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准許外國商品自由免稅出入
① 自貿區有什麼稅收優惠政策
自貿區稅收優惠政策: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
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易安排;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狹義僅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類似出口加工區。廣義還包括自由港和轉口貿易區。
2013年10月26日上海自貿區正式開通微信公眾平台"上海自貿區銷售中心"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廣東(三大片區: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蛇口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
京都定義公約
1973年國際海關理事會簽訂的《京都公約》,將自由貿易區定義為:"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及其他各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並免於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
美國關稅委員會定義
美國關稅委員會給自由貿易區下的定義是:自由貿易區對用於再出口的商品在豁免關稅方面有別於一般關稅地區是一個只要進口商品不流入國內市場可免除關稅的獨立封鎖地區。自由貿易區的另一種官方解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包括獨立關稅地區)根據WTO(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則,為實現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所進行的地區性貿易安排(Free Trade Agreement:FTA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約方所形成的區域。這種區域性安排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務貿易、投資、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標准化等更多領域的相互承諾,是一個國家實施多雙邊合作戰略的手段。
② 什麼是免稅區
指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就是在專一個國家裡,劃出一個隔離屬區,對從外國到裡面的貨物不征稅,但是這些貨物不能進入當地國家,一般只能轉而出口到其他地區。也就是一個外國貨物暫時儲存的場所,對進來出去的外國貨物不征稅。
中國內地根本沒有「免稅區」,除了港澳台以外。
你是不是說的是保稅區,這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准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具有報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的功能。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要進入關境則需交納關稅。
保稅區和免稅區都是針對外國貨物的,我估計你是想來鑽國家空子,開個不交稅的企業來偷偷賺錢。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③ 免稅店算不算自由貿易區
不算。
免稅店不等同於自由貿易區,免稅店是海關總署批準的監管內倉庫(商店倉儲形式容),銷售對象相對特定,因公出國人員、遠洋海員、出國探親、國內外專家等。自由貿易區則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就面積范圍而言,一般都較大,一般在3平方公里以上,對象廣泛。
④ 海關貿易倉庫和自由區 求名詞解釋 謝謝
海關徵收復關稅的領域叫關境,制又稱關稅領域,是執行統一海關法令的領土。自由貿易區是劃在關境以外,准許外國商品免稅進入的地區,又稱自由區。保稅倉庫暫不交納進口稅,如以後投入國內市場,再行納稅;如以後再復出口,則不須納稅。
⑤ 什麼條件可以進入自貿區
一、自貿區注冊公司條件之注冊資金
按照工商法規定,上海投資管理公司二人或者二人以上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金為3萬元人民幣;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人民幣,注冊資本需一次性出資到位。但是往往投資管理或者是資產管理的企業注冊資金沒有那麼小的,在行業中缺少競爭力。所以專家建議最好能達到1000萬元標准(如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但是在上海自貿區對注冊資金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要求。
二、自貿區注冊公司條件之注冊材料
1、股東、法人sfz原件及影印件及實際經營地址、聯系方式、照片各兩張;
2、擬設立公司的名稱(最好5個以上或更多)、經營范圍;
3、注冊資本及投資人出資比例;
4、注冊地之租賃協議和房產證復印件;
5、財務人員上崗證與身份證復印件;
6、其它規定的注冊材料。
三、自貿區注冊條件之注冊時間
在上海自貿區注冊公司首先要注冊查名:大概需要3-5個工作日,所需材料,全體投資人身份證復印件,公司名稱,投資例,主要的經營范圍
其次開立驗資賬戶:開立驗資賬戶,出具驗資報告,大概需要3個工作日,需提供身份證原件。
然後辦理三證:工商執照、組織結構代碼證及稅務登記證,大概需要20個工作日;辦理好三證後開立基本賬戶:大概需要10個工作日,緊接著就可以辦理辦理進出口權:包括商務部備案,海關登記,核銷,美金賬戶,電子口岸,檢疫許可證等;大概需要20個工作日最後申請發票。
註: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FTZ 是指由國家指定的交易貿易區。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自由貿易區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點外,還可以吸引外資設廠,發展出口加工企業,允許和鼓勵外資設立大的商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促進區內經濟綜合、全面地發展。
⑥ 什麼是保稅區和免稅區
保稅區(Bonded Area;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tax-protected zone)亦稱保稅倉庫區。這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准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回理的可以較長答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海關實施特殊監管的經濟區域,是中國目前開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經濟區域。 免稅區(Free Trade Zone)指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狹義僅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類似於出口加工區。廣義還包括自由港和轉口貿易區。
⑦ 什麼是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的理由
1、自由貿易抄園區 (Free Trade Zone)是襲指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加優惠的貿易安排;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狹義僅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類似出口加工區。廣義還包括自由港和轉口貿易區。
2、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3、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自由貿易區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或單獨關稅區組成的區內取消關稅和其他非關稅限制,區外實行保護貿易的特殊經濟區域或經濟集團。如北美自由貿易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東盟自由貿易區(包括東盟10國)等。狹義的自由貿易區,是指一個國家或單獨關稅區內設立的用柵欄隔離、置於海關管轄之外的特殊經濟區域,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如德國漢堡自由貿易區。
⑧ 保稅區的所謂保稅是什麼回事理論上,一個是國外進來的貨物可以不用交進口關稅,可以長期存放在那裡。
"追問不太明白轉口貨物為什麼要先跑來中國,再轉到其他國家?直接跑去他國不專更好么" LZ你的思路比屬較簡單,基本屬於單線條思維。有些商品可能需要到保稅區進行一些諸如分包裝等的簡單加工,比如,有些保健品,從美國進口過來的時候是大桶裝,這樣可以節省運輸的成本。瓶和標貼、包裝盒箱由國內采購,進入保稅區分包裝成小瓶,安裝相關規定在保稅區進行分裝原產國依然可以寫成「MADE IN USA」。然後就可以作為USA商品銷售給周邊其他國家地區。如果進入國內,支付了關增稅,同樣情況,只能顯示「MADE IN CHINA」。 還有進入保稅區的商品的轉口貿易,外匯的收付手續上也要簡單好多,還可以節省關增稅的周轉資金,節省進出口手續上許多諸如核銷、退稅等麻煩事務。還有一些,可以將保稅區作為一個分撥倉庫,比如可以一次進較大量的商品存放在保稅區,以滿足這一區域各國或地區的消費需求,節省運輸時間和費用,比如象有些汽車配件,一個地區的需求並不確定,如果每個地區都准備,勢必積壓許多資金,也沒有這個必要,放入保稅區的倉庫就比較好處理了。
⑨ 中國和紐西蘭擬4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又稱為對外貿易區、自由區、工商業自由貿易區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通過達成某種協定或條約取消相互之間的關稅和與關稅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國際經濟一體化組織。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點外,還可以吸引外資設廠,發展出口加工企業,允許和鼓勵外資設立大的商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促進區內經濟綜合、全面地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局限在於,它會導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稅。如果沒有其他措施作為補充,第三國很可能將貨物先運進一體化組織中實行較低關稅或貿易壁壘的成員國,然後再將貨物轉運到實行高貿易壁壘的成員國。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貿易區組織均制訂「原產地原則」,規定只有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的「原產地產品」才享受成員國之間給予的自由貿易待遇。理論上,凡是製成品在成員國境內生產的價值額佔到產品價值總額的50%以上時,該產品應視為原產地產品。一般而言,第三國進口品越是與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生產的產品相競爭,對成員國境內生產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原產地原則的涵義表明了自由貿易區對非成員國的某種排他性。現實中比較典型的自由貿易區是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自由貿易區又稱自由區、出口自由區、自由關稅區、免稅貿易區、免稅區、自由貿易港、自由市、自由工業區、投資促進區及對外貿易區等。指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准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狹義僅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類似於出口加工區。廣義還包括自由港和轉口貿易區。
自由貿易區按類型分為:商業自由區和工業自由區。前者不允許貨物的拆包零售和加工製造;後者允許免稅進口原料、元件和輔料,並指定加工作業區加工製造。貿易性是自由貿易區的鮮明特點。為充分利用其位於或鄰近國際貿易地區通道的優勢,發展轉口貿易,規定只要是主權國家允許進出口的商品,均可進入區內,並可免交關稅,也不必辦理海關手續;商品進區後,可儲存、拆散、分級、分類、重新包裝、重新標簽、與外國或國內商品混合和再出口等。除對這類商品進入所在國其它地區限制較嚴外,對進出自由港區的活動不加限制。
自由貿易區是自由港發展而來的,通常設在港口的港區或鄰近港口的地區,尤以經濟發達國家居多,如美國有對外貿易區92個。早在50年代初,美國就明確提出:可在自由貿易區發展以出口加工為主要目標的製造業。60年代後期,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利用這一形式,並將它建成為特殊的工業區,逐步發展成為出口加工區。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積極向高技術、知識和資本密集形發展,形成「科技型自由貿易區」。
設置自由貿易區的作用主要是:①利用其作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擴大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提高設置國家和地區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增加外匯收入;②有利於吸引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③有利於擴大勞動就業機會;④在港口、交通樞紐和邊境地區設區,可起到繁榮港口、刺激所在國交通運輸業發展和促進邊區經濟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