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越百貨退稅怎麼算
1. 日本退稅8%怎麼算
演算法標准如下:
1.從10月1日起新的免稅制度,除了電器和服飾還是1萬日元可退稅。新增了食品,葯物,香煙和化妝品,但一定要注意過境前不能拆封。
2.日本的商品售價一般不含消費稅,在結賬時需要在標示價格上加算8%的消費稅,但是對於到日本旅遊的遊客可以憑借自己的護照申請免稅,也就是說可以不用交這8%的稅金。
日本消費稅原來是5%,2014年提升至8%。簡單的說,超市中看到100元的商品,你買了以後需要支付108元,(日本的商品售價一般不含消費稅,在結賬時需要在標示價格上加算8%的消費稅,但是對於到日本旅遊的遊客可以憑借自己的護照申請免稅,也就是說可以不用交這8%的稅金。)
(1)三越百貨退稅怎麼算擴展閱讀:
退稅是指因某種原因或特殊情況,稅務機關將已征稅款按規定的程序和手續退還給原納稅人的一項稅收業務。主要包括: (1) 誤收退稅。由於計征工作差錯而發生的多征需要辦理的退稅。(2) 政策性退稅。因稅收政策變動所涉及原已征稅款需要辦理的退稅。(3) 其他退稅。由於其他某些特殊原因需要辦理的退稅。辦理退稅的基本程序和規定為: 納稅人向稅務機關提出退稅申請,稅務機關審批後,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辦理。
2. 日本購物退稅手續費怎麼算
這個你不用去算,再任何免稅商店 ,滿5000日元會自動免稅,也就是不會去收你的消費版稅,所以不需要你算權什麼
價格標簽上 顯示 稅込 就是這個商品含稅,你用原價乘以0.92 就是你的到手價,扣掉8%消費稅
標簽上 顯示 稅抜 就是這個商品價格是不含稅的,外國人去買,拿到手就是這個價格,但是日本人去買,要乘以1.08
記得要滿5000日元哦~,而且必須是免稅商店
3. 日本退稅怎麼算
消費者通過信用卡、手機等方式在小店購物可獲退稅5%,在便利店等企業購物則可退稅2%。
日本政府為提升落後的無現金支付率,推出達2798億日元的退稅計劃,消費者通過信用卡、手機等方式在小店購物可獲退稅5%,在便利店等企業購物則可退稅2%。
日本的消費稅稅率從2019年10月1日起從現在的8%上調至10%,課稅對象原則上覆蓋所有商品和服務,不過也有例外。
日本政府規定,每周出版兩次以上的雜志和報紙,以及非現場消費食品的消費稅率將保持在8%。這意味著食品雜貨和外賣食品的價格將保持在原來的水平,但也給一些食品零售商帶來麻煩,例如顧客分明購買了同樣的食物,但若選擇在店內就餐,價格會更高。
(3)三越百貨退稅怎麼算擴展閱讀
日本最低的退稅消費額由現行的10000日元降低到5000日元,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措施適用於新加入的店鋪,而在10月1日之前那些實施10000日元才可退稅的店鋪是否調低額度,則取決於店鋪自身的規定。
日本很多店鋪為了吸引外國遊客光顧,都已表示會自動降低最低退稅額度。不過,新政策也實施了退稅上限,退稅上限每人/每日/每店鋪50萬日元,還要在退稅時簽署一份「購入誓約書」,表示在30日內帶該退稅商品離開日本。
4. 退稅怎麼計算的
退稅是出口公司的,與你們工廠無關。供貨商的利益實現通過與出口公司商洽的購銷合同貨款開專票結算落實。
各類眼鏡的出口退稅率如下
商品編碼 商品名稱 計量單位 增值稅退稅率%
7015101000 視力矯正眼鏡用變色鏡片坯件〔未經光學加工的〕 千克 13.0
7015109000 其他視力矯正眼鏡用鏡片坯件〔未經光學加工的〕 千克 13.0
9001300000 隱形眼鏡片 片 15.0
9001409900 玻璃制其他眼鏡片〔變色鏡片、太陽鏡片除外〕 片 15.0
9001509900 非玻璃材料制其他眼鏡片〔變色鏡片、太陽鏡片除外〕 片 15.0
9003110000 塑料制眼鏡架 副 15.0
9003190010 瀕危動物產品制眼鏡架 副 0.0
9003190090 其他非塑料材料制眼鏡架 副 15.0
9003900000 眼鏡架零件 千克 15.0
9004909000 其他眼鏡〔但太陽鏡,變色鏡除外〕 副 15.0
5. 日本退稅金額怎麼計算
這個你不用去算,再任何免稅商店 ,滿5000日元會自動免稅,也就是不回會去收你的消費答稅,所以不需要你算什麼
價格標簽上 顯示 稅込 就是這個商品含稅,你用原價乘以0.92 就是你的到手價,扣掉8%消費稅
標簽上 顯示 稅抜 就是這個商品價格是不含稅的,外國人去買,拿到手就是這個價格,但是日本人去買,要乘以1.08
記得要滿5000日元哦~,而且必須是免稅商店
6. 退稅金額是怎麼計算的呢
按離岸價換成人民幣收入,由於出口是免稅的,因此,不存在含稅不含稅的,即應退稅額為129.6*匯率*900*13%
7. 關於退稅的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一種是:當期應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內稅稅率
另外容一種是:退稅收入=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兩這方法適用范圍不同,一是「免、抵、退稅辦法」;二是「先征後退」 。
1.「免、抵、退」稅適用於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出口的自產貨物的增值稅, 計稅依據為出口貨物的離岸價,退稅率與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稅率相同。其特點是,出口貨物的應退稅款不是全額退稅,而是先免徵出口環節稅款,再抵減內銷貨物應納稅額,對內銷貨物應納稅額不足抵減應退稅額部分,根據企業出口銷售額占當期(1個季度)全部貨物銷售額的比例確定是否給予退稅。
2.「先征後退」稅辦法,適用於沒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委託出口的自產貨物。其特點是,對出口貨物出口環節照常徵收增值稅、消費稅,手續齊全給予退稅。征稅由主管征稅的國稅機關負責,退稅由主管出口退稅的國稅機關負責。
8. 算退稅怎麼算
比如出口1000個產品到某國,知一個產品的成本含稅價是11.7元,國內費用1200元,那麼計算內如下:
應繳容的稅額=含稅價-不含稅價=【11.7-11.7/(1+0.17)】*1000=1700元
退稅額=工廠含稅價/(1+增值率)*退稅率=11.7/(1+0.17)*1000*9%=900元
減掉退稅額後才是你實際交的稅額:
實際應邀的稅額=應邀稅額-退稅額=1700-900=800元
實際總成本=10*1000+800=10800元
我這樣說不知你明白沒?
9. 退稅怎麼算
退稅額=再投資額÷(1-實際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地方所得稅稅率)×實際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退稅比例
一、出口退稅的一般程序及附送資料 出口退稅登記的一般程序:
1、有關證件的送驗及登記表的領取 企業在取得有關部門批准其經營出口產品業務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工商登記證明後,應於30日內辦理出口企業退稅登記。
2、退稅登記的申報和受理 企業領到「出口企業退稅登記表」後,即按登記表及有關要求填寫,加蓋企業公章和有關人員印章後,連同出口產品經營權批准文件、工商登記證明等證明資料一起報送稅務機關,稅務機關經審核無誤後,即受理登記。
3、填發出口退稅登記證 稅務機關接到企業的正式申請,經審核無誤並按規定的程序批准後,核發給企業「出口退稅登記」。
4、出口退稅登記的變更或注銷 當企業經營狀況發生變化或某些退稅政策發生變動時,應根據實際需要變更或注銷退稅登記。
二、出口退稅附送材料
1、報關單。報關單是貨物進口或出口時進出口企業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以便海關憑此查驗和驗放而填具的單據。
2、出口銷售發票。這是出口企業根據與出口購貨方簽訂的銷售合同填開的單證,是外商購貨的主要憑證,也是出口企業財會部門憑此記帳做出口產品銷售收入的依據。
3、進貨發票。提供進貨發票主要是為了確定出口產品的供貨單位、產品名稱、計量單位、數量,是否是生產企業的銷售價格,以便劃分和計算確定其進貨費用等。
4、結匯水單或收匯通知書。
5、屬於生產企業直接出口或委託出口自製產品,凡以到岸價CIF結算的,還應附送出口貨物運單和出口保險單。
6、有進料加工復出口產品業務的企業,還應向稅務機關報送進口料、件的合同編號、日期、進口料件名稱、數量、復出口產品名稱,進料成本金額和實納各種稅金額等。
7、產品征稅證明。
8、出口收匯已核銷證明。
9、與出口退稅有關的其他材料。
(9)三越百貨退稅怎麼算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再投資退稅若干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局,各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海洋石油稅務管理局各分局: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第十條及稅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第八十條、八十一條和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現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享受再投資退稅的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稅法第十條所說「經營期」應按下列原則計算: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從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於本企業或已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的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的,
應從再投資資金實際投入之日起計算;再投資開辦新的外商投資企業的,應從新辦企業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起計算。
二、根據細則第八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外國投資者在申請再投資退稅時,應提供能夠確認其用於再投資利潤所屬年度的證明。
凡不能提供證明的,稅務機關可就外國投資者再投資前的企業帳面應付股利、或未分配利潤中屬於外國投資者應取得的部分,從最早年度依次往以後年度推算再投資利潤的所屬年度,並據以計算應退還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外國投資者將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清算所得用於再投資,不得享受再投資退稅的優惠。
四、根據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凡有下列情形者應當繳回已退稅款的60%:
1.外國投資者再投資舉辦或擴建產品出口企業,自開始生產、經營之日起三年內,或在再投資資金投入後三年內,該企業均沒有達到產品出口企業標準的;
2.外國投資者再投資舉辦或擴建先進技術企業,在企業開始生產、經營或資金投入後3年內,經考核不合格被撤銷先進技術企業稱號的。
五、外國投資者異地再投資,原納稅地稅務機關在根據細則第八十條第三款的規定辦理退稅時,應同時向接受再投資企業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寄送《外國投資者異地再投資已退稅通知單》。
凡經接受再投資企業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審查認定,外國投資者屬於稅法第十條所說再投資後經營期不滿五年撤出的,或者屬於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三款所述情況的,外國投資者應向接受再投資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繳回或部分繳回已退稅款手續。
10. 退稅金額怎麼算
再投資退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退稅額=再投資額÷(1-實際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地方所得稅稅率)×實際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退稅比例
外貿公司退稅計算方法:
外貿公司退稅對出口貨物所含進項稅額予以退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一、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及計算方法
1、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收購、作價加工收回貨物退稅依據的確定。
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應退稅額=外貿收購不含增值稅購進金額×退稅率或=出口數量×加權平均單價×退稅率
2、從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購進的出口退稅依據的確定。
(1)其計稅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
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普通發票所列銷售金額(含增值稅)÷(1+徵收率)應退稅額=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退稅率,上述公式中普通發票所列銷售金額只能是實際成交的貨物進價,不包括運費和手續費,如普通發票註明有這部分費用,必須予以剔除。徵收率按3%計算。
(2)出口企業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其提供的發票為主管征稅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則其計稅依據為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進項金額。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退稅率除農產品為5%外,上述出口貨物的退稅率均為3%。
3、委託加工貨物計稅依據的確定。
外貿企業委託加工的出口貨物,其計算退稅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出口貨物退稅計稅依據=原、輔材料金額+工繳費;
公式中的「原、輔材料金額「是指外貿企業購入原、輔材料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所列的進項金額,」工繳費「是受託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用收款收據、普通發票的一律無效。
應退稅額=原、輔材料金額×適用的退稅率+工繳費×復出口貨物適用的退稅率;
二、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的計稅依據和計算方法
1、實行從價定率的徵收辦法:
應退稅額=購進出口貨物的進貨金額×比例稅率2、實行從量定額的徵收辦法:應退稅額=出口數量×定額稅率。
3、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相結合的復合計稅的徵收方法:應退稅額=購進出口貨物的進貨金額×比例稅率+出口數量×定額稅率;外貿企業採用委託加工方式收回應稅消費品出口,其應退消費稅也按上述公式計算。
三、外貿出口企業進料加工復出口的退稅規定(一)進口料件採取作價加工方式。
應退增值稅計算:
應退稅額=出口貨物的應退稅額-銷售進口料件的應抵扣稅額。
銷售進口料件的應抵扣稅額=銷售進口料件金額×復出口貨物退稅率-海關已對進口料件實征的增值稅額。
(二)進口料件採取委託加工方式。
外貿企業採取委託加工方式委託生產企業加工並收回出口貨物,支付的加工費,憑受託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加工費金額,依復出口貨物適用的退稅率計算應退稅額。應退增值稅計算: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的加工費金額×復出口貨物退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