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不打折怎麼做
必要商城的商品從來不打折,每逢雙1周年慶時,通過活動主要是回饋用戶,不是拉新,總是瘋狂送禮方式,送上誠意十足的大禮。以誠意回饋用戶,用戶必將也會得到積累。
⑵ 如何把電商的商品做好,控制好折扣的同時,業績提升.
現在很多傳統企業殺入電商陣營了,建議關注。比如國美電器開了網上商城。和線下實體店共用供應鏈、供應商,有采購優勢和物流優勢。
⑶ 如何進行電商活動促銷
一、做促銷活動的目的
網店做促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是:維護老客戶、開發新客戶。
通過與老客戶的回訪互動,增加網店曝光率,挖掘更多潛在新客戶,促進網站的銷售及活力,形成良性循環。
二、做促銷的策略方式
促銷的方式很多,一般有:會員優惠、加10(或1)元,超值換購、滿就送、買贈(買N贈一)、加量不加價、優惠券、套裝優惠、贈品等方式(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電子商務平台常用的15個促銷方式》的相關介紹)。
對此,馬海祥建議普通店鋪不要嘗試過多方式,1-3種為最佳,一是由於活動太多會使計算過於復雜,出錯而增加虧損;二是增加客服壓力和強度,致使跳失率增高。
一般效果最佳的方式依然是經典的限時折扣,結合產品特質、挖掘賣點進行包裝和推廣。
另外,根據促銷對象的不同,網上促銷策略可分為:消費者促銷、中間商促銷和零售商促銷等,接下來,馬海祥主要是針對消費者的網上促銷策略。
1、網上折價促銷
折價亦稱打折、折扣,是目前網上最常用的一種促銷方式。因為目前網民在網上購物的熱情遠低於商場超市等傳統購物場所,因此網上商品的價格一般都要比傳統方式銷售時要低,以吸引人們購買。
由於網上銷售商品不能給人全面、直觀的印象、也不可試用、觸摸等原因,再加上配送成本和付款方式的復雜性,造成網上購物和訂貨的積極性下降,而幅度比較大的折扣可以促使消費者進行網上購物的嘗試並做出購買決定。目前大部分網上銷售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折扣,如當當書店等。
折價券是直接價格打折的一種變化形式,有些商品因在網上直接銷售有一定的困難性,便結合傳統營銷方式,可從網上下載、列印折價券或直接填寫優惠表單,到指定地點購買商品時可享受一定優惠。
2、網上變相折價促銷
變相折價促銷是指在不提高或稍微增加價格的前提下,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數量,較大幅度地增加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
由於網上直接價格折扣容易造成降低了品質的懷疑,利用增加商品附加值的促銷方法會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3、網上贈品促銷
贈品促銷目前在網上的應用不算太多,一般情況下,在新產品推出試用、產品更新、對抗競爭品牌、開辟新市場情況下利用贈品促銷可以達到比較好的促銷效果。
贈品促銷的優點:可以提升品牌和網站的知名度;鼓勵人們經常訪問網站以獲得更多的優惠信息;能根據消費者索取增品的熱情程度而總結分析營銷效果和產品本身的反應情況等。
贈品促銷應注意贈品的選擇:不要選擇次品、劣質品作為增品,這樣做只會起到知得其反的作用;明確促銷目的,選擇適當的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注意時間和時機,注意贈品的時間性,如冬季不能贈送只在夏季才能用的物品,另外在危急公關等情況下也可考慮不計成本的贈品活動以挽回公關危急。
另外,馬海祥提醒大家要注意預算和市場需求,贈品要在能接受的預算內,不可過度贈送贈品而造成營銷困境。
4、網上抽獎促銷
抽獎促銷是網上應用較廣泛的促銷形式之一,是大部分網站樂意採用的促銷方式。
抽獎促銷是以一個人或數人獲得超出參加活動成本的獎品為手段進行商品或服務的促銷,網上抽獎活動主要附加於調查、產品銷售、擴大用戶群、慶典、推廣某項活動等。消費者或訪問者通過填寫問卷、注冊、購買產品或參加網上活動等方式獲得抽獎機會。
網上抽獎促銷活動應注意的幾點:獎品要有誘惑力,可考慮大額超值的產品吸引人們參加;活動參加方式要簡單化,因為目前上網費偏高,網路速度不夠快,以及瀏覽者興趣不同等原因,網上抽獎活動要策劃的有趣味性和容易參加,太過復雜和難度太大的活動較難吸引匆匆的訪客;抽獎結果的公正公平性,由於網路的虛擬性和參加者的廣泛地域性,對抽獎結果的真實性要有一定的保證,應該及時請公證人員進行全程公證,並及時能過email、公告等形式向參加者通告活動進度和結果。
5、積分促銷
積分促銷在網路上的應用比起傳統營銷方式要簡單和易操作,網上積分活動很容易通過編程和資料庫等來實現,並且結果可信度很高,操作起來相對較為簡便。
積分促銷一般設置價值較高的獎品,消費者通過多次購買或多次參加某項活動來增加積分以獲得獎品。
積分促銷可以增加上網者訪問網站和參加某項活動的次數;可以增加上網者對網站的忠誠度;可以提商活動的知名度等。
現在不少電子商務網站「發行」的「虛擬貨幣」應該是積分促銷的另一種體現,如酷必得的「酷幣」等。
網站通過舉辦活動來使會員「掙錢」,同時可以用僅能在網站使用的「虛擬貨幣」來購買本站的商品,實際上是給會員購買者相應的優惠。
6、網上聯合促銷
由不同商家聯合進行的促銷活動稱為聯合促銷,聯合促銷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起到一定的優勢互補、互相提升自身價值等效應。
如果應用得當,聯合促銷可起到相當好的促俏效果,如網路公司可以和傳統商家聯合,以提供在網路上無法實現的服務;網上售汽車和潤滑油公司聯合等。
三、促銷產品選擇與規劃
對於電子商務的操作模式,我們已經有所了解,但我們應該如何進行產品選擇與規劃呢?對此,馬海祥有以下幾點建議:
1、高利潤
小型電商沒有大型電商那麼有錢,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做高利潤,因為只有高利潤我們才可以支付高昂的成本費(生產成本、人力成本、房屋成本、物流成本等),才有可能賺錢,才有錢進一步做推廣、投廣告,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多少才叫高利潤呢?產品利潤達到70%及以上才能叫高利潤,很多消費者可能要抱怨了,不過這就是事實。
2、高客單價
高客單價才使利潤高,使資金回籠快,沒有人願意天天就賣每個人20元的東西,整了幾百個才幾千元的銷售額吧!
關於這點每個行業的產品不同就不細說了,不過高客單價的產生主要還是利用關聯銷售、捆綁銷售等方式來實現。
3、高重復購買率
要選擇高重復購買率的產品,提升用戶高度忠誠的產品,因為現在市場已和原來大不相同,不再是一家通吃的天下,開發新客戶的成本非常高昂,基本能達到維護老客戶成本的3-5倍,所以為了節約成本及經營輕松,大家一定要維護好老客戶,讓他們忠誠的選擇你、依賴你。
4、排除季節性產品
為什麼要排除季節性產品?因為季節性產品銷售時期短、流動周期慢、庫存壓力大,所以沒有很強大的資金流或者很好的供應鏈,最好還是排除掉對季節性產品的選擇(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電子商務的產品運營思路》的相關介紹)。
四、營造促銷活動的緊迫感
其實,促銷活動的特點就是玩的心跳,促銷的產品有賣點和爆點,能夠打動客戶,怎麼打動客戶呢?就是給予緊迫感,不下手就來不及了的緊張氛圍營造。
1、時間緊迫感
首先,是時間緊迫感。網站上的產品,盡量促動用戶現在立即購買,千萬別等到明天,盡可能的讓用戶現在就掏腰包購買。
有些用戶如果今天沒有在你的網站上購買,到了明天可能就會在其他網站上購買,為了讓用戶能夠第一時間里在你的網站里購買,可以選擇給用戶一定的時間緊迫感。那麼,在此時做促銷配套的內容就可以是限時也可以是限量,總之要讓用戶認識到,如果這么好的機會不去抓住,以後可就沒了。
當然,無論是限時的還是限量的,都必須讓用戶去相信。
站長在說服用戶相信限時限量是真實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說實話。為什麼呢?因為說實話是最有感染力、最有說服力的,就像最常見的過季衣服甩賣一樣,秋天到了可以甩賣夏季的衣服,一般來說用戶都是可以理解的或者明白告訴用戶,就是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或者擠垮競爭對手,在或者貨物有一些瑕疵,所以低價甩賣並售完為止,這樣以來用戶也更加相信。
但要注意,不要跟用戶說僅僅是因為賣家善良,願意少賺點錢。
2、出現在正確的時間里
其次,是出現在正確的時間里。促銷配套信息要出現在正確的時間里,通常這個正確的時間就是產品描述的結尾顯示「購物車」按鈕的地方,而且網站應該把促銷配套的主要內容以要點形式清楚的說明一遍。
一般看完產品信息是用戶要做決定的時刻,這時就要向用戶展現產品之外的這些好處,一般來說都可以幫助用戶在猶豫不決時最初有利於網站的購買決定。
有很多網站把促銷信息放在首頁並以旗幟廣告的形式顯示,但是當用戶來到產品頁面時,卻沒有顯示折扣、免費禮品等配套,有些網站把促銷信息放在首頁,經常以旗幟廣告的形式顯示,但是當用戶來到產品頁面時可能已經忘記了網站首頁顯示的促銷內容,產品頁面沒有顯示折扣等配套信息。此時,就會失去一次再次說服用戶購買的機會。
3、免費的禮物
然後,是免費的禮物。電商網站必須在最恰當的地點向用戶再次重申促銷配套中的免費禮物,因為免費是最有力的營銷工具之一,電商網站給用戶一些免費的禮物,是推動用戶做出最後決定的最有效手法之一。
一般賣信息類產品的網站使用免費禮品最為有效,比如一本電子書價格50元,同時,買了這本書的用戶會得到多達10-20本價值100元的免費電子書。一般用戶會認為,這樣的電子書買的太劃算了,不買是自己的損失,當然這些免費贈送的電子書也不能是網上可以找到的,而且必須是真正標有的價格、有價值的電子書。
贈送數字形式的免費禮物,對於網站來說不增加任何生產和送貨的成本,對於用戶心理也是影響很大的。
另外,賣實物的網站也可以送實物的禮品,買眼鏡送眼鏡布,買衣服送發卡,買戒指送太陽鏡等。這些免費禮物的價值都不是很高,幾塊錢就可以了。其實,起作用的關鍵都在於讓用戶感覺到劃算、高興、滿意。
4、產品包郵費
最後,是產品包郵費。一些電商網站的產品包郵也是一個有效的促銷手段,淘寶、京東、凡客等都是這么做的,但是淘寶的一些賣家可能會很摳門不給包郵。
在很多情況下,用戶會感覺不到產品的差異,而包郵的促銷內容,對用戶有很大的吸引力。
五、如何推進促銷活動
在促銷活動進行的同時,我們還需要一些工作來推進進促銷活動的實施及效果保證,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要點:
1、用戶調研
2、執行方案
3、團隊安排
4、活動節奏掌控
5、備用方案
6、應急方案及措施
7、結果處理、分析
8、價格梯度。
促銷活動的終極目標是銷量,但是也不能只看到銷量,通過活動我們可以看的數據很多:流量、跳失率、轉化率、客單價,這些數據都是非常有用、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分析的。
哪些數據好?哪些數據差?為什麼差?都可以在今後的活動中加以改善和優化,畢竟只有了解了用戶喜好和需求,才能做到迎合他們的胃口,才能贏得市場。
六、非活動時
促銷活動只有在必要時分階段進行,平時在非活動時,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保證低成本的流量和轉化率:
1、SEO,SKU優化(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的SEO優化要怎麼做》的相關介紹)。
2、各類推廣方法的嘗試。
3、頁面完善,提升轉化率。
4、產品優化,提高客單價。
5、客服培訓,提高積極性。
總的來說,電子商務網站應該這樣做促銷活動,保證我們的良性循環與進步。
⑷ 當客人問為什麼不打折!不打折我不要!導購怎麼解答
你問他是否希望質量打折,如果是,那麼可以打折。呵呵。
⑸ 為什麼做電商運營這么難,好多人,做不了多久,又走
一個字總結:難!
現在傳統企業都面臨著來自線上電商平台的沖擊,而如何向電商掉頭自然成了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覺得電商技術難,人才引進摸不著頭腦是主要問題。
而主要原因是:第一、在傳統行業浸潤太久,而傳統型的營銷主要是渠道式而非零售,商家與消費者打交道太少,在阿里這類零售式平台不適應,另外第二、也是因為企業掌舵人對於電商的了解太少進入太晚有關,畢竟當初誰都認為電商是忽悠。
所以從思想上轉型是第一步,怎麼轉呢?我認為,從太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從原來找渠道賣貨的思維轉化成先研究用戶。用戶會有特定的需求,需求自然就對應到產品及功能,而產品和功能對應到生產開發,同時在平台上就對應到詞,看詞看數據很多問題就有了答案。
但這個答案數據往往會有問題,因為今天平台數據的獲取成本太低,導致獲取數據容易而泛濫,迷信數據會導致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那就需要經營管理者懂產品了,所以今天在企業內部找到懂用戶懂產品的人才很關鍵,其次才是平台的玩法技術,我始終相信平台這些都是可以隨著短期經驗積累的,而對用戶的理解和對產品的熟悉,這是需要長期浸潤和實踐逐漸成熟的,非短期朝夕之功。所以干之前先思想轉型,真正重視起來,老闆不要丟兩錢就覺得啥都能辦好了,5年的經歷告訴我,這往往是失敗虧錢的開始,想明白了,然後找對人就是是成功起步的第一步了。
其實網店只是線下店的另一種延續
很多企業,提到網店老闆就頭暈,拋開真心電腦盲的人不說,更多其實本質的原因無外兩點:第一、公司目前營收主要還是傳統渠道,電商沖擊較小,老闆根本無暇顧及,找幾個人先佔著坑再說。第二、老闆出去同行,大師道聽途說了一些好的壞的,然後要麼看不上要麼害怕。不敢做!
其實換種思路來看,生意什麼時候都不好做,做個網店生意其實和線下沒有本質差別。我們舉例說,假如我現在沒錢沒勢要開店,怎麼開,最簡單就去擺地攤唄,一秒變老闆,但是在哪擺決定人流量,賣什麼決定生意好壞,這時候沒人覺得擺地攤難,因為一塊布就開張了。沒錯,這個就像做阿里。另外如果你手頭有個幾十萬的活錢,這個就有的玩了,怎麼滴也得搞個商場租個鋪子吧,有了鋪子起碼賣的東西可以擺脫地攤貨的尷尬,才有成為品牌的基礎,但是店鋪給你,你起碼得裝修啊,你們家裝修不可能自己刷牆,怎麼辦?代運營這時候出現了,他們可以幫你完成電商初期的各種技術障礙,但是畢竟人家打工的,裝修用什麼材料,什麼格局,風格什麼調性這些核心還是得你自己說了算,裝修好了你可以開張了吧,你先得把貨鋪進去,然後把營業員找到吧,門口櫥窗放什麼,走進店新款放哪裡,各個風格放哪裡,目的是什麼,這都是傳統線下展示的原則吧,另外招聘一個營業員,起碼得長的五官端正口齒伶俐吧,再配合銷售培訓還有產品培訓鍛煉他的銷售能力,那麼網店呢?是不是一樣?好了,都准備好了,店開張了,馬上面臨一個問題,沒人來?也就是沒流量啦!很正常,好地方流量大的要麼人家生意做得好好的不會讓出來,能讓出來的說不定就是人家干不下去的。怎麼辦?打廣告咯,一開始沒錢怎麼打?發傳單咯,找人流量大的地方,找人家賣得好的店門口發,拉人頭,這是什麼,沒錯網銷寶。那你說傳單設計重要不,發傳單人的形象重要不?(這年頭你還正兒八經的西裝革履的保證沒人理你),發單的地方和時間重要不?好了,網銷寶沒勁?好辦,商場門口一般都有個大廣告,那地方不便宜但是只要來往路過商場的人都能看到,就是會不會有人來,會不會有人買就得看你賣的什麼了,這個就是標王。剩下的產品上新,搞促銷,搞活動線下開個店也不是經常搞么?
其實網店本質還是一門生意,做生意方法很重要,但是產品才是核心,各種營銷高招過後還是產品內在及消費者口碑的競爭。今天我們缺少的還是能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前幾天有個老闆問我,電商現在做是不是有點晚?我呵呵一笑估計又是給誰嚇著了。我的答案是,如果想簡單圈點錢的,現在早就晚了,但是真想認真做的人什麼時候都不晚,就像考駕照,你說什麼時候是早什麼時候是晚,我認為報名了就是早,名都不報就是晚。沒有早晚,只有乾和不幹!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覺得店鋪很難搞明白
很多人都說,現在搞網店好難,搞不明白,其實原因無外呼兩種:
1、從來沒去想搞明白過,一直是在讓別人重復實驗。
2、經營店鋪難的是經營的結果而不是經營本身,因為生意做好影響因素很多,難的只是創造想要達到的結果。
為什麼這么說?大家都知道1688網是1999年成立的,而很多人做阿里都是在09年以後的,早知道阿里今天的規則很復雜,當初可不是這樣的,這也是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演變過來的,設想假如你是在1999年一直做阿里做到今天,你還會覺得阿里難么?你只會笑看風雲淡,面對潮起潮落微微一笑,這些都是哥們玩剩下的。
同時,你要知道阿里每年的規則策略都在隨著市場在調整,這種調整就意味著平台的流量分配方式發生相應的調整,帶來的結果首頁的布局調整,類目的變化,那麼作為店鋪的經營者,隨之變化和調整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大多數人半路出家,阿里小學6年紀畢業了,你還小學都沒上過,阿里考試的題目都更新n回了,你還拿著86年的教材做題,你說你去考試能及格么?
同時還有一點,今天的阿里其實本質還是個渠道,你在上面做生意客戶也不是你的,等於是你租了阿里的位置,租了他的流量,然後做生意,那應該是阿里先掙錢還是自己先掙錢呢?答案肯定是阿里先掙錢,別抬杠說人家有不推廣的店鋪生意很好,成功洗腦案例懂不?你當人網銷寶80多萬的客戶是傻的?既然是渠道,那麼自然就有渠道的規則,線下跑渠道請客送禮塞錢桑拿那是潛規則,阿里呢?自然也躲不過去,只不過這些規則不在是人情上的,而是在展現路徑上,簡單點說,其實阿里告訴了我們有一條路能讓買家找到我們,站內也好站外也好,搜索也好類目也好,關鍵詞也好網銷寶也好,人氣銷量綜合,這都是阿里告訴的路,只是怎麼找到這條路讓自己的產品展現在路上就是規則使然,阿里不會公布這個規則的演算法,但是賣家可以通過經驗測試,這就是潛規則了。不懂規則你覺得你能玩的轉么?不是被人玩死!所以阿里本質不是難,是生意難,好做的生意在阿里上也不差,不好做的生意你當阿里上的買家是傻X?所以為什麼難,不是你笨,第一不懂規則,第二不與時俱進,天天想著好像花點錢就能一步到位,其實今天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電商不是錢多就牛逼的!
企業電商做不好的五種原因之一
老闆不重視,下屬混日子!
我們見過很多的企業,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店鋪里老闆自己干運營的一般都不會虧錢,而很多虧錢的往往是老闆只投錢不管事的。其中的原因很多,核心一點還是來源與老闆雖然投錢了但是還是不重視,有人說,一年投入幾百萬真金白銀你還說我不重視,冤呀!這里關鍵是重視的核心是你在投入後要知道:1、錢花到哪裡去了。2、錢怎麼花出去的。3、錢花的有結果的原因是什麼?4、如果錢花的沒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在經營執行中:要求、檢查和督導是三個必備的環節。
很多創業型公司老闆都會遇到一個問題,一件事情要求給下屬了,但是沒說什麼時候檢查,這件事往往就不了了之了,或者一件事情要求了,也說了什麼時候檢查,但是到那一天往往得到的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要求是目標,檢查是結果,而要求不一定能有結果,它需要對過程的督導來保證最後結果的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才是重視和有意識的本質差別。有的老闆不能給員工方向,員工也只能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技術來判斷,盲目的投入,但是老闆又不知道也不去關心錢花哪裡去了,做的不好進而埋怨員工能力不行,或者遇到的惡劣員工也是趁著老闆不懂混點錢的,那就只能一聲嘆息了!
企業電商做的不滿意的原因之二
瘋狂燒錢沒有經營成本意識
很多企業開始電商最初幾個問題總有這兩個,我要招聘幾個人?招什麼人?我大概要花多少錢?其實今天你會發現每一個電商團隊的架構都不太一樣,今天同樣的銷售額有的店鋪會虧損有的店鋪盈利,關鍵是開銷!那麼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算算帳,一般企業做生意有的錢是省不下來的,比如產品生產成本,拍攝製作費用,交稅,支付快遞費,付平台的分成,包裝材料費用等,這部分是你只要做就會產生的,另外還有彈性的,比如工資場地成本,還有推廣成本等,也就是說產品的彈性成本空間決定了推廣的費用高低,和招聘的人員規模!有的店鋪燒錢推廣…流量的路徑非常單一,殊不知這樣不論從平台內部和競爭對手的沖擊上都非常危險,店鋪都在走鋼絲,還有的店鋪,轟轟烈烈招聘十幾二十號人,一個月工資都是十幾萬,但項目規模受限遲遲打不開局面,銷售業績不高,導致公司每個月大量虧損,團隊風雨飄搖。如果在組建團隊,開始店鋪經營之前,經營者能熟悉規則了解行業,用經營的心態來對待公司和店鋪,相信很多的事情就能夠避免了!我們總是喜歡做亡羊補牢的事情,何不試試做做未雨綢繆呢?
中小企業做不好電商原因之三
系統之殤
曾經我見過一個做阿里的老闆,花了近4個小時和他解釋關於做電商和傳統生意的聯系,同時又花了近 2個小時解釋管理電商團隊和管理傳統業務及生產團隊的共通點。從中發現了現今很多企業的一個共同點!
今天我們接觸任何一個新的電器或者產品,當你是完全陌生的狀態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正常的人都會知道去看說明書,說明書會詳細的告訴你操作的流程和方法,你只需要照著做一次就明白了。傳統生意你為什麼完全不用人教就敢幹,因為有大把的說明書,同時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你也自己積累了自己的說明書,而電商呢?幾乎沒有,自己也是一片空白,那這個時候建立自己的流程就非常重要了。為什麼有的老闆在公司呼風喚雨而在電子商務部門確插不上話?因為傳統的業務部門老闆自己基本都親身經歷過一次,而電商部門老闆基本是在花錢解決問題,沒有參與過。
阿里有一條管理的名言叫一流的系統,二流的管理,三流的人才,裡面的道理講到了流程和系統的重要新,強調將系統獨立於人而只是人使用系統,我們看到很多的企業將系統建立在人身上,結果往往是某個人在,公司店鋪就做的很好,這個人一離開,店鋪銷售立馬跳水,做起一個爆款也不知道什麼願意做起來的,今年幹完了永遠在擔心不知道明年怎麼辦!這就是缺乏有效的運營系統的表現。
什麼叫做系統呢?我們都知道,建房子第一步是打地基,打地基很重要,地基就是產品了,地基打好後接下來就是起框架,這個框架只要不倒,裡面怎麼裝修怎麼倒騰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個框架出問題,房子就有倒塌的風險,那麼這個框架就是所謂的系統了,系統是一個執行標准,反應的是一個公司各個人員的基本工作水平,同時工作中自我修正的能力,只有具備這個能力企業才能不斷前行,去到目標的彼岸!那麼建立系統從何著手?
建立電商運營系統流程之道
之前一直在強調的是一個公司建立自己的經營體系的重要性,體系和流程直接決定了這家公司能不能安全的正常自我運轉。就像一輛車正常掛擋行駛,老闆需要做的就是踩油門加速和及時剎車減速規避風險。
但是現實是體系流程的建立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萬事只要一開始,最難的部分就解決一半了,那如何開始?先把特別牛逼的大神拋開不談,因為這些人一般都有幾招神招,是不屑於干這種事兒的,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開始的第一關,你要學會把工作拆解成各個執行環節。
舉例,我們的年度經營里,年銷售目標假設是1000萬,那麼這個銷售額在零售的環節絕對不可能一天完成,他一定會根據行業淡旺季和經營的狀況分解到每個季度或者每個月甚至每一周和每一天,這是以時間為節點分解,另外我們假設這一周的工作銷售額目標則是20萬,好了那麼每一天的銷售額假設是3萬,這個銷售額如何達成?就能繼續拆分,銷售額=訪客數*轉化率*客單價,好了這第二部的拆解就完成了,第三部你會發現我的每個數據都和我們公司的人的工作執行結果息息相關,那麼流量的引入,轉化率的提升,客單價的提升,都是來源於運營,推廣,美工,客服各個職能的工作目標導向結果,當我開始以這些數據化的指標去考察團隊的運營狀況,同時用這些運營指標去規范每個人的工作流程,系統的第一步就建立起來了,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完善這個體統,現在團隊能達成的指標是什麼,如何能做的更好。
當我今天的目標沒有達成,那麼就可以根據數據情況制定明天的改進方案,這個周的目標沒有達成,下周的改進方案要按照這周的總結去優化,這樣就不至於老闆一年虧到年底才發現一切已經無可挽回,今天的電商虧錢,更多還是在於老闆自己本身沒有經營意識,要麼撒手猛砸錢,要麼野心太大,無限度擴張最後尾大不掉。這一切老闆們都不應該給自己找借口,做的不好的原因根本其實就是自己不夠重視!
這里細心的人會發現,要做到這點,首先重要的部分就是這個目標如何合理的去制定,目標階段性合理的制定有利於團隊階段性成長,那麼這時候你招聘到的運營就非常重要了,你不是不懂阿里嗎?他懂,可以由他來做出運營的目標分解計劃,然後交由老闆來監控運營提出的過程,根據自己行業的經驗和供應鏈的產品的情況進行合理性評估。當然,前提是你願意干這樣的事,其實一個行業做久了都懂,然後再進行執行准備,當今團隊的協作非常的重要,一個團隊的最大戰鬥力的呈現,考驗著各個老闆帶領團隊,識人,用人,引導人的智慧和決心了!
建立企業電商高效的經營流程和系統
中學政治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處於初級階段,而且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今天的電商對於很多的企業來說也處於這個處理階段!那麼在這個初級的階段應該做點什麼事情?
我認為:第一、先從思想的角度正確的看待今天的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體系。當今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容易有3種心態,一是認為電商就是一個下水道,多了一個出貨的埠,它在不斷的消化自己線下的品牌庫存,但是問題是,這種方式其實是不斷的蠶食著自己線下的市場銷售額,而且方式無非折扣促銷,結果往往是將線上的店做成就像只賣打折貨一樣,無形中在降低自己的品牌價值。二是把電商想的太簡單,覺得這個事情找個牛逼的團隊,找些人不就都搞定了么?殊不知線上線下的生意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線上你面對的幾乎全部是一個個的普通消費者,他們的需求多樣化,個性化,更加註重消費的體驗,而這些往往是傳統營銷中所不去涉及的,傳統中我們有貨,為貨尋找很多的渠道以及經銷,不論是招商型,商超型其實對於終端消費者的研究都是由企業外部的人員公司及團隊來完成了。三是把電商想得太難,談虎色變,外面自然有大量的生意,說阿里不好做的,阿里不好做傳統生意就好做么?關鍵是自己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如果是簡單撈一票肯定難做,但是如果足夠的重視,把它當作公司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相信時間會檢驗好產品的價值。
開始階段,定位自然非常重要。定三點:定客戶群體核心也是產品,定引流方向,定利潤指標。你會發現今天任何一個產品只要市面有銷售,就會有一定的客戶群體,但是在線上因為客戶群體不像線下真實看到,那麼不妨反過來想想,消費者買東西,品牌,價格,價值,大概就這三點,我的產品有沒有在線上有好的切入點,如果發現在某個區域你的東西價格優惠,質量好,或許這就是等待你開發的市場,同樣也是你的流量導入方向,另外定位你的利潤,很多公司這盤帳是不計算的,電商裡面可能要更加的精細化,產品的利潤率有多少,推廣成本佔比,工資成本佔比,甚至風險成本佔比,這直接和你初期的經營利潤相關。順便提一下,如果你電商幾乎是0的狀態我建議你先去通過數據看看自己的機會在哪裡......很多公司會很正常就先把自己傳統渠道有的貨一大堆都上,先看看同行的情況能幫你快速搶佔一個細分市場。如果你已經有一定規模了,建議你從自身店鋪里已經有的產品中來尋找下一個引爆點,因為真實的客戶體驗及銷售反饋,總比自己拍腦袋來決定要靠譜。
謀定而後動,很多公司都面臨電商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也不只某幾家,系統則是解決問題的終極辦法,有自己的人員培養體系,有自己的解決辦法才是核心,流量進入,轉化高效,詢單提升都是流程中的各個環。
店鋪高轉化是如何修煉出來的
轉化率一直是店鋪的生命線,很多笑話也是圍繞這點展開的,比如之前那個網銷寶20萬賣3單的逗比段子。從系統的角度我們來分解一下轉化率的問題,拋開流量引入精準程度的問題,轉化率分解為:靜默下單轉化,和詢單轉化。一個店鋪靜默下單越多,證明這個店鋪的品牌和產品越強勢,所以靜默下單自然是核心,但是並不是說詢單不重要,詢單能夠了解客戶的真實想法,詢單的過程也是一個店鋪最接地氣的工作,對於店鋪的運營及產品的優化都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
從提升的角度,我們以一家線下店鋪來舉例,一個客戶走進一家店,正常情況營業員就要跟上了,這時候你會發現,營業員的形象和語言語態是否OK直接決定你在這家店的時間,假如營業員口齒不清,或者一開始促銷太重,長的難看,你幾秒後離開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後,你才會認真瀏覽你想找的產品,然後產生和營業員的互動。
明白了這個後,你會進入下單的環節,阿里上的客服並不能完全承擔線下營業員的工作職能,因為線上客服永遠是被動的狀態,他們無法主動出擊,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客服點開旺旺後盡量把客戶成交。那麼前期增加客戶信任,初步介紹接客的事情是誰來完成的呢?沒錯,詳情頁!所以這里我們就明白,詳情頁美麗並不是它的重點,如何建立信賴感和把你想表達的賣點清晰明了的講清楚就很重要了。那就是邏輯,其後才是素材,企劃,文案等…要做好這個事情最好的人選自然是最懂產品和最懂營銷的人來做,所以一個公司的老闆在產品營銷設計的時候參與是非常重要的,我之前和很多老闆打交道,他們往往在描述自己產品的時候讓人非常有買一個的沖動,但是產品詳情頁做出來就完全沒有一點感覺,原因也在於老闆幾乎不參與產品的營銷包裝!
在詢單的環節,我們見到的更多的客服接單不專業,復制粘貼話術,產品不熟悉,沒有追單意識,客戶不說話她也不說話了,甚至嚴重的隨心情幹活,心情好就熱情點,心情今天不好就隨便。這時候系統的流程就非常重要了,我有個朋友,他說他出差不敢離開太久,因為在店裡他老婆也是客服,他老婆詢單轉化可以做到7成以上,而他們家其他客服做到4成就很不錯了,他老婆很急,就老是數落他們家客服,時間長了,只要他本人不在公司,客服的流動性就很大,說白了就是工作天天被數落不開心就走了。怎麼辦呢?我們只要堅持分析,分析做的好的客服,他做對了什麼,將他的經驗復制開來,然後客服形成例會的制度,經常性總結不成交的問題,已經搞定客戶的經驗,將這些經驗流程化變成話術,尤其是面對大促和大流量活動的時候,各類的話術和數據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有必要可以和其他的公司的客服交流心得,這樣持之以恆,建立自己的話術包,有流程而不拘泥流程,這樣對於每一個客服的工作以流程化的標准來要求,細節的內容可以自由發揮主觀能動性,老闆運營則經常可以用赤兔檢查,或者扮演神秘顧客給客服打分,激勵他們更好的投入工作。這樣保證公司客服整體水平的提升,避免良莠不齊造成服務的參差。同樣這也是流程和系統。系統中人是核心,
好了,希望能幫助你,望採納!
⑹ 如何做電商
其實想要做好電子商務並不難,難的是怎麼把它經營好,所以正確做好電子商務,就要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模式、其實也可選擇採取一些微電商的模式,或者電商APP等,具體內容如下:
1、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模式
比如有淘寶、天貓、京東等平台。這是最早期的電商模式,商家入駐平台,就可以在網上賣東西。但是並不鼓勵新加入的企業把精力花費在這些平台,因為在自己會發現,開店之後,完全沒有人咨詢、下單。
因為平台的紅利期已經過去,各大細分領域都已經有巨頭出現,通過銷量、成本等把控了90%以上的流量,新企業想要獲取排名、曝光,只能花錢做推廣,這樣成本又非常高。
2、微電商
除了淘寶,微電商的模式就是通過網頁的形式,在微信裡面展示。當初的微商,主要交易平台就是微電商。這種微電商平台,價格便宜的功能雞肋,功能豐富的價格高。目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需要自己找流量,因為大多千篇一律,所以獲取用戶比較難,入口較深。

3、電商App
電商商城類的App,功能最為豐富,所的有用戶自己自由把控運營,可以實現的商業模式豐富多樣,比如內容電商、分銷電商、社群電商、導購商城、外賣商城、同城生活圈等等。
過去App開發成本高,所以電商商城主要是大型企業的玩家,比如小紅書、每日優鮮、肯德基等等。但是,隨著開發技術的發展,利用應用公園類的App製作平台,自己就能快速製作一個的電商類的App。
4、多向同行學習
許多店鋪經營得非常好,多去挖掘他們能夠給自己什麼啟示,參考他們做得好的。別一上來就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其實差得比較遠。所以多多去看看同行的產品,比如他們的銷售價格、店鋪風格等。
注意事項:
1、不必過於苛責平台的規則等浮雲,平台的目標是在消費者滿意和平台賺錢之間找平衡點。
2、在做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要承認自己的短板是什麼,正視自己的短板,並且清楚克服短板的必要艱辛,別老是抱著自己的短板哭。
⑺ 如何為工廠不降價的情況下搞促銷
單單賣是賣不出價錢的,現在都是包銷,代銷,代理。只要批發商能一次性承版包大量的貨,就給權他低於市場價的活動價,不同的數量享不同的優惠(意思就是不是不給你優惠,你要優惠就要保證量大,如果最後賣不了要退貨,就要按照不優惠的價格來算)。
另外,一樣是電商,為什麼不自己開店?
⑻ 一年中哪幾天電商打折
電商只是個行業,打折是根據商家來的,有的商家天天打折,有的從不打折,一年中促銷比較多的時間有3月的婦女節、6月的年中促、7、8月的清倉,9月的新品、11月的雙十一、12月的雙十二、一月的元旦、臘八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