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規模季度報開票總額多少免稅
① 小規模納稅人一季度開發票超過9萬,是超過部分交稅嗎
不是。
小規模納稅人季度銷售額超過9萬全額征稅,也就是說按照實際銷售總額計征增值稅。
② 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開票9萬元以下免交增值稅及附加,是小微企業還是小規模企業免交
一、小微企業如果是按照月度進行申報稅的,每月的免徵額為3萬元。小微企業如果是按照季度進行申報稅的,每季度的免徵額為9萬元。
二、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要求:
1、小微企業是指年銷售額在規定標准以下,並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
2、所稱會計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2)小規模季度報開票總額多少免稅擴展閱讀:
小微企業免徵費用
為減輕小型微型企業負擔,促進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2011年11月,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通知,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型企業免徵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具體包括有企業注冊登記費、稅務發票工本費、海關監管手續費、貨物原產地證明書費、農機監理費等22項收費。
通知指出,各有關部門要督促本系統內相關收費單位加強對小型微型企業享受收費優惠政策的登記備案管理,確保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企業享受收費優惠政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價格主管部門要通過多種新聞媒體。
向社會公布對小型微型企業免徵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使小型微型企業充分了解和享受收費優惠政策。同時,要加強監督檢查,對不按規定落實免徵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的部門和單位,要按規定給予處罰,並追究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2014年4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今天印發了《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擴展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
通知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元)擴大到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
政策執行期限截至2016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③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稅額為多少
小規模納稅人季度申報的,其季度銷售額不超過9萬的可以免徵增值稅。增版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
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佔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稅收收入中75%為中央財政收入,25%為地方收入。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負責徵收,稅收收入全部為中央財政收入。
(3)小規模季度報開票總額多少免稅擴展閱讀
1、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萬元以下的;「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指納稅人的年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佔全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
2、對上述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
3、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其他個人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4、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可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④ 小規模免徵增值稅季度銷售額是多少如何申報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4〕號):為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持力度,經國務院批准,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下同)至3萬元(含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對月營業額2萬元至3萬元的營業稅納稅人,免徵營業稅。
2015年的稅收優惠政策規定,按月申報的,當月收入3萬元以下,按季度申報的,季度營業收入90000元以下可以免徵增值稅(營業稅也可以的)。超過90000元的就不可以免徵增值稅了,要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就是說不到90000元的,不交增值稅,超過90000元的,要全部計算繳納增值稅,而不能扣除90000元。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填寫說明
本表「應稅貨物及勞務」與「應稅服務」各項目應分別填寫。
(一)「稅款所屬期」是指納稅人申報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的所屬時間,應填寫具體的起止年、月、日。
(二)「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納稅人的稅務登記證號碼。
(三)「納稅人名稱」欄,填寫納稅人單位名稱全稱。
(四)第1欄「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填寫應稅貨物及勞務、應稅服務的不含稅銷售額,不包括銷售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和銷售舊貨的不含稅銷售額、免稅銷售額、出口免稅銷售額、查補銷售額。
應稅服務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本欄填寫扣除後的不含稅銷售額,與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附列資料》第8欄數據一致。
(五)第2欄「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含稅銷售額」:填寫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額合計。
(六)第3欄「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不含稅銷售額」: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應稅貨物及勞務、應稅服務的普通發票註明的金額換算的不含稅銷售額。
(七)第4欄「銷售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不含稅銷售額」:填寫銷售自己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和銷售舊貨的不含稅銷售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3%)。
(八)第5欄「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不含稅銷售額」: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銷售自己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和銷售舊貨的普通發票金額換算的不含稅銷售額。
(九)第6欄「免稅銷售額」:填寫銷售免徵增值稅應稅貨物及勞務、免徵增值稅應稅服務的銷售額。
應稅服務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扣除之前的銷售額。
(十)第7欄「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銷售額」: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銷售免徵增值稅應稅貨物及勞務、免徵增值稅應稅服務的普通發票銷售額。
(十一)第8欄「出口免稅銷售額」:填寫出口免徵增值稅應稅貨物及勞務、出口免徵增值稅應稅服務的銷售額。
應稅服務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扣除之前的銷售額。
(十二)第9欄「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銷售額」: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出口免徵增值稅應稅貨物及勞務、出口免徵增值稅應稅服務的普通發票銷售額。
(十三)第10欄「本期應納稅額」:填寫本期按徵收率計算繳納的應納稅額。
(十四)第11欄「本期應納稅額減征額」: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照稅法規定減征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包含可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全額抵減的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費用以及技術維護費,可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免的購置稅控收款機的增值稅稅額。其抵減、抵免增值稅應納稅額情況,需填報《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四)》(稅額抵減情況表)予以反映。無抵減、抵免情況的納稅人,不填報此表。
當本期減征額小於或等於第10欄「本期應納稅額」時,按本期減征額實際填寫;當本期減征額大於第10欄「本期應納稅額」時,按本期第10欄填寫,本期減征額不足抵減部分結轉下期繼續抵減。
(十五)第13欄「本期預繳稅額」:填寫納稅人本期預繳的增值稅額,但不包括查補繳納的增值稅額。
三、《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附列資料》填寫說明
本附列資料由應稅服務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各欄次均不包含免徵增值稅應稅服務數額。
(一)「稅款所屬期」是指納稅人申報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的所屬時間,應填寫具體的起止年、月、日。
(二)「納稅人名稱」欄,填寫納稅人單位名稱全稱。
(三)第1欄「期初余額」:填寫應稅服務扣除項目上期期末結存的金額,試點實施之日的稅款所屬期填寫「0」。
(四)第2欄「本期發生額」:填寫本期取得的按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應稅服務扣除項目金額。
(五)第3欄「本期扣除額」:填寫應稅服務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的金額。
第3欄「本期扣除額」≤第1欄「期初余額」+第2欄「本期發生額」之和,且第3欄「本期扣除額」≤5欄「全部含稅收入」
(六)第4欄「期末余額」:填寫應稅服務扣除項目本期期末結存的金額。
(七)第5欄「全部含稅收入」:填寫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數額。
(八)第6欄「本期扣除額」:填寫本附列資料第3項「本期扣除額」欄數據。
第6欄「本期扣除額」=第3欄「本期扣除額」
(九)第7欄「含稅銷售額」:填寫應稅服務的含稅銷售額。
第7欄「含稅銷售額」=第5欄「全部含稅收入」-第6欄「本期扣除額」
(十)第8欄「不含稅銷售額」:填寫應稅服務的不含稅銷售額。
第8欄「不含稅銷售額」=第7欄「含稅銷售額」÷1.03,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1欄「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本期數」「應稅服務」欄數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