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生鮮社區團購
1. 互聯網巨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對此你怎麼看
我們都知道全國各大互聯網大公司都在搞社區團購,他們都紛紛盯上了賣菜這檔生意,這不禁讓人感嘆當國外的商業巨頭都在展望星空的時候,我們國內的互聯網大佬竟然盯上老百姓口袋裡面的幾塊錢,他們熱衷於搞房搞服務業搞金融,就是不愛搞製造業,一個個都選擇如何壟斷市場,如何賺取最大的利潤空間。
所謂的互聯網加創新,已經變味了,根本不是為了創新,純粹是惡意競爭,在正當的商業競爭下,還不允許賠本經營,但是互聯網打上創新的字眼以後,竟然可以賠本競爭,說現在的中國互聯網巨頭是多麼的缺乏社會責任心,他們為了謀求壟斷市場的地位,全然不顧小老百姓的生死存亡,這是多麼令人痛恨的局面,對比其他製造強國而言,我們中國互聯網巨頭確實缺乏像德國那樣把無數產品做到極致的念頭,僅僅是盯著國內一畝三分地,要知道製造業才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2. 社區團購的主要優勢是什麼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購物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近期有一個新生的一個購物方式出現了,那就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就是一種新興的購物消費行為,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一起“拼單”消費的購物方式。通過社區商鋪為社區內居民提供的團購形式的優惠活動,既能提高商鋪區域知名度和美譽度,又能給社區內居民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社區團購是社區很多人一起買,如果商品質量有問題和糾紛,這就可以發揮“人多力量大”的作用,有利於發揮集體維權優勢,大多數人來維權,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重視,這樣也可以確保居民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3. 如何看待最近最爆火的「社區團購」
我用過類似的小程序,我個人覺得又方便又省事還省錢,關鍵菜品還是過關的,主要還送上門。個人還是挺看好這個商機的,身邊很多朋友都在用。
4.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的說法
團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可以說是非常的常見,因為現在團購特別地便宜,所以說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然而在團購的過程當中肯定會發生一系列人們意想不到的情況,這一些情況也會使得人們手足無措。在熱點上就有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這么一件事情,網友們對於這一件事情都比較關注,同時表達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對於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這一件事情來說,以下所說就是我對這件事情的一系列看法。
5. 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到底傷害了誰對「社區團購」你怎麼看
一、社區團購到底害了誰
在我們生活當中,買生活用品買衣服是可以通過網上來購物的,而吃飯也是可以通過外賣軟體來搞定的。而現在又出現了一個生鮮電商的社區團購,這也又方便了很多人買菜。然而其實社區團購的出現,對於在市場賣菜的菜農們來說,應該是一種傷害了。

我是一個每天需要工作至少10個小時以上的人,無論是休息日還是工作日都非常的忙,但是在忙碌的生活裡面,也是想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自然就會想要買一些新鮮的蔬菜做給自己吃。但是有很多時候,當我下班超市菜市場早就關門了,而這個時候我也只需要在網上訂購一些想要吃的蔬菜和肉類食品。等到第2天和負責社區團購的人說一聲之後,他們就會將蔬菜打包好放到我的家門口。所以希望將來的生鮮市場能夠越來越好,這真的給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
6. 社區團購怎麼樣
社區團購很火爆,社區團購不是申請的,是經過開發實現的,社區團購比內較有優勢的載體容是小程序。
2018年7月底,團購的代表企業拼多多成功上市,將社區團購這一電商模式推上風口,近3月內近30家社區團購模式、平台企業接連獲得不等數額的融資,少則數百萬,多至上億元,社區團購商業模式在這一年呈現出高速發展的井噴之勢。
7.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具體都說了什麼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互聯網巨頭應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
這段時間,互聯網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互聯網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演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互聯網的又一個風口。
下沉社區終端,將線上流量與線下供應鏈整合,加大優惠補貼力度,用價格優勢換流量,用戶下單就能等菜上門……在「鷺鷥腿上劈精肉」的生意上發力,或許又是一個互聯網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生活的精彩故事。
但輿論場上也有許多不同聲音,除了對於菜販群體利益深刻改變的討論外,也有不少思考指向對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期待。前不久,一些互聯網技術公司運用前沿技術破解科技難題,這深刻啟示我們:互聯網累積的數據和演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7)怎麼看待生鮮社區團購擴展閱讀:
互聯網巨頭熱衷於社區團購的原因:
和以往的手機下單買菜相比,它有哪些優勢?簡單來說,社區團購是一種基於熟人和半熟人關系賣貨的模式,更利於降低成本。
據了解,與以往手機下單然後配送員配送上門的生鮮電商模式不同,社區團購以生鮮品類切入,由社區團長把小區里的鄰居拉進社群,群成員通過小程序下單購買。
然後團購平台將貨品送到團長家裡或店裡,再由社區團長通知群成員過來自提或送貨上門。
買菜本身錢不多,但配送成本又很高,社區團購可以把小包裹變成大包裹,集中采購,有利於降低它的成本。
8. 拼多多、美團回應退出社區團購,生鮮電商對傳統菜市場產生了什麼影響
我堅決反對樓下的觀點,傳統菜市場不應該這么快被取代,各種電商巨頭們的做法屬於強行壓迫小菜農和普通商販的生存空間,可能違反了“反壟斷法”。另外,拼多多、美團它們並沒有正式退出社區團購,只是有一部分供應商暫停了對社團團購的供貨。

社區團購平台原本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方便市民日常的買菜,但是在它喧賓奪主之後,一切就變了味兒。希望那些互聯網巨頭們多搞搞未來的科技創新吧,別來禍害中小商販的飯碗了。
9. 對於社區團購,你有哪些思考和觀點
社區團購是當下比較火熱的一個話題,對於社區團購大家的爭論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社區團購帶來了方便和實惠, 值得去應用和推廣;而另外的一部分人,則看到了壟斷,以及一些深層的問題。
就我個人看來,社區團購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為我們提供便宜的商品。但這樣的趨勢並不會一直存在,正如同當年的共享單車一樣,初期時候各種補貼,等到市場穩定以後,就開始了漲價的模式。

當他們占據市場之後,我想今後線下的攤點,可能也就不復存在,到時候價格自然也就由他們制定,我想這才是人們擔憂的真正原因。
10. 如何評價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
人民日報對“社區團購”的評論,意味著官方層面也釋放出了“不支持互聯網巨頭搞社區團購”這樣的明確信號。
雖然人民日報措辭拿捏得非常委婉,更像是在“勸誡”,但是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看,又不像“只是勸誡而已”那麼簡單。

此外,我們知道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外貿疲軟,內需重要性更加凸顯,因此那些夾在產業鏈上層和產業鏈底層之間的中間商們,其存在的意義就更加重要了。
早在年初官方就提出“低碳經濟”這樣的大環境下,巨頭們卻在社區團購這條錯誤的道路上與官方背道而馳,可以想見,如果有必要,官方必然是有可能下場進行干預的,如果巨頭們互相熬死了競爭對手,最終卻發現得到的不是壟斷地位,而是“狼牙棒”,到那時候再哭,恐怕就來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