道東莞東豪廣場的秘密
在東莞,提起東豪廣場,人們都知道那座位於莞城八達路138號、閑置了近10年的「空城」——鬼樓。東豪廣場「鬧鬼」之說有許多版本,每當談起這事,常會有這樣相似的驚訝:「啊……你也聽說了?我還聽到更可怕的呢!」對於鋪天蓋地的傳言,物業老闆選擇沉默,東豪廣場也在繼續的閑置與傳言中,更保守、更沉默,也更冷清。
這東豪廣場到底是怎麼回事?鬧鬼還是搞鬼?
鬧鬼,眾說紛紜版本多。以訛傳訛無樣真據了解,東豪廣場當時屬東莞十大工程,定位大型商場和豪華寫字樓。自2000年以來,廣場1至4樓的東豪商場就因經營不善拖欠水電費被停水停電,由此殃及5至10樓的寫字樓。停水停電後,進駐的客戶紛紛退出,從此,「鬧鬼」一說便逐漸傳開而且還有著諸多頗為離奇而又繪聲繪色的版本,其中以「半夜,耳邊響起女人哭笑聲,開燈卻什麼都沒看見」、「孤魂野鬼地下停車場,大戰保安」、「給『無頭鬼』送外賣,頻收到冥幣並發瘋而死」三個版本最為典型。
東豪廣場的「鬧鬼」傳說撩撥了東莞城市探險隊的興趣:今年6月起,子舟領隊的四名年輕人(兩男兩女)兩度夜闖東豪廣場,但都被保安擋了回來。「探險」歸來,這四人將拍到的圖片結合「心得感受」,形成了「揭謎東豪廣場鬼屋之說」在博客上發布。傳說中的這座「鬼樓」變得愈加神秘莫測。
從民間到網路,連日來記者對以上版本的「鬧鬼」說法逐一追問,但沒有一個人能對各版本的「發源地」給出明確答案,甚至出現「張三聽李四說,李四聽王五說,王五又是聽張三說或是從網路上得來」的怪圈;對「遇鬼」者的追問更是陷入死無對證的境地。是股東之間鬧矛盾引發和衍生出來的怪象。因為喜歡玩所以就去「探險」,至於網上的圖片,他承認當時是有選擇地拍攝,文字則是自己富於聯想地隨便寫寫,自己並不信鬼。
15年來一直看著東豪廣場從崛起到「空城」的電工阿超告訴記者:雖然東豪廣場所在地塊以前是一個亂葬崗,但土坡已被鏟平,而且還挖地三尺做了地下停車場,哪還能有什麼鬼?這里的資深保安隊長也稱,「鬧鬼」都是一些人胡編亂造的。
⑺ 東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購物中心
東莞鴉片戰爭博物館 東莞觀音山森林公園 東莞沙角炮台 粵暉園都 (好玩的)最後個我去過,並且在我家這邊,其他都沒去過。^_^
東莞八景都不錯呀,可以值得一游.松湖煙雨
松湖煙雨位於「科技共山水一色」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8平方公里水面的松山湖,四周峰巒環抱,湖水清澈,湖鳥輕鳴。每當晨靄雨煙,松山湖宛如薄紗遮面的少女,含羞玉立,靜穆凝神;雨霽虹出時分,湖面煙波浩渺,雲蒸霞蔚;曉月晚風中,松山湖舟舸橫掠,漁舟唱晚。沿悠長的湖岸線,42公里長的濱湖路曲徑通幽,路旁是綠意女嫣然的荔枝林和多品種果園,樹影婆姿,果實飄香;親水湖岸線青草如茵, 桃紅柳綠, 爭奇斗艷,繽紛醉人。峰巒綠樹倒影湖底,波光煙雨青翠流盪,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浴露披霞,泛舟垂釣, 散步、騎車、運動、閱讀等,松湖煙雨景色怡人,步移景易,是享受閑情野趣、親近自然、愉悅身心的綠色場所,將為東莞市民創造典雅、清新的休閑環境。
→市中心廣場
中心廣場位於新城市中心區。它有三美:
壯闊之美: 廣場南北長 1.66 公里,東西寬 640 米,有「亞洲第一廣場」之稱。寬闊的廣場上,人工湖與綠化帶,連接相替;十里通衢與林間小道,交錯蜿蜒。天高地遠,浩盪之氣,令人心曠神怡。
生態之美:古木參天,濃蔭蔽日,隔鬧市甚囂之音;綠草茵茵, 繁花似錦,清新之風撲面而來。承旗峰莞水之秀,聚天嵐地露之潤,成自然勝景。
人文之美:四周建築,錯落有致,或恢宏厚重,或典雅俊逸,琉璃十色, 相互映襯;水榭樓台,噴泉搖曳,管弦之音,飄紗可聞;更有七彩燈光,變幻生輝,妙不可言。開放以來,聲名遠播,觀者連襟而至。
→虎英郊野公園及御景灣周邊景觀
虎英郊野公園,坐落於東莞黃旗山麓,佔地900多畝,其中湖水面積290畝,園內有雲雨橋、亭台樓閣、雕塑園、羅馬柱廊等。
→長安蓮花山風景區景觀
長安鎮蓮花山風景區,連綿十餘公里,其主峰海拔 513 米,四峰列峙,如蓮花半開。山區主體植被覆蓋率達 90%,山上林木蒼翠、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四季如春;動性 山麓地帶銀湖如緞,草坡綢織,湖光山色,環境幽靜,人文薈萃。風景區凸現蓮文化與佛教文化,有蓮花湖、蓮花溪、蓮花聖寺、蓮花峰、鷺鳥天堂五大景觀區,景點四十餘處。其中「鷺鳥天堂」,有廣東省目前最大的鷺鳥群,數量近萬只,傍晚時分,千鳥齊飛,蔚為壯觀。與風景區相連的蓮花山莊、高爾夫鄉村俱樂部旖旎如畫,綠草如茵,建築設計現代宏偉,其中高爾夫俱樂部擁有一個 27 洞的國際競賽級球場。「雲天凈,暮山青,銀湖嵌翠谷,高塔影迷冥,離鄉群鶯又回城,故里情深營綠島,人鳥共昇平」是「蓮峰飛鷺」的真實寫照,整個景區自然生態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目前享譽珠三角的生態游旅景點。
→市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的新八景,它們包括:紅棉春曉、書樓夜讀、盂嶺豐碑、風篁煮茗、幽谷鳴泉、芳莎晚步、曉湖翠柳、東門旭日八個景觀
→迎恩門城樓
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年的迎恩門樓,紅牆綠瓦,畫梁彩柱,飛檐斗拱,雄偉壯觀。可以說是莞城的標志性建築。市民一般稱為西城樓,這棟樓,經歷數百年風雨,可謂見證了東莞發展的光輝歷程。
→海月岩
位於厚街鎮涌口村金牛山,該山是座高十丈,周一里的紅石質山崗,造型奇特。蟹殼岩上刻有「海月岩」三字,為宋紹二年(1132年)刻,岩下有一石井,曾有「海上風帆落井中」之說,現經當地政府設了許多雕塑、亭樓等景點,吸引了許多海內外遊客。
→燕嶺摩崖石刻
燕嶺原是東莞這里明清時期的古採石場,有些象廣東最著名的蓮花山的形成原因,樣子也很象。石料為水成岩紅石,經數百年開采殘留下來許多的石壁、石柱,呈暗粉紅色,當地人稱之為"十八間房"。
石壁上有光緒十六年(1890年)孫爽題書的摩崖石刻---"咸欽燕嶺"四個楷書大字,每字大0.1平方米。以上石刻現保存完好,有一定的書法藝術價值。有詩曰:"文卿大雅,心廣體胖,結廬燕嶺,萬物靜觀,池魚逐荔,花鳥口啼紅,千林明月,疊嶂清風,與人同興,佳景時適,高山仰止,書贈銘峰。"不過,此景點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只有一些尋幽探古之人喜愛到這里來,而且還可以通過這里了解一下古代採石場的開發過程,對古史發展有一定的了解。據說當地政府正在准備開發,因為蓮花山就開發得很好,已成為廣東省的著名景點。
→西湖樂園
東莞西湖樂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篁村區西平水庫南岸,總投資1.2億人民幣,佔地320畝,市綠色保護區之腹地,依山傍水,鳥語花香,環境優美,離東莞市中心區僅五公里,有35路公共專線巴士往返,交通方便。
觀音山,以民間流傳的36尊觀音像為主題,用大型漢白玉雕刻而成。有「合掌觀音」給人統率天下。經營本領;有「不二觀音」,使入讀書、工作、愛情等專心如一……
佔地18畝的高尚會所和佔地40畝的湖邊高級別墅出類拔萃,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西湖廣場,千百隻和平鴿展翅飛翔,燈光噴泉絢麗多彩。室內外大型兒童游樂場更是青少年、兒童健康游樂的新天地。五個高級網球場和室內外游泳館是你業余活動、消閑的好地方。
→連豐農業觀光區
連豐農業旅遊區位於大嶺山鎮,佔地20公頃,建有百畝職能化大型溫室,以無土栽培生產無公害蔬菜及綠色食品為主,還建有科普教育培訓試驗中心、人工湖、釣魚台、農舍、荔枝園等,是集高科技農業開發、生物基因工程研究、教學試驗基地及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型高科技農業基地。
→山水天地
山水天地度假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契爺石水庫,曾經是全國最大的私家園林,如今由深圳市賽格達聲股份有限公司與清溪經濟發展公司合作經營。園林佔地 3000餘畝,青山環繞,湖水旖麗,園中樓閣台榭,錯落有致,奇花異草,鬱郁蔥蔥, 一片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
這里每一碗茶,每一杯羹都取之於山,采之於水,也許只有在這里,您才能真正 地融入自然,真正地領會"天人合一"的深刻含意。 在您觀賞園林清雅幽靜的景色,品嘗園林新鮮甘美的瓜果的同時,山水天地還為 您准備了各式精美佳餚,多款豪華客房,與會所以及多姿多彩的娛樂設施。 正如一部完美的詩篇或一段動聽的音樂,會帶給人如沐春風的感受,山水天地渡假村也必因其曠世的自然風貌與細致入微的服務令您感覺不虛此行!
位於清溪鎮契爺石水庫的台閣園林,曾是全國最大的私家園林,也是一所綜合性的高級會所。目前由深圳市賽格達聲股份有限公司與清溪經濟發展公司 合作經營。 台閣園林地理位直優越,地處經濟發達地區,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珠海、 東莞、惠州等城市環繞四周,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距深圳僅38公里,車程40分鍾 。 遠離都市人群的喧囂,遠離現代化工業的污染,台閣園林一片山青水秀、鳥語花 香。
清雅幽靜,物產豐富(南粵水果這里應有盡有),是這里優越的自然環境,給人以 "天人合一"的清新感受;完善的現代化服務設施是這里服務的最佳保證,確是休閑 、度假、旅遊、議事論商的好地方。 古樸的樹皮屋、豪華的歐式別墅、富於情調的亭台小閣,掩映在綠草花叢之中; 琉璃瓦長廊猶如一條金色的長龍,靜靜地盤踞在碧波之上。醉人的景色如詩如書,使 你充分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好一個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豪華氣派的歌舞大廳、富麗堂煌的中餐廳、清爽宜人的茶藝室、溫暖舒適的桑拿浴 、設施完備的撞球室、安全刺激的水上遊艇、水域廣闊的釣魚場……優良的服務細致如微,使人忘卻俗務的煩囂,洗去勞碌的征塵,真是個徹底放鬆自己、消除身心疲憊 的最佳之地
答案補充 1、太平虎門
太平虎門位於東莞太平鎮口,南臨珠江,北靠牛背山,西為鎮口關隘。這里是19世紀孔年代,林則徐迫使英、美、葡等帝國主義交出走私鴉片2028箱,共約1119噸,並築池蓄水,撒止鹽鹵,分批溶化,加石灰攪拌,分期銷蝕,引江水沖走的地方。這里建有"抗英紀念館"、"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碑"各一座,在珠江出口處有虎門要塞炮台,有大炮300多門,設三重門欠 ,是當年屢挫英軍進犯的要塞。
2、虎門鎮
虎門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當年,中國軍民憑借虎門天險構築了聞名中外的的「金鎖銅關」,奮力抗擊英國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銷煙舊址(1957年重建,現存鴉片戰爭博物館)、沙角炮台、威遠炮台,仍升騰著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新建的虎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被譽為「世界第一跨」。虎門,既是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又是旅遊觀光的勝地。
3、隱賢山莊
隱賢山莊景區布局優美雅緻,景渾然而成。星羅棋布的人文景觀;大肚彌勒佛,大清宮,月華泉,獨腳天蟾,佛香塔,仙人床等集中反映了我國儒、佛、道各家傅統文化的寓意內涵。每年一度的荔枝節吸引了國內處上百萬的遊客。(不過荔枝節以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