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免稅是什麼意思
① 出口退稅是什麼意思
所有的出口退稅率都是以增稅為基礎的,在出口的時候,為了避免雙重內征稅,公平的參與國際競爭,容有了退稅的說法。
假設您的帽子在國內生產環節已經交了17%的稅,如果退稅率是15%,那麼按照原則說,在貨物出口後,您可以憑借您相關的單證,包括報關單,核銷單,出口證明,增值稅申報表等單證到主管稅局進行辦理退稅業務。作為生產企業一般退稅走的是「免、抵、退」概念,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了退稅款,那麼可以用來抵增值稅納稅部分,如果抵完了還有退稅款,才會考慮退款給企業,因為退稅是有周期的,所以很多企業選擇做留「抵」,即當期留抵,意思就是留著抵下一次所必須繳納的增值稅或消費稅部分。
出口退稅涉及增值稅和消費稅部分,至於所得稅等等是不含在內的,所以您說的出口了1萬元的帽子,退給你您1500元,原則上沒錯,但在實際運作中還有很多環節需要考慮。
② 出口退稅什麼意思
出口退稅是指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內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容,出口退稅主要分為退還進口稅和退還已納的國內稅款兩種,有利於提高本國貨物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退稅金額計算方式:退稅額=(增值稅發票金額)/(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流程:
1、有關證件的送驗及登記表的領取。企業在取得有關部門批准其經營出口產品業務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工商登記證明後,應於30日內辦理出口企業退稅登記。
2、退稅登記的申報和受理。企業領到「出口企業退稅登記表」後,即按登記表及有關要求填寫,加蓋企業公章和有關人員印章後,連同出口產品經營權批准文件、工商登記證明等證明資料一起報送稅務機關,稅務機關經審核無誤後,即受理登記。
3、填發出口退稅登記證。稅務機關接到企業的正式申請,經審核無誤並按規定的程序批准後,核發給企業「出口退稅登記」。
4、出口退稅登記的變更或注銷。
以上就是對於出口退稅含義和流程的介紹,更多詳情咨詢南京卓潤財務顧問有限公司。
③ 出口退稅是什麼意思呢,免抵退是什麼意思呢,請舉例說明,謝謝
出口貨物退/免,簡稱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增內值稅、消費容稅。出口貨物退稅制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的創匯。
④ 出口退稅是什麼意思
一樓說來得已經比較清楚了,我補充源一下: 退稅的發票必須開具的是增值稅票,先在單位的電腦退稅系統(由當地稅務局指定安裝退稅系統)錄入相關資料,憑海關出口報關單退稅聯,增值稅票退稅聯到稅務局辦理相關退稅手續.海關數據和稅務局是相聯的,稅票上的品名必須和出口報關單上的中文品名一致,否則會影響退稅.
⑤ 出口退免稅三類管理類別是什麼意思
管理辦法一共有四類,您符合管理辦法中規定第三類,詳情如下:版
第五條出口企業管理類別分權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
第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出口企業,管理類別應評定為三類:
(一)自首筆申報出口退(免)稅之月起至評定當日未滿12個月,或尚未申報過出口退(免)稅。
(二)上一年度內,累計6個月以上未申報出口退(免)稅。
(三)上一年度內,納稅信用等級為C級。
(四)上一年度內,發生過違反出口退(免)稅有關規定的情形,但尚未達到稅務機關或司法機關處理標準的。
(五)存在省國家稅務局規定的其他失信情形。
⑥ 中國出口退稅是什麼意思
出口退稅,從狹義上說,就是將出口貨物在國內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已經繳納的版間接稅予以退還權的政府行為;而從廣義上說,出口退稅還包括通過免稅或抵稅等諸多形式使出口貨物所含間接稅趨於零的政府行為。
出口退稅,對外貿公司的一種補貼政策,按照出口貨物的成本價格的13%給予回扣。我國出口的產品,凡屬於已征或應征產品稅、增值稅和特別消費稅的產品,除國家明確規定不予退還已征稅款或免徵應征稅款。
⑦ 出口退稅是什麼意思,退是指退的什麼稅,免抵退又是什麼意思呢,能不能舉例說明一下
第一個問題
不出口的話可以抵稅,但出口的話抵的部分可以退回到你的銀行賬戶
第二個問題
免銷項稅
抵:指進項稅可以抵扣
退:是指退留抵稅額
⑧ 增值稅,出口退稅是什麼意思
增值稅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銷售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准確計算的。因此,我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講算出銷項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現。
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上面說增值稅是實行的「價外稅」,什麼是價外稅?也就是價外征稅,就是由消費者負擔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貨物100件,金額為1000元,但你公司實際上要付給對方的貨款並不是1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設增值稅率為17%)=11700元。
為什麼只購進的貨物價值才10000元,另外還要支付個1700元呢?因為這時,你公司做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擔1700元的增值稅,這就是增值稅的價外徵收。這1700元增值稅對你公司來說就是「進項稅」。a公司收了多收了這1700元的增值稅款並不歸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稅上交給國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繳而已,並不負擔這筆稅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購進的100件貨物加工成甲產品80件,出售給b0公司,取得銷售額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甲產品貨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為b公司這時做為消費者也應該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稅款,這就是你公司的「銷項稅」。你公司收了這2550元增值稅額也並不歸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給國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稅款也不是你公司負擔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繳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就可以在銷項稅中抵扣。
你公司購進貨物的支付的進項增值稅款是1700元,銷售甲產品收取的銷項增值稅是2550元。由於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增值稅可以在銷項增值稅中抵扣,所以,你公司上交給國家增值稅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所以這850元也b公司在向你公司購甲產品時付給你公司的,通過你公司交給國家。b公司買了你公司的甲產品,再賣給c公司,c公司再賣給d公司...... ,這些過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稅的, 直到賣給最終的消費,也就把增值稅轉嫁到了最終消費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稅也是流轉稅。
如果你是一名會計,從會計分錄中也看得出來: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100件貨物時,分錄:
借: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應付賬款——a公司 11700
分錄中並沒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為公司的費用,而是做為「應交稅金」,因為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銷售80件甲產品時,分錄:
借:應收賬款——b公司 175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0
分錄中並沒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稅款做為公司的業務收入,而是掛「應交稅金」,因為這並不歸你公司所有,而是應交給國家的稅收。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給國家的稅收。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12月25日,財政部下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於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實行增值稅的優點:第一、有利於貫徹公平稅負原則;第二、有利於生產經營結構的合理化;第三、有利於擴大國際貿易往來;第四、有利於國家普遍、及時、穩定地取得財政收入。
--------------------------------------------------------------------------------
一、增值稅的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
二、增值稅的徵收范圍
增值稅徵收范圍包括:1、貨物;2、應稅勞務;3、進口貨物。
三、增值稅的稅率
增值稅稅率分為三檔:基本稅率17%、低稅率13%和零稅率。
四、增值稅的計稅依據
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計稅依據為其銷售額,進口貨物的計稅依據為規定的組成計稅價格。
五、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一般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含銳銷售額÷(1+徵收率)×徵收率
3、進口貨物的應納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關稅十消費稅)×稅率
六、增值稅的納稅申報及納稅地點
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間與主管國稅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是相聯系的。以1個月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次月1至10日申報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增值稅固定業戶向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增值稅非固定業戶向銷售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進口貨物應當由進口人或其代理人向報關地海關申報納稅。
七、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初級農業產品;
2.避孕葯品和用具;
3.古舊圖書;
4.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5.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設備;
6.來料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所需進口的設備;
7.由殘疾人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8.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不含遊艇、摩托車、應征消費稅的汽車)。
------------------------------
出口退稅
出口退稅(Export Rebates)
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徵收的國內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措施,這也是國際慣例。199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稅稅率為零,對於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環節不征稅,而且稅務機關還要退還該商品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已負擔的稅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產品出口後,稅務部門應按照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為企業辦理退稅,由於稅收減免等原因,商品的進項稅額往往不等於實際負擔的稅額,如果按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退稅,就會產生少征多退的問題,於是就有了計算出口商品應退稅款的比率—————出口退稅率。
出口產品退(免)稅,簡稱出口退稅,其基本含義是指對出口產品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和特別消費稅。出口產品退稅制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產品的國內以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創匯。
1985年3月,國務院正式頒發了《關於批轉財政部〈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征、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的通知》,規定從1985年4月1日起實行對出口產品退稅政策。1994年1月1日起,隨著國家稅制的改革,我國改革了已有退還產品稅、增值稅、消費稅的出口退稅管理辦法,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稅、消費稅制度為基礎的出口貨物退(免)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