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稅商品 » 境外抵免稅額怎麼算

境外抵免稅額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1-02-21 02:41:07

㈠ 企業所得稅境外所得稅額抵免

1、實際上解釋的復方法是按照抵免制限額方法計算的至只是簡便了一點。
2、境外稅後所得2+已納稅額0.5=境外稅前所得2.5萬元,可以驗算,境外已納所得稅=2.5×20%-0.5萬元。因此,來源中國境內所得8萬元,來源中國境外所得2+0.5=2.5萬元,來源中國境內、境外所得=8+(2+0.5)=10.5。
3、來源境內、境外所得的應納稅總額,應當依照中國稅率計算,10,5×25%=2.625萬元
抵免限額=2.625×(2+0.5)÷10.5=0.625萬元,國外已納0.5,因此,計算的抵免限額0.625>境外已納稅額0.5,孰低原則,故,境外減免限額為0.5萬元,(這里也驗證了1、3的回答)
4、應納稅額=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中國所得稅稅率-抵免限額=10.5×25%-0.5=2.125萬元。

㈡ 國外所得抵免稅額計算解釋

這個公式是把我國的稅與境外的稅先合在一起,然後依國外的所佔比例,計算出其抵免限額.

㈢ 什麼是境外所得抵扣稅額

境外所得抵扣稅額就是在境外(或國外)已經交了的所得稅,依據兩國雙邊協議不再重復交稅的規定,可以按境內企業所得稅法計算的應交所得稅可以抵繳。

企業實際應納所得稅額=企業境內外所得應納稅總額-企業所得稅減免、抵免優惠稅額-境外所得稅抵免額
我國稅法規定對境外已納稅款實行限額扣除。抵免限額採用分國不分項的計算原則。
境外所得稅的抵免的實質
1.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5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2.抵免限額應當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核心是比稅率)
【解釋】所謂「分國不分項」,指的是算抵免限額的時候,境外所得要按不同國家分別計算限額。美國算美國的,香港算香港的,這是分國;但境外的所得不需要區分銷售貨物收入和財產轉讓收入等等具體的項目,這是不分項。
境外所得稅的抵免的實質
抵免限額=中國境內、境外所得國內稅法的規定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來源於某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中國境內、境外應納稅所得總額
該公式可以簡化成:
抵免限額=來源於某國的(稅前)應納稅所得額×我國法定稅率(兩個關鍵,一個是稅率的確認,一個是境外所得的確認)

㈣ 企業境外所得稅收抵免的境外所得稅額抵免的計算

關於境外所得稅額抵免計算的基本項目:企業取得境外所得,其在中國境外已經實際直接繳納和間接負擔的企業所得稅性質的稅額,進行境外稅額抵免計算的基本項目包括境內、境外所得分國別(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可抵免稅額、抵免限額和實際抵免稅額。不能按照有關稅收法律法規准確計算實際可抵免的境外分國別(地區)的所得稅稅額的,不應給予稅收抵免。
關於境外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根據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確定的境外所得,在計算適用境外稅額直接抵免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為將該項境外所得直接繳納的境外所得稅額還原計算後的境外稅前所得;上述直接繳納稅額還原後的所得中屬於股息、紅利所得的,在計算適用境外稅額間接抵免的境外所得時,應再將該項境外所得間接負擔的稅額還原計算,即該境外股息、紅利所得應為境外股息、紅利稅後凈所得與就該項所得直接繳納和間接負擔的稅額之和。對上述稅額還原後的境外稅前所得,應再就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總額時已按稅法規定扣除的有關成本費用中與境外所得有關的部分進行對應調整扣除後,計算為境外應納稅所得額。
居民企業境外分支機構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居民企業在境外投資設立不具有獨立納稅地位的分支機構,其來源於境外的所得,以境外收入總額扣除與取得境外收入有關的各項合理支出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各項收入、支出按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確定。由於不具有分配利潤職能,居民企業在境外設立不具有獨立納稅地位的分支機構取得的各項境外所得,無論是否匯回中國境內,均應計入該企業所屬納稅年度的境外應納稅所得額。根據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確定與取得境外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應主要考察發生支出的確認和分攤方法是否符合一般經營常規和我國稅收法律規定的基本原則。企業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總額時扣除的,但屬於應由各分支機構合理分攤的總部管理費等有關成本費用應做出合理的對應調整分攤。境外分支機構合理支出范圍通常包括境外分支機構發生的人員工資、資產折舊、利息、相關稅費和應分攤的總機構用於管理分支機構的管理費用等。
居民企業境外收入確認與應稅所得額計算:1、境外收入確認原則。居民企業來源於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應按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實現,若實際收到所得的日期與境外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不在同一納稅年度的依然以決定的日期為准;來源於境外的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轉讓財產等收入,應按有關合同約定應付交易對價款的日期確認收入實現,若未能在合同約定的付款日期當年收到上述所得,仍應以合同約定的日期為准。企業收到某一納稅年度的境外所得已納稅憑證時,凡是遲於次年5月31日匯算清繳終止日的,可以對該所得境外稅額抵免追溯計算。2、境外應稅所得稅計算。居民企業應就其來源於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以及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轉讓財產等收入,扣除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等規定計算的與取得該項收入有關的各項合理支出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從境外收到的股息、紅利、利息等境外投資性所得一般表現為毛所得,應對在計算企業總所得額時已做統一扣除的成本費用中與境外所得有關的部分,在該境外所得中對應調整扣除後,才能作為計算境外稅額抵免限額的境外應納稅所得額。
在就境外所得計算應對應調整扣除的有關成本費用時,應對如下成本費用(但不限於)予以特別注意:
(1)股息、紅利,應對應調整扣除與境外投資業務有關的項目研究、融資成本和管理費用;
(2)利息,應對應調整扣除為取得該項利息而發生的相應的融資成本和相關費用;
(3)租金,屬於融資租賃業務的,應對應調整扣除其融資成本;屬於經營租賃業務的,應對應調整扣除租賃物相應的折舊或折耗;
(4)特許權使用費,應對應調整扣除提供特許使用的資產的研發、攤銷等費用;
(5)財產轉讓,應對應調整扣除被轉讓財產的成本凈值和相關費用。
共同支出的比例分攤:在計算境外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為取得境內、外所得而在境內、境外發生的共同支出,與取得境外應稅所得有關的、合理的部分,應在境內、境外(分國(地區)別,下同)應稅所得之間,按照合理比例進行分攤後扣除。
上述所稱共同支出,是指與取得境外所得有關但未直接計入境外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成本費用支出,通常包括未直接計入境外所得的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支出。
企業應對在計算總所得額時已統一歸集並扣除的共同費用,按境外每一國(地區)別數額占企業全部數額的下列一種比例或幾種比例的綜合比例,在每一國別的境外所得中對應調整扣除,計算來自每一國別的應納稅所得額:1)資產比例;2)收入比例;3)員工工資支出比例;4)其他合理比例。上述分攤比例確定後應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無合理原因不得改變。
境外分支機構虧損的彌補:在匯總計算境外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在境外同一國家(地區)設立不具有獨立納稅地位的分支機構,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計算的虧損,不得抵減其境內或他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但可以用同一國家(地區)其他項目或以後年度的所得按規定彌補。
企業在同一納稅年度的境內外所得加總為正數的,其境外分支機構發生的虧損,由於上述結轉彌補的限制而發生的未予彌補的部分(也稱非實際虧損額),今後在該分支機構的結轉彌補期限不受5年期限制。具體如下:
(1)如果企業當期境內外所得盈利額與虧損額加總後和為零或正數,則其當年度境外分支機構的非實際虧損額可無限期向後結轉彌補;
(2)如果企業當期境內外所得盈利額與虧損額加總後和為負數,則以境外分支機構的虧損額超過企業盈利額部分的實際虧損額,按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八條規定的期限進行虧損彌補,未超過企業盈利額部分的非實際虧損額仍可無限期向後結轉彌補。
企業應對境外分支機構的實際虧損額與非實際虧損額不同的結轉彌補情況做好記錄。

㈤ 關於境外所得稅款抵免限額如何計算的問題

不考慮彌補境內虧損!看你的題目境內虧損 必定要先彌補虧損的 下次出題目正規點專 ( 要先彌補境屬內虧損的話 按國外稅率低的向高的彌補 避免重復征)
蘇丹的境外所得稅款抵免限額 80*25%=20萬

書上一大段話其實就是上面的公式

-10不用考慮

㈥ 全額抵免法怎麼計算外國稅收可抵免數以及居民居住國實征稅款

其計算公式為:
在居住國實際應納稅額 = 納稅人全部所得(或)財產×本國稅率 - 外國稅額 舉例說明:甲國一居民公司在某納稅年度獲得總所得為1000萬元,其中從本國取得800萬元,從乙國公司取得200萬元,甲國的所得稅率為40%。按全額抵免方法計算,分以下三種情形來討論該居民公司實際向甲國繳納的所得稅款情況:
(1)當乙國的稅率為30%時,應繳納甲國所得稅額為:
(800+200)×40%-200×30%=340萬元
(2)當乙國的稅率為40%時,應繳納甲國所得稅額為:
(800+200)×40%-200×40%=320萬元
(3)當乙國的稅率為50%時,應繳納甲國所得稅額為:
(800+200)×40%-200×50%=300萬元
以上計算表時:該跨國納稅人在非居住國已繳稅額都可以全部抵免,但當非居住國的稅率高於居住國稅率時,該跨國納稅人不僅可以將國外已繳的稅款在居住國全部得到抵免,而且還可以沖掉跨國納稅人在居住國的一部分納稅義務,使納稅人將稅收負擔從高稅率國轉嫁到低稅率國,從而使居住國的稅收利益受損。因此,全額抵免法除少數國家簽訂的國際稅收協定中被採用外,單邊實行這種方法的國家很法。

㈦ 關於境外已納稅額抵減如何理解

企業復境外已納所得稅額,可制以從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
超過抵免限額部分,可以再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納稅額後的余額進行補抵

你這句話已經說的非常明白了。

07年A國已納所得稅因為超過抵免限額尚未扣除的余額3萬可以結轉以後五年抵扣的。

而你的08年度在不考慮07年的情況下的抵免限額為6.25萬,08年在A過已納稅額
也就是說,08年的可扣除的是5萬

在考慮07年的情況下的三萬,就是你所謂的

=51.25-5-3

答案並沒有錯。

㈧ 企業所得稅中境外收入的抵免限額是什麼意思如何計算

抵免限額是指稅收抵免的最高限額,即對跨國納稅人在外國已納稅款進行抵免的內限度。
抵免限額=中國境內容、境外所得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的規定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來源於某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中國境內、境外應納稅所得總額。

㈨ 非居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以及境外已納稅額如何抵免

一、境外所得抵免稅額的計算 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1、居民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2、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是指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國境外稅收法律以及相關規定應當繳納並已經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性質的稅款。 抵免限額,是指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依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該抵免限額應當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抵免限額=中國境內、境外所得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的規定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來源於某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中國境內、境外應納稅所得總額 二、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征稅范圍 對非居民企業取得來源於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轉讓財產所得以及其他所得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對非居民企業直接負有支付相關款項義務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二)計算公式 扣繳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實際徵收率 (三)計算方法 非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 1、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得扣除稅法規定之外的稅費支出。 2、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其他所得,參照前兩項規定的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實際徵收率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稅率,或者稅收協定規定的更低的稅率。

熱點內容
斷背山有幾分鍾 發布:2024-08-19 08:31:17 瀏覽:253
日本電影 女老師和學生私奔 發布:2024-08-19 08:29:36 瀏覽:49
台灣電影 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02:18 瀏覽:134
2020最新電影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56:06 瀏覽:641
男男電影虐 發布:2024-08-19 07:04:57 瀏覽:10
韓國電影李采潭主演的關於發廊的 發布:2024-08-19 07:01:57 瀏覽:2
每期都有做的動漫 發布:2024-08-19 06:44:33 瀏覽:778
東宮拍攝時間 發布:2024-08-19 06:44:12 瀏覽:5
林正英電影情節鬼抬轎 發布:2024-08-19 06:36:35 瀏覽:254
懂的都懂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6:26:11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