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稅企業稅票就是免稅怎麼提稅
㈠ 增值稅減免稅款時,怎麼做分錄
增值稅減免與退還的核算
根據有關規定,企業收到返還的增值稅,或者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都應作為企業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補貼收人,並增設「補貼收人」賬戶進行核算,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還應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核算。
企業按規定享受直接減免的增值稅,應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貸記「補貼收入」賬戶。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徵收後返還的增值稅,應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補貼收人」賬戶,不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賬戶核算。
例如,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某月份購進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價款220
000元,增值稅額37
400元,當月實現銷售收人350
000元,銷項稅額5900元。經企業申請,主管稅務機關批准,該企業減半徵收增值稅1年,如果該企業享受免稅優惠屬於直接減免形式,則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1)購進原材料並驗收人庫時:
借:原材料
22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7400
貸:銀行存款
257
400
(2)銷售產品實現收人時:
借:銀行存款
409
500
貸:主營業務收人
35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9
500
(3)計算、繳納當月應納增值稅額並享受減免稅時:
應納稅額=(59
500-37
400)
×
50%
=11
05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11
050
貸:銀行存款
11
05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11
050
貸:補貼收人
11
050
例如,承上例,假設該企業按規定享受先征後退辦法進行減免,則該企業會計處理如下
(1)當月購進原材料和銷售產品會計處理同上。
(2)計算、繳納當月應納增值稅額時:
應納稅額=59
500-37
400=22
10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22
100
貸:銀行存款
22
100
(3)收到先征後退的增值稅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11
050
貸:補貼收人
11
050
㈡ 計提的稅款減免如何記賬
計提的稅款減免只需要做沖銷以前提取稅金的憑證就可以了。
(1)先計提的賬務處理: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等
(2)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等
貸:銀行存款
把免徵的金額按上面分錄做沖減的金額就可以。
(2)減免稅企業稅票就是免稅怎麼提稅擴展閱讀:
企業應當設管「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
其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與經營活動相關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稅費,企業應借記「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
期末,應將「稅金及附加」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稅金及附加」科目無余額。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會發生應付未付稅款的情況,不需要預計應納稅金額。
同時也不存在與稅務機關結算或者清算的問題。因此,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於購買印花稅票時,直接借記「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㈢ 免稅企業增值稅發票咋做帳
免徵增來值稅,仍然按不免增值稅自進行賬務處理,月末確認減免稅額後,再轉入營業外收入,在填報增值稅申報表時,無論是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所有計稅項目均為不含稅「銷售額」,不是含稅銷售收入,因為增值稅是價款(金額)與稅額是分離的。
比如一般納稅人免增值稅項目(稅率為13%)含稅銷售收入680000元: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68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1769.91[680000÷(1+1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78230.09(601769.91×13%)
月末: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78230.09
貸:營業外收入 78230.09
其中,銷售額601769.91元,填入增值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附表(一)「免徵增值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明細」的第16欄的「銷售額」中,同時反映到增值稅申報表主表第9欄「其中:免稅貨物銷售額」。
㈣ 如何開具增值稅免稅發票
免稅產品銷售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因為屬於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情形之一。
增值稅免稅,指的是某項應稅行為,因為國家政策的扶持,銷售環節不徵收增值稅。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適用免稅規定的,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增值稅免稅收入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的通知》(國稅發[2006]156號0第10條規定,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專用發票,法律、法規及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此,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專用發票,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在防偽稅控系統中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稅率欄選「0」,系統開具的增值稅蹼泳發票稅率欄和稅額欄均為空,金額欄等於價稅合計欄。申報時在報表中體現減免稅。
(4)減免稅企業稅票就是免稅怎麼提稅擴展閱讀:
如何開發票
從發票開具資格來說,主要分為稅務代開和自行開票兩種。
1、稅務代開
當部分法人單位或個人沒有開發票的資格,可以前往稅務局開具發票,這就是稅務代開。(主管稅務機關代開時,要求現場繳稅;如果發票作廢,稅款退迴流程復雜、周期長。因此建議創業者們認真核查開票信息及客戶的開票需求。)
2、自行開票
當企業注冊完成後,就可以申請稅控和發票,擁有開發票的資格。之後公司再配備電腦和針式列印機設備,就可以開始自行開票了。一般建議,只要公司有業務收入,就要盡早申請開票資格,自行開票。
㈤ 增值稅免稅企業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後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增值稅減免賬務處理
對於流轉稅減免和返還的會計處理,財政部曾經在財會[1995]6號文件中作出過比較明確的規定。
增值稅直接減免的會計處理
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包括返還和減免,返還的形式有即征即退、先征後退以及先征稅後返還;增值稅的減免優惠主要體現為法定減免(直接減免)和政策行臨時減免,例如財稅[2001]113號文件規定,農膜、農機、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實行政策性臨時免徵增值稅。
在財政部財會[1995]6號文件中規定: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稅後返還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未設置「補貼收入」會計科目的企業,應增設「補貼收入」科目。
(一)如果納稅人銷售的項目部分免徵增值稅
例: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5年4月購進聚氯乙烯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價款100萬元,進項稅額17萬元,款項已付,材料已驗收入庫。2005年5月加工生產為塑料餐具和農膜兩種產品,並且全部對外銷售,塑料餐具和農膜的不含稅銷售額分別為75萬元,總計銷售額150萬元,已按要求開出專用發票及相關憑證,款項均已經收到。除此之外,假設本月無其他生產銷售行為。依據題意作會計處理。
1、購進貨物且進項稅額符合抵扣條件,作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 1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00
貸:銀行存款 1170000
2、銷售塑料餐具作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877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75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27500
3、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其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必須轉出。由於農膜暫時免徵增值稅,其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就必須轉出。但是,在購進項目既用於應稅項目又用於免稅項目的情況下,對於免稅項目應計算分攤的進項稅額,目前認為比較科學的方法是採用銷售額比例法,即用免稅項目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來計算分攤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由於塑料餐具和農膜的銷售額各佔50%,作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85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5000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和流通、應稅勞務中各個環節的新增價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稅法規定的免稅項目在流轉過程中仍然會有新增價值,即仍然負有納稅義務,而免稅則是國家出於特定目的將其本該征繳的稅額不予征繳,轉作國家對納稅人的一種「補貼」。但是,增值稅實行稅負轉嫁,納稅人和負稅人可能不是同一主體,因此,這里的免稅只能是針對納稅人而言,而負稅人則不一定享有這種優惠,即納稅人銷售免稅項目,盡管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只能開具普通發票。
(二)如果納稅人銷售的項目全部免徵增值稅
如果納稅人銷售的項目全部屬於增值稅的免稅項目,還需要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1、如果納稅人開始購進貨物或者勞務時不準備或者不明確要用於免稅項目,而在生產過程中其用途發生了改變,最終全部用於了免稅項目,即納稅人對外銷售的全部是增值稅免稅項目,其會計處理類同於第(一)種情況,可比照進行。
2、如果納稅人開始購進貨物或者勞務時就已經明確要用於免稅項目的生產或者銷售,其購進項目的進項稅額應計入采購成本,因而也不存在進項稅轉額轉出以及減免稅款等問題,或者說已經超出了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㈥ 增值稅企業做了減免稅備案開普通發票免稅免稅嗎
納稅人做過免稅備案,開具免稅的增值稅普通發票,肯定是免徵增值稅的。
㈦ 免稅企業增值稅發票怎麼做帳
免徵增值稅,仍然按不免增值稅進行賬務處理,月末確認減免稅額後,再轉入營業外專收入,在填報增值稅申報屬表時,無論是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所有計稅項目均為不含稅「銷售額」,不是含稅銷售收入,因為增值稅是價款(金額)與稅額是分離的。
比如一般納稅人免增值稅項目(稅率為13%)含稅銷售收入680000元: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68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1769.91[680000÷(1+1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78230.09(601769.91×13%)
月末: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78230.09
貸:營業外收入 78230.09
其中,銷售額601769.91元,填入增值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附表(一)「免徵增值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明細」的第16欄的「銷售額」中,同時反映到增值稅申報表主表第9欄「其中:免稅貨物銷售額」。
㈧ 特定減免稅是不是就是免稅的意思
只有特定減免稅貨物啊,沒有你說的那個特定減免稅的提法!
特定減免稅貨物是指海關專根據國家的政策規定準予屬減稅、免稅進口使用於特定地區、特定企業、特定用途的貨物。特定地區是指我國關境內由行政法規規定的某一特別限定區域,享受減免稅優惠的進口貨物只能在這一特別限定的區域內使用。特定企業是指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專門規定的企業,享受減免稅優惠的進口貨物只能由這些專門規定的企業使用。特定用途是指國家規定可以享受減免稅優惠的進口貨物只能用於行政法規專門規定的用途。
㈨ 已經計提的稅金減免怎麼處理
計提的稅金減免只需要做沖銷以前提取稅金的憑證就可以了
比如:原來計提的分版錄
即:
借:權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城建稅
應交稅費--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地方教育附加
把免徵的金額按上面分錄做沖減的金額就可以。
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稅金及附加——應交營業稅
營業稅金及附加——應交城建稅
營業稅金及附加——教育費附加
(9)減免稅企業稅票就是免稅怎麼提稅擴展閱讀:
企業應當設管「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
其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與經營活動相關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等稅費,企業應借記「稅金及附加」科目。
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期末,應將「稅金及附加」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稅金及附加」科目無余額。
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會發生應付未付稅款的情況,不需要預計應納稅金額,同時也不存在與稅務機關結算或者清算的問題。因此,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於購買印花稅票時,直接借記「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㈩ 企業記提的所得稅屬於政策性的免稅,那麼記提的所得稅應該怎麼處理
免徵的企業所得稅不需要進行賬務處理。
即免徵的部分不需要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