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類型普通零稅率是什麼意思
Ⅰ 免稅與零稅率的區別是什麼
你好!營改增後,部分納稅人對零稅率和免稅優惠區分不清,認為零稅率和回免稅都不需要繳稅,為何要加以答區分?實則兩者在許多方面都有差距。
首先,在計稅依據上,零稅率是在計算繳納增值稅時,銷項稅額按照0%的稅率計算,進項稅額允許抵扣;免稅是指免去某一生產、流通環節的稅款,其他各環節稅款則不能免除,且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
其次,在管理上,零稅率是增值稅的一檔稅率,只要符合文件要求的都可以適用零稅率,無須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免稅屬於稅收優惠,要按照稅收優惠管理的相關要求,或先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其實,無論是零稅率還是免稅都有效地降低了稅負,都是國家對納稅人的政策性照顧,使營改增後稅負只降不增,利國利民。
Ⅱ 零稅率和免稅的差別是什麼
1:簡易計稅方法前提下沒有區別
財稅〔2013〕106號文件明確規定:回「提供適用答零稅率的應稅服務……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實行免徵增值稅辦法。」可見,在這種情況下,兩者沒有區別。
2:一般計稅方法前提下區別明顯
免徵增值稅:應納增值稅為0,同時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適用零稅率:增值稅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適用零稅率即銷項稅額為0,應納稅額=0-進項稅額。這意味著可以退還稅款,或進項留抵。相比之下,適用零稅率比免徵增值稅更實惠。
3:稅收管理要求不同增值稅有多檔稅率,零稅率也是增值稅的一檔稅率,只要符合文件規定,就可以適用零稅率。無須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
但免徵增值稅卻是稅收優惠,要遵循稅收優惠管理的相關要求,或先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Ⅲ 免稅跟零稅率有什麼區別。
稅率為零不等同於免稅。
二者區別在於:
一是納稅人銷售零稅率貨物在稅法規版定具有納稅的義務,但權由於規定稅率為零,納稅人無稅可納。而免稅則指國家根據政策的需要,免除納稅人繳納稅款的義務。
二是納稅人銷售零稅率貨物既然有納稅義務,同樣具有抵扣稅額的權利,從形式上表現為退給納稅人在各個流轉環節已繳納的稅款。而免稅則規定免除納稅人納稅的義務,同時也規定生產銷售免稅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即納稅人必須放棄抵扣稅款的權利。
(3)免稅類型普通零稅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臨時免稅是對個別納稅人因遭受特殊困難而無力履行納稅義務,或因特殊原因要求減除納稅義務的,對其應履行的納稅義務給予豁免的特殊規定。這類免稅一般在稅收法律、法規中均只作出原則規定,並不限於哪類行業或者項目。
它通常是定期的或一次性的免稅,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的特徵。因此,這類免稅與特定免稅一樣,一般都需要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稅務機關在規定的許可權內審核批准後,才能享受免稅的照顧。
Ⅳ 開發票的零稅率和免稅有什麼區別
零稅率和免稅區別如下:
1、適用公司不同
境內獲準的免稅運營商主要有5家,分別為:中免公司、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和新設立的海南省免稅品經營公司。
而零稅率只有中免公司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的主要機場、港口和邊境口岸經營零稅率業務,不存在地域限制,而其他公司則作為區域性或招標試點經營的零稅率運營商。
2、增值稅優惠幅度和進項稅額抵扣待遇不同
增值稅零稅率不僅是本交易環節(或流通環節)的增值額部分不用繳納增值稅,而且,以前各交易環節(或流通環節)的累積增值額也不用繳納增值稅,具體通過允許抵扣進項稅額來實現。
但免稅僅僅是本交易環節(或流通環節)的增值額部分不用繳納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計入交易成本,如果稅務和會計上已經抵扣了,需做轉出進項稅額處理。
3、稅收管理要求不同
零稅率是增值稅稅率的一種,只要符合稅法規定,就可以適用增值稅零稅率,並按月向主管退稅的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增值稅退(免)稅手續。
而免稅是一項稅收優惠政策,一般需報稅務機關備案。
4、背景不同
零稅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情況群體的平均承受能力來制定的,適應了普遍性、一般性的要求。
但免稅在不同產業、不同地區和不同的納稅人、征稅對象,往往需要從實際出發,對一些需要扶持、鼓勵或照顧的地區、行業、產業或納稅人、征稅對象給予特殊的規定,體現的是稅收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合理負擔的原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零稅率
網路-免稅Ⅳ 免稅與零稅率有何區別
增值稅免稅,如果只從字面上看,似乎是不納稅,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真正含義是:享受免稅的經銷者,對其出售的商品是不征增值稅的,該經銷者不是增值稅的納稅人,他不用進行增值稅的納稅申報,也不用記錄有關增值稅的帳薄。但是,免稅的經銷者在購進貨物時,卻要負擔增值稅,也就是說,他並沒有全部地被免除增值稅,只是免除了他這一環節增值額的稅負。
零稅率作為增值稅率,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稅率。它的含義是,零稅率物品的經銷者在計算繳納增值稅時,他在購入貨物時所支付的稅金都可得到扣除,即可得筆凈退稅,因為他的銷項稅額是零。所以零稅率物品的經銷者的稅負為零,但他仍是增值稅的納稅人,需要按通常的方式進行納稅申服。只有當政府想鼓勵某項行為或使某個產品真正免除增值稅時,才使用零稅率,如我國新增值稅中對出口貨物就實行了零稅率。
兩者差異
1、計稅:
零稅率:零稅率是在計算繳納增值稅時,銷項稅額按照0%的稅率計算,進項稅額允許抵扣。
免稅:增值稅中的免稅只是免去某一生產、流通環節的稅款,其他各環節稅款則不能免除,且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
2、核算:
零稅率:實行零稅率的其進項稅額允許抵扣,涉及進項稅額的退還。同時,銷售零稅率的貨物,其銷售額計入全部銷售額,銷項稅額為0。因此,零稅率貨物進項稅額需要進行核算,銷項稅額不需要進行核算。
免稅: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會計核算中進項稅額直接計入貨物的成本。銷售免稅貨物,只能開具普通發票,其收入計入銷售收入,不計算銷項稅額。因此,免稅貨物的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都不需進行核算。
3、管理:
零稅率:零稅率是增值稅的一檔稅率,只要符合文件規定,就可以適用零稅率,無須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
免稅:免徵增值稅屬於稅收優惠,要按照稅收優惠管理的相關要求,或先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Ⅵ 免稅和零稅率區別是什麼
稅率為零不等同於免稅。
二者區別在於:
一是納稅人銷售零稅率貨物在稅法規定具有納稅的義務,但由於規定稅率為零,納稅人無稅可納。而免稅則指國家根據政策的需要,免除納稅人繳納稅款的義務。
二是納稅人銷售零稅率貨物既然有納稅義務,同樣具有抵扣稅額的權利,從形式上表現為退給納稅人在各個流轉環節已繳納的稅款。而免稅則規定免除納稅人納稅的義務,同時也規定生產銷售免稅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即納稅人必須放棄抵扣稅款的權利。
出口貨物和應稅服務免稅僅是指在免稅環節不徵收增值稅,其相應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也不能退還。而零稅率是指對規定的出口貨物和應稅服務除了在出口環節不征稅外,還要對該產品和應稅服務在出口前已繳納的增值稅進行退稅,使該出口貨物及應稅服務在出口時完全不含增值稅,從而以無稅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出口貨物稅率為零,體現國家對出口產品獎勵政策,根據增值稅計算公式: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如果稅率為零,銷項稅額也為零。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銷項稅額為零,零減進項稅額為負的進項稅額。
因此,在貨物出口報關時,根據出口額計算出負的進項稅額,即為該貨物在各個流轉環節所繳納的全部稅款,應退給報關出口單位。出口貨物適用零稅率和免稅貨物從形式上看均表現為納稅人不納稅。
Ⅶ 零稅率,免稅,不征稅三者有啥區別呢
一、概念不同
1、不征稅
指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的項目。內
2、免稅
屬於原本需要征稅的而根據稅法相容關規定,給予某些項目取得收入免予繳納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3、零稅率
增值稅稅率的一種,主要適用於納稅人出口貨物和跨境應稅行為。零稅率在計算繳納增值稅時,銷項稅額按照0%的稅率計算,進稅額允許抵扣。
二、適用時間不同
1、不征稅
沒有硬性的適用時間段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2、免稅
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適用免稅、減稅規定的,可以放棄免稅、減稅,按規定繳納增值稅。放棄免稅、減稅後,36個月內不得再申請免稅、減稅。
3、零稅率
納稅人銷售適用增值稅零稅率的服務或無形資產的,可以放棄適用增值稅零稅率,選擇免稅或按規定繳納增值稅。放棄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後,36個月內不得再申請適用增值稅零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