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廣場互動課堂怎麼
Ⅰ 如何實踐教育思想的內涵
請參考
一、對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的思考
圍繞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構築起來的學校文化是學校核心競爭力之所在。袁振國教授在《校長的文化使命》一文中指出,「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綜合競爭力的表現」,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卻有著巨大的凝聚力、推動力和生命力。
學校的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作為「反映教育本質要求的、影響和決定學校整體發展的、來源於辦學實踐又作用於辦學實踐的理性認識和價值追求」,必須「根據變化的實際情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在辦學實踐中不斷提煉,不斷完善,使之充分體現時代性,反映規律性,富於創造性」。[1]辦學實踐無止境,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的完善也就沒有窮期,真正有價值、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應當富含與時俱進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能夠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時代特徵,順應時代要求,面向未來,對思想、理念的內涵進行不斷調整與豐富、拓展與提升。
「辦學理念作為一種精神內涵應滲透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當中,以現代學校制度作保障」,「必須貫徹在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用理念來規范辦學中的一切行為」。[2]也就是說,學校的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既是一種觀念形態,更是一種實踐形態。
二、「兼善教育思想」的內涵及其實踐
1.梳理兼善歷史文化,提煉兼善教育思想,形成兼善辦學理念
我們認為,學校發展要繼承優秀傳統,也要突破傳統;要正視現實、實事求是,也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在具體實踐中,學校校級幹部承擔「兼善·兼善教育·兼善教育思想」系列主題報告,在師生中開展系列徵集活動,組織「兼善天下與學校發展」師生論壇,全面回顧學校的發展歷程,深度挖掘學校的文化積淀,廣泛聽取意見,依託專家引領,形成學校的辦學理念,即「兼善天下」。
「兼善天下」作為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價值追求,是兼善教育思想的凝練表達,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精神和一個目標。所謂思想,就是獨善其身於兼善天下的永恆追求過程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思想;所謂精神,就是「讀兼善,捨得干」的忘我精神;所謂目標,就是為國家強大、民族興盛而奮斗的理想。作為辦學理念,它是一種精神支柱,是我們不斷努力的內驅力和共同的價值觀念。
「兼善天下」是兼善傳統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傳承與回歸,也是一種發展與豐富,它是一種協作奉獻的團隊精神,是一種有所作為的入世精神,是一種厚德載物、推己及人的博愛精神,是一種海納百川、和而不同的開放精神,是一種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兼善天下」教育思想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和與時俱進的思想;體現教育均衡發展思想;更體現了學校繼承與發揚辦學傳統,把學校推向新的發展階段的信心和決心。
2.打造學校特色文化,構築兼善天下的有形載體
「大象無形」,文化無處不在,但文化也不能脫離具體的物質載體而存在和呈現。學校文化建設要凸顯學校的歷史積淀,體現當地的地域文化,反映學校的辦學思想與基本理念,延伸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作用於每一位師生員工。
——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學校先後籌資修建「作孚樓」、改建「博和樓」,充實與更新教學設施設備,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物質環境。從讓學校每堵牆壁、每個景觀、每座樓宇都說話,打造高品位校園入手,建設了融北碚地域文化和兼善歷史文化於一體的「兼善教育廣場」及其配套設施。「兼善教育廣場」在簡約中流露出一種大氣,在古樸中透顯時代的韻味,既不富麗也不恢弘,以「兼善」命名,賦予了「兼善天下」理念以一種存在形式,使「兼善天下」理念有了一個物質化的載體,再輔以年級文化、班級文化、職工溫馨家園等的建設,讓厚德載物的精神熏陶和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力量,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文化形象識別系統設計。從辦學理念、學校歷史、師生規范、專業特色、校園標識、兼善網站等方面綜合考慮,完善並宣講校訓、校風、校徽、校歌和校規等,形咸有鮮明特色、統一和諧的校園理念與形象。設立兼善教育文化節,組織體育節、讀書節、科技節、藝術節,渲染學校文化氛圍,傳遞學校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不斷提升校園文化對師生啟迪感化和塑造等潛移默化的內化功能。
——確立兼善制度文化構建。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學校制定和完善了科學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包括落實教學常規,行政幹部周聽課調研製度,教研組教研製度和校本培訓制度,探索課堂教學策略,讓教學過程真正咸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德育上關注細節,完善了德育系列工作評價及安全獎懲細則。後勤、財務等制度做到服務師生,透明公開。學校工作報告、重大決策等都通過規范的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經常召開懇談會,徵求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廣開教職工表達心聲的渠道,定期研究教工意見、建議並予以回應,促進教職工積極性調動和主人翁責任感的形成。組織教職工開展一系列如考察、聯歡、聚餐、登山、趣味比賽等活動,培育和諧的人際關系,讓教師感覺到學校發展和每位教師的現在與未來密切相關,學校永遠是教師的「精神家園」。
3.完善隊伍建設機制,確保「兼善天下」理念的落實
學校從教育觀念、學科教學等方面發掘歷代兼善優師的教育思想,使之成為新時期兼善教師成長的精神食糧。學校內涵發展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教師隊伍思想的再塑造。新的時期要求教師深刻地領悟學校辦學理念「兼善天下」的豐富內涵,體會學校的教育理想「服務社會,兼善天下」的文化本質,培養教師的教育理想,願意為教育理想執著追求、無悔奉獻。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在學習、繼承的基礎上引導教師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建設一支「強己育才,兼善天下」的優秀教師隊伍。
——立足個體,發展教師。學校辦學理念「兼善天下」表現在教師發展層面上,就是基於教師的思想素質,通過教師的不斷學習和對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建立起對教育事業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情感、意志及信念。立足學校實際,針對教師的不同需求,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分別組織青年教師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和後備名師培訓,進行分層次培訓,著力打造兼善特色的教師成長鏈。
——搭建平台,和諧發展。不同的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這是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是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建構對事物的理解,在這個意義上,每一位教師的差異都是教學資源。學校採取多方互動,搭建現場教研平台和網路教研平台、舉辦「兼善教育文化節」、編印校刊等措施,使其成為思想展示、思維碰撞、智慧聚集的平台。
——完善評價,激勵創新。學校制定了《重慶市兼善中學集體備課考核制度》、《重慶市兼善中學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重慶市兼善中學關於加強教學工作的實施意見》、《重慶市兼善中學關於教職工參與教研教改的獎勵辦法》、《重慶市兼善中學骨幹教師評選方案》等制度文件,通過檢查評價,調節管理措施與激勵措施,規范教職工的教育行為。
4.構建「兼善天下」德育模式,形成兼善德育特色
教育的基本職能在育人,學校的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必須轉化為具體的教育目標設計,並輔以配套的教育內容、教育過程以及評價促進機制,最終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上。通過實踐,我們基本形成了「理念導引、文化滲透、活動培養、評價促進」的兼善德育模式。
「兼善天下」的思想需要通過厚重的文化浸潤沁入學生的靈魂,在豐富的活動中逐漸養成一種習慣和思想品性。為此,我們設計實施了「兼善教育」系列活動課程,包括「兼善教育」的基礎課、專題教育活動課和有利於學生和諧發展的拓展型課程,先後形成了學生選修課程99門,開發了《盧作孚思想與兼善精神》、《孟子·儒雅風范》等11本校本教材,構建了校本課程加選修課程的3-3-4體系。
學校還構建了「兼善教育」主體發展性評價體系。從「學生咸長記錄袋」、「互評卡」做起,嘗試「發展報告冊」、「素質報告單」、「家長、教師鼓勵性評語」等做法,形成了今天的「課堂評價手冊+學期報告單+畢業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檔案袋評價、表現性評價等評價方法多樣化和人本化。「『兼善模式』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性評價」取得了顯著成果,其經驗受到了全國同行的高度評價。
5.探索教學模式實踐策略,形成靈動的課堂文化
學校的教育思想與辦學理念必須落實到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同時,它也最能體現我們的兼善教育思想:「自主」與「合作」正好對應「善其身」與「共達其善」兩種境況,通過自主學習完善自我,通過合作探究中的分享使每位學習者都學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兼善天下」。通過大量的課例研究,我們逐漸構建了「以研究型教師為核心,以課堂活動為載體,以研究性學習為基礎,以發展性評價為根本」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制定完善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強調「學生主動學得怎麼樣」,倡導「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通過實驗研究,許多教師學會了合作與交流,學會了開發教育資源,學會了課堂的生成與創新。一批研究型教師成為「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實踐的核心力量。
6.探索示範輻射,實現共達其善
學校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兼善教育思想及其文化、制度以及具體實踐的示範、輻射作用,探索了託管捆綁、聯片研討、合作幫扶、互動取經等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示範輻射形式、途徑與方法,為進一步落實重慶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實現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戰略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了寶貴經驗。
三、兼善教育的思想實踐,促進了學校內涵發展
兼善教育思想內涵研究及其實踐重實際,重研究,重探索,著力從兼善教育文化的構建入手,審視學校的傳統與優勢,提煉教育精華,使辦學多了一些理性,少了幾分隨意。由此帶來的是學校發展明顯加快,學生素質顯著提高,校長和教師隊伍總體素質明顯提升,有效地擴大了學校教育資源,提高了學校教育的服務能力,起到了輻射示範作用。近兩年,學校榮獲各種榮譽28次,其中獲國家級和市級榮譽8次;教師獲市級以上榮譽69人次,各類獲獎147人次;學生獲各類獎勵和榮譽的有1837人次。去年底,學校作為重慶市教委推薦的北碚唯一一所學校參加了全國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展,今年初,其成果在央視《校園風采》欄目中播出。
「功深百練催筍成竹,才俱千均潤花著果」,走內涵發展之路,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全面進步與核心競爭力的進一步增強,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永恆的研究課題。我們相信。根植於民族文化之中的兼善教育文化,將以嶄新的時代面貌展現在教育發展最前沿,展示出蓬勃的教育活力。
Ⅱ 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的校區介紹
模具總校
鄭州聯大教育集團、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模具總校創建於年春天,模具總校坐落在美麗的鄭州市文化中心——文化路上的鄭州大學國家模具中心大廈,接鄰農業大學、鄭州大學工學院、信息工程大學、河南財經學院等眾多的高等學府,河南省實驗、9中、鄭大工學院附中、農大附中毗鄰,文化路1小、2小、農大附小、鄭大工學院附小環繞,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為前來我校學習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國際俱樂部鄭州獨一無二,有專門的外國專家公寓樓。外地學生可提供大學公寓或大學家屬院住宿。
測院校區
鄭州聯大教育集團、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測院校區位於興華北街與桃源路交叉口,金水河濱河公園南畔,距我市最大的外語角「濱河公園鄭大外語角」僅200米,測繪學院新樓盤,校區屬於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安全規范的測繪學院物業管理,北接綠城廣場、碧沙崗公園,向西輻射鄭州市政府機關及家屬區,與鄭大家屬院、鄭大南校區一路之隔,2中、57中、外國語初中部、鄭大附小、隴西小學、伊河路小學等環繞,文化教育、高端社區密集,聯大▪測院校區為聯大建校八周年戰略發展又一重大舉措,盛世奧運炫英語,奧運八月橫空出世,填補了西南區優質外語培訓教育的空白,相信會使更多的學生和家長獲益。
農大校區
鄭州聯大教育集團、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農大校區位於鄭州市文化路與豐產路交叉口西北角的農大科技樓二樓、三樓,與東南角的聯大模具總校遙相呼應,此交叉口被譽為文化路培訓帶的金三角,被公認為鄭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培訓中心。周邊文化路一小、二小、黃河路一小、二小、鄭大附小等重點小學以及農業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教育學院等眾多高等學府都與其相鄰,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和人文環境。聯大擁有高素質的四專型教學精英和一支高質量的教學隊伍,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聯大蒙氏、聯大小洋人、聯大童銘教育等為主的少兒品牌,並獲國家工商總局保護。形成了以全英授課、小班教學、親子游戲、科學管理為特色的聯大蒙氏英語,從而完成了對孩子智力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注意能力、記憶能力、邏輯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運動能力、音樂能力的培養。
輕大校區
鄭州聯大教育集團、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輕大校區位於鄭州市東風路新科大廈,金水區政府斜對面,與財經學院家屬、輕工業學院家屬院、農大第三生活區、高教園區毗鄰,向北輻射到北環各大型社區,被譽為聯大的北部橋頭堡,從聯大小洋人蒙氏®少兒英語、到小升初、到中學部神童工程培養三部曲,開設朗文幼兒ST系列,少兒劍橋英語系列,SK精品中外教視聽說系列,Side by Side系列,新概念系列,童銘教育系列等眾多班型。生源上升強勁,創造聯大校區發展史的多項記錄,前景廣闊。
省科技館校區
鄭州聯大教育集團、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省科技館校區坐落於鄭州市主幹道花園路北、我省科技中心——省科技館院內。毗鄰鄭東新區,南蒞紫荊山路,西接文化路,北臨北環,鏈接市區各大交通主幹樞紐道。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規范的物業管理、安靜的學習環境、濃郁的科協氛圍、密集的省直單位居民社區贏得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鄭州市2號地鐵線的立項開工,地鐵站口幾步之遙,勢必為貫穿南北的沿途家長和孩子帶來更多享受聯大優質教育的機會,希望開始在這里延伸……
市總工會校區
鄭州聯大教育集團、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市總工會旗艦教育廣場,是聯大為迎接九周年校慶組建的一個超大型、綜合型旗艦教育廣場。彰顯聯大「投身於教育,奉獻於民眾」的辦學理念,是聯大優質教育繼2008年金秋成立測院校區以來,挺進西區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至此,聯大在京廣線以西的市區內形成了牢固的「金三角」戰略布局:河醫校區、測院校區、市總工會旗艦教育廣場三大校區相得益彰,三校區將給我市西區家長和孩子提供更加優質、就近入學的保障。
省電視台校區
鄭州聯大教育集團、鄭州聯大外國語學校省電視台校區,花園路省電視台南側大富華商務樓三樓,,是聯大在花園路上的北大門,為我省媒體工作者和子女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與華北水院、鄭州牧專等大專院校毗鄰,向北覆蓋21世紀社區、鹿港小鎮、迎賓路別墅區等高端社區,交通順暢。未來設計容量可容納2000名學生就讀。與聯大省科技館校區珍珠相連,遙相呼應。 鄭東新區中央花園校區
鄭東新區將迎來高端少兒培訓。隨著新東區的社區環境的逐漸完善,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喬遷鄭州最適合居住的鄭東新區,但優質的課外輔導卻沒能跟上,家長不得已駕車擠進擁堵的市內、或多次轉乘公交奔波於東區和市內,家長和孩子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路上了,在家長的期盼中,聯大毅然做出決策:把聯大高端培訓開到鄭東新區去!雖然可能因為新區學生還相對較少,需要兩到三年的虧損,但聯大甘校長認為,看到鄭東新區家長晚上和周末帶著孩子不辭辛苦,到聯大文化路農大校區和花園路省科技館等校區學習,很是為家長和孩子的求知精神所感動,聯大寧肯讓老師們辛苦些,把孩子們喜歡的優質課堂搬到新區孩子們的家門口——聯大鄭東新區中央花園VIP校區就這樣應時誕生!聯大「投身於教育,奉獻於民眾」的辦學精神在這嚴寒的冬天為鄭東新區的孩子和家長送來股股暖流,規劃十二月十八日開業,校區前期主要招收3-18歲青少年,長期規劃將進一步擴大到出國語言培訓和白領精英培訓。甘校長透露。
中央花園VIP校區位於金水東路與通泰路交叉口鑫苑中央花園會所二樓,與聚園路小學、八十六中毗鄰,給周邊鄭州八中鄭東新區學校、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北大附中、北大附小、鄭東實驗中學和小學、建業小哈佛雙語學校、海文實驗幼兒園帶來就近學習的便利。臨主幹道金水東路,中州大道、未來大道、金水大道、鄭開大道可實現快速聚結,地鐵一號線橫貫,交通順暢,四周輻射鄭東新區CBD中心、鑫苑中央花園、傘花園、建業城市花園、建業金水花園、英協花園、銀基王朝、鑫苑花園、曼哈頓廣場等,甚或中牟和開封的孩子皆可利用周末由家長驅車或搭乘鄭開城際公交前來輕松學習,聯大中央花園VIP校區將成為聯大在鄭東新區東大門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聯大優質教育東擴的先鋒,更代表了鄭東新區教育培訓崛起的風向標,在聯大建校十年來,彰顯聯大「投身於教育,奉獻於民眾」的辦學理念,期待聯大這顆「新秀」能在不久的明天與新區繁榮同步大展宏圖。
VIP學習中心
聯大VIP學習中心位於經三路金成國際廣場B座,坐落於金水區核心地段,南臨農科路,北臨東風路,西接花園路,向東貫通鄭東新區,市區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是知名企業、金融巨頭的聚集地。校區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環境優越,教學設備先進,擁有獨立的專屬VIP教室近30間,另配有功能性極強的圖書館,讓學生和家長在放鬆休閑中領略各國原版書籍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VIP學習中心還設有「國際語言沙龍」和「美國小鎮」兩個集休閑與學習於一體的活動區,每月每周由外教專家主持的各種互動性主題活動使學員置身於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語言從體驗西方文化開始,寓教於樂。
省教育學院校區
聯大教育學院精品學習中心於2012年4月8日正式成立,位於緯五路與經五路交叉口省教育學院內,坐落於金水區的核心地段,東臨花園路商業中心,西臨文化路高校園區,北臨黃河路,南接金水路行政區域,交通四通八達,是金水區行政、教育、金融、商業聚集地。作為鄭州市四大教育集團之一、鄭州市優質教育倍增工程的民辦教育輔導機構,該校區填表補了本地區過去一直沒有大型、優質教育資源的空白,為周邊緯五路一小、緯五路二小、緯三路小學、黃河路一小、鄭州八中、經緯中學、省實驗幼兒園、省政府幼兒園、省委幼兒園、水利廳幼兒園等學校的家長和學生想近距離通過輔導提成績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輔導平台,把優質教育送到了家門口。
國花校區
聯大國花學習中心成立於2012年5月18日,位於鄭州市第一行政大道金水路旁,二七商圈與碧沙崗商圈之間的棉紡東路鑫苑國際城市花園三樓。周圍名校林立:200㎡社區幼兒園、建新街小學、互助路小學、百花路小學、棉紡路小學、棉紡路中學、鄭州四中、鄭鐵六中、鄭州四十八中、鄭州大學醫學院、河南工業學院等中小學和高等學府!學習中心總面積達700多平米,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齊全。
購書中心校區
聯大市購書中心精品學習中心校區,位於西太康路與民主路交叉口的鄭州市新華書店購書中心,是鄭州市規模最大、經營最久的新華書店之一,其優質的購書學習環境與充足豐富的圖書資源深受鄭州市民百姓認可。聯大教育集團與鄭州購書中心的成功「聯姻」,既是教育企業教學品質的提升,也是購書中心周邊產業鏈的擴充,雙方今後將深入開展教育產業合作,開啟強強合作新模式。2012年8月,聯大教育集團強勢入駐鄭州市新華書店購書中心六樓。2013年1月6日盛大開業!校區毗鄰大商新瑪特、大上海城等多家大型商業網點,是鄭州市傳統商業、文化的中心。
紫荊山校區
聯大紫荊山路精品學習中心位於鄭州市二七商圈與紫荊山商圈之間,南臨隴海路西臨紫荊山路,位於方圓創世大廈A座三樓(大潤發北側)。於2012年10月18日盛大開業,作為鄭州市四大教育集團之一、鄭州市優質教育倍增工程的民辦教育輔導機構,該校區填補了南段地區過去一直沒有大型、優質教育資源的空白,將成為聯大在南大門一顆璀璨的明珠,為鄭州市第五中學、鄭州市第十中學、鄭州市第四十五中學、鄭州市第三十九中、鄭州市第101中學、創新街小學、回族區外國語小學、回族區實驗小學、扶輪外國語學校、工二村小學、南關小學、逸夫小學等中小學想近距離通過輔導提高成績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輔導平台,把優質教育送到了家門口!
普羅旺世校區
聯大普羅旺世精品學習中心,位於鄭州市金水區國基路索凌路交叉口西側-溫莎城堡一樓。填補了我市北區無大型培訓機構、優質教育資源缺稀的空白,讓更多的學生不跑遠路就能享受全科、高端的輔導。聯大普羅旺世精品學習中心的成立標志著聯大教育集團正式進駐鄭州北區地標-普羅旺世社區。同時學習中心於2012年11月8日正式成立,也是聯大教育集團向「十八大」的獻禮。
楓楊校區
聯大培優中心(楓楊校區)是鄭州聯大教育集團建校15周年之際又一巨獻。創建於2000年5月18日,建校近15年來始終秉承「投身於教育,奉獻於民眾」的辦學理念,教學質量和教務管理雙核心戰略,在業界以高質量、穩健發展而聞名!該校區位於高新區翠竹街863工業園內2號樓A座二樓,南臨鄭州外國語學校,西臨鄭州外國語學校分校,東臨科學大道,是從市區到楓楊外國語學校的必經之路,離鄭州中學僅有2公里的距離。該校區環境清靜優越、教學設備先進,各教學區域相對獨立。
七中校區
聯大七中校區坐落在三全路新七中旁(花園路西300米),於2015年3月8日開業,聯大精品學習中心——普羅旺世校區和七中校區的先後成立,不僅填補了鄭州北區的大型培訓機構、優質教育資源缺稀的空白,更是把聯大優質教育送到學生家門口。聯大精品學習中心(七中校區)以打造精品小班教學模式,突出以校長為教學先鋒,建立負責任講成效的中小學培優基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變化,聯大更加註重教育國際化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