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百貨大樓 » 鐵雨3日本入侵

鐵雨3日本入侵

發布時間: 2024-04-11 09:33:34

『壹』 電影《鐵雨》中朝鮮的核導彈為什麼射向日本

因為在電影中,朝鮮要威脅美國,日本是美國的盟友,當時美國想干預半島的事,朝鮮的意思就是美國敢出手,朝鮮就用核彈攻擊美國的盟友(日本)美國不願意為了保護韓國而把日本拉下水,只能拋下韓國不管,讓朝鮮韓國單挑。

那麼朝鮮的勝率很大的,俘虜駐韓美軍,逼迫美國承認自己,然後獨立戰爭勝利。所以《鐵雨》中朝鮮的核導彈射向了日本。

《鐵雨》該片改編自楊宇錫創作的網路漫畫《STEEL Rain》,講述在朝鮮發生政變時,護送朝鮮1號人物前往韓國的朝鮮軍人嚴鐵雨和韓國青瓦台外交保安官郭哲宇共同阻止半島核危機爆發的故事。

(1)鐵雨3日本入侵擴展閱讀

《鐵雨》該片作為一部南北題材電影,故事情節與《義兄弟》、《共助》等同類型的作品相似,但實際上該片涉及了南北對峙、朝核問題,以及美國、日本和中國三個強國之間的角力。

它對於強國之間尖銳的攻防戰以及內部盤根錯節的政治斗爭都表現的極具魄力,是一部非常令人意外的電影。楊宇錫導演在該片中展現了他超強的想像力和原創能力。

『貳』 圖說太平洋戰場的「鐵雨」:沖繩島戰役

沖繩群島屬於琉球群島。由沖繩島、慶良間列島、伊江島等島嶼組成,主島沖繩島是琉球群島的最大島嶼,位於日本本土和中國台灣之間,北距九州630公里。南北長約108公里,東西最寬處約30公里,最窄處僅4公里,面積約1220平方公里。清朝時,琉球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

1945年初,美軍佔領呂宋島及硫磺島後,為掌握整個琉球群島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建立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決定攻佔沖繩島。沖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沖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日軍則決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毀美太平洋艦隊主力於沖繩島附近海域;以陸軍部隊堅守沖繩島,爭取時間,加強本土防禦准備。

沖繩島戰役是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海上登陸戰役,徹底消滅了日本海上和空中力量,為二戰勝利奠定了基礎。為期82天的戰斗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經過漫長的跳島戰役後,盟軍逐漸接近日本本土,並計劃利用沖繩這個距離日本本土僅340英里的島嶼作為一個空中作戰基地,以實行戰略中進攻日本國土的計劃(代號沒落行動)。美國陸軍第10軍團的5個師,包括第7、第27、第77、第81和第96步兵師為陸地主要戰隊。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和第6師提供在陸地上必要的支援。第2陸戰師則作為兩棲預備隊。

進攻行動得到美國海軍、兩棲和戰術空中部隊的支援。這場戰役在英文被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文被稱為「鐵雨」(鉄の雨,tetsu no ame)或「鐵暴風」(鉄の暴風,tetsu no bōfū)。這些代號代表戰斗之激烈程度、火力之密度及盟軍參戰之戰艦及車輛的龐大數量。

美軍在沖繩島登陸。日軍守島部隊為第32集團軍下轄的2個師和1個混成旅,約8.6萬餘人,以及海軍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共10萬餘人,由牛島滿陸軍中將指揮。每道防線都依託丘陵地構成多層次的堅固防禦陣地。沖繩島及其鄰近島嶼還有日軍1個魚雷艇中隊和600餘艘自殺攻擊艇。

美軍參戰兵力為45.2萬人,艦艇1500餘艘,飛機2500架。第5艦隊司令R.A.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任總指揮。擔任登陸的巴克納陸軍中將的第10集團軍,由陸戰第3軍和陸軍第24軍組成,轄8個師,18.3萬人。其中步兵第81師為戰區總預備隊。

盟軍參戰的空軍由美英兩軍的航母機動部隊,以及美第20、第21戰略轟炸部隊等組成,擔任掩護和支援登島部隊。美軍以航母編隊和戰略空軍的B—29重轟炸機多次襲擊日本九州等地的日軍航空基地。

在太平洋戰爭早期,日軍在沖繩島建築大量防禦工事,而且擁有大量坦克及火炮,根據過去三年同美國之作戰經驗,牛島滿中將相信島上之防衛是美軍在戰爭中所面對最堅強的,但他同時相信不能阻止美軍推進,只能減慢推進速度。

美軍於1945年3月18日開始第10集團軍各突擊梯隊進行海上航渡。23日起,艦載機群和艦炮對慶良間列島和沖繩島實施預先火力准備,摧毀島上部分機場和暴露的防禦設施,消滅了日軍近海攻擊艇隊。3月26日,美軍在慶良間列島登陸,取得了艦船停泊場和後勤補給基地。

至1945年3月30日,美軍的火力准備已經進行了足足五天,1945年4月1日晨,美軍開始對沖繩島實施直接艦炮和航空火力准備。美軍登陸的主攻部隊從登陸艦上沿舷側的繩網下到登陸艇上,登陸艇排成五個攻擊波,以整齊的隊形向岸上沖去,陸戰一師、陸戰六師和陸軍第七師、第九十六師,在沖繩島西海岸從北到南正面約9公里地段登陸。整個登陸過程,順利地異乎尋常。

1945年4月2日,美軍一部開始向東推進,以切斷日軍防線。1945年4月4日,美軍兩個陸戰師橫跨整個島嶼到達東海岸的中城灣,佔領島中部地區,將日軍防線一分為二。美軍原計劃十五天完成的任務,僅四天就順利實現。

1945年4月6日,日海軍聯合艦隊由日本向沖繩航進,企圖與美軍進行海上決戰。1945年4月7日,美軍航母艦隊與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九州西南海域激戰。美艦載機編隊擊沉日軍戰列艦、巡洋艦各1艘和驅逐艦4艘,從而解除了海上威脅。

1945年4月6日、7日,日軍以九州的第五航空艦隊和第六航空軍為主要兵力,台灣和先島群島的第一航空艦隊和第八飛行師團為輔助兵力,出動海軍飛機462架,陸軍飛機237架,共699架,其中自殺飛機355架。擊沉美軍驅逐艦3艘、坦克登陸艦1艘和萬噸級軍火船2艘,擊傷戰列艦、航母、護衛艦和布雷艦各1艘、驅逐艦8艘。

美軍在作戰中比較重視奪取戰區制空權和制海權,依靠其絕對優勢的海空力量,在確實掌握了琉球群島的制空權、制海權,切斷對守軍各種支援,並對登陸部隊進行海空火力支援後,才實施登陸。

美軍在沖繩島登陸。由於相信沒有足夠力量防守全島,牛島滿中將集中力量保衛歷史古都首里,包括建築在陡峭山脊的古代琉球王國之王宮首里城,這令日本可在此建立重要防線。因此日軍防禦重點在島的南部,以首里為核心構築有牧港、首里兩道防線,在西北端八重岳、與座岳地域構築有第3道防線。

沖繩島上的地面戰斗在1945年4月8日前,一直比較順利,直到1945年4月8日才開始遇到日軍頑強抵抗,至18日將北半部日軍基本肅清,於1945年4月21日全部佔領沖繩島北部地區。

因為日軍在沖繩島的主力就部署在南部,而且充分利用懸崖峭壁、深溝高谷等險峻地形構築起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所以美軍進展極其緩慢。1945年4月13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日軍乘機發動反擊,美軍在日軍沖擊下,節節敗退,死傷將近5000,全憑後續部隊的重炮和海空優勢火力才將日軍攻勢遏制。

1945年6月18日,巴克納中將親臨前線督戰,當他在陸戰八團團部附近小山上觀察部隊推進時,日軍一發炮彈飛來,四下崩飛的彈片和尖銳的碎石片擊中他頭部,巴克納中將當場身亡,成為美軍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軍銜和職務最高的將領。

沖繩島戰役中,日軍主要憑借坑道、天然岩洞和山地反斜面陣地,盡量削弱美軍的火力優勢,並積極開展近戰、夜戰,組織小部隊頻繁實施猛烈反擊,消耗美軍的有生力量,美軍陣亡1.3萬(陸軍4600人,海軍4900人,海軍陸戰隊3400人),受傷3.6萬(陸軍1.81萬人,海軍4900人,海軍陸戰隊1.36萬人),另有2.6萬人的非戰斗傷亡。在沖繩的戰斗結束數星期後,美軍得以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

『叄』 美軍和日軍搶占"鋼鋸嶺"一役在二戰中什麼作用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史實改變的,講的是沖繩戰役,沖繩,原清朝附屬國,後被日本占據,地理上是日本的南大門,打過了沖繩,接下來就直接是日本本土了,沖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沖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這場戰役在英文被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文被稱為"鐵雨"(鐵の雨,tetsu no ame)或"鐵暴風"(鐵の暴風,tetsu no bōfū)。這些代號代表戰斗之激烈程度、火力之密度及盟軍參戰之戰艦及車輛的龐大數量。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這一仗戰術上美國通過巨大傷亡獲得勝利,戰略上日本通過拚死抵抗,把美國人的信心打掉了,迫使美國直接投放原子彈而不是登陸日本本土,這也是一種勝利,至少日本保住了「天皇」,要是和德國一樣一寸寸打過去,估計日本啥都沒了。

熱點內容
斷背山有幾分鍾 發布:2024-08-19 08:31:17 瀏覽:253
日本電影 女老師和學生私奔 發布:2024-08-19 08:29:36 瀏覽:49
台灣電影 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02:18 瀏覽:134
2020最新電影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56:06 瀏覽:641
男男電影虐 發布:2024-08-19 07:04:57 瀏覽:10
韓國電影李采潭主演的關於發廊的 發布:2024-08-19 07:01:57 瀏覽:2
每期都有做的動漫 發布:2024-08-19 06:44:33 瀏覽:778
東宮拍攝時間 發布:2024-08-19 06:44:12 瀏覽:5
林正英電影情節鬼抬轎 發布:2024-08-19 06:36:35 瀏覽:254
懂的都懂在線觀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6:26:11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