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設計用什麼植物
『壹』 公園中植物的種植設計要點是什麼
一、符合園林綠地的性質和功能要求
進行園林種植設計,首先要從該園林綠地的性質和主要功能出發。園林綠地功能很多,具體到某一綠地,總有其具體的主要功能。
二、考慮園林藝術的需要
(一)總體藝術布局上要協調
規則式園林植物配置多對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園林中則採用不對稱的自然式配置,充分發揮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態。根據局部環境和在總體布置中的要求,採用不同形式的種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門、主要道路、整形廣場、大型建築附近多採用規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築物附近採用自然式種植。
如右圖:不同位置種植的植物形態、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創造出協調、多彩的景觀。
(二)考慮四季景色變化
園林植物的景色隨季節而有變化,可分區分段配置,使每個分區或地段突出一個季節植物景觀主題,在統一中求變化。在重點地區,四季遊人集中的地方,應使四季皆有景可賞,即使一季節景觀為主的地段也應點綴其它季節的植物,否則一季過後,就顯得極為單調。
(三)全面考慮植物在觀形、賞色、聞味、聽聲上的效果
(四)配置植物要從總體著眼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輪廓線,在豎向上要注意樹冠線,樹林中要組 織透視線。要重視植物的景觀層次,遠近觀賞效果,遠觀常看整體、大片效果, 如大片秋葉,看才欣賞單株樹型、花、果、葉等姿態。更主要的還是要考慮庭園種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種植。配置植物要處理好與建築、山、水、道路的關系。植物的個體選擇,也要先看總體,如體型、高矮大小、輪廓,其次才是葉、枝、花、果。
三、選擇適合的植物種類,滿足植物生態要求
按照綠地的功能和藝術要求選擇植物種類,例如行道樹滿足主要功能蔽蔭的同時,要求選擇樹干高,容易成活、生長快、適應城市環境、耐修剪、耐煙塵的樹種。而綠籬要求選擇上下枝葉茂密,耐修剪能組成屏障的樹種。種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乾旱,並要襯托山景。水邊植物要求能耐濕,且與水景相協調。在紀念性園林中,可以種些象徵紀念對象性的樹種和被紀念人所喜愛的樹種等。要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長,一是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使種植植物的生態習性和栽植地點的生態條件基本上得到統一,另一方面就是為植物正常生長創造適合的生態條件。選擇植物應以當地鄉土植物為主,也可採用引種馴化成功的外地優良植物種類,或能夠創造滿足所要求生態條件的外地植物。
四、種植的密度和搭配
樹木種植的密度是否合適直接影響綠化功能的發揮,從長遠考慮,應根據成年樹木樹冠大小來決定種植距離。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綠化效果,種植距離可近些。一般常用快、慢長樹適當配置的辦法來解決遠近期過渡的問題,但是樹種搭配必須合適,要滿足各種樹木的生態要求,否則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貳』 景觀設計的植物景觀
植物景觀配置設計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技術。
相對於其他行業設計,植物景觀配置,無論是從藝術的角度還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發展上比較滯後的領域:從藝術角度來說,它缺乏完整系統的設計理論指導;從技術角度來說,它缺乏明確的設計標准和結果評判標准。再加上植物景觀配置特有的生態問題和時空變化等特性。它們無疑都將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難度,同時也會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
植物景觀配置設計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設計流程乃至設計程序,它們可以用來減少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增加設計結果的可判定性。同時還可一定程度地增加設計工作的系統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統質量保障能力。
植物景觀配置的最終結果是要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選什麼樣的植物?
2.選多大植物?
3.選多少的植物?
4.如何搭配並布置到地面上?
5.構成什麼樣的植物景觀?
1-4涉及到以植物個體為元素來選擇與布局的問題;5則涉及以植物配置後的群體為元素來選擇與布局的問題。
植物景觀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規范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步驟過程。從結果來說,是按照上面1-5的順序進行;但從設計的實施過程來說,確是倒著來,先解決第5個問題,然後解決1-4個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植物景觀配置在設計階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
2.各植物景觀類型中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
3.系統地檢查審評,即質量保證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三個步驟的順序並非一成不變的,在設計過程中,三個環節會互有穿插,有時還互為前提。 簡單說,植物景觀類型就是植物群體配置在一起顯現出來的外在表象類型。比如說:密林,線狀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樹,灌木叢林,綠籬,地被,草坪,花鏡等等。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設計就是把諸如密林,線狀的行道林,孤立樹,灌木叢林,綠籬,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觀類型而不是植物個體作為設計元素進行空間配置,設計師需要從整體上考慮什麼地方該布置什麼樣的植物景觀類型。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首先是源於整體景觀結構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說的結構性景觀布局。結構性景觀布局主要確定設計區域的總體景觀框架。它主要基於顧客的總體景觀意向需要和整體美學原則的需要來構築景觀框架。結構性景觀布局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景觀框架區劃。
其次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源於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說的功能性景觀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說某個地方需要遮蔭,某個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擋外部視線或隔離噪音,林蔭道路,廣場遮蔭等等,是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的基本考究。
再次源於景觀美化設計上的需要,比如說整體上布局安排景觀線,景觀點,某個視角需要軟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層次的變化等等。有時也會源於其他特殊的或景觀布局過渡需要。
作為設計元素,植物景觀類型同樣具有諸如顏色、大小、質地、形狀、空間尺度等要素特徵,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工作即是基於植物景觀類型的這些要素特徵而不是構成植物景觀類型的植物個體的要素特徵,並遵循植物配置理論所述的設計原則與創作手法來設計創作的。植物景觀類型是由多種植物組成的,他們的要素特徵雖與個體的要素特徵高度相關,但絕不等同於某個個體植物的要素特徵或多個個體植物要素特徵的簡單疊加。有時會表現出與個體植物的要素特徵完全不同的要素特徵。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觀類型的要素特徵不僅與植物景觀類型內部的植物構成有關,而且與內部植物個體的結構排列方式有很大關系。另外,同一植物景觀類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結構組合。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是總體景觀方案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地帶有美學創作的因素,相對來說,是一項習慣性,發揮性多於程序性的工作。該流程工作完成後一般會產生如下資料:
1.植物景觀類型規劃布局圖(包括一些節點立面圖)
2.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
3.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
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寫作,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問題類似文章寫作中的文章構思和文章綱要草擬階段。文章寫作的時候,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寫什麼樣的內容,什麼風格,段落結構如何編排布局,中心主題如何展開表達等等問題,而不是首先考慮用什麼字、詞或語句等問題。同樣在植物景觀配置設計中,首先考慮的植物景觀類型選擇與布局,而不是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 整體植物景觀類型布局選擇完成後,就要開始進行各個植物景觀類型的構成設計,即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主要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植物品種的選擇,
2.植物大小的確定,
3.植物數量的確定,
4、植物個體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等。
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性問題,除了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過程中需要較多關注美學設計知識外,其它更多的是趨向解決生態技術問題。因而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往往是一種程序化地工作。
1.植物品種選擇
植物品種選擇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據植物景觀類型布局圖、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和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等資料,綜合分析各景觀類型的結構,確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制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
(2)分析確定配置場地的氣候耐寒區,和主要環境限制因子。
(3)根據場地的氣候耐寒區、主要環境限制因子、和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來與植物庫數據配對搜尋,確定粗選的植物品種。
(4)據景觀功能和美學的要求,進一步篩選植物品種。
(5)確定各植物類型的主要品種
主要品種是用於保持統一性的品種,是一種植物景觀類型的主體構架品種。一般來說,主要品種品種數量要少(比如說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數量多(比如說80%)。主要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一定要比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高一個級別,同時能夠對場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夠的耐性。
主要品種分各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和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是指設計區域內佔主導地位(面積或空間)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
(6)確定各植物類型的次要品種
次要品種是用於增加變化性的品種,品種數量要多(80%),但植株數量要少(20%)。如特別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可以不高於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有條件或成本不高的情況小,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主要限制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
主次要品種的比率按各景觀類型分別計算分配。
(7)確定植物品種的數量
原則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則,但並非植物品種越多越好,杜絕拼湊。
一般的小區來說,15-20個喬木品種,15-20灌木品種,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種已足夠滿足生態方面的要求。當然,國家有特別規定的,按相關規定辦理。
2.植物初植大小的確定
在中國,對種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規格沒有具體的標准規定。更多地是根據客戶喜好和設計者的習慣來確定。
有經驗的設計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學的生態的手法來綜合確定。
以喬木為例,國外比較通行的喬木層尺寸一般也就在徑階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慮到國內的習慣,建議喬木層尺寸徑階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較為適宜,一般不要超過14-15公分。為了滿足及時效果的需要,可以採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數量(高度100厘米-250厘米),增加覆蓋對比等等。在樹體比例尺度的處理方面,盡量縮短最大規格和最小規格植物的大小差距。
3.植物數量的確定
准確地說植物數量確定問題是一個跟栽植間距高度相關的問題。一般說來,植物種植間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確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植物生長速度的快慢適當調整,但決不能隨意加大栽植密度。
4.在植物景觀類型結構中的位置定位
根據各景觀類型的構成和各構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將他們布置到適宜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會較多涉及到基於植物個體的美學設計問題。
從個體到構建植物景觀類型的群體組合,其實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借用一些景觀類型構成模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模塊可以通過模擬自然、調查分析以前的設計或設計建模等方法獲得。模塊在入庫使用前必須是經過美學或生態檢驗論證過的。模塊如同工業品中經過系統檢驗有質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 由於交織著生態、美學乃至經濟和其他等多種因素,植物景觀配置工作是十分復雜和繁瑣的,在設計過程中出現遺漏和紕漏是難免的。因此一件設計作品完全完成或階段性完成後,進行系統的審評復檢是很有必要的,它是設計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審評主要進行兩大方面的審評:美學原則審評和生態原則審評。審評程序主要由審評內容,審評方法和結果評定標准三個方面組成。比如說平衡原則的審評程序大致如下:
1.審評內容
設計是否符合平衡原則
2.審評方法
(1)找出設計區域或分區的中心點
(2)以中心點為交點繪出兩條正交軸線
(3)比較兩條軸線兩側的配置的植物景觀類型,植物個體類型,規格大小,分布和數量等
3.評定標准
兩條軸線兩側的植物景觀類型,植物個體類型,規格大小,分布,數量基本一致。
需要說明的是:植物景觀配置結果審評即可作為是設計者自檢之用也可作為甲方和第三方對設計結果評審之用。並且不僅需要在整個設計完全結束後進行植物景觀配置結果審評而且需要在植物景觀類型選擇與布局工作完成後就要進行階段性審評。
『叄』 廣場植物配置說明如何寫
一般都包含這些內容,你根據自己的設計內容再做修改就可以了。
一、種植依據:
1、甲方提供的相關建議和意見;
2、方案設計圖和擴初設計圖;
3、設計方現場考察、測量及其記錄;
4、根據國家及本地區相應的園林花木苗圃的有關規范和標准。
二、種植要點及說明:
1、喬木定量採用假植苗,假植苗定植前,要進行根部修剪,剪去傷根枯根和腐爛的根系。喬木定植要立支柱以防風搖,防止機械損傷影響成活率。
2、格按苗木表規格,應選擇枝幹健壯,形體健美的苗木,大苗移植量減少截枝量,嚴禁出現沒枝的單干單木,喬木分枝不少於4個。樹型特殊的樹種,分枝必須有4枝以上。
3、規則式種植的喬灌木,同一樹種規格應大小統一,栽植和群植喬灌木應高低錯落。
4、分種植的的花灌木帶,植物帶種植密度應大於規定的密度,平面線型應流暢,邊緣成弧型,高低層次分明,且於周邊點綴植物高差不少於30cm。
5、孤植樹應樹形姿態佳美、奇特、耐看。
6、大苗移植規格按土球設計要求(土球直徑大小可為苗木地徑的6-8倍,土球厚度應不小於土球高度的2/3。
7、苗木表中所規定的冠徑,是指枝葉伸展的冠幅,冠幅尺寸是指子豐滿部分,只伸出外兩、三個單枝不在冠幅所指之內。
8、種植胸徑在5cm以上的喬木應設支柱固定,支柱應牢固,綁扎樹木應夾墊,綁扎後的樹干應保持直立。
9、草皮移植平整度誤差小於等於1cm。
三、種植苗木土球於樹穴的要求:
1、定植前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改良土壤的結構,調整酸鹼度,改善排水條件;不含石塊、建築垃圾,如果是回填土,不能是深層土,最好以疏鬆濕潤、排水良好、富含有的肥沃或粘壤土,PH5-7之間較為理想。故在整地挖穴時,最好將腐熟肥或肥拌土施入穴底,如根系球大於30cm,且要加上20公分厚的有基肥,再覆蓋一層土後種植,克服土壤貧瘠,使苗木今後生長強壯。
2、種植要求:
(1)30%細砂;
(2)20%的碳灰土替代物(其中:氮1.1%,五氧化二磷1.08%,氧化鉀1.4%有機物質87.6%,密度要求:乾重420磅/立方);
(3)拌土時每立方加包衣覆合肥1公斤。
3、樹穴大小直接影響到以後根系的生長,樹穴心須是坑底(樹穴的面直徑和底直徑相等),喬木樹穴的深度要比苗木土球長度超出20cm,如苗木土球為60cm,則樹穴要挖深80cm,以保證苗木主根在樹穴內不窩根。
4、植物挖穴時注意事項:
(1)位置正確;
(2)規格適當;
(3)挖出的表土與底土分開堆放於穴旁;
(4)穴的上,下口應一致;
(5)在斜坡上挖穴,應先將斜坡整成一小平台,然後在平台上挖穴,挖穴的深度應從坡下口開始計算;
(6)在新填土方處挖穴,應將穴底適當踩實;
(7)土質不好的應加大穴的規格;
(8)挖穴時遇雜物要清走;
(9)挖穴時發現電纜,管道等要停止操作,及時找有關部門配合解決;
(10)挖穴時如遇上障礙物,應找設計人員協商。
『肆』 商業寫字樓廣場植物設計太多落葉好嗎
肯定不好啊。不知你說的是寫字樓還是寫字樓廣場,如果是寫字樓這種情況還版是要找植物租賃權公司,租植物又不貴,有專門的養護工,所以員工不用打理這些植物。如果是廣場,還是要找園林公司設計一下怎樣合理的布局植物,而且也會有後期養護啊,應該是不會出現太多落葉情況。選成都伊甸園花卉你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很高興為您解答,望採納
『伍』 什麼植物適宜種在北方廣場上
廣場上種植復什麼樹種較制好要一些冠大陰濃樹形挺拔優美的例如銀杏白蠟五角楓類的 由於植物具有生命的設計要素,其生長受到土壤肥力、排水、日照、風力以及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設計師在進行設計之前,就必須了解廣場相關的環境條件,然後才能確定、選擇適合在此條件下生長的植物。 樹木應以優良鄉土樹種為主,其配植,可以採取一點、兩點、線段、團組、面、垂直或自由式等形式。在保持統一性和連續性的同時,顯露其豐富性和個性來。例如,在不同功能空間的周邊,常採用樹籬等方式進行隔離,而樹籬通常選用大葉黃楊、小葉黃楊、紫葉小檗、綠葉小檗、側柏等常綠樹種;花壇和草坪常配置30cm-90cm的鑲邊,起到阻隔、裝飾和保持水土的作用。還可以考慮常綠和落葉相結合搭配,一般選樹干比較通直,分枝點稍微高點,樹冠飽滿,有較多分枝的喬木,比如:常綠樹種:香樟,女貞;落葉樹種:法梧,銀杏,楓樹。當然,最重要的是考慮當地氣候環境所能適宜健康生長的樹種。
『陸』 廣場景觀設計植物算材料嗎
你好,朋友,景觀設計植物也是算材料的。
『柒』 一般商場會考慮做花卉綠植景觀造型嗎
不同的商場領導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品味,一般商場內做花卉綠植景觀造型的不是很多,尤其對於真實的綠植景觀,往往即使做了花卉綠植景觀也常採用模擬綠植,而且規模較小。用來調整商場色調,降低人們生活工作帶來的焦躁,營造一種綠色舒適的氛圍。
商場中常使用花卉綠植作為擺件,裝飾,形成景觀造型則一般需要較大規模,所以,一般經營者考慮較少。這主要是由於,花卉綠植景觀造型的費用通常較高,養護復雜,維持時間較短,專業性較高等,讓人經營者需要慎重考慮,綠植景觀營造的取捨以及產生的經濟價值。
花卉綠植景觀造型,常見於大型公園、主要客運車站、植物園及其它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
『捌』 誰曉得道路街道景觀設計常用植物有哪些
常用的有:羅漢柏、紫荊 、紫薇、石榴、紅瑞木、金葉女貞、夾竹桃、月版季、大葉黃楊等
比如紅瑞木:枝條權紅艷美麗,是景觀花灌木中枝幹較為奇美的樹種。同時也是北方地區秋季觀葉,冬季觀乾的灌木;宜孤植或散植於草坪開闊處, 水畔、向陽坡地作觀賞花木,多應用於公園、街道、廣場、居住區、庭院、 校園、等景觀項目中。可密列植作花籬。在與其他景觀樹木搭配造景時, 由於枝色艷麗,個體較小,常作前景觀賞樹種,後以常綠針葉作背景樹, 尤其是在冬季紅綠掩映,如果瑞雪飄飛則效果更佳。可與黃楊、月季、小 檗、黃刺玫、榆葉梅等間植於建築前沿、街道、道路兩旁、廣場邊沿作景 觀觀賞花木,搭配效果良好。
『玖』 用植物做景觀規劃廣場
規劃海菲茨規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