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家百貨商店在什麼時候建立的
Ⅰ 世界上第一家超市是在什麼國家誕生的
超級市場,是指以顧客自選方式經營食品、家庭日用品、食物為主的大型綜合性零售商場。它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首先從食品店開始,將各類食品分門別類地標明貨架上,任顧客自行挑選,然後出門一次付款。超級市場,又稱自選商場,是許多國家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的主要商業零售組織形式。這便是現代超級市場的雛形。
最早的超市產生於1930年的美國紐約。
1930年8月,美國人邁克爾·庫侖(MichaelCullen)在美國紐約州開設了第一家——金庫侖聯合商店。當時,美國正處在經濟大危機時期,邁克爾·庫侖根據他幾十年食品經營經驗精確設計了低價策略,並首創商品品種別定價方法。他的平均毛利率只有9%,這和當時美國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驚的。為了保證售價的低廉,必須做到進貨價格的低廉,只有大量進貨才能壓低進價,邁克爾·庫侖就以連鎖的方式開設分號,建立起保證大量進貨的銷售系統,他首創了自助式銷售方式,採取一次性集中結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50、60年代,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較快的發展
中國大陸是在世界上比較遲引入的國家,在開始超 市的發展前,中國大陸人民多數在一些雜貨店購買日常生活的貨品。
但在90年代初期,超市文化漸漸「入侵」中國大陸,外國的超市也開始進駐中國經營,超市這種經營形式迅速傳遍全國。
Ⅱ 世界上第一家超市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據說世界上第一家超市於1952年首先在美國誕生。開張那天人們尚不知超市為何物,紛紛抱著好奇的心態前往光顧,並把逛超市作為一種時尚。但過不多久,人們逐漸嘗到了超市便利的甜頭,上超市購物又成為人們日常的一種需要。於是乎,超市像雨後春筍似地布遍世界各地。 智利是較早出現超市的拉美國家之一。1957年, 在聖地亞哥目前的老富人區PROVIDENCIA 和RICARDO LEON兩條大街的交匯處出現了智利首家超市"ALMAC", 這家所謂的超市,以現代人的目光看來, 只不過是一家店面既小商品也不豐富的原始超市而已。現而今,智利已有大小超市668家。其中佔地10000平方米左右的大超市有36家,建築總面積32.4萬平方米。首都大區佔了21家(LIDER 11家,JUMBO 5家,CARREFOUR 5家), 其他大區15家; 小於10000平方米的有632家,建築總面積80.88萬平方米。 首都大區佔有178家, 其他大區454家。 2002年超市銷售總額為43.44億美元, 為當年全國GDP的7%, 佔了全國零售額的60%。 像其他國家一樣,智利的超市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 從小到大的演變、發展過程。具體說來,1960年至1070年間為演變期。在這時期,零星、單個的超市逐漸向合作、連鎖的方向發展,在首都聖地亞哥的一些超市還開始進行初步的改造。與此同時,在聖市出現了第一家大型超市-JUMB; 1980年-1990年為發展期,超市開始向各大區發展; 90年代為鞏固期。在這時期,智利超市業趁國家經濟發展之際,獲到巨大發展,超市年均增長 20.42%,實際增長10.86%(減去倒閉超市後的凈增長)。大型超市也隨之迅速增加,並且向阿根廷、秘魯、烏拉圭等周邊國家進軍。與此同時,各大區超市業的發展態勢也十分強勁; 進入21世紀後,智利的超市業方興未艾,一是每年都在增加投資建新店,2001年新增投資3億美元,2002年4.2億美元, 今年估計為2.5億美元。二是超市越建越大,為數不少的超市"巨無霸"正在聖地亞哥周圍拔起。現有超市的兼並風也在暗地裡進行著。因此,大超市在全國零售業中的佔有率正在逐年擴大:2002年為 72.11%, 今年首季增加到了74.78%,預計2003年超市實際增長率將為6%-7%。 像其他西方國家一樣,在拉美國家中超市正在占據越來越多的零售業市場。2002年,智利超市銷售佔全國零售額的比例高達59%(預計2003年將超過60%),與阿根廷並駕齊驅,居拉美各國之首,墨西哥次之,為49%,巴西和哥倫比亞位居第三,為46%。在激烈的競爭中,傳統的百貨商店正在逐年丟失市場份額:1994年,百貨商店和售貨亭佔全國零售業銷售總額的百分比還高達33%,到2002年已猛跌至22%。飯店、酒吧、冷飲店和食品店的銷售比例從1997年的14%降到了2002年的9%。只有葯店的銷售比例有所增長,從1997年佔6%提高到了2002年的10%。 智利很大一部分的超市、特別是大型超市的業主為外國跨國公司,D&S、LIDER、JUMBO、CARREFOUR等世界大型超市連鎖店集團在智各地均有分連鎖店,並且在智超市中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智利對外洽簽越來越多的自由貿易協定,將為這類超市集團在智業務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在消費習慣方面,79%的智利居民日常主要到超市進行采購。逛超市的主要是婦女,佔了60%,與其他地方一樣,往往問得多,實際購買的少。超市促銷產品特別受消費者光顧。越來越多的顧客喜歡用現金購買,用信用卡的正在減少,近年來用信用卡到超市購物的顧客人數減少了30%。智利人購物雖然也看重品牌,但更看重價格。在購買品牌商品時,大多專注一種自己喜歡和用慣了的品牌,很少有變動。 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智利超市中進口貨也在逐年增多,15年前進口貨所佔比例僅為0.75%, 目前已增加到10%。 在智利超市的貨架上不乏中國商品,其中紡紡織品、服裝、五金、廚房用具、鞋類、箱包佔了很大份額。雖然大多商品為外國品牌的定牌貨,但令人高興的是,像"海爾"這樣的家電名牌產品已在近年進入智利超市和大百貨店。相信隨著我價廉質優的品牌商品越來越多地被智利人民所了解,將有更多的中國名牌商品出現在智利超市的貨架上。
Ⅲ 世界上第一家超市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據說世界上第一家超市於1952年首先在美國誕生。開張那天人們尚不知超市為何物,紛紛抱著好奇的心態前往光顧,並把逛超市作為一種時尚。但過不多久,人們逐漸嘗到了超市便利的甜頭,上超市購物又成為人們日常的一種需要。於是乎,超市像雨後春筍似地布遍世界各
智利是較早出現超市的拉美國家之一。1957年,
在聖地亞哥目前的老富人區PROVIDENCIA
和RICARDO
LEON兩條大街的交匯處出現了智利首家超市"ALMAC",
這家所謂的超市,以現代人的目光看來,
只不過是一家店面既小商品也不豐富的原始超市而已。現而今,智利已有大小超市668家。其中佔地10000平方米左右的大超市有36家,建築總面積32.4萬平方米。首都大區佔了21家(LIDER
11家,JUMBO
5家,CARREFOUR
5家),
其他大區15家;
小於10000平方米的有632家,建築總面積80.88萬平方米。
首都大區佔有178家,
其他大區454家。
2002年超市銷售總額為43.44億美元,
為當年全國GDP的7%,
佔了全國零售額的60%。
像其他國家一樣,智利的超市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
從小到大的演變、發展過程。具體說來,1960年至1070年間為演變期。在這時期,零星、單個的超市逐漸向合作、連鎖的方向發展,在首都聖地亞哥的一些超市還開始進行初步的改造。與此同時,在聖市出現了第一家大型超市-JUMB;
1980年-1990年為發展期,超市開始向各大區發展;
90年代為鞏固期。在這時期,智利超市業趁國家經濟發展之際,獲到巨大發展,超市年均增長
20.42%,實際增長10.86%(減去倒閉超市後的凈增長)。大型超市也隨之迅速增加,並且向阿根廷、秘魯、烏拉圭等周邊國家進軍。與此同時,各大區超市業的發展態勢也十分強勁;
進入21世紀後,智利的超市業方興未艾,一是每年都在增加投資建新店,2001年新增投資3億美元,2002年4.2億美元,
今年估計為2.5億美元。二是超市越建越大,為數不少的超市"巨無霸"正在聖地亞哥周圍拔起。現有超市的兼並風也在暗地裡進行著。因此,大超市在全國零售業中的佔有率正在逐年擴大:2002年為
72.11%,
今年首季增加到了74.78%,預計2003年超市實際增長率將為6%-7%。
Ⅳ 世界上第一家百貨公司在那成立的啊
Hudson's Bay成立於來1670年,是加拿自大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百貨零售商,號稱 「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加拿大人每消費1加元就有0.65元是花在該公司出售的商品上。作為一家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百貨公司的管理者,羅伯深愛自己的公司,以之為榮,他在演講中不止一次提到公司的悠久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但這並不妨礙他正確分析公司面臨的危機。
Ⅳ 中國在什麼時候出現了第一家超市
1983年1月3日,全中國第一家超級市場在北京市海淀區開業,它只有200平方米那麼大,一次擠進100個顧客就會轉不開身,它只出售蔬菜和肉食兩種商品,而且比不遠處的菜市場貴5%—40%。絕大多數的北京人好奇地進來轉一圈,馬上吐著舌頭逃出去了,購買者幾乎都是外國人,他們抱怨包裝袋上只有價格而沒有商品名稱和質量,所以顧客常常會把雞肉當成豬肉買走。2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去超市購物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超級市場產生於1930年的美國紐約,被稱為零售業的第三次革命。1930年8月美國人邁克爾·庫侖(Michael Cullen)在美國紐約州開設了第一家超級市場--金庫侖聯合商店。當時,美國正處在經濟大危機時期,邁克爾·庫侖根據他幾十年食品經營經驗精確設計了低價策略,並首創商品品種別定價方法。它的超級市場平均毛利率只有9%,這和當時美國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驚的。為了保證售價的低廉,必須做到進貨價格的低廉,只有大量進貨才能壓低進價,邁克爾·庫侖就以連鎖的方式開設分號,建立起保證大量進貨的銷售系統。它首創了自助式銷售方式,採取一次性集中結算。
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後,超級市場這種零售組織形式由美國逐漸傳到了日本和歐洲。在我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Ⅵ 世界上最早的百貨商店是19世紀哪個年代在哪裡創辦的義入
世界上最早的百貨商店是1862 年在法國巴黎創辦的,名稱為好市場。
Ⅶ 誰知道中國第一家百貨商場是哪一家,在哪裡,什麼時候開業的
在上海,南京路
1917年10月20日。
先施百貨,馬應彪澳大利亞華僑商人。
那個叫百貨嗎?百貨商場和市場有區別吧。要說市場,幾千年前就有。
Ⅷ 世界上最早的百貨商店是哪個
百貨公司
百貨公司是一種大規模的經營日用工業品為主的綜合性的零售商業企業, 經營的商品類別(系列)多,同時每類商品(每條商品線)的花色、品種、規格齊全(項目多),實際上是許多專業商店的綜合體。一般以太、中型居多; 從日用品到食品,從工業到土特產品,從低檔、中檔到高檔品都經營,綜合性強,它又是高度組織化的企業,內部分設商品部或專櫃,商品部相對獨立 ,可自己負責商品進貨業務,控制庫存,安排銷售計劃。186Z年,法國巴黎的「好市場」是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百年來,百貨公司仍是零售商業的主要形式之一。美、日、法等國的大型百貨公司,銷售的商品多在25萬種以上,最高的達到50萬種。
英文:department store
百貨商店
百貨商店
department store
以經營日用工業品為主的綜合性零售商店。多為大、中型商場。
世界上最早的百貨商店是1862 年在法國巴黎創辦的,名稱為好市場。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商店是美國的希爾頓百貨商店。在中國,百貨商店是城鎮零售商業的一種重要形式。百貨商店的經營范圍廣泛,商品種類多樣,花色品種齊全,兼備專業商店和綜合商店的優勢,便於顧客廣泛挑選,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方面的購物要求。商店內按商品的類別設置商品部或商品櫃實行專業化經營。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百貨商店的經營方向和經營內容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呈現出兩個新的發展趨勢:一是經營內容多樣化,除銷售商品外,還附設咖啡廳、小吃部、餐飲部、娛樂廳、舞廳、展覽廳、停車場、休息室、電話間等多種服務設施;二是經營方式靈活化,除零售外,還兼營批發,並設立各種廉價櫃、折扣櫃,以滿足顧客的多層次需求,提高商店的競爭能力。
Ⅸ 中國的第一家百貨商店是哪家
中國第一家百貨商店誕生於1900年,即俄國人在哈爾濱開設的秋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