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百貨大樓到正陽門什麼走
1. 前門大柵欄到王府井百貨大樓多少公里
從前門大柵欄到王府井百貨大樓共3.2公里。
可以從大柵欄站乘坐2路公交車到內東華門站,下車容步行230米就是王府井百貨大樓。預計用時30分鍾,票價2元。
或者從大柵欄站乘坐特11路,到王府井路口北站。
或者從大柵欄站乘坐59路或120路,到王府井站。
或者步行到前門站,乘坐觀光2線到東安門大街西口,步行200米即是百貨大樓。
2. 從前門大街到正陽門怎麼走
公交線路:120路,全程約2.3公里
1、從前門大街步行約250米,到達珠市口南站
2、乘坐120路,經過3站, 到達天安門廣場東站
3、步行約360米,到達正陽門
3. 北京站到前門西大街正陽市場4號樓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全程約3.4公里
1、從北京站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2站, 到達前門站
2、步行約770米,到達前門西大街正陽市場...
4. 北京老城門走什麼車
朝陽門:走糧車。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順便說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 「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崇文門:走酒車。崇文門又名哈德門,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產權一說呢,呵呵。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於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正陽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正陽門也叫前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這里。「大前門」香煙也是由此而得名,您還記得那煙盒上的圖案嗎?對,那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反面的圖是建於明正統4年(1439年)的箭樓。
宣武門: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里。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葯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庄嚴地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里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阜城門: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要不怎麼老阜城門的門洞頂上刻了一朵梅花,老乾婆娑,頗有畫意。梅與煤同音,這就表示這個地方走煤車的意思。
西直門:走水車。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著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裡的水,嫌城裡水苦,專門喝玉泉山的水。您聽聽,玉泉山,這水聽著就讓人覺出一股子甜味兒來。乾隆皇帝曾誇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這不是傳說,現在科學進步了,人們專門把這水送去鑒定,的確是雜質少,味道純正。
德勝門: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安定門:走什麼車呢?北京的說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說法兒是清朝八旗精兵全扎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里。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佔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祟文門內。那兒用得著收兵全走安定門啊。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廠改成壽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題胡同,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只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現在的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長,地上鋪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5. 正陽門在北京的什麼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大街北端
6. 北京市海淀區北蜂窩路喬建里走北京前門樓怎麼座公交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 → 地鐵2號線,全程約8.3公里
1、從喬建里步行約690米內,到達軍事博容物館站
2、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3站, 到達復興門站
3、步行約140米,換乘地鐵2號線
4、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4站, 到達前門站
5、步行約400米,到達正陽門(北京前門樓子)
7. 前門步行到天安門大約要多少時間啊
其實前門和天安門是連著的,前門的北邊就是天安門廣場的南邊,所以也就是經過一個廣場的時間,大概8-10分鍾就到了。
(7)北京市百貨大樓到正陽門什麼走擴展閱讀:
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1]原名麗正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毛主席紀念堂南邊。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
它集正陽門城樓、箭樓與瓮城為一體,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禦性建築體系。 據地方誌上記載:當時的城樓、箭樓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瓮城氣勢雄渾,為老北京城垣建築的代表之作,現僅存城樓和箭樓,是北京城內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城門。城樓上有北京民俗展覽館。
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8. 正陽門的建築周邊
大柵欄
大柵欄是前門商業區的中心,泛指大柵欄街、廊房頭條、糧食店街和煤市街。明清時期入夜實行宵禁,在街頭巷尾設置柵欄,晝開夜閉,大柵欄因此得名。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前門大柵欄集中了綢布店、葯店、鞋店、餐館等數百家店鋪和戲院。廊房頭條、廊房二條曾是珠寶玉器市場;珠寶市街集中了二十九家官爐房,熔鑄銀元寶;錢市胡同、施家胡同、西沿河一帶開設了許多錢市利銀號;而王廣福斜街、陝西巷等八條胡同則是妓院集中的地方,俗稱「八大胡同」。到1928年前門商業區開始走下坡路之前,大柵欄一帶一直是老北京的商賈繁華之地,許多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就發源於此,比如全聚德烤鴨店、瑞蚨祥綢布店、同仁堂葯鋪、六必居醬菜園等,直到今天仍然長盛不衰。
正陽門站
北京人俗稱的前門老火車站,它真正的名字叫「正陽門東車站」,只要到過天安門廣場的人可能都曾從它 門前經過。該建築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為歐式建築,始建於1901年(光緒27年),落成於1906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建成後,前門老火車站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火車站,車站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站內三座站台,長度377米,候車室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是當時中國最大的交通樞紐。此後,該建築經歷了從清末民初、北洋政府、日偽統治、國民黨統治到新中國成立的不同歷史階段,站名從正陽門東站、前門站、北平站、北平東站到北京站,經歷多次演變,至1959年9月15日,新北京站開通運營,這座建築完成了它作為鐵路車站的歷史使命。
上世紀60年代初,老車站首先被改造成鐵道部的科技館,不久之後又被收歸北京鐵路局,改建成北京鐵路工人文化宮,候車室則被改造成劇場使用多年。直至上世紀90年代,建成老車站商城。 北京市人民政府2001年7月12日公布,「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車站現為「北京鐵路博物館」。
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珠市口,全長840米。是北京中軸線最重要的地段,也是古都風貌保護的
核心地區。明成祖遷都北京以來,前門大街就是皇帝去天
壇、先農壇祭祀的必經御道。在這次修繕中,前門大街也恢復了這一歷史風貌。
在大柵欄街上共有商店四十餘家,其中有不少是馳名京華的老字型大小,如以自製丸、散、膏、丹聞名全國的樂家同仁堂葯店、過去專為王公貴族做朝帽緞靴的東升帽店、以及內聯升鞋店、長和厚絨線鋪等。除此以外,北京的古董、珠寶、錢庄多設於此地。
解放以後,政府對前門外大街一帶進行了綜合性治理、發展。扶持老字型大小商店,使它們在保持原有的經營特色外,又新添了許多便民服務設施。同時,這里也先後開放了國營商場,婦女服裝店、兒童用品商店,這商業街給前門外大街增加了許多特色。今天,前門大街和過去一樣,敝開窗戶笑迎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人們,昔日的石板地已變成了柏油馬路,沿街兩岸的小店鋪有的被整飾一新,有的被大商場代替,這里終日人來車往,熙熙攘攘,一派太平繁榮景象。
內城九門
內城九門 正陽門是北京內城的正南門,因其位於皇宮的正前方故俗稱「前門」。
明朝在崇文門設官收稅,故又稱「稅門」,經常有上稅酒車吃此門經過。
中國古代制度講究「左文右武」,所以左邊有了崇文門,右邊也就有了宣武門。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因清代是處決犯人的地方,故俗稱「虎門」或「死門」,走的是刑車。
北京內城的最東邊是朝陽門。因此門位於最東端有迎接朝陽的意思故稱朝陽門。該門是明,清兩代京師重要的運糧通道,故稱「糧門」。
內城最西邊的門樓是阜成門。此門是京西運煤進京的煤車常走的門,所以俗稱「煤門」。當時在門洞上曾鑲嵌著一塊綉有梅花圖案的石刻,以「梅」諧「煤」。
東直門和西直門分別位於北京內城的東北和西北兩側,這兩座城門的翁城呈方形,四角皆為直角。明清時期城內所需磚木,主要由送磚木的車從東直門進城,故俗稱「木門」。由於明清兩代京西的水資源比較豐富,西直門一直走運水入宮的車,故俗稱「水門」。
北面的德勝門和安定門走兵車,「德勝」,所謂道德高尚之義,又諧音「得勝」,所以明清時將士出征必走此門。出征軍隊凱旋歸來走安定門,此門之名有平安之意。
9. 北京的正陽門是大前門嗎
是的。
正陽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七年(1419年),原名麗正門。因其位於紫禁城的回正前方,俗稱前門,答又稱大前門,是明清時期北京內城的正南門,屬「京師九門」之一。它集城樓、箭樓與瓮城為一體,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禦性建築體系。
據北京地方誌記載,當年的城樓、箭樓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瓮城氣勢雄渾,為老北京城垣建築的代表作。後來,正陽門雖然幾經損毀,但仍保留著城樓、箭樓等主要部分,目前仍然是北京城門中保存最完整、形制最雄偉的一座。
(9)北京市百貨大樓到正陽門什麼走擴展閱讀:
北京的正陽門的建築布局:
正陽門,原由瓮城牆連為一體,後因修路分割成了兩個部分。但一般人們也把大柵欄那個地方叫做前門,范圍是正陽門和它前面的珠寶市、大柵欄等區域,而正陽門是指正陽門城樓和箭樓的統稱。處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
正陽門箭樓、城樓、瓮城、正陽橋和五牌樓是一組布局合理、造型庄嚴、氣勢凝重的建築群。正陽門共有四個門洞,即城樓門洞、箭樓門洞、瓮城兩側的東、西閘門各一個門洞。而其它八門均只有兩個門洞,即城樓門洞和瓮城單側閘門的門洞,箭樓皆無門洞,只具備防禦堡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