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唱片為什麼便宜
⑴ 時間碼黑膠唱片是什麼東西,具體是什麼裡面有音樂嗎空白碟
詞語釋義</B>
黑膠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璐質地的密紋唱片。
命名解釋
為什麼叫LP,主要是針對過去古老的粗紋短時間唱片而言。這是個簡單解釋。
LP和SP
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30分鍾,比以往長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稱之。相對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有所謂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鍾是78轉。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疑問解釋
為什麼在數碼時代還要玩老東西?主要是因為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現在的CD無法取代的。如果你聽過了LP,你將會對現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數碼聲不能忍受。而現代的CD為了盡量減弱數碼聲而開發了眾多的電路和錄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敵。放LP的設備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帶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級的輸出,拾音模式大約有動磁,動圈和動鐵的唱頭,以動鐵+線性尋跡的唱頭唱臂為最優。
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S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眾多重量級演奏家、指揮家、大樂隊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數均以黑膠唱片作為首次發行。SP只要保存得當,壽命長久。目前,黑膠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數十年前的名盤,更是珍品。
我國情況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現在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要六七十元錢,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版本問題 1、頭版、母帶直錄是怎麼回事?
頭版的LP,基本上都是由開盤母帶,通過製作直錄成黑膠母盤,再壓膜批量生產而成。而發燒黑膠的母帶直錄通常是發燒廠用母帶播放,直接刻盤而成,相當於黑膠母盤。立體聲的頭版相對器材是有重現意義的,立體聲唱片出現在1958年左右。
而再版的LP,一般是採用已經壓過膜的黑膠母盤再壓膜,於是信息量應有損耗。
2、頭版一定就好么?
誠然,在信息量的記錄上,頭版一定是最優秀的,而且有確認標記,非常容易分辨。但是,有些公司採用新技術的改良,在頭版以後的版本里,信噪比增加了,少了「爆豆聲」,在欣賞上,或者你會覺得更悅耳。
有些非頭版的版本,可能採用母帶的再次直刻黑膠母盤,這樣製作出來黑膠應和頭版記錄的信息量相同,只不過缺少明顯標記,不容易分辨。如又經過降噪處理,可能音質上更盡善盡美了。這樣的再次直刻版本黑膠,在RCA、PHILIPS、CBS等公司都曾經發行,所以有些被以為4版5版的唱片,可能在它們的舞台——唱機上的表現完全不遜於頭版的,但價格卻低了很多。
於是,商品的性價比上就有了下一個問題的比對了。
3、頭版就一定能獲得最完整的效果么?
「寶劍贈壯士,姿粉贈佳人。」頭版最好的錄音當然最好是有最強大的設備支持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器,很難說你的頭版唱片的所有細節、所有風姿都能一一展現。如果是普通的機器設備,有可能頭版和2、3版出來的效果也差不多,甚至別人用好機器播再版的效果來得比你播放的頭版更好。所以,在追求音樂享受的同時,應該考慮一下投資在品質還是投資在數量上。還應該考慮的就是,軟體和硬體的平衡,因為貴一個級數的硬體設備,效果通常只比低的好一點點。
4、不同產地的壓片是怎麼回事?
這是開盤母帶分別錄制了黑膠母盤之後,黑膠母盤拿到各地分廠進行壓膜批量生產而產生的。這樣的做法,只節省了生產的成本,音質的高低上應沒有分野。如果有人說哪裡的壓片肯定就是最好的,肯定是在騙你。
但是,有特殊情況,就是有些是採用開盤母帶帶到當地再製作黑膠母盤,再進行壓片量產。這樣就因為播放開盤母帶的設備不同,而造成兩地生產同一錄音唱片的音質有所分別了。如果,你超級發燒又超級有空,的確可以追尋當地的設備環境而進行兩地產品的比對,應該超級有意思。
5、DG的大荷花和紅頭大荷花誰才是頭版?
因為這個問題,我曾用我蹩腳的英語請教過一位經營黑膠唱片多年的美國人。他的意見是:大荷花和紅頭大荷花都是頭版。為什麼會有紅色標記以作區別呢?是因德國DG公司某些錄音因某段時間內版權問題的關系只能在某一區域里銷售,於是就有了紅頭大荷花的包裝區別,有版權問題的總比沒問題的少,所以,紅頭大荷花就比普通大荷花少多了,因而造成了誤解。他還說,如果他所知的非實,那就是DG公司專門在偷運去東德的唱片上打紅色標記了吧?
6、Columbia的白色LABEL試音版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一種只供電台或者公眾廣播所用的版本,一般出現在70年代的錄音,因為當時已不再使用6眼LABEL,所以這是該廠牌70年代最好的LABEL,肯定是黑膠母盤首批壓片出產,數量稀少,某些行家連見都沒見過,絕對是收藏首選。我之所以有貨也是專程託人留的,並不容易得到。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入門指點 玩LP是需要耐性的,因為聽LP的准備工夫多,很麻煩。LP會強迫你把生活步調緩下來,要一首一首聽,不像CD選曲那麼方便,因此就會認真把音樂聽完。玩LP黑膠唱片的樂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聆聽前的基本動作與必備器材不可不知,還要注意唱片除塵、清潔唱針等等需要耐心的保養程序。
購買二手LP時,一定要檢查是否有刮痕,尤其是包含好幾張LP的套裝,更要一張張看過,由於可以試聽,所以如果時間夠最好先仔細聽一番。
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如去一些專門銷售高質經典的二手LP店家,買幾張黑膠唱片回家,品嘗那份厚重和典雅帶來懷舊情懷。
⑵ 一樣的歐美唱片價錢怎麼都差的挺多的20的50的100的都有,唱片有什麼區別嗎
可能有盜版與正版的區別吧。希望能夠幫幫到你!
⑶ 淘寶網上的CD為什麼這么便宜
solordance說的對!正版盜版一看就看出來了
我在淘寶買了半年唱片,沒買過一張假的內,很多就是10元5元的行貨正容品碟,主要是渠道問題,特殊渠道的碟自然價格也特殊了,正規渠道的進口碟子不會少於80元一張的
其實在淘寶透明度高的信用體系下,買到盜版碟/仿製碟的幾率很小的,除非你是故意買
⑷ 淘寶上日本原版CD為什麼還比國內引進版的便宜
那個是應該是「見本cd」,不然就是「打口cd」,基本上完全和原版的品質一樣,一樣是屬於正版的,全部都是通過特殊渠道來的中國的,我就在淘寶上面買過幾次cd,感覺還不錯,cd裡面的回函卡,和歌本,還有側標,都很齊全,而且看印刷的質量根本不像是盜版。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見本cd和打口cd的話,可以到下面這兩個地址看看,裡面都是關於見本cd和打口cd的詳細介紹: http://ke..com/view/1349134.html http://ke..com/view/30426.htm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⑸ 汽車CD唱片和正版的音質和質量區別大么,為什麼汽車CD感覺蠻便宜的。
建議你買首批獨家原版的專輯吧,車載那些如果是正版的那麼也屬於再版內產品。為什麼便宜容,因為再版產品都是再翻錄原本出版過的CD。而他們的音源不會直接向藝人所在的唱片公司獲得,而是由原來的第一批獨家原版出版商提供給,並且有可能並不是母帶而是電腦文件。再加上再版商的出版設備可能比較低檔,出來的成品就自然的受影響了。所以對音質有損。
建議你買原版專輯,也就是他的專輯剛發的時候就去買,007這張專輯是 潘瑋柏所在的環球唱片 提供的版權,內地版是 上海正東音像製品貿易有限公司 發行的,出版的話就不知道。關注一下吧。
⑹ 誰能告訴一下京東的專輯是什麼版的為什麼專輯都那麼便宜我看的是sj的專輯,謝謝謝
基本都是國內引進版,一般全新價格在20-70不等,港版、台版、韓國版價格較高一內般在容100-150,歐版和美版在110以上,日版一般在200以上,京東幾乎不做這些海外發行的版本。
國內引進版採用的不是一級母帶壓制,在音質上會弱於其他版本,國內比較著名,質量相對較好的有新索、中圖、星外星等唱片公司。
⑺ 正版唱片與盜版的有什麼區別
盜板的CD一般有這么幾個特點
1,印刷的色澤暗淡
2,盤的背面只印刷了歌名
3,碟片比較薄
4,在包裝上找不到出版商的具體地址 盜板的地址一般都是某某音像城幾樓幾號 正版的地址表示的就很清楚電話也有
5,只要在略有些檔次的音響系統重放,就會聽出與正版片的區別,普遍表現在高音較粗糙,中低音質感差,尤多漏碼、錯碼而致放唱出現跳槽、停頓,甚至不能搜索、放唱。由於盜版片多系粗製濫造,偷工減料產物,其表面保護層不合標准,所以不能長期保存。更有甚者,由於鍍膜對激光束反射效率低,故使用盜版片對激光唱機的使用壽命是不利的,它會加速激光系統的老化。
6,鑒別盜版片可從外觀著手,通常盜版片的外盒較粗糙,邊緣不光潔;封套印刷字跡及畫面清晰較差,圖案色彩灰暗,封面僅有兩面彩頁,沒有具體內容介紹或內容說明(可為一本薄薄的冊子);片基用料差,較單薄,鍍膜層光澤差,而且對光檢視有漏孔,甚至呈透明狀,保護屋有氣泡或水漬,印刷字跡不清,缺少版權編號。
還有一個最笨的方法就是:一般買哪個歌手的CD在夾頁裡面都寫著曲作者 詞作者 錄音師 錄音棚 和樂手的名字 還有也能找到專集的包括策劃 製作人和工作人員的名單都是能看到的 而盜版一般都把這些省略了 你要是買到什麼歌都有的那些CD肯定是盜版的
正版盒帶特徵 1.卡帶外塑料和正面有「××音樂」凹凸標志。
2.卡帶外包裝有黑色或彩色的「××音樂」中英文拉線。
3.封面、背面及側邊印有「××音樂」標志。
4.封面、背面印有總公司和分公司的
正版光碟特徵 CD本體盤芯(反光面)印有本專輯的歌手和專輯名;CD本體盤芯印有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認證碼。其餘特徵和盒帶相同。
正版:
在國內銷售的正版唱片則有「原版」和「引進版」兩種。
前者我們通常也稱之為「進口版」,本質上是由國外、港台唱片公司進行壓片、印刷,然後通過正規的進口渠道,運輸到大陸市場,再由合法的代理機構進行銷售。
而「引進版」則是國內的音像出版機構與音樂製作者所在的國外或港台唱片公司簽訂合法的引進合同之後,獲得音樂作品所在唱片的母盤,然後自主進行壓盤、印刷、發行、銷售。
因此,「原版」唱片和「引進版」唱片相比較而言,前者需要支付進口所應繳納的關稅,同時國內的代理機構也要獲取利潤,因此「原版」唱片的價格要遠遠高於「引進版」。
「原版」和「引進版」在音質表現上往往有一定差距。這確實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究其根源,主要是因為國內音像出版商在CD壓片技術方面和國外大公司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原版」和「引進版」之間的差別是否明顯、聽眾是否可以明顯察覺,也是因碟而異、因人而異的,切不可一概而論。
盜版——
無論是哪種類型音樂的唱片都有盜版現象。在流行歌壇,甚至有盜版比正版問世時間還早的現象,在大家看來甚至已經不是新聞。同時,一個專輯還可能出現很多貨源渠道不同的翻版。盜版唱片價格便宜,但也有很多無法彌補的缺陷
盜版的質量肯定不如正版,這幾乎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其中的效果差距有多大,一直是大家在爭論的問題。前面就曾經提到過「原版」和「引進版」之間也會有差異,更何況是正版和盜版之間了。
有一個需要特別指出的問題,很多人抱有這樣一種觀念——「引進版」是國內廠家進行壓片,「盜版CD」也是如此,因為有傳聞說國內不少正規的光碟廠在任務不足的情況下,也在進行盜版唱片的壓制。這樣一來,從製作工藝上看,盜版的品質起碼不會比引進版更差。其實這中間需要仔細的分析:
第一、「盜版」所採用的母盤來源不明,近來甚至有JS在用網上下載的MP3還原成WAV後製作成唱片母盤,其最終效果可想而知。但是「引進版」採用的應該是錄音公司所提供的正規母盤,在這方面,「引進版」依然有優勢。
第二、製作工藝方面,「引進版」依然肯定要優於盜版。我們很少會在「引進版」中發現讀盤不順暢、跳軌、音軌不完整等情況,但是這些弊端卻經常會出現在盜版唱片中。
第三、至於音質效果,「引進版」和「盜版」都無法和「原版」相媲美。至於「引進版」和「盜版」兩者孰優孰劣,也不是輕易可以下結論的。採用原版唱片作母盤,工藝上比較把關的「盜版」可以達到與「原版」相近的音質表現。
第四、「引進版」的隨碟附帶資料比較詳盡,而「盜版」在這方面依然是劣勢,雖然如今少許盜版商也開始注重包裝,但是品質依然不能和正版相比。而且絕大部分JS還是為了節約成本,而省去了隨碟附帶的介紹、歌詞等。
偽正版——
偽正版」或許是中國市場上的一種特例,我也不太好給這類唱片下確切的定義。或許從版權管理的角度來看,他們是符合有關規定和法律的,而且可以堂而皇之的擺在很多正規音像市場、新華書店內的貨架上。但是其品質到底怎樣讓人很難下結論。一般而言,我認為「偽正版」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價格便宜。不少「偽正版」唱片價格和盜版相當,大致處於10元-30元之間的價格。當然也不能說處於這個價格檔次的都是「偽正版」。
第二、出版發行渠道正規。「偽正版」唱片都是國內合法音像出版發行機構所出品的,具有符合相關版權管理條例的出版條件。同時國際編碼和條形碼也比較正規。所以它不是「盜版」,而確確實實屬於「正版」。
第三、銷售渠道正規。這其實是「偽正版」之所以可以被劃入「正版」范疇內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它們往往可以放在大型的國營音像製品超市或者大型書店中出售。
第四、品質不穩定。雖然「偽正版」具有合法性,但是他的品質往往不穩定。有不少「偽正版」唱片包裝粗糙,音質欠佳。
或許大家看了上面幾個特點會覺得比較疑惑,就連筆者自己也很難給「偽正版」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其實仔細思考一下我找到了根源——主要還是由於國內的音像製品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所引發的。同時「偽正版」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也是近幾年來國家大力打擊盜版、提倡低價正版唱片所帶來的一個「特別的產物」。
偽正版」是音像市場上非常特殊的群落,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只能從我所看到的現象去分析它,無從涉及更加深層的問題。而且「偽正版」的識別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不能妄下論斷,以防「誤傷好人」,我只能在重申一下:「偽正版」大多價格低廉,但是「低價的正版」並不完全等於「偽正版」,「低價正版」中存在不少精品,「偽正版」中則甚至深藏著與盜版同樣性質的「披著羊皮的狼」……
原裝正版cd與引進版cd的區別:
原裝正版(香港或台灣生產的cd)
引進版(國內生產的cd)
出版發行:
正版:歌手簽約的公司,如簽約台灣華納唱片公司的的歌手灌錄的唱片就由台灣華納唱片公司來生產,出版及發行。
引進版:經國內的唱片買斷版權後,再進行生產發行,所以一般歌手的港台發行唱片的2-3月後,內地才出版發行。
贈品:
正版:部分cd附送原裝海報, 各種優惠券, mtv, 寫真集, 年歷,post-card, 玩具,手帕甚至圍巾, 護腕或其他新奇物品。
引進版:部分cd附送mtv。
cd內附:
正版:另附歌迷會入會卡。
引進版:無
歌本:
正版:大多cd歌本精美,厚,附有照片等
引進版:少數cd歌本精美,大都比較薄
版權公司:
正版:歌手簽約的香港、或者台灣公司。比如黎明:sony唱片香港公司、郭富城:香港華納唱片公司。
引進版:不確定,國內哪家唱片公司獲得版權,就由哪家唱片公司製作發行。
專輯名稱:
正版:由唱片公司制定的專輯名稱。
引進版:經過國內審查後才能發行,所以有些cd,往往會刪歌或者改名。
歌曲數目:
正版:由唱片公司實際收錄的歌曲
引進版:經過國內審查後,往往會刪除1-2首歌
體積:
正版:部分cd體積大,或者超厚
引進版:一般
總體製作:
正版:精美,具有欣賞價值及收藏價值
引進版:一般
價格
正版:一般在100元以上,部分cd在60-100間
引進版:一般在50-80元間,特價cd一般在10-20元間
這是引進版和原版的區別,所以大家要考慮一下看是買什麼版本的了。
盡管都是正版的!
⑻ 為什麼淘寶上有正版的二手CD賣這么便宜
我這么和你講吧,只要放出來的圖是帶cd盒子的,庫存只有1的,一般都是正版而且內是中古貨容,完全可以放心買,那些都是老cd了,如果你去看近兩年的cd,價格還是挺高的,所以我就奇怪老cd怎麼這么便宜,雖然真的沒什麼人會買,但對於想收藏的人來說真的太賺了
⑼ 卓越賣的唱片很便宜,真的還是假的
是介質不同,VCD和DVD收藏版和普通版,都是不一樣的………這個,建議你到易購論壇的卓越板塊去看看,肯定對你有所幫助
⑽ 汽車CD唱片和正版的音質和質量區別大么,為什麼汽車CD感覺蠻便宜的。
建議你買首批獨家原版的專輯吧,車載那些如果是正版的那麼也屬於再版產品。為什回么便答宜,因為再版產品都是再翻錄原本出版過的CD。而他們的音源不會直接向藝人所在的唱片公司獲得,而是由原來的第一批獨家原版出版商提供給,並且有可能並不是母帶而是電腦文件。再加上再版商的出版設備可能比較低檔,出來的成品就自然的受影響了。所以對音質有損。
建議你買原版專輯,也就是他的專輯剛發的時候就去買,007這張專輯是
潘瑋柏所在的環球唱片
提供的版權,內地版是
上海正東音像製品貿易有限公司
發行的,出版的話就不知道。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