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中心廣場在哪裡
A. 布魯塞爾大廣場的環境如何
廣場建於12世紀,長不到百米,寬三四十米,用花崗石鋪砌路面,四周聳內立著哥特式、文藝容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的建築物,行走其中,使人宛如置身於中世紀。風景如畫的自然環境使這座既古老又富有生氣的城市,顯得和諧、恬靜。
B. 布魯塞爾大廣場
上海人民廣場位於上海黃浦區,成形於上海開埠以後,原來稱之為上海跑馬廳,是當時上層社會舉行賽馬等活動的場所。廣義上的人民廣場主要是由一個開放式的廣場、人民公園以及周邊一些文化、旅遊、商業建築等組成。人民廣場是上海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交通樞紐、旅遊中心,也是上海最為重要的地標之一。位於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過去作為全市人民遊行集會的場所,可容納120多萬人。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改造人民廣場已成為歷史的必然。人民廣場綜合改造工程,從1988年5月地鐵站開工以來,經過六年多的建設,於國慶45周年前夕向上海人民展露新姿。改造後的人民廣場已成為融文化、綠化、美化為一體跨世紀的上海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人們重要的活動場所。
現在的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在解放前卻是遠近聞名的跑馬廳。1861年,當時跑馬總會的董事,英國人霍格勾結英國駐滬領事向上海道台提出,要求劃出一圈土地作為跑馬的跑道。在當時清朝地方官吏的默許下,他策馬揚鞭,從現在的第一百貨商店門口起,向西轉南兜了個大圈子,然後按馬蹄的痕跡圈起來,用低價強征馬道圈內農田466畝,迫使三萬多戶農民離開家園,建成了號稱「遠東第一」的「上海跑馬廳」。 解放初逐步改建成人民公園、人民廣場、人民大道等。1993年底,人民廣場進行綜合改建,1994年10月1日國慶45周年竣工。地面建築有:市政府大廈、上海博物館新館、上海大劇院。地下建築有: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地下商業街、亞洲最大的地下變電站、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車庫。在長600米、寬32米的花崗石路面的人民大道兩側,有一條5.5米寬的綠化隔離帶和6.5米寬的非機動車車道。廣場中央有320平方米的圓形噴水池以及面積達8萬平方米的大片綠化地。廣場西部養有上千羽和平鴿,每當節假日,遊人如鯽,和平鴿與遊人嬉戲,為廣場增添了安祥和平的氣氛,令人賞心悅目. 人民廣場以全新的行政、文化、生態、交通、商業等功能和庄嚴、開闊、明快的形象,成為上海城市文明的象徵。1995年,被評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和「十大旅遊景點」之一。
C. 布魯塞爾大廣場概括
布魯塞爾大廣場 (法文: Grande Place ;荷蘭文: Grote Markt),位於比利時王國的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始建於12世紀,是歐洲最美的廣場之一。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廣場結構】
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鳥瞰布魯塞爾廣場布魯塞爾市區呈五角形,以中央街為界限,共分為上城和下城兩部分。上城區是王權貴族階級聚集地,王宮、大法院、美術館和大教堂等雄偉華美的建築均坐落於此。從上城區下一大面坡之後才是市民階級聚集的下城區。而布魯賽爾大廣場就躲在這一大片民居建築中,被縱橫交錯的古老街道和普通民房所遮掩。要看到它,必須經過連通它的六條小巷中的一條,隨著擁擠的人流緩緩前行。來到小巷的盡頭,便似河流匯入大海,人群倏然散開,大廣場就柳暗花明地兀現在你的面前。大廣場呈長方形,長110米,寬68米。它的這種低調內斂的隱藏,給人由狹窄到開闊、由局促到舒朗的美妙體驗。在看到廣場的那一瞬間帶給人的驚喜和愉悅,足以讓人很快消除旅途的疲勞,在廣場度過半天美好的時光。
歐洲現存的大多數城市廣場都是中世紀的產物,廣場以教堂、禮拜堂、鍾樓為主體,把上帝視為廣場的主人。而這座始建於13世紀的布魯賽爾大廣場,雖然四周矗立著40多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等風格迥異的建築,但卻沒有一座是宗教建築。除了市政廳和它對面的路易十四的行宮外,其他建築物都是17世紀各行各業的會所辦公樓。
如此地淡化宗教,在歐洲的廣場中並不多見,本身就充分突顯了廣場「人民化」的個性。而眾多行業會所聚集於一個廣場,在歐洲更是絕無僅有。不僅體現了當時歐洲社會分工和行業發展狀況,而且也反射出廣場的服務功能及廣場規劃者的便民意識。
【廣場歷史】
如果從最早修建的市政廳開始算起,布魯賽爾大廣場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13世紀時增添了麵包店、布店和肉店。14世紀廣場上鋪上了紅地毯發生顯著變化,出現了市政廳。幾個世紀中,大廣場一直是布魯塞爾舉行重要活動的地方。皇帝和國王在此祭祀。多次舉辦比武大會。埃格蒙特伯爵和霍尼斯伯爵在這丟了腦袋。佛朗索瓦·安尼森被推上斷頭台。大廣場目睹了詩人魏爾蘭和蘭波發生的爭執。維克多·雨果流亡生活時的落腳之處。1402年開始建造的市政廳占據廣場一隅的大部分。到1480年大體竣工。由建築師簡·范·魯伊斯布羅艾克為伯岡蒂公爵設計的令人目眩的91米高的尖塔可追溯到15世紀50年代。
1515年布拉邦特公爵查理五世不得不拆除原來的破舊房子,重新建起我們今天看到的輝煌傑作。
1767年的復辟事件毀壞了大部分建築,因此1872年起這座建築幾乎全部修繕一遍。
從1872年到1895年,按照1515年的原有布局對王宮進行了重建,保留了部分舊有建築。新建築的內部是公共博物館。
從1971年開始,每隔兩年,在8月15日前後的周末,布魯塞爾廣場都會有一項盛大的慶典:鋪設花毯。花毯精選根特地區種植的秋海棠,每次以不同主題設計,花卉用量高達80萬株。
如今,布魯賽爾大廣場是廣大市民和遊客的天下,建築內外都彌漫著濃郁的市井生活氣息:咖啡館、酒吧、海鮮店、冷飲店、服裝店、鮮花店,鱗次櫛比。其中很多店都是百年老店,馬克思、恩格斯和雨果都曾經是店家的座上賓。
【廣場用途】
布魯塞爾大廣場是廣大市民廣場內繁華的街市和遊客的天下,建築內外都彌漫著濃郁的市井生活氣息:咖啡館、酒吧、海鮮店、冷飲店、服裝店、鮮花店,鱗次櫛比。其中很多店都是百年老店,馬克思、恩格斯和雨果都曾經是店家的座上賓。
現在的布魯塞爾大廣場對市民娛樂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年前後,這里是聖誕市場,人們在這里購物、狂歡;每年5月,這里舉辦布魯塞爾一年一度的「夏季沙灘排球賽」,人們在廣場空地堆起從海邊運來的沙子,感受沙灘運動的刺激;每兩年的8月,是「大廣場鮮花地毯節」,人們用數百噸鮮花瓣拼綴而成的巨型「鮮花地毯」覆蓋了廣場的花崗岩地面,廣場變成了花的海洋。平時廣場也是一派鳥語花香的景象:早上,廣場是花市;傍晚,便花去鳥來,變成了鳥市。在市政廳的二樓陽台上,經常有新人在市長面前登記完婚後攜手向廣場上的親友和遊人致意,接受人們的歡呼和祝福,然後坐進禮車,帶領車隊繞廣場一周,一路鳴笛駛向外面的街道。這些活動,這些場景,都包含著豐富的人文趣味和市井情調,讓你情不自禁地應和大文豪雨果當年的詠嘆:這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舞台。
【廣場建築】
宏偉的白天鵝咖啡屋廣場是中世紀的建築,是布魯塞爾擁有財富的象徵。
舉世聞名的布魯塞爾大廣場環廣場的建築物多為中世紀所建的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式建築、路易十四式建築等建築形式。其建築風格各異,使人有宛如置身於中世紀之感。
廣場一側有一座5層的建築物,那就是著名的天鵝咖啡館,它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與著名的市政廳相鄰,因門上飾有一隻振翅欲飛的白天鵝而得名。1845年2月,馬克思由巴黎遷居布魯塞爾,來這里居住。同年4月,恩格斯也從巴門遷來。從此後,天鵝咖啡館成為他們共同創建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的重要活動地方。在此期間馬克思寫出了著名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作品。現在天鵝咖啡館也叫天鵝餐廳。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公寓坐落在天鵝餐廳的左側。附近還有一座大樓,原是法國路易十四的行宮,現已辟為博物館。
布魯塞爾市政廳 在大廣場的右側是獨具風格、雄偉恢宏的布魯塞爾市政廳。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弗蘭德哥特式建築,造型宏偉,空靈高聳,引人注目。市政廳大樓始建於1402年,它上面的廳塔高約91米,塔頂塑有一尊高5米的布魯塞爾城的守護神聖米歇爾的雕像。市政廳的大門不在正中,廳塔也稍偏一方。其實,廳塔和大門之所以不居正中,是由於整個建築分別建於3個不同時期,因此才出現目前規模。廳內裝修十分精美,天花板上繪制的圖案美妙絕倫,欄桿花紋雕刻精細,雪白色的大理石樓梯,像一條銀蛇婉蜒而上。走廊裡布滿五彩續紛的壁畫。在許多巨幅肖像畫中有比利時的君主像,有曾經統治過布魯塞爾的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國的國王畫像,還有橫掃歐洲大陸、被稱為「一世之雄」的拿破崙畫像。
此外,矗立在廣場周圍的還有17世紀各種職業行會會址、公爵官邸、中世紀時代的石質建築、路易十四的行宮等素負盛名的建築物。
D. 布魯塞爾大廣場簡要介紹布魯塞爾城市的哪些特點
布魯塞爾大廣場是一座獨特的公共和私人建築的共同體,時間主要在17世紀晚期,建築簡約的風格和鮮艷的圖畫說明了這座重要的政治和商務中心的社會和文化特質。
科克托稱之為""世上最華麗的劇場""的布魯塞爾大廣場,無疑是世界最美的廣場之一。它與布魯塞爾的歷史同樣漫長,1174年就出了名。12世紀在抽干水的沼澤地上建起了布魯塞爾的首家市場和商業中心。
大廣場呈長方形,長110米,寬68米。主要有布魯塞爾的各個同業公會和企業。13世紀時增添了麵包店、布店和肉店。14世紀發生顯著變化,出現了市政廳。幾個世紀中,大廣場一直是布魯塞爾舉行重要活動的地方。皇帝和國王在此祭祀。多次舉辦比武大會。埃格蒙特伯爵和霍尼斯伯爵在這丟了腦袋。佛朗索瓦·安尼森被推上斷頭台。大廣場目睹了詩人魏爾蘭和蘭波發生的爭執。維克多·雨果流亡生活時的落腳之處。
今天大廣場依然是布魯塞爾最吸引人的場所。1402年開始建造的市政廳占據廣場一隅的大部分。到1480年大體竣工。由建築師簡·范·魯伊斯布羅艾克為伯岡蒂公爵設計的令人目眩的91米高的尖塔可追溯到15世紀50年代。塔頂上5米高的腳踩撒旦的天使長聖·邁克爾銅雕用作風向指針,拱門上是100多具雕像,均是19世紀原作的再現,市政廳內裝潢考究的房間懸掛著布魯塞爾的掛毯和繪畫。內庭園中的兩個噴泉代表比利時兩條主要河流,斯海爾德河和默茲河。它的正面現在是王宮,12世紀時是麵包店,麵包師傅在此兜售著自己的產品。1515年布拉邦特公爵查理五世不得不拆除原來的破舊房子,重新建起我們今天看到的輝煌傑作。 1767年的復辟事件毀壞了大部分建築,因此1872年起這座建築幾乎全部修繕一遍,從1872年到1895年,按照1515年的原有布局對王宮進行了重建,保留了部分舊有建築。新建築的內部是公共博物館。
廣場另一邊是布魯塞爾城市歷史博物館,曾是由低地國西班牙統治者所指定的長宮的寓所。按16世紀原有的華麗的風格,在1873年至1895年間全部重建,最吸引人的展品是作為禮品贈予該城的福神歷時幾個世紀的300多件服飾。這些房屋常根據裝潢特徵以喜愛物命名,7號屋是狐,門道上方有一隻金狐。維克多·雨果住在26號是鴿子。高高凌駕10號金樹的是一座騎士塑像。屬於射手行會的5號是狼,門上方是狼給羅姆魯斯和雷斯餵奶的畫面。山牆頂上是布魯塞爾再生的象徵:一隻巨大的金鳳凰。
撒尿男孩雕像在距宏偉的大廣場不遠有一條大街。街上有一尊男孩向大理石噴泉池中撒尿的青銅雕像。這尊61厘米高的雕塑可追溯到19世紀,它取代了原先陳舊的雕塑,關於撒尿男孩雕像有許多傳說。有一個傳說講小男孩調皮地在一邪惡的仙子前門台階上撒尿,被當場抓住,仙子將他變成石人。人們對撒尿男孩雕像充滿深情。在重要的場合,給他穿上專門的服裝。1698年巴伐利亞的選帝侯贈予他第一件服裝。1747年法國路易十五送他一套金絲織成的錦緞衣服,從那以後,又有許多饋贈給他的外衣。300多件衣服現在陳列在博物館里。
廣場上的同業公會頗具特色。商會會所是布魯塞爾巨賈聚會和娛樂的場所。原先是木頭建築物。1695年一支法國軍隊包圍了布魯塞爾,炮擊持續了36個小時,摧毀16座教堂和數以千計的房屋,廣場也受重創。城裡的商人立即慷慨出資重建了奢華的巴洛克建築。狐狸小屋、裁縫店在14世紀已經很有名氣。1645年用石料作了翻新。房子正面是佛蘭芒巴洛克式裝飾,屋頂是聖尼古拉塑身像。號角小屋,或稱船員之家,1431年為船員公會購買,1697年重建。三角形屋頂寓意船尾。屋子中央地面上的圓形雕飾,象徵查理二世統御四方。狼屋,也稱弓箭手之家。三角形山牆上盤踞著金色鳳凰。門上刻畫著羅慕路斯和雷穆斯雕像。大門上方直到二樓的四座雕像分別代表紛爭、和平、謊言和真理。原建房屋毀於1641年,同年用石頭重建後,1690年再次被大火燒毀,1691年再次重建。獵物房是銅匠和傢具匠的地方,屋頂代表地球。手推車小屋,建於1644年,1697年更新。西班牙國王之屋,或稱麵包師之屋,古色生香的建築帶有圓形屋頂。
對面的布拉邦特公爵宅第同廣場等寬。莊重的大門內有6所房子,布拉邦特風格和義大利風格融為一體。市政廳旁邊的星星之屋帶有拱頂,拱頂下面是一尊青銅雕像,據說撫摸其手臂可以得到快樂。天鵝之屋也稱屠夫之屋,路易十四風格,內有一家著名餐館。金色樹屋或稱啤酒屋。屋頂上有洛林的查理公爵騎馬塑像。內有餐飲博物館。廣場北面,國王屋旁邊帶金色劃艇標志的房子是古老的裁縫店。入口是一尊聖巴巴拉雕像,一面山牆上畫著聖卜尼法斯教皇。鴿子之屋,或稱畫家之屋。雨果在1852年曾住在這兒。右邊是布拉邦特公爵代表阿曼住過的房間,現在是一家不小的餐館。國王屋稍左一點兒是17世紀的孔雀屋,以及布魯塞爾的紡織場所橡樹屋。
1402年始建的宏偉的廣場是中世紀布魯塞爾商會擁有財富的象徵。19世紀在布魯塞爾居住過一段時期的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大廣場為歐洲最美麗的都市廣場。許多人贊同他的看法。令人驚奇的市政廳是法蘭德斯的哥特式建築,精巧的皇家宮殿,高大的商會會所,還有小尖塔、花飾、雕琢的山牆,雕像,仿照人和動物頭形的滴水飾,半身雕塑,戰利品雕塑,圓雕塑,徽章獸,立柱和欄桿,這一切猶如一個大舞台劇所需的整套舞檯布景。廣場上每天都有花市,星期天早上有鳥市。這里曾是伯岡蒂貴族進行格鬥的地方。這廣場起先是古先的布魯塞爾的一個集市,而布魯塞爾是促使貿易繁榮的塞納河沿岸沼澤地上的一個小村莊。布魯塞爾以花飾帶而著名。在靠近大廣場有一條著名的大街,街上的服飾博物館藏在眾口交譽的古代和現代花飾帶。這一地區也有許多出售花飾帶的店鋪。十六世紀飾帶走俏流行。低地國的不同城市設計各自不同風格的飾帶,18世紀布魯塞爾從事飾帶編織的有1萬人,他們織出了供皇帝和皇後,以及達官貴人、歐洲富豪用的最精美的花邊。
人們可以在布魯塞爾的教堂里看到花邊精品。一年四季大廣場舉辦音樂會和各種活動。例如每天晚上的聲光奇觀,每年7月的第一個周四和周五舉行古裝隊列行進儀式,年末的溜冰表演。還有每兩年一次,在8月中旬鋪砌的美麗花毯。布魯塞爾大廣場確實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
布魯塞爾大廣場,位於比利時王國的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始建於12世紀,是歐洲最美的廣場之一。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宏偉的廣場是中世紀的建築,是布魯塞爾擁有財富的象徵。
布魯塞爾市區呈五角形,以中央街為界限,共分為上城和下城兩部分。
舉世聞名的布魯塞爾大廣場長不到百米,寬三四十米左右,地面用花崗石鋪就。環廣場的建築物多為中世紀所建的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等建築形式。其建築風格各異,使人有宛如置身於中世紀之感。
■這尊做撒尿狀的青銅小男孩雕像,高61厘米,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布魯塞爾人民稱他為"第一小公民"——朱利安。
廣場一側有一座5層的建築物,那就是著名的天鵝咖啡館,它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與著名的市政廳相鄰,因門上飾有一隻振翅欲飛的白天鵝而得名。
1845年2月,馬克思由巴黎遷居布魯塞爾,來這里居住。同年4月,恩格斯也從巴門遷來。從此後,天鵝咖啡館成為他們共同創建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的重要活動地方。在此期間馬克思寫出了著名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作品。現在天鵝咖啡館也叫天鵝餐廳。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公寓坐落在天鵝餐廳的左側。附近還有一座大樓,原是法國路易十四的行宮,現已辟為博物館。
在大廣場的右側是獨具風格、雄偉恢宏的布魯塞爾市政廳。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弗蘭德哥特式建築,造型宏偉,空靈高聳,引人注目。市政廳大樓始建於1402年,它上面的廳塔高約91米,塔頂塑有一尊高5米的布魯塞爾城的守護神聖米歇爾的雕像。
市政廳的大門不在正中,廳塔也稍偏一方。其實,廳塔和大門之所以不居正中,是由於整個建築分別建於3個不同時期,因此才出現目前規模。廳內裝修十分精美,天花板上繪制的圖案美妙絕倫,欄桿花紋雕刻精細,雪白色的大理石樓梯,像一條銀蛇婉蜒而上。
走廊裡布滿五彩續紛的壁畫。在許多巨幅肖像畫中有比利時的君主像,有曾經統治過布魯塞爾的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國的國王畫像,還有橫掃歐洲大陸、被稱為"一世之雄"的拿破崙畫像。
E. 布魯塞爾大廣場的廣場建築
宏偉的廣場是中世紀的建築,是布魯塞爾擁有財富的象徵。
舉世聞名的布魯塞爾大廣場環廣場的建築物多為中世紀所建的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式建築、路易十四式建築等建築形式。其建築風格各異,使人有宛如置身於中世紀之感。 小於廉(Manneken Pis)又譯為尿尿小童,撒尿小孩,小於連等。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這座聞名於世的小男孩銅像是一坐落於市中心步行區的小孩子像及噴水池。這個五歲小孩身材的雕像不大(身高約53厘米),但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這尊青銅小於廉像建於1619年,由比利時雕刻家捷羅姆·杜克思諾(Duquesnoy,一譯杜奎斯諾伊)所打造的。
塑像中的小於廉光著身子,叉腰亮肚,無拘無束地在人們面前撒著「尿」,姿態生動,形象逼真。塑像高半米左右,坐落在一個約兩米高的大理石雕花的台座上,微卷的頭發,翹著小鼻子,調皮地微笑,顯得十分天真、活潑。
小於廉撒尿故事源於比利時民間傳說,好幾個版本,主要情節類似,只是發生的歷史背景不同。
說法一:1142年,哥特佛瑞德三世公爵(Duke Gottfried Ⅲ)領軍對抗外敵,就在軍隊落敗之際,公爵將自己的小兒子放在搖籃里掛在樹下,用來激勵軍隊士氣,最後得以擊敗了敵軍,凱旋。
說法二:小於廉半夜起來尿尿,看到鄰居的房子著火,小於廉找不到水源撲滅,靈機一動用灑尿把火熄滅解救受困的人,為了感念小於廉而在原地做個銅雕像永遠保留,供後人憑吊。
說法三:流傳最廣的是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離布魯塞爾時,欲用炸葯炸毀城市。幸虧小於廉夜出撒尿,澆滅了導火線。
說法四:為了制服布魯塞爾人,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打算用炸葯把這個地區炸毀。在一個萬籟俱寂的黑夜裡,日耳曼士兵就在一條叫埃杜弗的僻靜的小街上埋下了許多炸葯,這時,小於廉發現了日耳曼士兵,躲在一邊,待他們點燃了導火線,從邊上撒了一泡尿,澆熄了導火線,自己暴露行蹤,被箭射中身亡。
說法五:17世紀末,法國又企圖把布魯塞爾納入自己的統治,向布魯塞爾瘋狂進攻,被擊退後惱羞成怒,一天晚上法軍潛到城邊,安放炸葯,點燃了導火線,要炸毀城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被一個從屋裡跑出來准備撒尿的叫於廉的小男孩發現,用尿把導火線熄滅,又叫醒睡著的大人們,投入戰斗,打敗法軍。市長親自授予小男孩獎章,並看作是布魯塞爾第一市民,給他戴上桂冠。 為了紀念小男孩的救城之舉,人們製作了這尊銅像,並豎立在當年澆滅導火線的那條街上。
1698年,巴伐利亞總督路過這里,念他赤身站在刺骨的寒風中,便賜給他金絲禮服穿戴。此舉引來賓客們的紛紛效仿,他們爭先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裝贈給小於廉,以致他的衣服多得要專設一個博物館來收藏。其中就有中國贈送的兩套,一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另一套是1979年布魯塞爾千年大慶時北京派人專程贈送的漢族對襟小褲褂一套。每逢10月1日,小於廉就穿上此裝,一副可笑可愛的姿容。
說法六:小於廉專愛站在樓頂向出殯人群撒尿,激怒了過路女神,罰他永遠撒尿。 在大廣場的右側是獨具風格、雄偉恢宏的布魯塞爾市政廳。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弗蘭德哥特式建築,造型宏偉,空靈高聳,引人注目。市政廳大樓始建於1402年,它上面的廳塔高約91米,塔頂塑有一尊高5米的布魯塞爾城的守護神聖米歇爾的雕像。市政廳的大門不在正中,廳塔也稍偏一方。其實,廳塔和大門之所以不居正中,是由於整個建築分別建於3個不同時期,因此才出現規模。廳內裝修十分精美,天花板上繪制的圖案美妙絕倫,欄桿花紋雕刻精細,雪白色的大理石樓梯,像一條銀蛇蜿蜒而上。走廊裡布滿五彩繽紛的壁畫。在許多巨幅肖像畫中有比利時的君主像,有曾經統治過布魯塞爾的西班牙、荷蘭、法國等國的國王畫像,還有橫掃歐洲大陸、被稱為「一世之雄」的拿破崙畫像。
此外,矗立在廣場周圍的還有17世紀各種職業行會會址、公爵官邸、中世紀時代的石質建築、路易十四的行宮等素負盛名的建築物。
F. 布魯塞爾大廣場風土人情表現在哪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是座千年歷史的古城。布魯塞爾的位置距離西歐主要都城都在200至300公里之間,可以說是西歐經濟文化的匯聚點。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和通訊,使之稱譽為「歐洲的首都」。目前有幾百個國際組織或辦事機構總部設在這里。歐洲共同體的總部也設在此城,另外還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
布魯塞爾市區呈五角形,以中央大街為界分上下城兩部分。上城依山坡而建,是王宮、議會、政府機構所在地和居住區。下城為繁華的商業區。
主要景點:
大廣場(Grand Place),是布魯塞爾的市中心廣場。廣場四周被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的建築所包圍。其中最高大的建築是市政廳,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建於1402-1480年。高聳的鍾樓高91米,頂上是5米高的守護神 聖米榭爾的金色雕像。市政廳對面叫「國王之家」曾是法國路易十四的行宮,現為辟為國家博物館。市政廳左側的天鵝餐廳,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共同草擬「共產黨宣言」。環繞廣場的其他建築物曾經是17世紀各種行業協會的會址,每個行業協會建築的門上的雕塑是本行會的崇敬人物或象徵性動物的雕塑。
小於連撒尿雕像(Manneken Pis),大名叫「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像。建於1619年,雕像僅高50厘米。小於連撒尿的故事來源比利時民間傳說故事。西班牙佔領者在撤離布魯塞爾時,欲用炸葯炸毀城市。幸虧小男孩夜出撒尿,澆滅了導火線拯救了全城。為紀念小英雄,雕刻了此像。此雕像成為到布魯塞爾觀光的客人必去的地方。從1696年荷蘭總督為他製做了第一件衣服起,不斷有各國來賓為他贈送衣服。因此小於連經常更換不同的衣裝。
皇宮(Palais Royal),是比利時最宏偉的建築物,是比利時國王的寓所。如皇宮頂上沒有插國旗表明國王不在宮內,這時皇宮免費對外開放參觀。皇宮內部參照法國凡爾賽宮的式樣,裝飾有大量的壁畫、水晶燈飾。皇宮前面是布魯塞爾公園,公園的後面是國家宮,為比利時議會的辦公地。
司法宮(Palais de Justice),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司法建築,總面積為26000平方米。大廈圓頂的四角有分別象徵執法、仁慈、力量和法律的塑像。大廈建於1866年,內部很大部分用於旁聽廳,還有檔案室和執法機構的辦公室。中央聽政大廳的圓頂高達122米。
原子球(Atomium),為1958年世博會所設計的標志建築。設計構思源於原子結構圖,九個巨大的金屬圓球由粗大的鋼管相連接。大小相當於放大了1650億倍的鐵的正方體晶體。總重2200噸,高102米。100米如今圓球內為各種主題的科技展覽廳。分別陳列有太陽能、和平利用原子能、航天技術、天文等方面的展品,以及有關比利時氣象事業的發展史、衛星氣象、氣象雷達、氣象通訊方面的圖表等。
迷你歐洲公園(Mini-Europe):離原子球不遠處就是這座歐洲名勝的微縮公園。這里薈萃了歐洲著名的建築及名勝300多處。獨立50年紀念凱旋門,距離歐共體辦公樓不遠處是個大公園和一組紀念性建築群,這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為了紀念1880年比利時紀念獨立50周年和舉辦博覽會而出資建的。中間是個三拱凱旋門,兩旁的建築如今被辟為博物館,有皇家藝術和歷史博物館)、汽車博物館及軍事博物館。
郊區的景點:
滑鐵盧(Waterloo),滑鐵盧鎮位於布魯塞爾南20公里。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滑鐵盧戰役的發生地。1815年6月20日,在只有2.25公里的戰線上,對峙的兵力達14萬人。其中法軍7.4萬人,另一方英國、荷蘭、普魯士聯軍6.7萬人。經過僅有24小時的殊死搏鬥 ,法方損失了2.7萬人,聯軍2.2萬人。結果拿破崙慘敗,被迫再次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現在在古戰場的發生地,主要的紀念建築是建於1826年的獅子山,高50米,山頂是用戰場上的廢鐵鑄成的28噸的雄獅。登226級台階可以俯瞰整個古戰場的全景。山下建有紀念館,有環幕全景畫描繪了當時的戰爭場面,此外還有個小電影院放映介紹戰事過程的小電影
G. 布魯塞爾大廣場 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布魯塞爾景色優美,氣候宜人。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里發生過很多重大歷史事件。還有有名的天鵝咖啡館,市政廳,小男孩雕像。在大廣場還有兩年一度的鮮花地毯節。布魯塞爾的風光真是讓人感慨。
H. 布魯塞爾大廣場的簡介
坐落在市中心的布魯塞爾大廣場,建於公元12世紀,四周哥特式建築物形似燃燒的版火焰。廣場權地面用花崗石鋪就,簡約的風格和鮮艷的圖畫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特質。環廣場的建築物多為中世紀所建的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等建築形式,其建築風格各異,使人有宛如置身於中世紀之感。很長時間內,大廣場一直是布魯塞爾舉行重要活動的地方,皇帝和國王在此祭祀。大廣場是這里吸引人的場所。每隔兩年的8月,市政府都要在大廣場舉行為期4天的「鮮花地毯節」,展出世界上較大的人造「鮮花地毯」。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廣場十分富有生活氣息,各種酒吧、巧克力店、餐館點綴四周;人們坐在廣場上幽閑自在。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也居住在市政廳對面餐廳二樓有紅色玻璃的房間,他贊美這里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天鵝餐廳是當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就在這里寫成。
I. 布魯塞爾大廣場的地理位置
布魯塞爾大廣場,位於比利時王國的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始建於版12世紀,是歐洲最美權的廣場之一。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魯塞爾市區呈五角形,以中央街為界限,共分為上城和下城兩部分。
舉世聞名的布魯塞爾大廣場長不到百米,寬三四十米左右,地面用花崗石鋪就。環廣場的建築物多為中世紀所建的哥特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等建築形式。其建築風格各異,使人有宛如置身於中世紀之感。
J. 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布魯塞爾大廣場
文章是廣場側面的天鵝咖啡館,與咖啡館櫛比相鄰布魯塞爾市政廳,「布魯塞爾第一公民」雕像大廣場以及兩年一度的八月「鮮花地毯節」來介紹布魯塞爾大廣場的。
我們老師講解過滴,一定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