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魚行業免稅成本都是什麼意思
❶ 什麼是免稅發票
免稅發票一般用於下崗、殘疾、失業人員等從事的餐飲服務行業,享受國家免稅的稅專收優惠政策。由稅務屬部門向其提供免稅發票。
所以消費者到此類場所就餐,經營者只能給付免稅發票,同時,免稅發票不參加即刮即獎和二次搖獎活動。由於免稅飲食行業已享受了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沒有實現稅收收入,也就沒有財政匹配的獎金來源。因此,免稅發票不參加即刮即獎和二次搖獎活動。
(1)打魚行業免稅成本都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發票內容一般包括:票頭、字軌號碼、聯次及用途、客戶名稱、銀行開戶賬號、商(產)品名稱或經營項目、計量單位、數量、單價、金額,以及大小寫金額、經手人、單位印章、開票日期等。實行增值稅的單位所使用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應有稅種、稅率、稅額等內容。
1993年1月1日全國實行統一發票後,發票聯必須套印:「發票監制章」,統一後的「發票監制章」形狀為橢圓形,規管長軸為3厘米,短軸為2厘米,邊寬0.1厘米,內環加一細線。
上環刻制「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字樣,下環刻有「稅務局監制」字樣,中間刻制監制稅務機關所在地省(市、區)、市(縣)的全稱或簡稱,字體為正楷,印色為大紅色,套印在發票聯票頭中央。
❷ 「免稅」和「保稅」分別是什麼意思區別是什麼
免稅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的政治經濟政策,給某些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的一種鼓勵或特殊照顧。
保稅(bonded;under bonded),保稅制度是一種國際通行的海關制度。是指經過海關批準的境內企業所進口的貨物,在海關監管下在境內指定的場所儲存、加工、裝配,並暫緩交納各種進口稅費的一種海關監管業務制度。
免稅和保稅的區別如下:
1、開發票時填寫的信息不同
免稅需要在合並的「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購買方為企業的憑證,索取合並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而保稅為其提供母公司發票時,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保稅是具有唯一性的,只要稅務發票系統裡面查到了這家企業的發票代碼不同,就可以查詢到這家企業的進銷項發票情況,也就可以知道企業是否虛開發票了。
2、核心要點不同
免稅給企業帶來新的機會,也可能帶來新的難題,如新的法律、新的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營銷可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掌握環境的發展趨勢是企業制定戰略計劃的重要前提。
而保稅避免和聲譽較高的名牌商品展開正面競爭。名牌商品都處於高度的商品保護地位。
3、包括的范圍不同
免稅包括:行政管理和技術人員,材料采購、保管和駕駛各種機械、車輛的人員,材料到達工地倉庫前的搬運裝卸工人,專職工會人員、醫務人員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費或營業外支出開支的人員的工資。
而保稅包含: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審計、書畫、雕刻、影視錄像、演出、表演、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4、測試性質不同
免稅從技術特徵上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過研究數據間關系評價信息,只是將該技術方法用作實質性程序,即用以識別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及相關認定是否存在錯報。
而保稅用於評價內部控制在防止或發現並糾正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方面的運行有效性的審計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稅
網路-免稅
❸ 免稅收入的成本能抵扣進項稅嗎
免稅收入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用於免徵增值稅項目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均不允許抵扣。
❹ 征免稅是什麼意思征免稅項目和免稅項目是一個意思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因此,在增值稅核算過程中,應對上述情況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一般情況下,納稅人購迸貨物發生了非正常損失,轉出的進項稅額為賬面金額×適用稅率。但購進貨物是免稅農產品時,應轉出的進項稅額為賬面金額÷(1-10%)×l0%。 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規定,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其進項稅額等於實際購進金額乘以10%,購進成本為實際購進金額乘以(1-10%)。 例如,某商業企業(一般納稅人)當月憑稅務部門批准使用的收購憑證購進一批免稅農產品,支付款項300000元,應作以下賬務處理: 借:庫存商品 270000 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0 該批貨物的賬面成本為270000元,即賬面成本=實際購進金額×(1-10%)。換言之,實際購迸金額=賬面成本÷(1-10%)。那麼,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發生非正常損失時,其轉出的進項稅額=賬面成本÷(1-10%)×10%,而不是用賬面成本乘以10%的扣除率。 比如說,某商業企業(一般納稅人)購進的免稅農產品發生非正常損失,賬面成本為90000元,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99000 貸:庫存商品 90000 應交稅金一一一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9000 顯然,這筆分錄是錯誤的。企業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農產品賬面成本為90000元,其實際購進金額就是90000÷(1-10%)=100000(元)。也就是說,購進這批農產品時,已計進項稅額10000元,因此,發生損失時應轉出進項稅額10000元。正確分錄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100000 貸:庫存商品 9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0000
❺ 購買免稅農產品的實際成本和賬面成本是怎麼回事,兩者有什麼關系
實際成本*(1-13%)=賬面成本
免稅農產品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是可以抵扣進項稅,所以實際成本與賬面成本不同。
普通的商品增值稅都屬於價外稅,但是免稅農產品增值稅屬於價內稅,購買免稅農產品, 價款×13%可以抵扣進項稅,價款×87%計入采購成本。
關於賬面成本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
資產的賬面成本一般是其賬面價值,如各項存貨的賬面成本和各類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等。如有備抵賬戶的,其賬面成本應以扣除其備抵後的凈值來反映。如固定資產賬面原始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稱為賬面凈值,或賬面凈成本等 。
存貨的賬面價值=賬面成本—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金額
例如,對於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時,購進企業購入農產品的賬面成本應該等於其實際成本,也即購買價格減去其可以用來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所以,購入免稅農產品的實際成本(賬面成本)小於其購買價格。
❻ 請問免稅是什麼意思
免稅,既是一個稅收專業術語,又是一個通用語,即免予征稅的意思版。在稅收上,國家有一系權列關於免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達不到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企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達到一定比例的,按照一定比例免徵企業所得稅;以進料加工方式進口原材料的,免徵進口環節增值稅;銷售避孕用品、葯品,免徵增值稅;農民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等等。
保稅,是一個海關術語,用於關稅。保稅區是海關監管的特定區域,必須經國務院批准才能設立。保稅區與境內其他地區之間應當設置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隔離設施。在保稅區內,關稅上有很多優惠政策。例如: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基建物資,予以免稅;區內企業自用的生產、管理設備和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生產用燃料,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物資、設備,予以免稅等等。因為保稅區內的企業享受很多關稅上的稅收優惠,因此生產成本較保稅區外的企業要低,在產品價格的競爭上,就佔有了較大優勢。
❼ 免稅農產品到底免了什麼
免稅農產品的范圍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值回稅。
2、「農業生產答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是指直接從事植物的種植、收割和動物的飼料、捕撈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的注釋所列的自產農業產品;對上述單位和個人銷售的外購的農業產品,以及單位和個人外購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後銷售的仍然屬於稅法注釋所列的農業產品,不屬於免稅的范圍,應當按照規定稅率徵收增值稅。
3、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批發和零售的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自產自銷的初級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
在這個規定中,農業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品;從事農業生產是直接從事農業的種植、收割、飼養、捕撈等;自產自銷是自己生產,並且用於自己銷售的一種行為,而對於通過收購、生產並加工出售的農業產品,則不在免稅的行列。同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免稅的農業產品必須是初級農業產品,即只是通過簡單的曬干、腌制、切片等粗略的方式製成的農業產品。
❽ 發票都是開的免稅沖成本可以嗎
從稅務角度,有「營業」收入,就要開具相應的發票。
如果你公司有收入,卻不開版發票的話,可以做賬到「營業外收入」或者偶然所得收入等。
免稅發票是可以填寫報銷沖成本的,如果開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稅務局可能會查賬務往來,風險較大。如權果是普通發票,風險相對較小。如果沒有賬務往來的話,對方給你公司開具發票,都是會有被視為偷稅漏稅的風險。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希望在稅務操作上,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依法納稅。
望採納。
❾ 購買免稅農產品的實際成本和賬面成本是怎麼回事,兩者有什麼關系,求詳解
實際成本*(1-13%今年稅率可能改為11)=賬面成本
免稅農產品不需要繳納增值回稅,但是可以抵扣進答項稅,所以實際成本與賬面成本不同。
普通的商品增值稅都屬於價外稅,但是免稅農產品增值稅屬於價內稅,
舉個例子你付出100萬元購買免稅農產品,有13萬(11萬)可以抵扣進項,其餘87萬(89萬)進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