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興百貨便利店怎麼樣
① 國內什麼超市最出名
自己倒是知道有個,就是紅旗連鎖了。其在四川省內已開設三千二百家超市。其超市規模之大,超乎想像。
② 現在開什麼店比較好
開奶茶店、火鍋店、乾洗店、零食店比較有市場。
一、奶茶店
大家都知道近幾年奶茶店火得一塌糊塗,在市場上掀起了巨大的熱潮,深受無數年輕人與網紅的喜愛。無論是在炎炎夏日裡喝上一杯冰鎮的奶茶,還是在嚴寒的冬日來上一杯暖身的熱飲,都是無比的愜意與舒適。奶茶店,不需要太大的面積。
但是裝修一定要時尚,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並且投資不高、利潤空間大而且回報周期短,是創業投資的優質項目之一。
四、零食店
無論是居家看電視劇、還是外出旅行、朋友聚會很多人都會吃零食,簡直是老少皆宜。所以零食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巨大的,開個二三十平米的零食店,投入成本低,一個人都可以運作起來。在貨源選擇上抓准現代時尚消費觀,調查清楚周邊人群的喜好,營運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
③ 在北京開便利店,加盟那家連鎖好一些
便利店加盟面面觀
發布時間:2006-02-01 07:00
總部——借翼騰飛
便利店的優勢在連鎖,但若僅靠總部以正規連鎖的形式實現滾動式發展,猴年馬月才能達到7-11全球近3萬家的規模,因而便利店誕生不久,便採取了自願和特許加盟的超常規發展模式。
便利店加盟,在今天的業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盡管便利店的中國之行步履維艱,但中外零售巨頭仍樂得嘗試。物美吳堅忠就認為:「更多的便利店可以讓更多的人接受便利店服務,而更多的期待反過來又可以促進便利店的發展,這只是一個過程的問題。」便利店加盟的誘惑,對於今天急於擴張的零售巨頭而言,的確是難以抗拒的。
日本的7-11食品的平均毛利高達47%,台灣7-11的平均毛利率也達到了30%,美國7-11毛利率平均也在40%以上,據有關業內人士透露,在我國,即使扣除各種因素,便利店毛利率也在25% 左右,在百貨、超市等零售業態毛利大幅縮水的情況下,投資便利店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當然,讓零售巨頭興奮的理由並不僅於此。在百貨、超市、專賣店等常規業態增勢疲軟的狀態下,巨頭要長大,就必須尋找新的利潤源,於是,在零售業界,地產聯姻、產業一體等現象便時有發生,但為戰略的保守考慮,更多的巨頭還是選擇了相關多元化。而便利店的生存利基,由於建立在對原有超市主體目標顧客深層細分的基礎之上,它的發展是相當有潛力的。盡管中國便利店的主體市場遠未形成,尚處在幼稚期,但市場容量遞增的速度卻著實驚人,如果這一時期不先行導入,搶占戰略的制高點,以後進入時將面臨較高的進入壁壘,在戰略上也將會受制於人。
而零售巨頭更為看重的,則是便利店加盟所帶來的市場契機。加盟本質上來說就是「借勢」。中國的零售巨頭,普遍陷入了資本困局,即使是高居榜首的聯華和華聯也不例外。聯華老總王宗南一直有個夢想,在未來5年內, 聯華銷售網點的數目要從目前的1300家增加到6000家,而支持這一戰略的則是其醞釀已久的融資計劃,聯華不僅要在香港上市,還會在上海發行A股募集資金。但由於零售業的投資大,回收期慢且並不穩定的行業特徵,逐利資本並不急於介入。所以零售企業即使能夠夢圓上市,也並不能完全解決資金問題,上海華聯就是一例,盡管享有「中國連鎖超市第一股」的美譽,但業內有關人士認為,上海華聯(600825)資金募集能力並不強,上市以來沒有表現出優秀的募集資金的能力。華聯超市要想完全用自己從股市上拿來的錢和每年2% 左右的利潤來支撐自己的發展,還是面臨著資金短缺的瓶頸。而加盟,則現實的解決了零售巨頭們資金短缺的難題。中國是世界小商品的王國;中國的商業街、弄堂口等人丁興旺之處到處分布著「土便利」;便利店由於規模小,前期投入大,進入門檻低,可操作性強等特點,給了中國的中小資本極大的想像空間。這一切,都說明中國的便利店加盟市場潛能巨大,只要連鎖總部稍加點撥,借翼騰飛便指日可待。
加盟者——借勢圓夢
據有關記者報道,在有些地區,一個加盟便利店老闆每個月掙個萬兒八千的是沒有問題的,這還是除去了每個月工資、水電等應付帳款高達2萬元花費後的凈留存。這種誘惑對加盟者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在香港,7-11有60%左右的店鋪採取特許經營方式,任何一位有一定經濟基礎、想自己創業的市民都可以成為便利店老闆。近年來,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大中城市,以各種加盟方式進入便利店服務已經成為了社會閑散資金的活躍去處。據物美吳堅忠介紹,根據不同城市資金、區位、面積、產品等的不同,投資一家100平米的便利店,一般需要30萬元左右資金,主要用於店鋪裝修、購買各種設備以及貨物等等;另外,16—24小時的經營時段要求,需要工作人員8到10名左右,如果前期策劃正確,一般能在2—3年內收回成本。
這對於有一定閑散資金,但無經營管理經驗卻又想讓閑置資金發揮更大效用的投資者的而言,選擇一個好的品牌便利店加盟,無疑為自己的創業途減少了許多彎路。但從現實中加盟者構成狀況來看, 有相當一部分是企業身份,也有一部分是個人便利店和傳統的「夫妻店」,這固然有為贏取更多利潤的原因,但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被迫。
據有關報載,每開一家便利店就迫使傳統雜貨店關掉十家。不少賣茶葉蛋的小攤販無奈的說,他們的飯碗被便利商店打破了;最近賣便當、早餐的小食鋪,也因為便利店的即時餐飲服務,紛紛倒閉關張,改行轉業。便利店所獨具的「狼群效應」,在日本7-11選址的「多米諾」戰略上可見一般。日本7-11一旦在一個地區開出了第一家店,其他店立時就會以此為中心在四周集結分布,實行團體作戰,這種戰略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其配送的靈活和及時性可以保持各單店貨品的新鮮度;其大規模的集群開店可以降低貨品采購和配送成本;其高度一致的整體行動和區域市場佔有的高密度,可以迅速擴大品牌在地區的知名度,提高宣傳效果,如此種種,均是單店和小規模連鎖店所無可比擬的。他們在想,與其將來被分割蠶食,不如現在就改旗易幟,並入其麾下,雖說每年要上繳總部一定的加盟費,但相比加入總部後所帶來的銷售額增長,那實在是微不足道。
合作——相約風雨中
一旦加盟,就意味著加盟雙方要同舟共濟,共舔甘苦。由於加盟本質上是一種企業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的嫁接,這樣形成的鬆散的組織關系必然會給雙方的合作增加許多變數。據聯華便利內部人士透露,即便是世界頂尖便利店巨頭7—11,也不能保證加盟成功率高達100% ,聯華目前開店成功率是92% ,這在業界已經是相當成功的了。
因此,加盟伊始,便利店零售巨頭在完善自身的開點支持系統的同時,為確保開店的成功率,總是對加盟者的進入門檻增加如許限制。如上海華聯,雖是我國超市行業首家取得加盟連鎖管理輸出模式的國際認證的連鎖超市公司,但此前一直僅限於向國有企業發放許可證,直到最近,公司董事長華洲才表示,公司將首次允許私營企業開設連鎖店,據上海華聯有關負責人透露,個人工商戶如果擁有60萬元以上資金,150平米以上營業面積,自有商鋪或者租賃期限在一定年限以上的商鋪,就可申請開辦華聯加盟店。相比之下,北京物美便利店公司的加盟條件則顯得相對簡單和靈活。物美根據加盟者和集團公司間的依賴程度、利潤保證程度設定了幾種不同模式:自由加盟者加盟金為每年3萬元,特許加盟者的加盟金則會相對高些。
各加盟總部加盟條件的千差萬別,讓許多有心加盟者感到無所適從。同樣是便利店加盟,為什麼有的加盟店動輒上百萬,有的卻僅只一萬;為什麼有的還在加盟費之外設置一些額外的限制?事實上,加盟總部在加盟費和加盟條件的設置上,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一般來說,便利店經營面積在50-100平米左右,品種在2000-3000種之間,根據各加盟總部戰略發展的需要和管理能力的不同,各便利店總部推出的加盟產品在規格、貨品配備等方面也會有所差異。如華聯要求營業面積150平米以上,自然資本投入要求多點,而物美的加盟產品普遍偏小,因而也會少點。當然,這其中也有便利店總部品牌溢價的考慮。好的便利店總部,不僅僅在於它的高知名度,更在於它的美譽度,它們一般有實力雄厚的大集團支撐,有健全成熟的盈利模式,有完整的運營系統,這也成為了它們索取高價的理由。至於其他一些加盟者過濾條件,則完全出於一種負責任的考慮,畢竟,加盟是一把「雙刃劍」,盡管便利店的單店失敗連帶風險較其他加盟項目要小,但單店的失敗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總部的品牌聲譽,因而,一個真正的品牌便利店總部總是力求將這種風險減至最小。
但就近年來便利店加盟在中國的發展狀況來看,加盟失敗案例是時有發生,除去一些撈取不義之財的投機分子外(至於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總部,請參閱本人相關文章),大多還是出自加盟連鎖的一些常見錯誤上。
在加盟連鎖問題上,對總部強調最多的就是總部要有一套可供復制的開店支持系統。這包括加盟店選址的市場調研、店鋪陳列、區域物流配送等。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加盟總部大多隻停留在店鋪陳列等簡單的操作層面上,其他方面要麼是能力不夠,要麼是認識不足而導致支持不利。如物流配送環節,很多便利店總部由於把握不好便利店擴張的節奏,而導致店面的擴張超出了總部物流配送的有效范圍,使部分店面貨品更新、補給、保鮮度大打折扣,大大削弱了其區域競爭力。再如便利店選址的市場調研上,不少便利店總部往往認識不夠,市場調研不僅僅是區域商圈所在地市場競爭環境的調查,還包括區域氣候環境、政策環境等。如上海華聯和聯華,曾一度氣宇軒昂的宣稱要在北京開店200家,但數年勞頓,目前華聯也僅有30多家,聯華在北京也不過60家,其受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於氣候。北京氣候異常,24小時店很難拓展,到目前為止也不過百家。此外,北京便利店發展政策受制太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便利店特色服務的發揮。對於這些基本的事項調查,加盟總部在入市之初就應一一到位。
加盟總部在實際中失誤較多的還有對加盟店具體的營運指導。有些加盟總部在區域運營代表人員的配置上往往不盡合理,部分區域代表由於身兼多店,一直在各加盟店間疲於奔命,與各加盟店主經營交流的時間太少,難以盡到真正的指導職責。再則,很多區域代表對一個地區的了解往往泛泛,除了對加盟者進行一些範式的基本營運操作指導外,對核心的商品更新和特殊服務項目開發的指導上不甚了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便利店的銷售業績。
當然,加盟是一種互動式運作,並不是所有的失誤都是總部造成的,也有一些加盟者自身的原因。便利店是一種「Anytime」式經營,要求商店24小時不間斷營業,很多加盟者不勝其苦,便自行敗下陣來。不過,也有一些是出於資金的不繼。加盟者除了要上繳一部分數額不菲的加盟費外,在後續的日常營運中,也需要大筆的資金注入,這使一些個體小商戶實難延續。另外,也有一些加盟者是「扶不起的阿斗」,缺乏起碼的經營素質,在內部財務、日常經營、人員管理上麻煩不斷,縱使總部傾其全力扶持,也難見起色。
④ 為什麼超市行業有發展前景
近年來什麼行業有發展前景?毋庸置疑,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必然是一些朝陽行業或者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行業。對於目前市場的新行業健康節能環保家居用品行業用實際的市場行為告訴了我們什麼行業有發展前景這一問題的答案。任何的事情乘以13億都是大事情,每人每天節約1度電,每年就可以節約4745億度電。所以日常生活中的節能減排已經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了,中國有13多億人,3.4億多戶家庭形成了強大的節能環保家居用品的能耗拉力,但同時構成了環保節能產業的重要細胞,節能環保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預計到2012
年底的總產值將達2.8萬億元,到2020年,將可能超過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什麼行業有發展前景的問題得到答案以後相信您還會問:這個行業有沒有好的項目呢?北京博大視通健康節能環保家居用品超市項目是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做的引領者,專業經營健康、節能、環保的生活用品,比如:節氣灶、節水龍頭、空氣凈化器、垃圾處理器等等,為熱愛節能環保事業的投資者創造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有發展前景的事業平台。博大視通健康節能環保家居用品超市為什麼行業有發展前景鋪開嶄新的篇章。總部為您提供店鋪選址建議,店內裝修方案,統一的店鋪裝修風格更顯超市的品味,迎合綠色節能環保主題讓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猶豫進入碧藍的天空翱翔、清澈的水中拂面。選有什麼行業有發展前景的項目就選博大視通節能環保家居用品超市。什麼行業有發展前景聯系人:李小姐
⑤ 有誰知道快速消費品如何進入超市,進入中小超市與大超市有否區別
FMCG是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首字母縮寫,代錶快速消費品。與快速消費品概念相對應的是「耐用消費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通常使用周期較長,一次性投資較大,包括(但不限於)家用電器、傢具、汽車等。一種新的叫法是PMCG(Packaged Mass Consumption Goods),顧名思義,產品經過包裝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單元來進行銷售,更加著重包裝、品牌化以及大眾化對這個類別的影響。最容易讓人理解的對它的界定包括包裝的食品、個人衛生用品、煙草及酒類和飲料。之所以被稱為快速,是因為他們首先是日常用品,它們依靠消費者高頻次和重復的使用與消耗通過規模的市場量來獲得利潤和價值的實現,典型的快速消費品包括日化用品、食品飲料、煙草等;葯品中的非處方葯(OTC)通常也可以歸為此類。
快速消費品有三個基本特點,即:
① 便利性:消費者可以習慣性的就近購買
② 視覺化產品:消費者在購買時很容易受到賣場氣氛的影響
③ 品牌忠誠度不高:消費者很容易在同類產品中轉換不同的品牌
這些特徵決定了消費者對快速消費品的購買習慣是:簡單、迅速、沖動、感性。
快速消費品是現在在商業包括工業當中非常活躍的一塊,首先大家要從概念上了解這個問題,最早的快速消費品不是從食品開始的,是從洗護用品開始的。但是由於在賣場布局當中,這種商品開始越來越靠在一起銷售,在這樣的條件下,快速消費品的概念延伸到食品,到目前為止,中國人是把食品和洗護用品做為快速消費品的。從我們目前的統計資料上來看,在上海食品和洗護用品銷售在連鎖商業總銷售額當中的大概比重為67%-70%,他們是在大賣場、超市、便利店和一些主要連鎖發展業務消費出去的,這些連鎖商業未來會發生些什麼變化,可能是大家非常要引起關注的問題。
1、連鎖企業開始跨區域的發展,供應商該如何跟上。
由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關於在服務業當中的全面開放在2005年1月1號,在2003年、2004年這兩年,我們還有對外商的聽證,所謂聽證就是投資的運動聽證,開店區域聽證和開店分布聽證。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的連鎖業在加速發展,從上海來看,上海的市場相對飽和,所以上海的連鎖業開始大幅度向外走,走到外地去。聯華、華聯、農工商、家得利、可的公司都在拚命往外走,這就有一個問題了,走出去以後,供應上出了問題。首先,我們在上海形成的采購平台沒有辦法密集到外區域,因為很多供應商製造商的銷售網路是按照區域劃分的,最典型的一個是可口可樂,他們是按照灌裝廠區域來劃分地區的,上海地區可能是價格最便宜的,但是沒有辦法拿到其他地方去賣,因為上海是申美飲料的區域,安徽是太古集團的區域。你想要把市場做大,但你的物流你的銷售是不變的,可能你會失去你的內展通道和發展空間。
2、在供應鏈凌亂,區域性和小規模化的情況下,用何種方法整合供應鏈。
很多製造商有些是直接做網路,有些是通過銷售代理體制和經銷體制。現在快速消費品這個領域到底哪個體制比較好,我認為,做直營體制比較好,我做過統計,連鎖店裡,如果好的品牌商品缺貨的話,70%的因素是供貨不及時,我們把這個數據再做分析,這個70%里又有70%來自中小代理商,所以你的政策怎麼維護,你的方法怎麼制定,這就很關鍵了。去年我們做了一個關於連鎖超市供應商渠道通道費這一研究報告,在北京發布以後,我們研究所就有很多的企業來問詢,他們想我為什麼會受連鎖業通道制約,它又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在什麼情況下受制約的,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是什麼,他想從我們這邊知道以後怎麼和供應商來應對。這是個國際的概念,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在跨區域經營的時候,我們要堅決整合供應鏈,跟不上的就堅決淘汰。
3、在跨區域發展中,如何解決與大型連鎖公司的戰略合作和配合。
堅決要大的品牌製造商和供應商簽定全國的發展戰略,連鎖業的這種變化在快速消費品這個領域中,戰略怎麼制定。需要研究。聯華幾乎在每個省會城市都要開個世紀聯華,他堅決跟過去,跟過去是什麼概念?首先找第一家大公司終端。我的網路過去了,周圍有很多小的超市,然後我把我們的營銷部就建立起來,把當地的商品銷售,區域性銷售做起來。很多小的供應商不能和聯華一起到外地去,這時製造商的銷售網路可以代理一些沒有辦法跟著大連鎖走的製造商和代理商代理的品牌,因此當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建立一個戰略合作關系的,我們把物流系統建立起來,而且這個物流系統不僅僅配送自己的商品,我們開發這個物流系統的批發品類。
未來的國際品牌代理商,他在中國主要看你是不是有配送網路,有配送網路就有機會得到經銷點,代理權。
4、如何解決多業態發展中的組織體系和資源共享的問題。
世紀聯華、聯華、快客便利店,三大體系,但是三大體系都是獨立的子公司,也就是說有三個采購系統,有三個信息系統,有三個物流系統。一個商品在這三家裡都有,那在這個方面怎樣做資源共享呢?連鎖業也在考慮,製造商供應商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你在一個地區,單條體系來定製的話,你的成本是怎麼樣的?對連鎖公司來說多個業態的話,就要考慮,在一個地區當中,要設立一個銷售部。這種業態的變革區域的變革,銷售體制變不變是非常關鍵的,未來的任何工業產品,尤其是快速消費品的業態在哪裡很重要,連鎖業的資源如何共享。龍鳳、康師傅、光明乳業的牛奶都是從1991年和上海連鎖業一起做大的,我們看一下我們的業態變化,從3、4百米的超市,發展成連鎖性超市,後來一下子發展成家樂福4、5千米的大型超市,到現在上海有60多家大賣場。快速消費品活躍在大賣場和連鎖超市,便利店。現在上海中小型超市已經非常難開,可能前期的規劃問題控制問題做得不怎麼好。現在,大賣場附近的小超市一批一批地倒。上海那些早期做連鎖業做得很大的,現在為什麼會小了呢,因為業態太傳統了,沒有變革,營業分額都讓人給搶過去了,大賣場這樣瘋狂得開,會出現什麼?惡性競爭。把快速消費品,做為低價競爭的籌碼,該如何應對?
另外一個問題,任何企業做市場必須看大的發展的未來,沃爾瑪實行了戰略,華潤也實行了戰略,中國真正大的連鎖企業,擁有上百億幾十億的企業,主力不是大賣場,沃爾瑪是3-4千米的社區店,華潤是4-6千米的綜合店中超。大賣場只能開在大城市經濟中心城市,如果開到區一級以下的,20萬十幾萬的人口地方,如果開大賣場很難生存的,沒有人口消費的支撐,把大賣場微型化一點,把家用電器、服裝做一個濃縮,擴大食品尤其是生鮮食品的比重,然後來使他成為快速消費品的一次性購物的主力商店,這樣比較符合現在中國現在的發展。下一步,可能就是中超比較多了,而中超的形式和大賣場的形式可能又有區別,未來的大賣場已經沒有單體大賣場這個概念了,他絕對做shopping center,比如說,一樓租出去,二樓三樓做大賣場,中超也是這樣,4-6千自己做超市,其他都租出去,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租出去的場地有些地方也是做快速消費品的。另外,不同業態,他對不同品類回報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可能公司在和你們談判的過程中反映出的毛利要求、配送要求會越來越大,店鋪越小配送要求越高,比如便利店沒有庫存的,這種方式怎麼來做,所以我們要從戰略角度上來考慮問題。
5、要正確認識超級市場在向大小兩頭發展後規模向中間回落的的趨勢對超市業態模式的創新要求。
超市向大賣場發展,超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又向便利店走了,他向兩頭延伸,兩大頭同時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向中間回落,今年第一個就在4-6千的中超,然後到明年再進行回落就在1-2千的加強式生鮮食品超市。上海的生鮮可能是全國大城市中做得最差的,沃爾瑪進入上海還沒可開店首先就是建一個閔行店的生鮮配貨中心,家樂福要搞農產品的加工基地,上海商業連鎖業,對許多產業進行拉動,但是沒有一個對都市化農業進行拉動。
上海前幾年的發展是向外圍發展,南京路淮海路投了那麼多資金下去造成城市人口空心化,現在拆走舊房造新房,把好的人引進來,市中心不是優化了嗎,好的地段沒有地方去開超市,去開農貿市場。1-2千的生鮮超市在市中心立足,他有很多規律,所以我們必須要好好理解。
6、要有預見專業連鎖店特別是大型專業連鎖店的發展與連鎖超市搶奪細分市場的競爭。
現在看到有很多專業性的超市開了出來,比如百安居、歐倍德、好美家、宜家、國美、蘇寧等。現在這種大型的專業連鎖店會和我們大型的連鎖公司超市公司來搶細分市場,銷售家用電器的國美一開出來,大賣場的營業額一個月之內就下滑31%,百貨店也下降,曲陽商務中心也下降。公司怎麼競爭。普通連鎖公司這種品類上就打不開了,大賣場超市就要縮減這種品類,比如,家居用品,家用電器。大賣場超市該靠什麼經營?生鮮品根本不能向人家要通道費,所以還是要靠快速消費品,所以今年大家的壓力會非常非常大。
7、如何看待百貨店的超市化和購物中心的發展,超市和專業專賣連鎖店的發展空間和業態轉型。
徐家匯匯金百貨超市常年打八折,銷售額遠遠超過同類的超市大賣場。2002年,他將近做了1.2億左右。中心城區開發是越來越難了,現在中心城區的百貨店的連鎖開始起來了,現在的百貨店的連鎖肯定是附屬於超市的,快速消費品肯定是要進入的。大家不僅把眼光定在超市大賣場便利店上,還可以定在百貨業。今年百貨店可能會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第一百貨、華聯、北京王府井、大連的大洋百貨,中國的百貨店不回往小型發展,只會往大型發展。所以未來中國的百貨店會向三個方向發展:
一是shopping mall比如正大,二是10萬到8萬左右的城市商業中心,三是象家樂福這樣的大賣場。
中國人對商品的選擇性要求比較高,所以對這種單一規格單一品牌的單一供應商折扣店的方法還要等一段時間,我們拭目以待,今年會開出來。如果一旦轉成折扣店體系的話,連鎖店采購基本上轉向定牌買,如果你們有剩餘生產線的話,我們可以做,但是你們的品牌沒有。
8、國際大型連鎖商業在這兩年中的發展動態應引起的注意:
1)關注國際連鎖企業在國內的購並活動:如家樂福的股權轉讓和對好又多的收購、沃爾瑪曾參與對萬佳的收購競標等;國際連鎖業在國內的購並逐漸開始活躍起來,家樂福要購並好又多的概念,現在有很多台資企業在快速消費品中已經做了相當的份額,在中國大陸發展以台資為背景的連鎖企業未來是要賣的。家樂福為什麼要收購好又多,是因為好又多是中國大賣場中開得最多的。沃爾瑪在收購方面也非常有興趣,華潤收購萬家的時候,沃爾瑪也是去競標的,後來政府沒有同意。他要消滅一個競爭對手就是把你買下來,我不斷的發展,兩年以後,你就完蛋了。最近在遼寧和天津,政府要求家樂福把超出我們投資比例的股份轉讓,轉讓的都是是商業上市公司,這種轉讓就意味著他未來可以在股市裡運作加入。現在關於美國南方在上海的登陸問題被炒得風風火火。有三家企業在競爭,第一個是台灣統一,第二個泰國正大,第三個是香港的牛奶國際。上海雖有3200多家便利店,已經很難進來,現在要進來就要買店買公司了,所以很多企業正在做收購工作,買了店以後,不換牌,管理進入,然後到了一定年限以後,拿著我有500家店的籌碼和美國南方公司談。
2)關注國際連鎖企業對供應鏈整合的舉措,如將國際采購貿易訂單轉成國內定牌訂單,建設生鮮食品生產基地。去年4月份的國際采購會議和去年10月份的上海采購會議,家樂福、沃爾瑪各大國際集團都開始利用他的國際采購體系來做供應鏈,中國國際市場上的食品和日用品輕工行業的產品已經國際化了,中國的食品加工、輕工食品和日用百貨小商品的世界的加工王國。是全世界的價值低谷。所以外國人到中國來開店,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加工業,沃爾瑪用國際的采購貿易定單來壓國內的生產商來給他加工、製作沃爾瑪中國店鋪的定牌商品。如果要做一個折扣店,你在一個單品上,你一年向供應商定貨不能低於270萬人民幣,對單一供應商來說你一年定單不能小於2600萬人民幣。一個單品,270萬,實在不是一個小數字。
3)國際連鎖企業的業態轉型創新動向;最典型的變化最快的是沃爾瑪的加入,他的500家店裡200家是購物廣場,還有幾十家是另外247家是社區店。他的2000米左右的生鮮品超市要進入市場了。
在歐洲已經很少看到中國這樣的家樂福了,現在這樣的店都已經轉型了。
4)國際連鎖企業的店鋪網路的布點動向,沃爾瑪的總重點在東北,然後重點進入華東,家樂福的重點在西南,這種網路的通道對我們產品的銷路和通路有相當大的影響。
⑥ 商銀通贏點生活卡在哪些超市可以用
商銀通消費卡的使用范圍,
商銀通消費卡(商銀通購物卡)面值:200、版500、1000以及其他定製面額
超市類使權用范圍:家得利超市、農工商超市、樂購超市、華聯超市、
吉買盛超市、易買得、好德、可的、伍緣等;到超市購物消費。
⑦ 我要開個超市起一個什麼名字好個各幫幫忙看看!!
企業名:千輝超市抄
筆畫和五行分別:襲3(金) 15(水) 12(金) 5(金)
此企業名數理為 35 ,其暗示的信息:
中吉之數,處事嚴謹,進退保守,學智兼備,生意安穩,成就非凡 。(吉)
企業名:百發超市
筆畫和五行分別:6(水) 12(水) 12(金) 5(金)
此企業名數理為 35 ,其暗示的信息:
中吉之數,處事嚴謹,進退保守,學智兼備,生意安穩,成就非凡 。(吉)
⑧ 京東便利店掙錢嗎,京東便利店前景怎麼樣
便利店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便利店的興起緣於超市的大型化與郊外化,由於超市在距離、時間、商品、服務等諸多方面因素的阻礙,使得那些想購買少量商品或滿足即刻所需的購物者深感不便。於是人們需要一種能夠滿足便利店購買需求的小超市來填補空白。經營品種多為食品、飲料,以即時消費、小容量、應急性為主,80%的顧客是目的性購買。
便利店商品價格更高,但受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喜愛。比起普通超市,便利店的商品價格更高,因此毛利率更高。對比銷售毛利率,永輝和家家悅的毛利率在20%左右,而主打便利店業態的紅旗連鎖毛利率為27%,全家的毛利率更是高達37%。雖然價格更高,但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願意為了高效率支付溢價,因此便利店在高線城市發展迅猛。
超市與便利店的銷售毛利率對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