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免稅申報是什麼意思
『壹』 什麼叫納稅申報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的期限和內容向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法律行為,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是稅務機關稅收管理信息的主要來源和稅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等。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發生法定納稅義務後,按照稅法或稅務機關相關行政法規所規定的內容,在申報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及應繳稅款的法律行為。
(1)征免稅申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違反納稅申報規定的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一)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或者扣繳義務人、代徵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國家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由國家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一般納稅人不按規定申報並核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在一定期限內取消進項稅額抵扣資格和專用發票使用權,其應納增值稅,一律按銷售額和規定的稅計算征稅。
參考資料
納稅申報_網路
『貳』 什麼是納稅申報和減免申報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發生法定納稅義務後,按照稅法或稅務機關相關行政法規所規定的內容,在申報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及應繳稅款的法律行為
『叄』 個人所得稅中你已選擇享受免申報,無需繳款 什麼意思
享受免申報是指原來應該需要匯算清繳補稅的,但按政策可以免於匯算清繳,國家規來定可以免申報。但如果沒有預扣預繳稅款除外。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第三款:「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規定,匯算清繳的范圍主要是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也就是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之一的,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的規定,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的,也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3)征免稅申報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新個稅法實施後,關於匯算清繳的范圍的規定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第三款:「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規定,匯算清繳的范圍主要是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也就是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之一的,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的規定,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的,也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二、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間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需要關注的是,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的匯算清繳時間是不一致的。
三、匯算清繳的辦理
由於經營所得的納稅人主要是個體工商戶和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者,這部分納稅人如果屬於核定徵收,稅務機關一般不要求匯算清繳,如果屬於查賬徵收,一般都聘請有財務人員,由財務人員進行匯算清繳,這和原個稅法下基本是一致的,變化不大。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從這一條款可以看出,取得綜合所得的納稅人,可以由本人進行匯算清繳(或委託代理人以本人名義辦理),也可以由扣繳義務人進行匯算清繳。
『肆』 出口免稅申報流程是什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回稅務總局公告答2013年第65號)第八條,「出口企業或其他單位出口適用免稅政策的貨物勞務,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消費稅免稅申報時,不再報送《免稅出口貨物勞務明細表》及其電子數據。」
自2014年6月1日起,小規模出口、外貿企業一般納稅人出口、非外貿一般納稅人出口免稅貨物勞務等三個優惠備案項目取消。因此,出口企業辦理免稅無需再到各徵收分局辦理優惠備案。
一般納稅人要進行免稅申報,必須先到各徵收分局或直屬稅務分局(生產企業到各主管的區分局,外貿企業到直屬分局)辦理出口企業退(免)稅資格認定,才能在增值稅日常申報時將出口銷售額填入「免稅銷售額」一欄。
參考:《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
『伍』 「免稅」和「保稅」分別是什麼意思區別是什麼
免稅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的政治經濟政策,給某些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的一種鼓勵或特殊照顧。
保稅(bonded;under bonded),保稅制度是一種國際通行的海關制度。是指經過海關批準的境內企業所進口的貨物,在海關監管下在境內指定的場所儲存、加工、裝配,並暫緩交納各種進口稅費的一種海關監管業務制度。
免稅和保稅的區別如下:
1、開發票時填寫的信息不同
免稅需要在合並的「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購買方為企業的憑證,索取合並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而保稅為其提供母公司發票時,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收憑證。
保稅是具有唯一性的,只要稅務發票系統裡面查到了這家企業的發票代碼不同,就可以查詢到這家企業的進銷項發票情況,也就可以知道企業是否虛開發票了。
2、核心要點不同
免稅給企業帶來新的機會,也可能帶來新的難題,如新的法律、新的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營銷可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掌握環境的發展趨勢是企業制定戰略計劃的重要前提。
而保稅避免和聲譽較高的名牌商品展開正面競爭。名牌商品都處於高度的商品保護地位。
3、包括的范圍不同
免稅包括:行政管理和技術人員,材料采購、保管和駕駛各種機械、車輛的人員,材料到達工地倉庫前的搬運裝卸工人,專職工會人員、醫務人員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費或營業外支出開支的人員的工資。
而保稅包含: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審計、書畫、雕刻、影視錄像、演出、表演、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4、測試性質不同
免稅從技術特徵上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過研究數據間關系評價信息,只是將該技術方法用作實質性程序,即用以識別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及相關認定是否存在錯報。
而保稅用於評價內部控制在防止或發現並糾正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方面的運行有效性的審計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稅
網路-免稅
『陸』 增值稅的征免稅范圍是什麼注意是征免稅
農業生產者來銷售的自產農產品自;
避孕葯品和用具;
古舊圖書;
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柒』 免稅企業怎麼申報。
1)免稅銷售收入及進項發票申報:每月15日前在綠色通道中進行申報。進項發票版在「增值稅抵扣明細表」中選權擇「外貿退稅」進「待抵扣稅金」;外銷銷售收入在「免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中反映。
2) 退稅申報:三單齊全後隨時向退稅機關申報退稅。涉及報表:
(1)《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稅匯總申報表》;
(2)《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明細申報表》;
(3)《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進貨申報明細表》;
(4)《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稅申報明細表》;
(5)出口貨物退稅原始憑證按關聯號整理並裝訂成冊:
①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聯);
②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或《出口退稅進貨分批申報單》;
③出口發票;
④代理出口貨物證明、代理出口協議(合同)(代理出口業務提供);
⑤稅收(出口貨物專用)繳款書或出口貨物完稅分割單(消費稅)。(6)出口貨物備案單證目錄;
『捌』 請問免稅是什麼意思
免稅,既是一個稅收專業術語,又是一個通用語,即免予征稅的意思版。在稅收上,國家有一系權列關於免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達不到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企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達到一定比例的,按照一定比例免徵企業所得稅;以進料加工方式進口原材料的,免徵進口環節增值稅;銷售避孕用品、葯品,免徵增值稅;農民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等等。
保稅,是一個海關術語,用於關稅。保稅區是海關監管的特定區域,必須經國務院批准才能設立。保稅區與境內其他地區之間應當設置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隔離設施。在保稅區內,關稅上有很多優惠政策。例如: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基建物資,予以免稅;區內企業自用的生產、管理設備和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生產用燃料,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物資、設備,予以免稅等等。因為保稅區內的企業享受很多關稅上的稅收優惠,因此生產成本較保稅區外的企業要低,在產品價格的競爭上,就佔有了較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