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發工資怎麼免稅
❶ 工廠發多少工資才扣稅
按本市平均工資為基數,超出部分,按利潤百分比的層次訥稅
❷ 公司發的工資條上免稅收入額是什麼
稅法規定每人每月可以不計入納稅的額度,例如目前標準是每月5000元不征稅
❸ 請問在工廠上班發工資打卡上有八九千怎麼扣稅的
1、是抄否是一次性支付這么多錢?
2、計襲算個稅的基數是扣除個人應繳的保險、公積金、公司懲罰等,需要清楚這個數字。
第一個問題:是
第二個問題:比如應發9000-社保200-公積金200=實發8600
3、 網路有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器,將你算出來的實發數字輸入,個稅起征點是3500輸入,即可算出。
我在網上計算器大概輸入了一下,約扣不到400.
❹ 工廠里發工資扣個人所得稅是怎麼計算的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起征點2000元),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2000(起征點)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一 不超過500元 5 0
二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過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過100000元 45 15375
應發工資包括發放的現金和非現金的實物
❺ 「工資薪金」怎麼發才能最大限度避稅
一直以來,個人所得稅法及其相關細則、辦法以其復雜的結構和繁瑣的內容成為很多企業在制定員工薪酬時不敢涉足的禁區。大部分企業的做法是:錢已經支付給了員工,交多少稅是員工的事。這種做法固然省去了很多麻煩,卻使公司實際支出的薪酬與員工實際得到的收益之間發生斷裂,無法充分利用薪酬計劃鼓舞士氣、達到振奮人心的預期效果。本期為您解讀「工資薪金」稅務籌劃思路和方式。
在個人所得稅上,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分類稅制,即將個人各種來源不同、性質各異的所得進行分類,分別扣除不同的費用,按不同的稅率課稅。其中,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超額累進稅率征稅。
一、「理解稅法」是進行稅務籌劃的前提
稅務籌劃與風險控制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實現「風險可控」的基礎是籌劃方案不違法,這就要求稅務籌劃者需要諳熟中國稅法的基本原理和實際運用規則。比如,有人提出將發工資轉化為發放各種實物福利的方式,就可以實現節稅的目的。其基本的依據是,根據《個人所得稅稅法》第4條的規定,「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免納個人所得稅。然而,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四規定,稅法第四條第四項所說的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進一步根據《關生活補助費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55號文),生活補助費是指由於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給納稅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難,其任職單位按國家規定從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向其支付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並明確指出,包括「(一)從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二)從福利費和工會經費中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人人有份的補貼`補助」、「 (三)單位為個人購買汽車`住房`電子計算機等不屬於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性質的支出」在內的各種補貼補助,應當並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事實上,只要對稅法有足夠的認識和理解,不需要考慮具體條文的規定,就可以判斷出這一籌劃存在的問題。事實上,稅法在規定一項納稅義務的同時,往往同時也有相應的「反避稅」考量,如果通過發放各種「實物補貼」就可以實現合法節稅,那麼工資薪金就可以輕易的通過「轉化」而實現避稅的目的,這在稅法上是不太可能的。
二、節稅又不違法的6大籌劃「招數」
違法的籌劃最終非但不能達節稅目的,還可能因違反稅法和相關行政、刑事法律、法規規定而觸犯「偷稅」、「逃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法律責任。針對「工資薪金」進行稅務籌劃,華稅重點介紹以下六種途徑:
(一)合理分配「工資薪金」和「年終獎」比例
個人所得稅的計稅原理是實行超額累進稅率計稅,納稅人的應稅所得額超過某一級數時,超過部分就要按高一檔的稅率計稅。因此,月度「工資薪金」或「年終獎」一方畸高,都會導致適用較高的稅率(最高達45%),因此需要合理分配二者的比例,從實際情況來看,一般「工資薪金」和「年終獎」在1:1的情況,可以實現整體稅負的最小化。
(二)避開臨界點
同上述(一)所述,「工資薪金」個稅適用稅率分為7檔,扣除每月3500元的「費用」後,不超過1500元的,適用3%的稅率,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適用10%的稅率,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適用20%的稅率,而對於超過80000元的部分,適用45%的稅率,可見,當處於稅率變化的「臨界點」時,增加1元,就會帶來額外較多的個人所得稅。因此,單位發放工資時,應充分關注這些臨界點,可以通過下月延遲支付等方式,降低適用的稅率。
(三)利用「免稅」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通常是為了鼓勵、引導某些行為而設置,前文雖然介紹了「福利費」免稅的范圍有限,但是依然是進行稅務籌劃的一個途徑。此外,對於「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保險賠款」、「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等也屬於免稅的范圍;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可以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企業可以在有關標准范圍內,最大化降低「工資薪金」個稅負擔。
(四)變「工資薪金」為「股息紅利」
針對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業高管等群體,按照「工資薪金」計稅通常要適用45%的稅率,稅負沉重。憂郁企業高管通常與企業的利息息息相關,同時,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股息紅利」所得稅適用20%的稅率,如果通過合理籌劃,將高管等群體的「工資薪金」轉化為「股息紅利」,則可以有效降低個稅的適用稅率。
(五)積極爭取地方稅收返還
個人所得稅屬於國家、地方共享稅,具體由地稅機關征管。按照規定,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為60%:40%。部分地區為了吸引投資,針對地方收入部分給與投資者一定的稅收返還,比例最高可達60-70%,因此,對於部分投資區域廣泛的企業,可以充分運用這些地區的政策,實現個稅的合理籌劃。
三、2017年中國向全球徵收個稅
2015年12月17日,中國簽署了《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之多邊政府間協議》(「《多邊自動情報交換協議》」,按照規定,2017年9月,中國個人及其控制的公司在包括BVI、開曼群島等5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的銀行賬戶信息(截至到2016年底的信息)將會主動呈報於中國稅務機關,同時,2018年9月,中國個人及其控制的公司在包括香港、瑞士40個國家和地區開設的銀行賬戶信息(截至到2017年底的信息)將會主動呈報於中國稅務機關。
這一規定意味著,中國開始面向全球徵收個人所得稅,利用國際避稅港等方式進行稅務籌劃的空間將大大被壓縮,個人稅務籌劃面臨空前挑戰。
❻ 工廠發工資能不能抵稅
你如果說增值稅抵不了,但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是可以抵一部分
❼ 誰知道在工廠打工發的工資,要扣個人稅,是怎麼來計算的。三千塊應該扣多少稅
當月工資、薪金收入減去住房公積金、社保費及2000元後,對余額按照相應稅率進行計算。計算公式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以你3000元為例,若無住房公積金、社保費,則: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3000-2000)x10%-25 =100-25 =75(元)附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不超過500元的, 為5% 0
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 為10% 25
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 為15% 125
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 為20% 375
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 為25% 1375
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 為30% 3375
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 為35% 6375
8、超過80000元至100000的, 為40% 10375
9、超過100000元的, 為45% 15375
❽ 工廠發工資扣稅怎樣扣法
個稅免徵額是復3500,使用制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