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商城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⑴ 智能製造的是誰提出的什麼時間提出的
智能製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製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談起智能製造,首先應介紹日本在1990年4月所倡導的「智能製造系統IMS」國際合作研究計劃。許多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共同體、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參加了該項計劃。該計劃共計劃投資10億美元,對100個項目實施前期科研計劃毫無疑問,智能化是製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在製造過程的各個環節幾乎都廣泛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可以用於工程設計,工藝過程設計,生產調度,故障診斷等。也可以將神經網路和模糊控制技術等先進的計算機智能方法應用於產品配方,生產調度等,實現製造過程智能化。而人工智慧技術尤其適合於解決特別復雜和不確定的問題。但同樣顯然的是,要在企業製造的全過程中全部實現智能化,如果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至少也是在遙遠的將來。有人甚至提出這樣的問題,下個世紀會實現智能自動化嗎?而如果只是在企業的某個局部環節實現智能化,而又無法保證全局的優化,則這種智能化的意義是有限的 2015年9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46個項目入圍。這些項目包括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智能機床試點、北京航天智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申報的航天產品智慧雲製造試點、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申報的化肥智能製造及服務試點等。46個試點示範項目覆蓋了38個行業,分布在21個省,涉及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智能製造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務等6個類別,體現了行業、區域覆蓋面和較強的示範性。沈陽機床也是本次金屬切削機床行業唯一入選的企業 工信部在2015年啟動實施「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主要是直接切入製造活動的關鍵環節,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注重試點示範項目的成長性,通過點上突破,形成有效的經驗與模式,在製造業各個領域加以推廣與應用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會議上表示,智能製造日益成為未來製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也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舉措,也是新常態下打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而推進智能製造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這需要一個不斷探索、試錯的過程,難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於求成。為此,「要用好試點示範這個重要抓手
⑵ 智慧教育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定義是什麼
智慧教育即教抄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其技術特點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徵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泛在。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模式。
⑶ 互聯網+是在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互聯網+是當代生態思想家張榮寰先生提出的,互聯網的提出可以說是生態文明理論內和新型城鎮化,即而提出互容聯網思維並給出推動中國發展的三個引擎模式:全然生態文明發展模式:世界+全然思想+生態系統。國家生態文明發展模式:國家+互聯網+生態系統。商業生態文明發展模式:依託市場+互聯網+生態系統。這三個引擎中,頂層設計是全然思想(全生態世界觀),然後是+互聯網,再而才是互聯網+。
⑷ 誰先提出智慧城市的,什麼時間提出的這個概念定義是什麼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高級階段,是以大系統整合的,物理空間和網路空間交互的,由公眾廣泛參與的,使得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細、城市的環境更加和諧、城市的經濟更加高端、城市生活更加宜居的城市創新發展模式。與數字城市相比,智慧城市更加聚焦民生與服務,更加鼓勵創新與發展,更加強調感知與物聯,更加強調公眾參與和互動。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使企業取得更高的利潤率,IBM公司將業務重點由硬體轉向軟體和咨詢服務,並於2008年11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引起了美國和全球的關注。「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從理念到實際、落地中國的舉措。2009年,正當中國提出4萬億投資應對金融危機時,智慧城市這個議題引起了國內社會各界的極大興趣。IBM公司抓住機遇,趁熱打鐵,在中國連續召開了 22場智慧城市的討論會,與超過200名市長以及近2000名城市政府官員交流。智慧城市的理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南京、沈陽、成都、崑山等國內許多城市已經與 IBM進行了戰略合作。為支持上海市政府舉辦世博會,IBM早於2008年9月與上海世博局簽署協議,成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計算機系統與集成咨詢服務高級贊助商。在隨後近兩年的時間里,IBM整合全球資源,以「智慧城市」為核心理念,與世博局及相關客戶和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努力,積極支持,配合了世博會的建設工作。同時,藉助這一世界盛會,IBM也向各國推銷了其軟硬體技術和咨詢服務業務,獲得了不少訂單,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於智慧城市,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和解釋。
⑸ 智慧農業互聯網+計劃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感測器和軟體通過移動平台或者電腦平台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是2016年提出的,傑出生態農業在智慧 農業互聯網發揮領導作用。
⑹ 智能家居概念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台灣彥陽科技( TECHNOLOGY )股份有限公司於1985年成立於新加坡,自 1995 年開始採用 LonWorks 技術開發自動化產品,將系統化、高質量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樓宇自動化 (BA) 及家庭自動化 (HA) 的解決方案中,以燈光照明控制為主,並且能整合包括門禁、安防、空調、視聽等控制系統。
經過23年的努力,Nico公司已經成為一個成熟、專業的智能建築產品的供應商和服務商,是 Echelon 認證通過的LID公司和 LonMark International 的會員,是全球20多家著名LonWorks設備開發商之一,是「智能照明控制」領域的行業領頭羊。公司業務從東南亞延伸到世界各地,目前在全球有4000多家公司使用LonWorks匯流排技術,使用在建築中的設備數量超過5000萬台,為目前匯流排之最。
Nico只專注於高檔智能家居領域和智能照明領域,品牌專業度高,產品引領行業潮流,其LONWORKS®系統被很多知名別墅區和建築區選用,如王菲等明星在北京晴翠園的別墅、上海紫園、昆明世博生態城、沙特王儲的宮殿、世界最高樓迪拜塔(Burj Du)、北京奧運村等等。
科技與藝術、智能與人性的結合是Nico的成功之道。
⑺ 智慧+是什麼是如何提出的
下一代信息化熱點將是傳統應用向智慧轉型,智慧應用是大勢所趨。新的應用潮流必然呼喚新的建設、新的管理、新的維護模式,作為一家智慧服務運營商,德塔精要先導提出了"智慧+"理念,致力於幫助客戶從傳統應用向智慧應用快速轉型。
德塔精要認為「智慧+」是在當今信息時代數字化發展推動下,智能應用、智能業務的形態演進過程中的迫切需要,代表著一種新的業務應用形態。「智慧+」是依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雲計算技術實現傳統業務與智慧應用的聯合,以連接數據網路、挖掘數據價值、提供快捷服務、重塑業務價值等完成傳統應用的轉型。
德塔精要提出的「智慧+」理念,不僅是傳統行業、業務、應用與計算、數據、移動化技術的簡單疊加,更深層次的思想實踐是智能化、數據化、服務化與業務場景應用的高度融合。基於此,德塔精要以物聯網、大數據、可視化等技術為核心,以數據、場景為驅動,基於業務、面向服務,為客戶打造一站式、可擴展的智慧應用中間件平台,提供智能資產管理、全場景業務可視化、大數據決策分析、智慧運營報告、智慧應用移動平台和智慧應用保障等業務組件服務,通過智慧業務應用組件與傳統業務結合,基於場景衍生「智慧+全行業」解決方案,簡化智慧應用的構建、維護和管理工作,縮短建設周期,大幅降低整體擁有成本,讓客戶聚焦於智慧業務的設計與開發,實現業務智慧化賦能。
⑻ 國家提出互聯網+是什麼時候
答案是「2012年11月易觀國際於揚提出
資料來自網路如下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路平台。通俗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互聯網+」入選十大新詞和十個流行語。[1]
中文名
互聯網+
外文名
Internet plus
首次提出
2012年11月易觀國際於揚提出
本質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
地位
國家戰略
互聯網+域名
.com、.cn、.cx、.cc、.net等
1概念提出
2基本內涵
3消費模式新常態
4實際應用
▪工業
▪金融
▪商貿
▪智慧城市
▪通信
▪交通
▪民生
▪旅遊
▪醫療
▪教育
▪政務
▪農業
▪語言
▪詩詞
▪地震
5發展趨勢
6社會影響
7指導意見
目錄
「互聯網+」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指的是依託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互聯網+」計劃的目的在於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深入融合,以產業升級提升經濟生產力,最後實現社會財富的增加。
「互聯網+」概念的中心詞是互聯網,它是「互聯網+」計劃的出發點。「互聯網+」計劃具體可分為兩個層次的內容來表述。一方面,可以將「互聯網+」概念中的文字「互聯網」與符號「+」分開理解。符號「+」意為加號,即代表著添加與聯合。這表明了「互聯網+」計劃的應用范圍為互聯網與其他傳統產業,它是針對不同產業間發展的一項新計劃,應用手段則是通過互聯網與傳統產業進行聯合和深入融合的方式進行;另一方面,「互聯網+」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其深層意義是通過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完成產業升級。互聯網通過將開放、平等、互動等網路特性在傳統產業的運用,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整合,試圖理清供求關系,通過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等內容,來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提升效益,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2]。
⑼ 什麼是智慧商城
彩虹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