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免稅產品怎麼入賬
㈠ 免稅產品著怎麼做會計分錄
新准則下減免稅會計和稅務處理分析
對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納稅人需根據具體情況作相應的會計和稅務處理,比如,在《企業會計制度》下,企業收到的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應計入「補貼收入」科目,但新《企業會計准則》則規定計入「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科目。由此可見,新《企業會計准則》核算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規定有別於《企業會計制度》。那麼,在新《企業會計准則》下,企業究竟應該如何核算享受的各類稅收優惠?核算方法與原《企業會計制度》又有那些顯著區別?
一、按照《企業會計制度》核算的特點
在《企業會計制度》下,對於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應區分所享受優惠的性質、稅種及所屬期間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以下按稅種分別分析如下。
1、增值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時,應借記:「銀行存款」,貸記:「補貼收入」;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增值稅,則應作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貸記:「補貼收入」的會計處理。
必須注意的是,對直接減免和即征即退的增值稅,應並入企業當年(稅款所屬年度)利潤總額計算交納企業所得稅;對先征後退和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應並入企業實際收到返還或退稅款年度的企業利潤總額交納企業所得稅。
2、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時,如果屬於當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營業稅金及附加」;如果是屬於以前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不作賬務處理。
從上述分析可見,對於減免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不管是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免徵的稅款體現為收到退稅款或不作帳務處理當年度的利潤(即本年利潤),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是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則不是增加當年度的利潤。
3、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稅時,如果是屬於當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管理費用」;如果是屬於以前年度的減免稅,則借記:「銀行存款」,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不作賬務處理。
從上述分析可見,不管是計入「管理費用」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免徵的稅款體現為收到退稅款或不作帳務處理當年度的利潤(即本年利潤)。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是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則不是增加當年度的利潤。
4、所得稅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實行所得稅先征後返(政策性減免)的企業,應先按照規定計提和繳納企業所得稅,在實際收到返還的所得稅時再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作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但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可以不作賬務處理,從而直接將稅前利潤變成稅後利潤。
不管是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減免的所得稅體現為增加企業的稅後留利。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減免的所得稅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減免,則企業應該將減免稅額直接記入「資本公積」。
二、按照新《企業會計准則》核算的特點
對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會計處理,新《企業會計准則》與《企業會計制度》相比,既有很大的變化和區別,但也有共同之處,以下從三個方面予以說明。
1、最大變化為簡化會計處理
根據新《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的規定,企業按照「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辦法收到的稅收返還款屬於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企業的一種政府補助,此類補助屬於補償企業已經發生的相關費用,與收益相關,所以,應在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作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必須注意的是,新《企業會計准則》沒有區分具體情形,統一規定在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由此可見,對企業享受的「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新《企業會計准則》沒有明確區分所享受優惠的性質、稅種及所屬期間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僅是規定按照收付實現制的原則於收到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必須注意是,新會計准則還規定,按照銷售量和補助定額來計算的政府補助可以採用權責發生制來確認),由此可見,新會計准則對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會計處理進行了簡化,這也是新《企業會計准則》區別於《企業會計制度》的最大特點和最大變化。
2、直接減征、免徵等情況的會計處理變化不大
稅收優惠除「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外,還包括直接減征、免徵和增加計稅抵扣額及抵免部分稅額等形式,對於企業享受的這些稅收優惠,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的規定,不作為該准則所規范的政府補助的范疇。筆者認為,對於此類稅收優惠,除必須按比例計算減征幅度或免徵額度、計算增加的計稅抵扣額及計算抵免部分的稅額而必須進行的會計處理以外,可以比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不做計提和交納相關稅款的帳務處理。但必須說明的是,如果是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仍需作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貸記:「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此處僅是將原《企業會計制度》下運用的「補貼收入」科目改為「營業外收入」科目。
3、計征所得稅的規定沒有變化
不管是新、老《企業所得稅法》,對於企業享受的各種稅收優惠,除減免及返還的所得稅及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減免及返還的稅款以外,一律都應並入企業當年度(或處理年度)的計稅所得額,照章計交企業所得稅。所以,不管執行新《企業會計准則》還是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對於企業享受的各種稅收優惠,除減免及返還的所得稅及國家規定有指定用途的減免及返還的稅款外,均應並入企業計稅所得額,作計交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但必須注意的是,對企業享受減免及返還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新《企業會計准則》與《企業會計制度》相比沒有變化。對實行先征後返(政策性減免)而收到返還的所得稅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對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直接減免(法定減免)的則不作賬務處理,即不管是沖減收到退稅款當期的所得稅費用還是不作賬務處理,最終均是將減免的所得稅體現為增加企業的稅後留利。但如果減免的所得稅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減免,則企業應該將減免的所得稅額直接記入「資本公積」。
針對此題,根據有關規定,應作出的會計處理為:
借: 商品采購 87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00(100000×13%)
貸:銀行存款 100000
㈡ 進口貨物賬務如何處理有哪些稅費計入什麼科目
計入采購成本。
進口貨物與非進口貨物,其運費的賬務處理是一致的。
這里需回要注意答的是,運費是國外企業還是國內企業,是國內企業,賬務與平時一樣,沒有特殊地方。
如果是支付給國外的企業,同按《非居民企業從事國際運輸業務稅收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7號的規定,請您攜帶相關的合同、協議等資料到主管國稅局辦理扣繳所得稅事宜。同時根據財稅【2013】106號的規定需要代扣代繳6%的增值稅。具體請咨詢主管稅務局在稅務上需要代扣代繳增值稅。
㈢ 進口關稅如何入賬
進口關稅,應並入采購材料的成本中。分錄為:
借:原材料(采購價+關稅)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一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進口關稅是一個國家的海關對進口貨物和物品徵收的關稅。各國已不使用過境關稅,出口稅也很少使用。通常所稱的關稅主要指進口關稅。
徵收進口關稅會增加進口貨物的成本,提高進口貨物的市場價格,影響外國貨物進口數量。因此,各國都以徵收進口關稅作為限制外國貨物進口的一種手段。適當的使用進口關稅可以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也可以作為一種經濟杠桿調節本國的生產和經濟的發展。
(3)進口免稅產品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計算進口關稅稅款的基本公式是:
進口關稅稅額=完稅價格×進口關稅稅率
在計算關稅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進口稅款繳納形式為人民幣。進口貨物以外幣計價成交的,由海關按照簽發稅款繳納證之日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的買賣中間價摺合人民幣計征。人民幣外匯牌價表未列入的外幣,按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確定的匯率摺合人民幣。
2、完稅價格金額計算到元為止,元以下四捨五入。完稅稅額計算到分為止,分以下四捨五入。
3、一票貨物的關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免稅。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因有不同的成交條件而有不同的價格形式,常用的價格條款,有FOB、CFR、CIF三種。現根據三種常用的價格條款分別舉例介紹進口稅款的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進口關稅
㈣ 免稅進口設備賬務處理
有點混亂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情況
1 首先醫院可以申請科教用品減免關稅增值稅
2 C公司對外付匯專 且屬A公司委託C公司代理進口 C公司需要給A公司開具代理費發票
3 醫院作為最終用戶 三方合同應該只有醫院 C公司和B公司簽訂 如果A公司做采購的話 實際上是A買來的設備 以國產的形式在賣給醫院 這在免稅監管手續上是不允許的
不知道A公司在實際操作中是不是有這些問題。
㈤ 免稅產品的賬務處理
因為是免稅,所以不用計提稅金:
購進時:
借:庫存商品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現在,免稅產品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開普通發票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㈥ 購入進口免稅原材料如何賬務處理
對於增值稅免稅的
借:原材料
貸:銀行或往來.
增值稅免稅.你們的全部支付的價款就為原材料的取得成本.
㈦ 「免稅產品」如何做會計分錄
"免稅產品」的會計分錄
借 原材料8.7 萬 應繳稅費1.3萬
貸 銀行存款回 10萬
借 在途物答資8.7萬 應繳費稅1.3萬
貸 銀行存款10萬
㈧ 進口關稅計入那個科目
進口關稅通常和增值稅一起入賬。
一、海關進口增值稅和關稅,進口關稅計入采購貨物成本,增值稅計入進項稅額 ,做賬如下:
借:庫存商品(采購價+關稅等)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二、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 商所徵收的稅收。1985年3月7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三、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先將繳納的關稅計入材料采購的過渡科目,增值稅計入進項稅,待進口發票來後,一起入材料賬。
付關稅、增值稅時:
貸:現金
借:應交稅金-進項稅
借:材料采購
進口發票收到時
借:應付賬款
貸:材料采購
(8)進口免稅產品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一、進口關稅稅款的計算:
進口關稅稅額=完稅價格×進口關稅稅率
二、在計算關稅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進口稅款繳納形式為人民幣。進口貨物以外幣計價成交的,由海關按照簽發稅款繳納證之日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的買賣中間價摺合人民幣計征。人民幣外匯牌價表未列入的外幣,按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確定的匯率摺合人民幣。
2、完稅價格金額計算到元為止,元以下四捨五入。完稅稅額計算到分為止,分以下四捨五入。
3、一票貨物的關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免稅。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因有不同的成交條件而有不同的價格形式,常用的價格條款,有FOB、CFR、CIF三種。
㈨ 免徵關稅的進口貨物如何做帳
法定減免稅:
(1)關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貨物;
(2)無商業價值的廣告品和貨樣;專
(3)外國政府、屬國際組織無償贈送的物資;
(4)在海關放行前損失的貨物;
(5)進出境運輸工具裝載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飲食用品。
計算:關稅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稅率
①關稅=完稅價×關稅%
②進口消費稅=(完稅價+關稅)/(1-消費稅%)×消費稅%
③進口增值稅=(完稅價+關稅))/(1-消費稅%)×17%
㈩ 進口貨物 免稅 怎麼入賬
直接按照進口貨物發票價值還有關稅稅票金額入賬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