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跟購物中心有什麼區別
商場和購物中心在設計上的不同,也要看設計者的理念。
㈡ 百貨公司、大賣場和購物中心的區別是什麼
百貨公司一般是採取聯營扣點的合作方式,對商家的貨品和質量有一定的管理權,回一般經營的商答品檔次中高檔,服裝、鞋帽、化妝品等等為主要經營品類。
大賣場合作方式與百貨比較相像,但經營的商品主要以食品、以及快速消費品為主,當然也會有一些服裝和家電類產品,但整體檔次較低。
購物中心的商家一般是以租賃方式入駐,經營靈活自由,自主性大,商品檔次高低不等。
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要詳細解釋就內容太多了。
㈢ 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的區別
一、業態構成不同
傳統百貨以零售為主VS購物中心的多業態(零售+休閑娛樂+餐飲等)
1.傳統百貨主要是以零售品項(即銷售服務)為主,目前轉型/升級中的百貨店會適當新增一些餐飲、休閑等業態,這方面,尤其是以連鎖型的龍頭百貨店更常見。
2.購物中心是多業態多業種復合,體現「一站式消費」的多功能大型商用物業,一般是一組統一規劃的建築集群,集購物、休閑、娛樂、飲食、旅遊等各種商業功能於一體;要有便利的室外停車場/地下車庫、舒服的購物環境、寬闊的購物通道和良好的動線設計,充分考慮到來客的休息區和停車設施,要通過環境的塑造、品牌的提升、良性的宣傳推廣來形成自身聚客的引力,其建築美學與商業功用相結合。
二、獲利方式不同
百貨以扣點為主VS購物中心的租金、扣點或兩者取高
1.傳統百貨以統一收銀為主,主要通過專櫃銷售收入的分成方式獲利(即聯營),也有少數外租區以收租金為主(商戶自行收銀),因此營運部門需逐日對相關的品牌商銷售業績分別進行確認和復核;尤其是涉及大型促銷活動時(例如:買送,買減、直接打折等),往往客流增加、營業額增加,但是基於百貨商場不同的促銷活動,讓利幅度不同,會出具不同的開單條碼以作為內部復核及結算的依據。
2.購物中心主要通過分租物業,從而收取商戶租金收入來獲利,相對較少直接管控到商戶的營業額(除少數涉及純抽成或兩者取高的商戶)。
三、日常運營管理重點不同
1.傳統百貨運營管理的重點是商品組合和促銷,以聯營專櫃經營為主,少量自營品項及輔助性獨立服務項目配套,採取櫃台銷售和開放式銷售相結合方式,通過統一收銀,實施進、銷、結、存管理;其中,營運部對自營商品、聯營專櫃商品的進貨、銷售會關注的較多。
2.購物中心運營管理的重點是建立在項目前期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從主次力店的落位、業態組合的配置和租戶管理的效果,並以經營租戶為主,通過商場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宣傳推廣、統一物管等管理模式,為眾多商家的分散經營創造統一營造的購物環境和顧客服務保障體系;同一個購物中心裡可以包括一家甚至多家百貨店、超市、影院等主力店。
四、服務對象不同
1.傳統百貨業態主要是商品買賣為主,面對的是相對集中的、且有直接購買目的和購買力的顧客,主要經營的是商品這一單一品項。
2.購物中心是物業出租,管理的是商戶和環境,經營的是全客層、潛在購買需求的顧客。
五、商圈不同
1.傳統百貨店的商圈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個別定位奢侈品或高端商場除外),輻射面較購物中心要小的多。
2.購物中心的商圈較廣,除購物中心周邊的客流外,還可以是旅遊者,可以來自周邊城市,也可以來自全國,甚至是境外遊客。
這點,尤以北上深廣一線城市的購物中心更為突出,輻射面更廣,不單單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單一城市。
六、物業體量不同
1.傳統百貨通常是中等規模物業,一般為2-5萬不等;個別超大體量的百貨店或小百貨店不在此列。
2.購物中心通常幾倍甚至十幾倍於傳統百貨,佔地面積大,建築面積大,樓層高,停車面積大;為此,管理的重心差別較大;購物中心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物管及安全管理方面。
七、布局模式不同
傳統百貨以壁櫃+中島為主VS購物中心則以主力店(超市、影院、兒童體驗館、KTV、游樂場等)+零售店+餐飲店+休閑娛樂業態+特種經營點位(動態展+靜態展)
1.傳統百貨以商品中島方式布局,只能在相對有限的商場內共享空間。
2.購物中心多以數條步行街或迴廊式多層布局,其共享空間不僅要通透,且有利於各業態的聚集和互動,更要擴展到周邊環境。
廣州太古匯是個典型性項目,在業界,有十年磨一劍的稱號,為此,以它的圖片作為示例(LOGO部分,請大家忽略,謝謝)
八、購物環境要求不同
1.傳統百貨重點強調在有限的百貨空間展示商品效果,公共區域走道較為狹小,且顧客休息設施相對較少。
2.購物中心要求整體氛圍、綜合體驗的效果;
餐飲店門前,更是數不勝數,高峰期時,可以讓顧客坐著等候,非營業高峰期時,如果累了,也有一些顧客會稍坐休息,一舉兩得;而且,在用餐高峰期時,能夠起到排隊效應;人多的地方,往往最熱鬧;餐飲店門口排隊的地方,裡面有更吸引你的地方。
九、餐飲、娛樂、休閑業態比重不同
1.傳統百貨里通常以零售業態為主,且一般只有少量快餐、小吃、餐飲等,目前基於零售業的整體下滑,已經有部分龍頭百貨率先引入餐飲業態、體驗業態等;金鷹百貨、銀泰百貨、大洋百貨等,都是比較鮮明的例子。
2.購物中心的餐飲業種多樣,美食城、主題餐飲、異國料理、休閑餐飲比重逐步增大,而娛樂和休閑項目則形成購物中心的主題特色和特定優勢的內涵;
早期的購物、餐飲、娛樂的黃金比例大致為50:32:18,或者後者更多,目前仍在摸索新的比例上。截止目前為止,尚沒有最新的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黃金比例。
因為不同的項目,基於其城市地位、人口基數、當地人消費習慣、項目體量、周邊競爭對手、項目定位等,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所以,購物中心業內近幾年也流行一種說法,叫「同業差異、異業互補」,用於修正以往「千店一面」「購物中心同質化」的現象。
十、體驗消費概念引入
1.傳統百貨以商品銷售為主,相對較少有體驗式服務項目;個別臨時展位,例:按摩椅、健身器材等常規性銷售商品除外。
2.購物中心作為業態組合的必需,顧客體驗式項目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會有健身、運動、美容、休閑、文化等主題項目進駐。
十一、商務展覽功能(部分知名項目偶爾會有明星出席活動)
1.傳統百貨承接群體活動的空間有限,相對較小。
2.購物中心中寬闊的多格局的空間提供了極好的公眾展示及商務活動功能。
十二、觀光游覽功能
1.傳統百貨商城的觀光性通常較差;不論是外立面,還是商場內的裝修裝飾(百貨精品店或奢侈品店等特例店面除外)。
2.購物中心因建築獨特往往成為城市標志性建築,又因內部功能齊全、服務項目多樣性,環境美學價值高,而成為觀光游覽地,部分項目更成為全市地標性項目。
十三、客訴及突發性事件
1.傳統百貨的客訴主要出現在零售商品的質量問題、服務問題等方面為主。
2.購物中心的客訴除零售商品的質量問題、服務問題外,既有可能出現在餐飲、休閑、娛樂等商戶方面,也有可能出現在停車場、客用設施等方面。
此外,傳統百貨的突發性事件相對購物中心范圍要小的多,例如:停車場顧客車輛相撞導致商場內交通堵塞;夏季商場中央空調出現故障、商場臨時停電或停水等;以及台風、暴雨天氣所帶來的災害性影響等。
此外就是,近幾年,類似於手扶梯夾傷顧客(小朋友居多),電梯關人的現象屢有發生,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特殊處理,必要時,可讓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報警。
手扶梯方面,建議相關商場做好醒目的提示,並讓現場保安在巡查時,多關注手扶梯區域,尤其是小朋友。
十四、節假日裝飾氛圍
1.傳統百貨的節假日裝飾氛圍相對比較簡單,且主要以商場內零售品牌的促銷活動為主。
2.購物中心節假日裝飾氛圍相對會比較到位,商場內商戶促銷活動未必會是商場的主打,而是以商場統一的特色裝飾(例:聖誕樹、春節裝飾、中秋節等)作為購物中心的亮點來打造。抓住節假日的時機,打造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特色裝飾,成為項目的一大亮點,不僅可以促進場內的整體消費,帶動人氣,更能增加商場的名氣。
十五、裝修要求及效果不同
1.傳統百貨內品牌店面的裝修基於合同期較短、硬體(層高、承租場地大小等因素)的限制,相對來說會比較簡單,而且形象上比較大眾化,裝修材料、效果較雷同,且裝修投資成本較低。
2.購物中心品牌店面的裝修,整體形象上會比較美觀一些,且購物中心的櫥窗、廣告位相對較大,視覺上較為美觀。
十六、其他
1.傳統百貨方面極少涉及外圍綠化帶、戶外停車場、地下停車庫等物管事務,或者只涉及其中較小的一部分。
2.購物中心則會大面積涉及到商場紅線范圍內的園林景觀、噴泉、停車場、廣告位等具體事例的管理上。
停車場的管理,並不局限於停車收費、停車場維護、相關導示系統等,也涉及突發性事情處理、安保、保潔等。
㈣ 百貨商店與大型超市以及購物中心有什麼樣的區別
百貨商店與大型超市,在銷售商品的類型方面基本是一樣的。區別在於版,百貨商店有櫃台權把顧客和商品隔開,要靠售貨員幫忙挑選商品;而超市完全是顧客自助購物。購物中心和以上兩者的區別,就是購物中心裏面可以有很多個商家,但百貨商店和超市都是自己獨立的一個商家。
㈤ 百貨商店和超市的區別是什麼
百貨公司是一種大規模的經營日用工業品為主的綜合性的零售商業企業, 經營的商品類別(系列)多,同時每類商品(每條商品線)的花色、品種、規格齊全(項目多),實際上是許多專業商店的綜合體。一般以大、中型居多; 從日用品到食品,從工業到土特產品,從低檔、中檔到高檔品都經營,綜合性強,它又是高度組織化的企業,內部分設商品部或專櫃,商品部相對獨立 ,可自己負責商品進貨業務,控制庫存,安排銷售計劃。186Z年,法國巴黎的「好市場」是世界第一家百貨公司,百年來,百貨公司仍是零售商業的主要形式之一。美、日、法等國的大型百貨公司,銷售的商品多在25萬種以上,最高的達到50萬種。 大型超市(Hypermarket)或稱綜合超市,英文叫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簡稱GMS),是採取自選銷售方式,以銷售大眾化實用品為主,並將超市和折扣店的經營優勢結合為一體的、品種齊全、滿足顧客一次性購齊的零售業態。根據商品結構,可以分為以經營食品為主的大型超市和以經營日用品為主的大型超市。這種業態可以充分地採用現代商業科技,較易採取連鎖經營的方式,許多跨國零售商均採取這種業態,如法國的家樂福等;我國聯華超市。綜合超市一般選址於城鄉結合部、住宅區、交通要道;營業面積在2500平方米以上;衣、食、用品齊全,重視本企業的品牌開發;採取自選銷售方式;設有與商店營業面積相適應的停車場
㈥ 百貨超市與購物中心的根本區別在於哪些方面
購物中心:實施統一管理分散經營的商業集合體。
百貨超市:實施自行管理回自行經營的商業集成商。
購物中心是我(開發商和業主代表)來管理並由你(零售商)來分散經營的這樣一個商業集合體。關鍵是我管理你經營,作為開發商和業主我是不介入零售經營的。或者說是我提供的「場」由你零售商來做「商」。購答物中心是做的「場」。盈利模式是通過這個場獲取租金和資產增值。
而百貨則通常是一個自行管理自行經營的商業集成商,是我即管理又經營。百貨是做「商」。盈利模式是通過經營自有和可控的商品獲取經營利潤。
購物中心與百貨最本質的區別是場所管理和零售經營的分離,購物中心不介入面對消費者的最終零售,購物中心的直接客戶都是零售商,而消費者是購物中心的間接客戶。購物中心因此也不可能給終端消費者開具發票。(這也是我區別購物中心和百貨的一個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
㈦ 百貨商店和大型購物中心的去別
百貨商店一般是一個老師收錢(大品牌的東西比較少),大型購物中心有很多大品牌,而且每個品牌都是獨立經營。
㈧ 百貨商場和超市有什麼區別
超市重實惠,來百貨重形象源; 百貨一般都以流行時尚,精緻生活,購物享受新體驗,引領時尚潮流,品質,服務,物有所值! 超市重價格,百貨重價值; (大眾化定位的超市大賣場,其核心競爭力在於———降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而百貨的關注點在於—提升價值,使消費者感受到物有所值) 超市以菜籃子,米袋子為誘餌; 百貨以時尚,流行,品牌為導向; (超市的靈魂是生鮮,而百貨的靈魂是服裝,時裝是時尚的符號) 超市重商品本身,百貨重品牌也重附加值; 超市以DM彩報,堆頭,端架為主; 百貨以品牌個性,商品展示(模特),櫃台式銷售,精緻POP為主; 超市商圈范圍相對比較小,百貨商圈范圍可以輻射到鄉村小鎮; (盡管超市商圈范圍比較小,但超市選址范圍比較廣,無論是市中心商業繁華區,還是居民住宅區,都可以開超市;而百貨一般都在市中心比較繁華地段開店,所以百貨的選址范圍比超市小,要求更高。) 超市推行零干擾服務,百貨要求對顧客無微不至的服務; 超市經營以經銷和代銷為主,聯營、租賃方式為補充; 百貨經營以聯營和租賃為主,自營方式為輔;
㈨ 百貨商店與大型超市以及購物中心有什麼樣的區別求解答
,與超市分別是有店員展示、出售、包裝貨物。
超市:同上,分別是沒有店員出售、包回裝貨物,由答顧客自行到貨架挑選商品。
購物中心:業主將所擁有物業分開出租、出售,由無數個經營者按各自的會計、財務系統經營和管理。業主只負責租務方面的稅款。
最後一種是百貨公司將部分的專櫃出租給品牌商戶,用同一個財會系統收取貨款然後每一個月底,按該專櫃營業額總帳扣取15%左右的租金和管理費用,其餘貨款退回給品牌企業。
㈩ 購物中心、商場、百貨有什麼區別
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