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免稅應算什麼收入
㈠ 增值稅免徵部分是否需要確認收入
根據《關於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版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規權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於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後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於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後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上述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需要確認收入。上述直接減免的增值稅不屬於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能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㈡ 為什麼免徵增值稅還要計入營業外收入
首先,根據財政部印發《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會計處理規定內》財會容[2013]24號中規定: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並確認為應交稅費,在達到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其次,增值稅是價外稅,在取得收款時,應將收款區分收入與應交增值稅分別入賬,這樣能正確核算業務收入;當應交增值稅免稅時,屬於一種國家補助性質的利得,按會計准則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
㈢ 增值稅免稅計入營業外收入,是不是還多交稅了
首先,根據財政部印發《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會計處理規定回》財會[2013]24號中規定答: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並確認為應交稅費,在達到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其次,增值稅是價外稅,在取得收款時,應將收款區分收入與應交增值稅分別入賬,這樣能正確核算業務收入;當應交增值稅免稅時,屬於一種國家補助性質的利得,按會計准則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
㈣ 增值稅的免稅收入納入所得稅收入范圍嗎
1、增值稅的免稅收入不納入所得稅收入范圍。
2、增值稅的即征即退、先征後退、抵減稅等計入營業外收入,納入所得稅收入范圍。
3、所得稅免稅收入,是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的免稅收入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1)國債利息收入,是指納稅人購買中央財政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債而按其獲得的利息收入。本規定主要是鼓勵企業購買國債,支持國家建設。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或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向其他居民企業進行投資而定期獲得的股息、紅利等收益。該權益性投資收益在接受投資的居民企業已經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投資的居民企業取得時就不再繳納企業所得稅,本規定主要解決企業重復征稅問題。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此部分權益性投資收益在居民企業已經繳納企業所得稅,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在取得時就不再繳納企業所得稅,本規定主要也是解決企業重復征稅問題。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是指非營利組織在開展業務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非營利收入。主要包括非營利性科學研究機構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培訓、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疾病控制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等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取得的醫療衛生收入;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投資興辦的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取得的收入;福利彩票機構發行銷售福利彩票取得的收入;政府興辦的高等學校、中等學校和初等學校舉辦進修班、培訓班取得的、又全部歸學校所有的收入;社會團體取得的各級政府資助收入、按照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規定收取的會費收入等。
㈤ 我小微企業增值稅免稅,是計入其他收益科目,還是按照原來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並確認為應交稅費,在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當期損益。
根據財稅〔2014〕71號、財稅〔2015〕96號〕、財稅〔2016〕36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57號、2016年第23號等稅收政策的規定:
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2017年12月31日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至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單位和個人,暫免徵收增值稅。
(5)增值稅免稅應算什麼收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並確認為應交稅費,在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當期損益。
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的會計處理規定發生重大變化,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並確認為應交稅費。
在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其他收益,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科目,不能再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或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㈥ 對於增值稅直接減免的,稅額是計入補貼收入還是營業外收入
1、對於購進貨物時直接免稅的,減免的稅額不需要入賬,因為實際上沒有發生這項內稅收。
2、對於容購進貨物時計稅,但後期由於政策補貼,返還這部分稅額的,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交增值稅(減免增值稅)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收入
㈦ 為什麼免徵增值稅還要計入營業外收入呢
免徵的增值稅屬於企業獲得的收益,會計處理計入營業外收入,沒有特殊規定專,要繳納企業所屬得稅。
拓展資料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佔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稅收收入中50%為中央財政收入,50%為地方收入。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負責徵收,稅收收入全部為中央財政收入。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並明確了適用11%稅率的貨物范圍和抵扣進項稅額規定。從2018年5月1日起,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