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體育公園健身廣場在哪裡
A. 如何在街道、公園、廣場和綠地等場所規劃設置一些文化體育設施
首先要取得相關部門認可,隨後取得土地使用權,再就是根據要求提供相關設計,需要上規委會討論並做備案,如果一切順利,剩下就是施工圖繪制審查,隨後施工。
B. 體育公園的地址在哪裡
閔行體育公園位於閔行區新鎮路456號。
從楓林路出發,乘坐205(盧浦大橋-靜安新城),在欽州南路換乘763(莘庄地鐵站-上海師大),抵達閔行體育公園. 約19.27公里
C. 日照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運動基地
北部是水上運動基地。佔地532萬平方米,是日照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二期工程,包括比賽水域、水上設施和陸上競賽設施。主要工程項目有瀉湖(比賽水道、訓練水道)、碼頭、環路、船庫、綜合樓、激流迴旋、游泳館、群眾性水上運動廣場等。能夠滿足2007年中國水上運動會皮劃賽艇、激流迴旋、滑水等8個大項111個小項的比賽,是世界上可承辦水上運動項目最多的場地,同時也是具有國際水準的旅遊休閑景區。
萬平口橋五跨連拱,五環倒映,從中跨到邊跨,跨徑依次遞減,富有韻律和節奏感;大橋採用特殊的全透空設計,簡潔明快,輕盈飄逸。萬平口橋總長300米,寬28.6米,最大跨徑65米,最大通航高度8米。大橋兩邊分別是0.3米的欄桿和3米的人行道,中間是22米的車行道。橋南是世帆賽基地,橋北是水上運動基地。
太陽廣場,佔地9萬平米,最多可容納觀眾3萬人,中國水上運動會開幕式在這里舉行。廣場以「水」為創作元素,西部入口處是一個圓形噴泉;中間是一條蜿蜒曲折的溪流水景帶,溪流上建有幾座設計別致的小型景觀拱橋,溪流帶中間安放6組水上運動造型的鑄銅雕塑;廣場兩側各有兩組燈光廊架,白天是造型別致的雕塑,夜晚是絢麗多姿的燈光景觀。太陽廣場東側環抱水域中的是水中舞台,有百米地下通道與舞台水中地下室相通;舞台東側是大型音樂噴泉,這是目前我省最大的音樂噴泉,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大型海水音樂噴泉之一,它有十多種水型變化,噴泉長112米,最大寬度為70米,主噴噴射高度達80米,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海水噴泉之一。噴泉下面設有浮排和浮箱裝置,可以根據需要自由升降,配合燈光變幻,造型萬千,美不勝收。南端是一組彰顯海洋文化和水上運動特色的文化景牆,幾十座景觀照明燈在廣場中間赫然而立,盡顯雍容華貴。左側臨水處是幾組伸向瀉湖水中的瀕水大台階,整齊流暢、恢宏大氣。
摩托艇碼頭廣場佔地1萬平方米,廣場上4組大鵬展翅景觀燈和一排白帆燈將整個廣場裝扮得靚麗多姿。廣場東側是一塊面積很大的鵝卵石灘,還建有一座伸向瀉湖水中的景觀棧橋。廣場北面就是摩托艇碼頭,這里是摩托艇比賽、訓練時的停泊水域。
目標塔,也叫終點塔,它東側正對賽道終點,是電子裁判和終點裁判計時的場所。目標塔主體兩層結構,總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它的西側是終點區廣場,佔地2300平方米;北側是運動員、競賽管理綜合樓,三層結構,總建築面積13800平方米,設有六個新聞中心,比賽時,這里是政府官員、裁判員、教練員、大會組織管理人員以及新聞記者主要活動場所之一。綜合樓北面是船庫,船庫總建築面積4900平方米,主要用於存放賽艇、皮劃艇。船庫前面是個較大廣場,佔地4700平方米,廣場東側是綜合服務碼頭,比賽時賽艇、皮劃艇運動員將從這里下水。
激流迴旋位於瀉湖東岸。皮劃艇激流迴旋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水運基地激流迴旋由德國TZ公司設計,是目前世界上規模一流、標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設施。整個激流迴旋場區佔地300畝,共設有三條水道,分別是400米比賽水道、600米業余水道和220米初學者水道,在保證比賽功能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設施的賽後利用,比賽利用率佔30%,賽後利用率佔70%。
極限運動場地按照國際賽事標准,建設有大U型槽、國際標准賽區和自行車攀爬等設施。
D. 體育公園在哪裡
體育公園在青年路
E. 日照市全民健身中心怎麼樣
挺好的,日照抄市全民健身中心位於襲青島路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日照游泳館內,是日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廣、場館設施最優、培訓資質最強的綜合健身中心。
為了更好的滿足我市全民健身、群眾體育及水上健身娛樂等需求,日照游泳館全民健身中心順勢而生。中心依託良好的場館條件,將健身類、休閑類、對抗類活動完美融合;全民健身中心規劃了游泳中心、健身中心、乒羽中心、休閑中心、娛樂中心、室外籃球網球中心六大中心 。設有高爾夫訓練室、動感單車......
F. 公園健身區域設置要求
健康步道:適用於社區、單位、公園等公共場所內具有一定長度,可供公眾開展健步走等形式的健身活動,並獲取健康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步行道路。
1.基本內容
(1)步道及相關設施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和禁止吸煙標識。
(2)位置便利,路面整潔安全,無車輛穿行。定期對步道兩側設施進行管理和維護。
(3)與市政、園林、體育、文化、團工等部門共建共享,步道寬度不小於1.2米,總長度不小於1000米或環形步道周長不小於300米。
2.環境建設
(1)步道配有線路地圖、使用說明、解說板。標有起始點和終點,及行走方向。
(2)步道兩側或路面不間斷設有步行距離、所用時間及消耗能量等標識。
(3)配有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路標宣傳,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知識。
(4)設置不少於2塊宣傳欄或櫥窗,並配有便民設施如路燈、休息椅凳等。
(5)在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設置提示牌,如:小心路滑、防止溺水、老人不宜等提示。
3.活動開展
(1)每年至少更新1次步道兩側宣傳欄或櫥窗的健康知識宣傳內容。
(2)採取多種方式鼓勵公眾利用步道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促進活動,每年活動不少於1次。
4.擴展內容
(1)步道路面採用柔性防滑材料。與城市慢跑步行道綠道建設緊密結合。
(2)利用步道定期組織開展健步走活動,每年至少2次。
(3)利用物聯網等新技術,實現步道使用頻率記錄及效果評價。
G. 全民健身日哪裡舉行
當朝陽喚醒大地,運動健身就像開啟每天生活的一把鑰匙。老人們打太極拳、舞扇子,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阿姨們和著音樂,列隊跳起了健身操;跑友們邁開腳步,不忘用社交軟體「打卡」;球友們相約切磋,為每一個精彩表現喝彩……
這一年,全民健身可謂上海的熱詞。在舉辦兩屆市民運動會後,首屆上海城市業余聯賽應運而生。10個項目聯賽、35個項目系列賽、11個品牌特色賽事活動,每月都有100餘場賽事。新穎的賽制激發百姓的參與熱情,僅「約戰普陀」挑戰賽就開展了3044場次。
上海的探索,是全民健身駛入快車道的一個縮影。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賦予全民健身事業新的起點。辦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讓全民共享體育發展成果,是構建體育強國的基石。
目前,全民健身已經形成自上而下齊抓共管的頂層設計。創建體育強省,創建全民健身模範市,創建全民健身模範縣「三級聯創」構建起全新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各地對標創建、示範帶動,搭建多點發力的政策支撐體系。
以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為抓手,不少地方在實踐中給出生動答案。河南建成縣級以上體育社會組織4128個、體育俱樂部914個,引導近4萬個健身站點開展活動。山東日照打造「一個體系、三支隊伍」,推動健身服務零距離,確保基層群眾體育「有人管、有人干、有人幫」;江蘇省建設一大批群眾身邊的體育公園、社區健身中心、智能健身房……全民健身找准發力點,構建新坐標,讓百姓收獲實實在在的好處。
2017年金秋,第十三屆全運會在天津舉行。全運會首次增設19個群眾體育項目,近8000名業余選手站上決賽賽場,直接參加海選的民間愛好者達到千萬。敞開大門的全運會為廣大體育愛好者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接地氣、聚人氣,這是「全運惠民」理念的具體踐行,更是打破體育發展壁壘、盤活體育資源的全新嘗試。
與時代發展對接,為人民需求服務,大格局創造新平台,大格局激發新活力。全民健身根植於民、服務於民,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
從發展瓶頸突破尋找新辦法創造新模式
54歲的柔力球愛好者路少霞,每天雷打不動到天津西沽公園晨練。建在這座老字型大小公園內的全民健身中心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充氣膜游泳館、室內健身房、足籃球場、乒乓球長廊、健身步道等多種設施,讓周邊居民享受到「10分鍾健身圈」的便利。
健身去哪兒?這是全民健身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與場地設施緊缺之間的矛盾,既是全民健身的痛點和難點,也是群眾體育工作的突破口。
群眾期盼什麼就解決什麼。江蘇瞄準農民鍛煉「窪地」,實施萬村體育健身工程,絕大多數鄉鎮已建成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和2000平方米左右的多功能運動場,行政村基本都建有健身房、籃球場、健身路徑乃至健身廣場等設施。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利用城市改造升級過程中留下的「金角銀邊」,在街邊建起970個籠式足球場,深受大眾歡迎。
體育公園、社區健身中心、智能健身房、商場或舊廠房改造……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因地制宜低成本建設體育設施。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統籌協調,推出解決群眾健身難的十項舉措,包括建設一批健身步道和自行車道、一批體育運動休閑綜合體、一批共享健身服務平台等。廣泛動員各級政府、社會各方面加大投入,創新政策、創新機制,加強管理,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可健身。
健身有質量,關鍵在方法。去年8月,《全民健身指南》正式發布,「練什麼」「怎麼練」有了科學依據,社會反響頗佳。
一系列新突破依託於改革創新的強大動力。改變政府包辦的格局,吸納社會力量辦體育,培育多元市場主體。浙江溫州鼓勵社會力量全方位參與群眾體育,體育部門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體育賽事培訓等服務向社會購買。據統計,全市登記備案體育社團1866家,體育社會組織全年舉辦各類比賽活動超過5000場,成為全民健身的主力軍。
創新觀念模式,釋放體育資源,激發社會活力,由此形成「全民辦體育、體育為全民」的良性循環。各級各類健身賽事活動豐富著大眾的業餘生活,普惠性公共體育服務在基層生根開花,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向深度融合邁進匯聚新共識拓展新舞台
在「十三五」總體布局中,全民健身被賦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文化繁榮、民生改善等多重價值。「全地域覆蓋、全周期服務、全社會參與、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大體育思路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群眾體育之路越走越寬廣。
——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攜手同行。
在山東日照,體育為城市打上獨特印記。「春有國際太極拳、夏有水上運動會、秋有國際馬拉松、冬有中國體操節」的四大賽事格局初步形成,2017年,全市通過體育賽事吸引遊客1200萬人次,拉動旅遊收入70億元、增長40%。
浙江溫州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全市社會力量興辦青少年體育訓練機構達24家,在訓人數1844人,已累計向省隊輸送102人,在去年的各類省級賽事上奪得111枚金牌。
去年,冰雪、航空、山地戶外等項目的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進一步推進體育供給側改革。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互相支撐,打通跨界平台,短板被不斷補強。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大健康」要依靠「大健身」,將疾病防治的關口前移,從資源調配、部門合作到復合型人才培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正逐漸實現全方位、深層次的融合。據悉,國家體育總局已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達成共識,大力培養開運動處方的社區醫生和全科醫生。探索把體質監測納入國民體檢,在醫院開設科學健身門診……各省也在推行試點,探索路徑。
河北石家莊萬拓健身服務中心開展了首期「百人百天健康干預」活動。由醫療、營養、運動、體能訓練等方面組成的專家團隊為健身人群提供體質檢測、運動風險評估、慢性病防治等「一站式」健康服務。老百姓紛紛點贊:「與其花錢去醫院,不如自覺去鍛煉。」
——全民健身和鄉村振興等戰略充分對接。
全民健身向廣大農村輻射,不僅改善當地百姓體育鍛煉條件,更成為促進脫貧攻堅、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新支點。從去年開始,一批全民健身模範縣、體育特色小鎮創建得如火如荼。
福建開展「全民健身百村行」活動,3年來參與人數超過3萬人次。挖冬筍、挑穀子接力、60米插秧、傳統竹木弓箭射藝……這些充滿鄉土味又不失競技性的特色活動,將民俗文化與全民健身結合,勾勒出紅火的農村健身圖景。
廣東創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嶺南古村落縱橫交錯的街巷成為健身舞台。以開展體育活動為契機,推動當地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舒心。
……
和健康相伴,與幸福同行,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百姓的期盼。人人共享體育,體育造福人人。「全民健身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健身早已融入生活的每一天,強健著國人筋骨,凝聚著民族力量。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8日 01 版)
H. 日照哪裡有賣健身器材的
石臼利群四樓就有小型的健身器材,跑步機,踏步機。。。。。看你需要哪方面的了。
I. 日照最好的體育場館在哪裡
日照德鑫體育會館,高新區兗州路148號。德鑫體育會館是日照市區最高端、豪華、專業的體育運動會館,管內設有羽毛球場地、乒乓球場地,數字模擬射擊、保齡球、高爾夫球等高科技球館
J. 日照利群附近有健身或者跑步的嗎
經濟條件允許身體素質情況 應該 首先健身房設備其更專業環境 建議 身體條件跟適合公園散步或者打太極類 都應該朝前走 像我底應應該買房道理 建立經濟基礎 條件允許向更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