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稅商品 » 企業免稅怎麼做分錄

企業免稅怎麼做分錄

發布時間: 2021-02-23 19:59:30

❶ 增值稅減免稅款時,怎麼做分錄

增值稅減免與退還的核算
根據有關規定,企業收到返還的增值稅,或者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都應作為企業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補貼收人,並增設「補貼收人」賬戶進行核算,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還應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核算。
企業按規定享受直接減免的增值稅,應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貸記「補貼收入」賬戶。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徵收後返還的增值稅,應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補貼收人」賬戶,不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核算。
例如,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某月份購進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價款220
000元,增值稅額37
400元,當月實現銷售收人350
000元,銷項稅額5900元。經企業申請,主管稅務機關批准,該企業減半徵收增值稅1年,如果該企業享受免稅優惠屬於直接減免形式,則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1)購進原材料並驗收人庫時:
借:原材料
22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7400
貸:銀行存款
257
400
(2)銷售產品實現收人時:
借:銀行存款
409
500
貸:主營業務收人
35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9
500
(3)計算、繳納當月應納增值稅額並享受減免稅時:
應納稅額=(59
500-37
400)
×
50%
=11
05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11
050
貸:銀行存款
11
05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11
050
貸:補貼收人
11
050
例如,承上例,假設該企業按規定享受先征後退辦法進行減免,則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1)當月購進原材料和銷售產品會計處理同上。
(2)計算、繳納當月應納增值稅額時:
應納稅額=59
500-37
400=22
10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22
100
貸:銀行存款
22
100
(3)收到先征後退的增值稅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11
050
貸:補貼收人
11
050

❷ 請問碰到免稅收入應該怎麼做分錄

  1. 取得收入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回費——應交增值稅

  2. 月底將免徵增值稅收答入轉入營業外收入

    借: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

❸ 免稅的會計分錄怎麼做免稅後會計分錄做

收入直接減免增值稅作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有關科目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

企業所得稅免稅做分錄:

借:所得稅費—當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當期所得稅費用

(3)企業免稅怎麼做分錄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了下列7個項目免徵增值稅: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2、避孕葯品和用具;

3、古舊圖書;

4、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5、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6、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7、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類型:

由於增值稅實行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稅款的制度,因此對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水平要求較高,要求能夠准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但實際情況是有眾多的納稅人達不到這一要求,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將納稅人按其經營規模大小以及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1、一般納稅人

(1)生產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生產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年銷售額占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萬的;

(2)從事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經營,年應稅銷售額超過80萬元的。

2、小規模納稅人

(1)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供勞務的年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

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

(2)除上述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含本數)。

❹ 免徵增值稅,賬務處理如何做

因貴公司免徵增值稅,所以一定是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的企業不能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銷售時:

借現金103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3

月底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3

貸補貼收入3

再借補貼收入3

貸本年利潤3

(4)企業免稅怎麼做分錄擴展閱讀:

賬務處理是指從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開始,通過記賬、對賬、結賬等一系列會計處理,到編制出會計報表的過程。

賬務處理的內容

(一)賬務處理程序

銀行賬務處理程序包括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兩個系統的全部處理過程,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經濟業務受理、填制與審核憑證,依據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確定會計分錄。

2.一方面根據傳票逐筆登記分戶賬(或登記簿),涉及現金收、付的應登記現金收入、付出日記簿;另一方面根據同一科目的傳票進行匯總,編制屬於綜合核算系統的科目日結單,軋平當天業務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貸方發生額。

3.根據分戶賬編制余額表。

4.根據科目日結單登記總賬。

5.根據總賬編制日計表,軋平當日所有科目的借、貸方余額。

(二)賬務核對程序

賬務核對是防止賬務差錯,保證賬務記載正確,保護資金安全的必要措施。從核對的時間和內容上分有每日核對和定期核對兩種。

1.每日核對。每日營業終了進行有關賬簿間的核對,核對的內容主要有:

(1)總賬各科目余額和發生額合計借貸方相等;總賬按科目應與所轄分戶賬和余額表的余額合計核對相符。

(2)現金收付日記簿借貸各方的合計數應與現金科目日結單、現金科目總賬借貸方發生額核對相符;現金庫存簿的庫存數,應與實際庫存現金和現金科目總賬余額核對相符。

(3)聯行往來科目總賬上日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余額分別與聯行往賬、聯行來賬報告表上日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本日余額核對相符。

(4)表外科目余額應與有關登記簿核對相符,對其中空白重要憑證、有價單證經管人員必須核對當日領人、使用、出售及庫存實物數,保證准確無誤。

使用計算機作業的行處,根據憑證輸入有關資料後,自動產生分戶賬、科目日結單、總賬、日計表的借貸方發生額和余額。由於數據共享,為保證賬務准確,應由手工核打憑證與科目日結單借貸方發生額核對相符。配備事後監督機構的行處,專櫃則只清點憑證張數和科目日結單核對相符即可。

2.定期核對。為保證資金的准確與安全,各行處除進行每日核對外,還要按業務類型進行定期核對,核對的內容主要有:

(1)使用丁種賬的賬戶,如匯出匯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應按旬加計未銷賬的各筆金額總數,與該科目總賬的余額核對相符。

(2)貸款借據必須按月與該科目分戶賬核對相符。

(3)余額表上的計息積數,應按旬、按月、按結息期與該科目總賬的累計積數核對相符。

(4)各種卡片賬每月與該科目總賬或有關登記簿核對相符。

(5)在年終決算前,固定資產的賬與實物和固定資產卡片原值、折舊金額核對相符,低值易耗品與低值易耗品備查簿核對相符。

(6)與中央銀行和其他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往來的對賬單應及時換人核對相符。

(7)聯行間的賬務核對,按聯行查清未達辦法定期核對。

(8)對外賬務核對。各單位的存款、貸款、未收利息賬戶,都應按月或季填發「余額對賬單」與客戶對賬,每年應與客戶進行面對面對賬。各單位送來的對賬回單,經核對無誤後,應按科目、賬號順序進行排列、裝訂、登記、入庫保管。存摺戶應堅持在辦理業務的當時保證賬折核對相符。

❺ 增值稅免稅銷售收入會計分錄如何做

一.如果確認免抄交,先按正常的分錄做,然後把免交稅金轉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
1.發生時做: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2.計算各種地方附加: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繳稅費—城市維護建設稅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貸:應交稅費-地方教育費附加
3.確認免交時做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營業外收入
4.各種地方附加確認減免:
借:應繳稅費—城市維護建設稅
借: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借:應交稅費-地方教育費附加
貸:營業外收入;
二.如果轉入了營業外收入,但下月又接到通知不減免稅了,建議按原免交時做得會計分錄按原會計科目原方向用紅字沖銷就可以啦!(第3-4筆會計分錄用紅字沖銷)

❻ 我公司2萬免稅,免稅分錄怎麼做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94)財稅字第74號《關於減免及返還的流轉稅並入企業利潤徵收所得稅的通知》,現對企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規定如下:

一、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營業稅、消費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營業稅金及附加」等科目。

對於直接減免的營業稅、消費稅,不作賬務處理。

二、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 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 未設置「補貼收入」會計科目的企業,應增設「補貼收入」科目。

三、企業應在「應交增值稅明細表」「已交稅金」項目下,增設「減免稅款」項目(8行),反映企業按規定減免的增值稅款,根據「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的記錄填列。

但是,本人認為,減免稅屬於國家補貼,不是經營所得,不應將該部分計入營業利潤,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

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 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免抵退)
貸: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

❼ 企業所得稅減免怎麼做分錄,

征前減免
征前減免就是在企業所得稅徵收入庫之前即給與減免,企業無需實際繳納稅款。在此情況下,企業仍然需要計算應納所得稅,待稅務機關審批之後再確認減免稅。
企業在計算應納所得稅時,借記「所得稅」,貸記「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確認減免稅時,借記「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貸記「所得稅」。
由於沖減了所得稅費用科目,在期末結轉賬務的時候,相應增加了企業期末賬面利潤(然後按照規定進行分配)或者減少了賬面虧損。
即征即退
企業在計算應納所得稅的時候,借記「所得稅」,貸記「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繳納稅款時,借記「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貸記「現金」或者「銀行存款」科目;確認減免稅收到退稅款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所得稅」。
由於沖減了所得稅費用科目,在期末結轉賬務的時候,相應增加了企業期末賬面利潤(然後按照規定進行分配)或者減少了賬面虧損,對企業稅後利潤產生了影響。
有指定用途的退稅
有些情況下,企業所得稅退稅款有其指定的用途,企業並不能全額獲得退稅款。其常見情形如下。
1、所得稅退稅款作為國家投資,形成專門的國家資本。收到退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實收資本-國家資本金」科目。
2、所得稅退稅款作為國家對所有投資人的贈與,用於企業發展再生產。收到退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他資本公積」科目。
3、所得稅退稅款作為專項用於某個項目、設備、特定人群的資金。收到退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部門」、「其他應付款——××項目」科目。使用的時候,借記「其他應付款——××項目」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科目。
上述1-3項退稅均沒有對企業稅後利潤產生影響。
4、所得稅退稅款部分用於企業的發展、部分按照規定上交有關部門。收到退稅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照金額分別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其他應交款——××部門」。使用的時候,分別借記「其他應付款——××部門」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科目。

❽ 免稅了怎麼做賬

做帳分錄是一樣,只是需要填寫申報表。

❾ 免稅產品著怎麼做會計分錄

新准則下減免稅會計和稅務處理分析
對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納稅人需根據具體情況作相應的會計和稅務處理,比如,在《企業會計制度》下,企業收到的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應計入「補貼收入」科目,但新《企業會計准則》則規定計入「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科目。由此可見,新《企業會計准則》核算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規定有別於《企業會計制度》。那麼,在新《企業會計准則》下,企業究竟應該如何核算享受的各類稅收優惠?核算方法與原《企業會計制度》又有那些顯著區別?

一、按照《企業會計制度》核算的特點

在《企業會計制度》下,對於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應區分所享受優惠的性質、稅種及所屬期間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以下按稅種分別分析如下。

1、增值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時,應借記:「銀行存款」,貸記:「補貼收入」;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增值稅,則應作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貸記:「補貼收入」的會計處理。

必須注意的是,對直接減免和即征即退的增值稅,應並入企業當年(稅款所屬年度)利潤總額計算交納企業所得稅;對先征後退和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應並入企業實際收到返還或退稅款年度的企業利潤總額交納企業所得稅。

2、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時,如果屬於當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營業稅金及附加」;如果是屬於以前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不作賬務處理。

從上述分析可見,對於減免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不管是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免徵的稅款體現為收到退稅款或不作帳務處理當年度的利潤(即本年利潤),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是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則不是增加當年度的利潤。

3、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稅時,如果是屬於當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管理費用」;如果是屬於以前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不作賬務處理。

從上述分析可見,不管是計入「管理費用」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免徵的稅款體現為收到退稅款或不作帳務處理當年度的利潤(即本年利潤)。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是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則不是增加當年度的利潤。

4、所得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實行所得稅先征後返(政策性減免)的企業,應先按照規定計提和繳納企業所得稅,在實際收到返還的所得稅時再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作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但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可以不作賬務處理,從而直接將稅前利潤變成稅後利潤。

不管是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減免的所得稅體現為增加企業的稅後留利。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減免的所得稅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減免,則企業應該將減免稅額直接記入「資本公積」。

二、按照新《企業會計准則》核算的特點

對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會計處理,新《企業會計准則》與《企業會計制度》相比,既有很大的變化和區別,但也有共同之處,以下從三個方面予以說明。

1、最大變化為簡化會計處理

根據新《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的規定,企業按照「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辦法收到的稅收返還款屬於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企業的一種政府補助,此類補助屬於補償企業已經發生的相關費用,與收益相關,所以,應在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作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必須注意的是,新《企業會計准則》沒有區分具體情形,統一規定在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由此可見,對企業享受的「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新《企業會計准則》沒有明確區分所享受優惠的性質、稅種及所屬期間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僅是規定按照收付實現制的原則於收到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必須注意是,新會計准則還規定,按照銷售量和補助定額來計算的政府補助可以採用權責發生制來確認),由此可見,新會計准則對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會計處理進行了簡化,這也是新《企業會計准則》區別於《企業會計制度》的最大特點和最大變化。

2、直接減征、免徵等情況的會計處理變化不大

稅收優惠除「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外,還包括直接減征、免徵和增加計稅抵扣額及抵免部分稅額等形式,對於企業享受的這些稅收優惠,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的規定,不作為該准則所規范的政府補助的范疇。筆者認為,對於此類稅收優惠,除必須按比例計算減征幅度或免徵額度、計算增加的計稅抵扣額及計算抵免部分的稅額而必須進行的會計處理以外,可以比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不做計提和交納相關稅款的帳務處理。但必須說明的是,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仍需作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此處僅是將原《企業會計制度》下運用的「補貼收入」科目改為「營業外收入」科目。

3、計征所得稅的規定沒有變化

不管是新、老《企業所得稅法》,對於企業享受的各種稅收優惠,除減免及返還的所得稅及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減免及返還的稅款以外,一律都應並入企業當年度(或處理年度)的計稅所得額,照章計交企業所得稅。所以,不管執行新《企業會計准則》還是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對於企業享受的各種稅收優惠,除減免及返還的所得稅及國家規定有指定用途的減免及返還的稅款外,均應並入企業計稅所得額,作計交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但必須注意的是,對企業享受減免及返還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新《企業會計准則》與《企業會計制度》相比沒有變化。對實行先征後返(政策性減免)而收到返還的所得稅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對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不作賬務處理,即不管是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減免的所得稅體現為增加企業的稅後留利。但如果減免的所得稅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減免,則企業應該將減免的所得稅額直接記入「資本公積」。
針對此題,根據有關規定,應作出的會計處理為:
借: 商品采購 8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00(100000×13%)
貸:銀行存款 100000

❿ 全免增值稅企業的會計分錄應該如何做

月份終了時,將應免稅的銷售收入折算為不含稅銷售額,按6%或4%的徵收率計算免徵增值稅稅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補貼收入

註:此種處理存在不同意見,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完全可以不核算免繳的增值稅稅額,即不必進行會計處理,免稅銷售收入減銷售成本即為企業毛利。不必單獨計入補貼收入。

(10)企業免稅怎麼做分錄擴展閱讀:

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 實行「免、抵、退」辦法的生產性小企業,按規定計算的當期出口物資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計入出口物資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按規定計算的當期應予抵扣的稅額,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因應抵扣的稅額大於應納稅額而未全部抵扣,按規定應予退回的稅款,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收到退回的稅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2) 未實行「免、抵、退」辦法的小企業,物資出口銷售時,按當期出口物資應收的款項及按規定計算的應收出口退稅的合計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按規定計算的不予退回的稅金,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按當期出口物資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規定計算的增值稅,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收到退回的稅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企業將自產或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作為投資、集體福利消費、贈送他人等,應視同銷售物資計算應交增值稅,借記「在建工程」、「長期股權投資」、「應付福利費」、「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按規定收取的增值稅,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購進的物資、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以及購進物資改變用途等原因,其進項稅額應相應轉入有關科目,借記「管理費用」、「在建工程」、「應付福利費」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本月上交本月的應交增值稅,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月度終了,將本月應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稅額自本科目(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或轉出多交增值稅)轉入本科目(未交增值稅)。結轉後,本科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稅。

熱點內容
斷背山有幾分鍾 發布:2024-08-19 08:31:17 瀏覽:253
日本電影 女老師和學生私奔 發布:2024-08-19 08:29:36 瀏覽:49
台灣電影 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02:18 瀏覽:134
2020最新電影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56:06 瀏覽:641
男男電影虐 發布:2024-08-19 07:04:57 瀏覽:10
韓國電影李采潭主演的關於發廊的 發布:2024-08-19 07:01:57 瀏覽:2
每期都有做的動漫 發布:2024-08-19 06:44:33 瀏覽:778
東宮拍攝時間 發布:2024-08-19 06:44:12 瀏覽:5
林正英電影情節鬼抬轎 發布:2024-08-19 06:36:35 瀏覽:254
懂的都懂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6:26:11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