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團購打折 » 非同步社區什麼時候打折

非同步社區什麼時候打折

發布時間: 2021-02-25 16:48:19

⑴ 虛擬社區與SNS有什麼區別

區別:社區基本體現是論壇;SNS基本體現是關系。 前者是論壇交流;後者是熟人對應在網路上面的關系。 虛擬社區: 最早的關於虛擬社區(Virtual community)的定義由瑞格爾德(Rheingole)做出,他將其定義為「一群主要藉由計算機網路彼此溝通的人們,他們彼此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分享某種程度的知識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對待朋友般彼此關懷,從而所形成的團體。"
虛擬社區至少具有四個特性:一,虛擬社區通過以計算機、行動電話等高科技通訊技術為媒介的溝通得以存在,從而排除了現實社區;二,虛擬社區的互動具有群聚性,從而排除了兩兩互動的網路服務;三,社區成員身份固定,從而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組成的網路公共聊天室;四,社區成員進入虛擬社區後,必須能感受到其他成員的存在。
虛擬社區的類型根據溝通的實時性,可以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類:同步虛擬社區如網路聯機游戲,非同步社區如BBS等。虛擬社區最重要的幾種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國內逐漸形成以BBS為主要表現形式,結合其他同步非同步信息交互技術形成的網路化數字化的社區形式。
社區是指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及其活動區域。虛擬社區,從網路技術的角度來看,虛擬社區,又稱為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縮寫)、論壇。1978年在芝加哥地區的計算機交流會上,克里森(Krison)和羅斯(Russ Lane)一見如故,因此兩人經常在各方面進行合作。但兩個人並不住在一起,電話只能進行語言的交流,有些問題語言是很難表達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風雨又使他們不能每天都見面,因此,他們就藉助於當時剛上市的數據機(Modem)將他們家裡的兩台蘋果Ⅱ通過電話線連接在一起,實現了世界上的第一個BBS。這就是原始的BBS的雛形。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BBS在功能得到不斷擴展,並迅速成為全世界計算機用戶的交流信息的園地——虛擬社區。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指由網民在電子網路空間進行頻繁的社會互動形成的具有文化認同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場所。
由此可見,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也包含了一定的場所、一定的人群、相應的組織、社區成員參與和一些相同的興趣、文化等特質。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提供各種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討論、通信、聊天等,使社區居民得以互動。但同時,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屬性。
首先,虛擬社區的交往具有超時空性。通過網路,人們之間的交流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計算機,一條電話線,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也具備相應硬體條件)暢所欲言了。說到這里有人會說,電話也具備這種功能呀?但是,在虛擬社區中聊一個小時是打國際長途侃一個小時的經濟成本的千分之一,聊天的壓力可想而知。同時也不受時間的限制,你今天發一個帖子,不一定會有人會,但幾天以後可能上十大了。這種便利,估計電話望塵莫及!
其次,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和徹底的符號性。在虛擬社區里,網民一ID號標識自己。ID號依個人的愛好隨意而定。例如「硬碟」,一看就是計算機硬體愛好者,「紅葉飄飄」,估計是一個有品位的人,「潛水艇」,估計是個軍事愛好者……在現實中不可能有人起這種名字。同時,由於互相不能看到對方的「廬山真面目」。所以,傳統的性別,年齡,相貌等在虛擬社區里可以隨意更改。網上有句名言:和你聊天的也許是條狗。
再次,人際關系較為鬆散,社區群體流動頻繁。社區的活力主要靠「人氣」和點擊率,吸引這些的主要是看社區的主題是否適合大眾口味。前一個好理解,在交大BBS上,一般「二手市場」,「勤工助學」,「鵲橋版」,「電影」,「游戲」比較火暴,因為這些符合大學生「沒錢」希望交友和「空虛」的特點。相比之下「資料庫」,「數學」等技術版「門可羅雀」。
最後,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是虛擬社區的基本准則。這個特點其實和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有關,在這里,傳統的上下級被「斑竹」代替,只要你不違反論壇條例,你什麼都可以說,俗成「灌水」 。
要想成為虛擬社區的一員,「門檻很低」一般的情況下,要使用社區提供的各項功能服務,必須在線注冊。基本流程是首先,注冊人閱讀網聯網有關法規及社區服務條款款,並提交同意申請;社區管理系統詢問注冊人的一些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職業等等。注冊人必須如實填寫,系統能夠進行驗證。然後再取一個賬號名並設定密碼,整個注冊過程就基本完成。一旦注冊成功,便成為社區的合法居民。社區居民擁有唯一的帳號,這個帳號就是他在虛擬社區中的通行證,是社區居民相互辨別的唯一標志。在社區中「生活」,居民必須遵守社區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否則將被社區管理員開除或者被封post權!
社區(主要是BBS)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1 社區通信。社區為每一個居民都提供了電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該信箱收發郵件,相互通信,有利於非同時在線時,居民的交流。有的大型論壇提供手機簡訊發送功能,更方便了網民之間的交流。當然不是免費,一般是對方「買單」。
2 聊天服務。虛擬社區為居民提供了兩種實時交互的聊天服務,聊天時除了用文字表達以外,系統還預設了豐富的表情和動作供調用(有些還能用語音進行實時交談)。第一種方式是聊天廣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談話的內容也不受限制。第二種方式是聊天室,聊天室的開設者是這個房間的主人,他可以控制談話的內容,也可以對聊天的人進行取捨。聽說在這里出了不少網路情緣。前些時流行的網路小說《痞子蔡與輕舞飛揚》的動人的愛情故事,就是發生在聊天室里。
3 張貼討論。這是虛擬社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居民可以在社區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議、討論、提問、回答問題等,這些最終都以張貼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現。居民還可以在社區中轉貼自己比較喜歡的小說、散文等。目前,國內的許多社區系統已經還允許居民在帖子中加入文件上傳、貼圖、表情動作等功能。這樣一來,帖子就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使得居民的交流更加有效。前些時候的「西北大學日本留學生事件」,主要是通過BBS發起的。遊行運動也是通過在西北大學論壇和交大「兵馬俑」發帖跟帖的形式挑起的。可見BBS在大學聲中的影響力之大!
4 投票居民在社區就某一問題發起投票或進行投票,從而對社區居民進行民意調查。同時居民在投票的過程中也張貼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 這種投票要比現實的投票透明,民主,公開。其結果也真實的反映了網民的偏好。
目前在國內有影響虛擬社區主要分三大類:第一類,適合普羅大眾,以興趣愛好休閑娛樂為主,像分布在廣州、北京、上海的網易社區、天涯社區、湛江的碧海銀沙等;第二類,適合在校大學生,以大學校園學習生活為主,像清華的「水木清華」社區、北大的「一塌糊塗」社區、交大的「兵馬俑」社區等;這兩類的社區都比較大型,會員幾十萬,甚至過百萬,在線人數通常幾千,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力。第三類是各教育網站、網校,針對教師和中學生的教育社區,這類社區規模相對比較小,會員也不多。這一切說明國內的虛擬社區已有一定的影響和規模,將其應用於網路教學不僅是可能,而且很有必要。然而現階段的應用正處於起步狀態,有著廣闊的研究和發展空間。
虛擬社區和現實社區並不是完全獨立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如同,物質和意識之間的關系一樣。網路社區來源與現實社區,虛擬社區是現實空間在虛擬空間的「投影」。首先,虛擬社區提供的服務版塊也是根據人們現實的需要而設定的;實在社區中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規范回影響到虛擬社區的構建。其次,虛擬社區的所提供的服務是現實社區的服務的延伸和提高。傳統的利用以紙為媒介的信件傳遞,發展為email傳遞。雖然兩者介質和速度不同,但是email內容格式仍和傳統的信函格式相同。脫離現實,虛擬社區是不可能存在的。
同時,網路社區對現實社區的影響和反作用。網上的公開透明,重視個體等一系列特徵將深刻影響社會。我們應當看到民主不是一句口號,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而網路社區的許多思想法正可以用來修正現實社會管理和制度中的某些缺陷。民眾易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政府也可以方便地實現低廉高效的管理。網路之所以風行,在於它提供了自由天堂,在社區中不同意見相互尊重與互不排斥。通過討論和爭鳴解決問題,消除歧見。網路社區賦予每個人充分的話語權。許多政府開通了網上信箱或領導在線解答市民的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網路社區與現實社區是互補互動關系,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應該各取所長,互相彌補。網路社區使現實社區中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性。網路社區空間開拓了人的思維。從網路社員的觀點來看,所謂現實性,無非是從以前的一種可能性發展而來的。二者是互補而非取代的關系。網路社區是一種對現有生活方式的沖擊,同時,它也是對現實的社會空間的發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庇。網路社區同樣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網路社區雖然使人獲得現實社會中無法獲得的自由和放鬆,但目前網路社區的使用的成本仍是相當高的。由於我國技術發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使用網路者事實都是文化素質高、收入高、最具社會影響力的階層,造成網路社區事實上的不平等。其次網路社區對現實社會的復制過程中,會刪除或誇大(有意或無意)一些細節,造成網路社區發展的失真和迷亂。特別是目前網路社區管理基本源於個體的良心和道德,沒有有效的法制手段,網路社區的失范問題相當突出。再次網路社區的人際關系顯得比較脆弱。藉著代號來隱匿部分的身份,網路社區的成員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身份、立場、交流方法,並伴隨著明確的隱秘性。最後,網民如沉溺於網路社區的虛擬世界,把網路社區當成生活的實際,成為逃避現實的避風港,自然會冷淡或忽略現實人際關系,造成網民與現實的隔閡,對網民的社會生存造成不良影響。網路社區的成員常犯的錯誤就是 把理想和現實混淆,強烈的反差使他們對現實充滿了失望、誤解、憤怒、不和諧、挫折,甚至還有幾分悲哀和沮喪。如果人能永遠的「網路沉溺」而不回到現實社會中來,那麼也就什麼都不會發生,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人永遠是現實的產物,終究要回到現實中來,關閉電腦,打開窗簾,外面依舊車水馬龍,你根本不是網路中風情萬種的「大蝦」,而必須馬上到市場去買中午吃的菠菜和豬肉。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虛擬社區。
而隨著IT科技的進步以及顯卡性能的大幅提升,虛擬社區已經逐步從2D演化到了3D,目前國外比較著名的有Secondlife,國內比較著名的有HiPiHi(海皮士)、uWorld(由我世界)以及Novoking(創想王國)、hapworld(哈啪世界)、ChianQ、mworld等。用戶通過下載客戶端可以進入這些虛擬社區,在這些虛擬社區里,每個用戶都有一個虛擬化身,用戶完全可以在現實世界裡一樣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游戲甚至交易,極大地增強了網路虛擬社區的真實感和親切感。
SNS: 嚴格講,國內SNS並非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會性網路服務),而是Social NetworkSite(即社交網站)。以人人網(校內網)、開心網、原始村這三個SNS平台為代表,結合一些相對可靠的數據,不難歸納出主流SNS用戶的共性。
SNS網路示意圖 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創立了六度分割理論,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後成為一個大型網路。這是社會性網路(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後來有人根據這種理論,創立了面向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服務,通過「熟人的熟人」來進行網路社交拓展,比如ArtComb,Friendster,Wallop,adoreme 等。
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種方式,而並非社交拓展的全部。因此,現在一般所謂的SNS,則其含義還遠不及「熟人的熟人」這個層面。比如根據相同話題進行凝聚(如貼吧)、根據愛好進行凝聚(如Fexion網)、根據學習經歷進行凝聚(如Facebook)、根據周末出遊的相同地點進行凝聚等,都被納入「SNS」的范疇。
SNS源自英文縮寫
在互聯網領域有SNS三層含義:服務 Social Network Service,軟體 Social Network Software,網站 Social Network Site。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直譯為社會性網路服務或社會化網路服務,意譯為社交網路服務。中文的網路含義包括硬體、軟體、服務及網站應用,加上四字構成的片語更符合中國人的構詞習慣,因此人們習慣上用社交網路來代指SNS(包括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三層含義),用社交軟體代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用社交網站代指Social Network Site。SNS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路的互聯網應用服務。
醫學領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解】交感神經系統
sns是soft net system的縮寫,即柔性網系統,在建築方面,特別是公里、鐵路建設方面應用很大,用於防護邊坡細微垮塌的防護。根據防護方式不同,分為主動防護和被動防護。主動防護是防護網系統將有垮塌傾向的岩體籠絡在一起,使它不發生位移;被動防護是在有垮塌傾向的岩體下設一道起阻擋作用的鋼網,攔截垮塌的石塊。

⑵ 什麼是網路虛擬社區

最早的關於虛擬社區的定義由瑞格爾德(Rheingole)做出,他將其定義為「一群主要藉由計算機網路彼此溝通的人們,他們彼此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分享某種程度的知識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對待朋友般彼此關懷,從而所形成的團體。"
虛擬社區至少具有四個特性:一,虛擬社區通過以計算機、行動電話等高科技通訊技術為媒介的溝通得以存在,從而排除了現實社區;二,虛擬社區的互動具有群聚性,從而排除了兩兩互動的網路服務;三,社區成員身份固定,從而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組成的網路公共聊天室;四,社區成員進入虛擬社區後,必須能感受到其他成員的存在。
虛擬社區的類型根據溝通的實時性,可以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類:同步虛擬社區如網路聯機游戲,非同步社區如BBS等。虛擬社區最重要的幾種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國內逐漸形成以BBS為主要表現形式,結合其他同步非同步信息交互技術形成的網路化數字化的社區形式。

社區是指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及其活動區域。虛擬社區,從網路技術的角度來看,虛擬社區,又稱為BBS(Buletin Board System的縮寫)、論壇。1978年在芝加哥地區的計算機交流會上,克里森(Krison)和羅斯(Russ Lane)一見如故,因此兩人經常在各方面進行合作。但兩個人並不住在一起,電話只能進行語言的交流,有些問題語言是很難表達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風雨又使他們不能每天都見面,因此,他們就藉助於當時剛上市的數據機(Modem)將他們家裡的兩台蘋果Ⅱ通過電話線連接在一起,實現了世界上的第一個BBS。這就是原始的BBS的雛形。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BBS在功能得到不斷擴展,並迅速成為全世界計算機用戶的交流信息的園地——虛擬社區。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指由網民在電子網路空間進行頻繁的社會互動形成的具有文化認同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場所。

由此可見,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也包含了一定的場所、一定的人群、相應的組織、社區成員參與和一些相同的興趣、文化等特質。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提供各種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討論、通信、聊天等,使社區居民得以互動。但同時,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屬性。

首先,虛擬社區的交往具有超時空性。通過網路,人們之間的交流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計算機,一條電話線,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也具備相應硬體條件)暢所欲言了。說到這里有人會說,電話也具備這種功能呀?但是,在虛擬社區中聊一個小時是打國際長途侃一個小時的經濟成本的千分之一,聊天的壓力可想而知。同時也不受時間的限制,你今天發一個帖子,不一定會有人會,但幾天以後可能上十大了。這種便利,估計電話望塵莫及!

其次,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和徹底的符號性。在虛擬社區里,網民一ID號標識自己。ID號依個人的愛好隨意而定。例如「硬碟」,一看就是計算機硬體愛好者,「紅葉飄飄」,估計是一個有品位的人,「潛水艇」,估計是個軍事愛好者……在現實中不可能有人起這種名字。同時,由於互相不能看到對方的「廬山真面目」。所以,傳統的性別,年齡,相貌等在虛擬社區里可以隨意更改。網上有句名言:和你聊天的也許是條狗。
再次,人際關系較為鬆散,社區群體流動頻繁。社區的活力主要靠「人氣」和點擊率,吸引這些的主要是看社區的主題是否適合大眾口味。前一個好理解,在交大BBS上,一般「二手市場」,「勤工助學」,「鵲橋版」,「電影」,「游戲」比較火暴,因為這些符合大學生「沒錢」希望交友和「空虛」的特點。相比之下「資料庫」,「數學」等技術版「門可羅雀」。

最後,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是虛擬社區的基本准則。這個特點其實和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有關,在這里,傳統的上下級被「斑竹」代替,只要你不違反論壇條例,你什麼都可以說,俗成「灌水」 。
要想成為虛擬社區的一員,「門檻很低」一般的情況下,要使用社區提供的各項功能服務,必須在線注冊。基本流程是首先,注冊人閱讀網聯網有關法規及社區服務條款款,並提交同意申請;社區管理系統詢問注冊人的一些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職業等等。注冊人必須如實填寫,系統能夠進行驗證。然後再取一個賬號名並設定密碼,整個注冊過程就基本完成。一旦注冊成功,便成為社區的合法居民。社區居民擁有唯一的帳號,這個帳號就是他在虛擬社區中的通行證,是社區居民相互辨別的唯一標志。在社區中「生活」,居民必須遵守社區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否則將被社區管理員開除或者被封post權!

社區(主要是BBS)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1 社區通信。社區為每一個居民都提供了電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該信箱收發郵件,相互通信,有利於非同時在線時,居民的交流。有的大型論壇提供手機簡訊發送功能,更方便了網民之間的交流。當然不是免費,一般是對方「買單」。

2 聊天服務。虛擬社區為居民提供了兩種實時交互的聊天服務,聊天時除了用文字表達以外,系統還預設了豐富的表情和動作供調用(有些還能用語音進行實時交談)。第一種方式是聊天廣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談話的內容也不受限制。第二種方式是聊天室,聊天室的開設者是這個房間的主人,他可以控制談話的內容,也可以對聊天的人進行取捨。聽說在這里出了不少網路情緣。前些時流行的網路小說《痞子蔡與輕舞飛揚》的動人的愛情故事,就是發生在聊天室里。

3 張貼討論。這是虛擬社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居民可以在社區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議、討論、提問、回答問題等,這些最終都以張貼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現。居民還可以在社區中轉貼自己比較喜歡的小說、散文等。目前,國內的許多社區系統已經還允許居民在帖子中加入文件上傳、貼圖、表情動作等功能。這樣一來,帖子就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使得居民的交流更加有效。前些時候的「西北大學日本留學生事件」,主要是通過BBS發起的。遊行運動也是通過在西北大學論壇和交大「兵馬俑」發帖跟帖的形式挑起的。可見BBS在大學聲中的影響力之大!

4 投票居民在社區就某一問題發起投票或進行投票,從而對社區居民進行民意調查。同時居民在投票的過程中也張貼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 這種投票要比現實的投票透明,民主,公開。其結果也真實的反映了網民的偏好。

目前在國內有影響虛擬社區主要分三大類:第一類,適合普羅大眾,以興趣愛好休閑娛樂為主,像分布在廣州、北京、上海的網易社區、天涯社區、湛江的碧海銀沙等;第二類,適合在校大學生,以大學校園學習生活為主,像清華的「水木清華」社區、北大的「一塌糊塗」社區、交大的「兵馬俑」社區等;這兩類的社區都比較大型,會員幾十萬,甚至過百萬,在線人數通常幾千,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力。第三類是各教育網站、網校,針對教師和中學生的教育社區,這類社區規模相對比較小,會員也不多。這一切說明國內的虛擬社區已有一定的影響和規模,將其應用於網路教學不僅是可能,而且很有必要。然而現階段的應用正處於起步狀態,有著廣闊的研究和發展空間。

虛擬社區和現實社區並不是完全獨立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如同,物質和意識之間的關系一樣。網路社區來源與現實社區,虛擬社區是現實空間在虛擬空間的「投影」。首先,虛擬社區提供的服務版塊也是根據人們現實的需要而設定的;實在社區中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規范回影響到虛擬社區的構建。其次,虛擬社區的所提供的服務是現實社區的服務的延伸和提高。傳統的利用以紙為媒介的信件傳遞,發展為email傳遞。雖然兩者介質和速度不同,但是email內容格式仍和傳統的信函格式相同。脫離現實,虛擬社區是不可能存在的。

同時,網路社區對現實社區的影響和反作用。網上的公開透明,重視個體等一系列特徵將深刻影響社會。我們應當看到民主不是一句口號,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而網路社區的許多思想法正可以用來修正現實社會管理和制度中的某些缺陷。民眾易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政府也可以方便地實現低廉高效的管理。網路之所以風行,在於它提供了自由天堂,在社區中不同意見相互尊重與互不排斥。通過討論和爭鳴解決問題,消除歧見。網路社區賦予每個人充分的話語權。許多政府開通了網上信箱或領導在線解答市民的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網路社區與現實社區是互補互動關系,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應該各取所長,互相彌補。網路社區使現實社區中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性。網路社區空間開拓了人的思維。從網路社員的觀點來看,所謂現實性,無非是從以前的一種可能性發展而來的。二者是互補而非取代的關系。網路社區是一種對現有生活方式的沖擊,同時,它也是對現實的社會空間的發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庇。網路社區同樣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網路社區雖然使人獲得現實社會中無法獲得的自由和放鬆,但目前網路社區的使用的成本仍是相當高的。由於我國技術發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使用網路者事實都是文化素質高、收入高、最具社會影響力的階層,造成網路社區事實上的不平等。其次網路社區對現實社會的復制過程中,會刪除或誇大(有意或無意)一些細節,造成網路社區發展的失真和迷亂。特別是目前網路社區管理基本源於個體的良心和道德,沒有有效的法制手段,網路社區的失范問題相當突出。再次網路社區的人際關系顯得比較脆弱。藉著代號來隱匿部分的身份,網路社區的成員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身份、立場、交流方法,並伴隨著明確的隱秘性。最後,網民如沉溺於網路社區的虛擬世界,把網路社區當成生活的實際,成為逃避現實的避風港,自然會冷淡或忽略現實人際關系,造成網民與現實的隔閡,對網民的社會生存造成不良影響。網路社區的成員常犯的錯誤就是 把理想和現實混淆,強烈的反差使他們對現實充滿了失望、誤解、憤怒、不和諧、挫折,甚至還有幾分悲哀和沮喪。如果人能永遠的「網路沉溺」而不回到現實社會中來,那麼也就什麼都不會發生,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人永遠是現實的產物,終究要回到現實中來,關閉電腦,打開窗簾,外面依舊車水馬龍,你根本不是網路中風情萬種的「大蝦」,而必須馬上到市場去買中午吃的菠菜和豬肉。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虛擬社區。

⑶ 學習Android 開發,有什麼書籍值得推薦

作者:阿里雲雲棲社區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1100988/answer/1895120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書籍名稱:《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第2版)(上下冊)》
書籍簡介:
本書從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入手,全面剖析進程/線程、內存管理、Binder機制、GUI顯示系統、多媒體管理、輸入系統、虛擬機等核心技術在Android中的實現原理。書中講述的知識點大部分來源於工程項目研發,因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希望可以讓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本書分為編譯篇、系統原理篇、應用原理篇、系統工具篇,共4篇25章,基本涵蓋了參與Android開發所需具備的知識,並通過大量圖片與實例來引導讀者學習,以求盡量在源碼分析外為讀者提供更易於理解的思維方式。
本書既適合Android系統工程師,也適合於應用開發工程師來閱讀,從而提升Android開發能力。讀者可以在本書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Android系統,並將所學知識自然地應用到實際開發難題的解決中。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第2版 套裝上下冊)
書籍名稱:《Android Studio應用開發實戰詳解》
<img src="https://pic3.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1512" data-rawheight="19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2"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v2-_r.jpg">
書籍簡介:
全書共分18章,依次講解了Android開發基礎、搭建Android開發環境、Android Studio集成開發環境介紹、Android Studio常見操作、分析Android應用程序文件的組成、Gradle技術基礎、UI界面布局、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核心組件介紹、Android事件處理、圖形圖像和動畫處理、開發音頻/視頻應用程序、GPS地圖定位、Android感測器應用開發、編寫安全的應用程序、Google Now和Android Wear、Android應用優化以及Android TV開發。本書幾乎涵蓋了Android Studio應用開發所能涉及的所有領域,在講解每一個知識點時,都遵循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講解方式,用具體實例徹底剖析了Android Studio開發的每一個知識點。本書講解方法通俗易懂,特別有利於初學者學習並消化。
本書適合Android初級讀者、Android應用開發人員、Android愛好者、Android Studio開發人員、Android智能家居、Android可穿戴設備研發人員學習,也可以作為相關培訓學校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Android Studio應用開發實戰詳解

書籍名稱:《深入解析Android 虛擬機》
<img src="https://pic4.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2126" data-rawheight="2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6"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v2-_r.jpg">
書籍簡介:
Android系統從誕生到現在的短短幾年時間里,憑借其易用性和開發的簡潔性,贏得了廣大開發者的支持。在整個Android系統中,Dalvik VM一直是貫穿從底層內核到高層應用開發的核心。本書循序漸進地講解了Android虛擬機系統的基本知識,並剖析了其整個內存系統的進程和運作流程,並對虛擬機系統優化和異常處理的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
本書幾乎涵蓋了Dalvik VM系統的所有主要內容,並且講解方法通俗易懂,特別有利於讀者學習並消化。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深入解析Android 虛擬機-圖書 - 非同步社區
書籍名稱:《Android感測器開發與智能設備案例實戰》
<img src="https://pic1.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2126" data-rawheight="2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6"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v2-_r.jpg">
書籍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Android感測器和外設的開發,共29章,主要包括Android開發技術基礎、獲取並編譯源碼、Android技術核心框架分析、Android感測器系統分析、使用地圖定位、光線感測器詳解、接近警報感測器詳解、磁場感測器詳解、加速度感測器詳解、方向感測器詳解、陀螺儀感測器詳解、旋轉向量感測器詳解、距離感測器詳解、氣壓感測器詳解、溫度感測器詳解、濕度感測器詳解、Android藍牙系統概述、低功耗藍牙技術詳解、語音識別技術詳解、手勢識別技術詳解、NFC近場通信技術詳解、拍照解析條形碼技術詳解、基於圖像處理的人臉識別技術詳解、行走軌跡記錄器、手勢音樂播放器和智能家居系統等。
本書幾乎涵蓋了Android感測器和外設開發所需的所有主要內容,講解方法通俗易懂。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Android感測器開發與智能設備案例實戰-圖書 - 非同步社區
書籍名稱:《構建安全的Android App》
<img src="https://pic2.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2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v2-_r.jpg">
書籍簡介:
本書介紹了主流的Android安全技術開發的方法,並把此方法應用在整個Android應用開發的代碼里。書中作者使用詳細的例子,從成百上千個他已經親自審核的應用程序中,幫助讀者解讀應用程序被攻擊的原因,然後演示更安全的解決方案。書中包括身份驗證、網路、資料庫、伺服器攻擊、數據、硬體等技術,並闡明了每種技術代碼示例的含義和作用,可以幫助讀者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構建安全的Android App
書籍名稱:《Android 應用測試指南》
<img src="https://pic2.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2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v2-_r.jpg">
書籍簡介:
《Android應用測試指南》是一本移動測試實用工具書。本書針對當前流行的技術、框架和工程質量改進工具進行了介紹,一步一步清晰地指導大家如何去寫應用程序的測試用例,利用各種測試手段來保證Android項目質量。
本書首先介紹了TTD(Android測試驅動開發)。TTD是軟體開發過程中一個敏捷模式,能讓你在早期發現應用中的Bug。書中給出了一些典型的樣例工程來示範測試,包括最簡單的單元測試和最復雜的性能測試。另外,本書以診斷的方式來詳細描述Android測試中較廣泛、較流行的應用技術。對於夢想在Android測試領域啟航的程序員和測試人員來說這無疑是一本非常珍貴、有用的參考書。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Android 應用測試指南-圖書 - 非同步社區
書籍名稱:《精通Android網路開發》
<img src="https://pic2.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2126" data-rawheight="2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6"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v2-_r.jpg">
書籍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Android網路開發的有關內容,全書共分為5篇,共計25章,從搭建Android開發環境和核心框架分析講起,依次講解了Android技術核心框架,網路開發技術基礎,HTTP數據通信,URL處理數據,處理XML數據,下載遠程數據,上傳數據,使用Socket實現數據通信,使用WebKit瀏覽網頁數據,Wi-Fi系統應用,藍牙系統應用,郵件應用,RSS應用,網路視頻處理,網路流量監控,網路RSS閱讀器,開發一個郵件系統,在Android中開發移動微博應用、網路防火牆系統,開發Web版的電話本管理系統、移動微信系統等知識。
本書幾乎涵蓋了Android網路應用中的所有主要內容,講解方法通俗易懂。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精通Android 網路開發-圖書 - 非同步社區
書籍名稱:《Java和Android開發學習指南(第2版)》
<img src="https://pic4.mg.com/v2-_b.jpg" data-rawwidth="2126" data-rawheight="2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6"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v2-_r.jpg">
書籍簡介:
本書是Java語言學習指南,特別針對使用Java進行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展開了詳細介紹。
全書共50章。分為兩大部分。第1部分(第1章到第22章)主要介紹Java語言基礎知識及其功能特性。第2部分(第23章到第50章)主要介紹如何有效地構建Android應用程序。
本書適合任何想要學習Java語言的讀者閱讀,特別適合想要成為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的讀者學習參考。
點擊了解書籍詳情:Java和Android開發學習指南(第2版)-圖書 - 非同步社區
書籍名稱:《Android開發進階:從小工到專家》

⑷ 虛擬社區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社區游戲,可以進行交易等多方面活動,作用是娛樂,可不能沉迷哦~內~我現容在在玩的是第6大陸,不彷去看一下。
http://www.this6.com/

⑸ 虛擬社區的主要類型

虛擬社區的類型根據溝通的實時性,可以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類:同步虛擬社區如網路聯機游戲,非同步社區如BBS等。虛擬社區最重要的幾種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國內逐漸形成以BBS為主要表現形式,結合其他同步非同步信息交互技術形成的網路化數字化的社區形式。
社區是指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及其活動區域。虛擬社區,從網路技術的角度來看,虛擬社區,又稱為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縮寫)、論壇。1978年在芝加哥地區的計算機交流會上,克里森(Krison)和羅斯(Russ Lane)一見如故,因此兩人經常在各方面進行合作。但兩個人並不住在一起,電話只能進行語言的交流,有些問題語言是很難表達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風雨又使他們不能每天都見面,因此,他們就藉助於當時剛上市的數據機(Modem)將他們家裡的兩台蘋果Ⅱ通過電話線連接在一起,實現了世界上的第一個BBS。這就是原始的BBS的雛形。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BBS在功能得到不斷擴展,並迅速成為全世界計算機用戶的交流信息的園地——虛擬社區。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指由網民在電子網路空間進行頻繁的社會互動形成的具有文化認同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場所。
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也包含了一定的場所、一定的人群、相應的組織、社區成員參與和一些相同的興趣、文化等特質。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提供各種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討論、通信、聊天等,使社區居民得以互動。不過,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屬性。
同互聯網相比,虛擬社區(Virtual Commnity)有著更為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虛擬社區是隨著BBS的出現形成的。在為客戶創造和傳遞價值的活動中,社區(Community)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它和協調(Coordination)、商務(Commerce)、內容(Content)和溝通(Communication)並稱為5C。
虛擬社區有多種分類方法。學術界將虛擬社區分為以下四類: 1、交易社區 2、興趣社區 3、關系社區 4、幻想社區。

⑹ 網路社區的社區類型

網上社區的類型根據溝通的實時性,可以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類:同步網上社區如網路聯機游戲,非同步社區如BBS等。網上社區最重要的幾種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國內逐漸形成以BBS為主要表現形式,結合其他同步非同步信息交互技術形成的網路化數字化的社區形式。
社區是指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及其活動區域。網上社區,從網路技術的角度來看,網上社區,又稱為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縮寫)、論壇。1978年在芝加哥地區的計算機交流會上,克里森(Krison)和羅斯(Russ Lane)一見如故,因此兩人經常在各方面進行合作。但兩個人並不住在一起,電話只能進行語言的交流,有些問題語言是很難表達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風雨又使他們不能每天都見面,因此,他們就藉助於當時剛上市的數據機(Modem)將他們家裡的兩台蘋果Ⅱ通過電話線連接在一起,實現了世界上的第一個BBS。這就是原始的BBS的雛形。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BBS在功能得到不斷擴展,並迅速成為全世界計算機用戶的交流信息的園地——網上社區。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指由網民在電子網路空間進行頻繁的社會互動形成的具有文化認同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場所。
網上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也包含了一定的場所、一定的人群、相應的組織、社區成員參與和一些相同的興趣、文化等特質。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網上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提供各種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討論、通信、聊天等,使社區居民得以互動。不過,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屬性。
同互聯網相比,網上社區(Virtual Commnity)有著更為悠久的歷史,最早的網上社區是隨著BBS的出現形成的。在為客戶創造和傳遞價值的活動中,社區(Community)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它和協調(Coordination)、商務(Commerce)、內容(Content)和溝通(Communication)並稱為5C。
網上社區有多種分類方法。學術界將網上社區分為以下四類: 1、交易社區 2、興趣社區 3、關系社區 4、幻想社區。
也有人將網路社區分為橫向網路社區和垂直型網路社區。橫向網路社區指就某一個話題在網上交談形成一個有共同興趣的網路社區;垂直型網路社區指網上企業利用業務關系和新聞組、論壇等工具形成以企業站點為中心的網路商業社區。

⑺ 虛擬社區的特徵和優勢有哪些可以利用它做網路營銷嗎

最早的關於虛擬社區的定義由瑞格爾德(Rheingole)做出,他將其定義為「一群主要藉由計算機網路彼此溝通的人們,他們彼此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分享某種程度的知識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對待朋友般彼此關懷,從而所形成的團體。"
虛擬社區至少具有四個特性:一,虛擬社區通過以計算機、行動電話等高科技通訊技術為媒介的溝通得以存在,從而排除了現實社區;二,虛擬社區的互動具有群聚性,從而排除了兩兩互動的網路服務;三,社區成員身份固定,從而排除了由不固定的人群組成的網路公共聊天室;四,社區成員進入虛擬社區後,必須能感受到其他成員的存在。
虛擬社區的類型根據溝通的實時性,可以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類:同步虛擬社區如網路聯機游戲,非同步社區如BBS等。虛擬社區最重要的幾種形式有BBS、USENET、MUD,在國內逐漸形成以BBS為主要表現形式,結合其他同步非同步信息交互技術形成的網路化數字化的社區形式。

社區是指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及其活動區域。虛擬社區,從網路技術的角度來看,虛擬社區,又稱為BBS(Buletin Board System的縮寫)、論壇。1978年在芝加哥地區的計算機交流會上,克里森(Krison)和羅斯(Russ Lane)一見如故,因此兩人經常在各方面進行合作。但兩個人並不住在一起,電話只能進行語言的交流,有些問題語言是很難表達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風雨又使他們不能每天都見面,因此,他們就藉助於當時剛上市的數據機(Modem)將他們家裡的兩台蘋果Ⅱ通過電話線連接在一起,實現了世界上的第一個BBS。這就是原始的BBS的雛形。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BBS在功能得到不斷擴展,並迅速成為全世界計算機用戶的交流信息的園地——虛擬社區。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指由網民在電子網路空間進行頻繁的社會互動形成的具有文化認同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場所。

由此可見,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也包含了一定的場所、一定的人群、相應的組織、社區成員參與和一些相同的興趣、文化等特質。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提供各種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討論、通信、聊天等,使社區居民得以互動。但同時,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屬性。

首先,虛擬社區的交往具有超時空性。通過網路,人們之間的交流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計算機,一條電話線,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也具備相應硬體條件)暢所欲言了。說到這里有人會說,電話也具備這種功能呀?但是,在虛擬社區中聊一個小時是打國際長途侃一個小時的經濟成本的千分之一,聊天的壓力可想而知。同時也不受時間的限制,你今天發一個帖子,不一定會有人會,但幾天以後可能上十大了。這種便利,估計電話望塵莫及!

其次,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和徹底的符號性。在虛擬社區里,網民一ID號標識自己。ID號依個人的愛好隨意而定。例如「硬碟」,一看就是計算機硬體愛好者,「紅葉飄飄」,估計是一個有品位的人,「潛水艇」,估計是個軍事愛好者……在現實中不可能有人起這種名字。同時,由於互相不能看到對方的「廬山真面目」。所以,傳統的性別,年齡,相貌等在虛擬社區里可以隨意更改。網上有句名言:和你聊天的也許是條狗。
再次,人際關系較為鬆散,社區群體流動頻繁。社區的活力主要靠「人氣」和點擊率,吸引這些的主要是看社區的主題是否適合大眾口味。前一個好理解,在交大BBS上,一般「二手市場」,「勤工助學」,「鵲橋版」,「電影」,「游戲」比較火暴,因為這些符合大學生「沒錢」希望交友和「空虛」的特點。相比之下「資料庫」,「數學」等技術版「門可羅雀」。

最後,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是虛擬社區的基本准則。這個特點其實和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有關,在這里,傳統的上下級被「斑竹」代替,只要你不違反論壇條例,你什麼都可以說,俗成「灌水」 。
要想成為虛擬社區的一員,「門檻很低」一般的情況下,要使用社區提供的各項功能服務,必須在線注冊。基本流程是首先,注冊人閱讀網聯網有關法規及社區服務條款款,並提交同意申請;社區管理系統詢問注冊人的一些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職業等等。注冊人必須如實填寫,系統能夠進行驗證。然後再取一個賬號名並設定密碼,整個注冊過程就基本完成。一旦注冊成功,便成為社區的合法居民。社區居民擁有唯一的帳號,這個帳號就是他在虛擬社區中的通行證,是社區居民相互辨別的唯一標志。在社區中「生活」,居民必須遵守社區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否則將被社區管理員開除或者被封post權!

社區(主要是BBS)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1 社區通信。社區為每一個居民都提供了電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該信箱收發郵件,相互通信,有利於非同時在線時,居民的交流。有的大型論壇提供手機簡訊發送功能,更方便了網民之間的交流。當然不是免費,一般是對方「買單」。

2 聊天服務。虛擬社區為居民提供了兩種實時交互的聊天服務,聊天時除了用文字表達以外,系統還預設了豐富的表情和動作供調用(有些還能用語音進行實時交談)。第一種方式是聊天廣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談話的內容也不受限制。第二種方式是聊天室,聊天室的開設者是這個房間的主人,他可以控制談話的內容,也可以對聊天的人進行取捨。聽說在這里出了不少網路情緣。前些時流行的網路小說《痞子蔡與輕舞飛揚》的動人的愛情故事,就是發生在聊天室里。

3 張貼討論。這是虛擬社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居民可以在社區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議、討論、提問、回答問題等,這些最終都以張貼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現。居民還可以在社區中轉貼自己比較喜歡的小說、散文等。目前,國內的許多社區系統已經還允許居民在帖子中加入文件上傳、貼圖、表情動作等功能。這樣一來,帖子就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使得居民的交流更加有效。前些時候的「西北大學日本留學生事件」,主要是通過BBS發起的。遊行運動也是通過在西北大學論壇和交大「兵馬俑」發帖跟帖的形式挑起的。可見BBS在大學聲中的影響力之大!

4 投票居民在社區就某一問題發起投票或進行投票,從而對社區居民進行民意調查。同時居民在投票的過程中也張貼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 這種投票要比現實的投票透明,民主,公開。其結果也真實的反映了網民的偏好。

目前在國內有影響虛擬社區主要分三大類:第一類,適合普羅大眾,以興趣愛好休閑娛樂為主,像分布在廣州、北京、上海的網易社區、天涯社區、湛江的碧海銀沙等;第二類,適合在校大學生,以大學校園學習生活為主,像清華的「水木清華」社區、北大的「一塌糊塗」社區、交大的「兵馬俑」社區等;這兩類的社區都比較大型,會員幾十萬,甚至過百萬,在線人數通常幾千,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力。第三類是各教育網站、網校,針對教師和中學生的教育社區,這類社區規模相對比較小,會員也不多。這一切說明國內的虛擬社區已有一定的影響和規模,將其應用於網路教學不僅是可能,而且很有必要。然而現階段的應用正處於起步狀態,有著廣闊的研究和發展空間。

虛擬社區和現實社區並不是完全獨立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如同,物質和意識之間的關系一樣。網路社區來源與現實社區,虛擬社區是現實空間在虛擬空間的「投影」。首先,虛擬社區提供的服務版塊也是根據人們現實的需要而設定的;實在社區中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規范回影響到虛擬社區的構建。其次,虛擬社區的所提供的服務是現實社區的服務的延伸和提高。傳統的利用以紙為媒介的信件傳遞,發展為email傳遞。雖然兩者介質和速度不同,但是email內容格式仍和傳統的信函格式相同。脫離現實,虛擬社區是不可能存在的。

同時,網路社區對現實社區的影響和反作用。網上的公開透明,重視個體等一系列特徵將深刻影響社會。我們應當看到民主不是一句口號,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而網路社區的許多思想法正可以用來修正現實社會管理和制度中的某些缺陷。民眾易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政府也可以方便地實現低廉高效的管理。網路之所以風行,在於它提供了自由天堂,在社區中不同意見相互尊重與互不排斥。通過討論和爭鳴解決問題,消除歧見。網路社區賦予每個人充分的話語權。許多政府開通了網上信箱或領導在線解答市民的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網路社區與現實社區是互補互動關系,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應該各取所長,互相彌補。網路社區使現實社區中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性。網路社區空間開拓了人的思維。從網路社員的觀點來看,所謂現實性,無非是從以前的一種可能性發展而來的。二者是互補而非取代的關系。網路社區是一種對現有生活方式的沖擊,同時,它也是對現實的社會空間的發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庇。網路社區同樣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網路社區雖然使人獲得現實社會中無法獲得的自由和放鬆,但目前網路社區的使用的成本仍是相當高的。由於我國技術發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使用網路者事實都是文化素質高、收入高、最具社會影響力的階層,造成網路社區事實上的不平等。其次網路社區對現實社會的復制過程中,會刪除或誇大(有意或無意)一些細節,造成網路社區發展的失真和迷亂。特別是目前網路社區管理基本源於個體的良心和道德,沒有有效的法制手段,網路社區的失范問題相當突出。再次網路社區的人際關系顯得比較脆弱。藉著代號來隱匿部分的身份,網路社區的成員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身份、立場、交流方法,並伴隨著明確的隱秘性。最後,網民如沉溺於網路社區的虛擬世界,把網路社區當成生活的實際,成為逃避現實的避風港,自然會冷淡或忽略現實人際關系,造成網民與現實的隔閡,對網民的社會生存造成不良影響。網路社區的成員常犯的錯誤就是 把理想和現實混淆,強烈的反差使他們對現實充滿了失望、誤解、憤怒、不和諧、挫折,甚至還有幾分悲哀和沮喪。如果人能永遠的「網路沉溺」而不回到現實社會中來,那麼也就什麼都不會發生,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人永遠是現實的產物,終究要回到現實中來,關閉電腦,打開窗簾,外面依舊車水馬龍,你根本不是網路中風情萬種的「大蝦」,而必須馬上到市場去買中午吃的菠菜和豬肉。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虛擬社區。 答:虛擬社區也稱為CLUB,包含的功能主要有公告欄、群組討論、社區內通訊、社區成員列表、在線聊天、找工作等。也就是在網上提供現實社區所需的各種交流手段。

熱點內容
斷背山有幾分鍾 發布:2024-08-19 08:31:17 瀏覽:253
日本電影 女老師和學生私奔 發布:2024-08-19 08:29:36 瀏覽:49
台灣電影 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02:18 瀏覽:134
2020最新電影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56:06 瀏覽:641
男男電影虐 發布:2024-08-19 07:04:57 瀏覽:10
韓國電影李采潭主演的關於發廊的 發布:2024-08-19 07:01:57 瀏覽:2
每期都有做的動漫 發布:2024-08-19 06:44:33 瀏覽:778
東宮拍攝時間 發布:2024-08-19 06:44:12 瀏覽:5
林正英電影情節鬼抬轎 發布:2024-08-19 06:36:35 瀏覽:254
懂的都懂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6:26:11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