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商品是怎麼定價的
A. 商品價格怎麼定
定價要考慮幾個因素:
1、你要對商圈進行調查,看看同商圈內的其他競爭對手的價格
2、你要確定你的價格形象,你是希望你的價格都比競爭對手高還是低,低多少。一般少低點就行,低多了店內的毛利就會太低。
3、你進貨的產品的大概的毛利空間,比如說飲料可能毛利空間就比較低一般10個點左右,食品裡面的休閑食品毛利就可以稍微高點20個點左右都可以。
一般就根據這么幾個角度考慮。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參照競爭對手。
(1)百貨商品是怎麼定價的擴展閱讀:
商品價格的影響因素:
1、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決定因素。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商品價格越高。例如汽車的價格高,自行車價格低。
2、供求影響價格。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下跌;當供給小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上漲。
3、國家政策影響價格。即國家通過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強行規定價格。當商品價格過高時,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政府會採取最高限價,例如葯品價格。最高限價一般低於均衡價格。
4、消費心理影響商品價格。當消費者受攀比和從眾心理影響時,商品的需求量會大幅增加,這是銷售者可以成績提價。房價的炒作便是這樣。受求實心理影響,則商品不容易賣高價錢。
5、地域條件、天氣、生產條件等等也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例如,各種節日前,雞蛋的價格會上漲;節後又趨於正常。
B. 超市商品的價格是怎麼定的
看超市的進貨來渠道,超市規模源越大、分店越多、市場越廣。那麼他的進貨渠道相對來說也是區級或省級代理商。相對的進貨金額也比市級代理商低。所以超市的商品的售價也就要低。這主要說的是自營商品。
聯營商品主要是供貨商所提供的特價、和售價。當然也有為了吸引顧客的超市,會降低售價,把自己對供貨商的扣點降低來達到吸引人氣目的。
一般的超市的平均單品價格都會比小型便利店或雜貨店要便宜很多。大部分超市越大,銷售的價格也就會越低。
綜合超市一般分為:生鮮、食品、日用百貨、小家電組成。
生鮮的毛利一般占售價在3%-8%
食品的毛利一般占售價在5%-15%
日用百貨的毛利一般占售價在10%-30%
小家電的毛利一般占售價在10%-40%
超市員工手工回答,望採納!
C. 請問超市中的商品是如何定價的
都是互相調研,看別人價格比自己低就降下去,也有漲的,慢慢就這樣了。
你也要去調研,不過就調研一些常用商品就行,其他價格按你進價加上你能接受的利潤作售價。
價格市要經常變得。多注意其他超市的情況。
D. 商品零售價是怎麼定的
一搬情況下是進貨價可加上費用再加上利潤再加上稅即為零售價
E. 商品定價的方法是什麼
最具價值的經銷商培訓專家郭漢堯老師指出:商品定價的方法!
(1)同價法
英國有一家小店,起初生意蕭條很不景氣。一天,店主靈機一動,想出一招:只要顧客出1個英鎊,便可在店內任選一件商品(店內所有商品都是同一價格)。這可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理。盡管一些商品的價格略高於市價,仍招徠了大批顧客,銷售額比附近幾家百貨公司都高。在國外,比較流行的同價銷售術還有分櫃同價銷售,
(2)特高價法
獨一無二的產品才能賣出獨一無二的價格。特高價法即在新商品投放市場初期,把價格定的大大高於成本,使企業在短期內能獲得盈利,以後再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來調整價格。某商店進了少量中高檔皮鞋,進價460元一件。店的經營者見這種鞋用料、做工都很好,色彩、款式也新穎,在本地市場上還沒有,於是定出1280元一雙的價格,竟然銷量很好。暢銷的東西,別人也可效仿,因此,想保持較高售價,就必須不斷推出獨特的商品。
(3)低價法
這種策略則先將產品的價格定得盡可能低一些,使新產品迅速被消費者所接受,優先在市場取得領先地位。由於利潤過低,能有效地排斥競爭對手,使自己長期佔領市場。這是一種長久的戰略,適合於一些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對於一個生產企業來說,雖然單個商品的銷售利潤比較少,但銷售額增大了,總的商業利潤會更多。在應用低價格方法時應注意:一是高檔商品慎用,二是對追求高消費的消費者慎用。
F. 如何給商品定價怎麼用公式算。
依照不同的導向有不同的產品定價方法,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
定價分類: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6)百貨商品是怎麼定價的擴展閱讀:
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企業定價首先需要考慮的方法。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實際耗費,客觀上要求通過商品的銷售而得到補償,並且要獲得大於其支出的收入,超出的部分表現為企業利潤。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例如,某電視機廠生產2 000台彩色電視機,總固定成本600萬元,每台彩電的變動成本為1000元,確定目標利潤率為25%。
G. 零售商品如何定價呢
產品定價公式復 1、不含稅制:進價*(1+毛利率) 2、含稅:進價*(1+毛利率)*稅率1.17 進價是指進貨成本(含運費) 「1-銷售毛利率」。 例如:一件商品的成本價是8元,規定銷售毛利率是20%,則該商品的銷售價格應該為: 銷售價格=8/(1-20%)=10元。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X100%=(10-8)/10X100%=20%。
H. 如何給一個商品定價
1、隨行就復市定價法:隨制行就市定價法,即將該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
2、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該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
(8)百貨商品是怎麼定價的擴展閱讀:
要了解價格和制定價格,必須考慮許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明確的是公司的目標是什麼,是增加市場份額,改善企業收入,最大化利潤,還是其他目標。
如果營銷部門已經對於公司目標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那麼確定價格在內的營銷組合,便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相反,如果定價與公司的目標相背離,可能花了很大精力,結果並不是公司想要的。因此,定價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定價決策和公司目標的契合度。
I. 商品定價有哪些方法
金牌店長羅雅霖老師店長培訓課程中有介紹:
一般商品定價的方法
制定價格時,所涉及的因素較為復雜,沒有什麼一定的標准方式。最重要的是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在分析自己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加以試銷,以確定最適當的價格。下面介紹的是一些常見的定價方式,提供參考。
(1)同價法
英國有一家小店,起初生意蕭條很不景氣。一天,店主靈機一動,想出一招:只要顧客出1個英鎊,便可在店內任選一件商品(店內所有商品都是同一價格)。這可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理。盡管一些商品的價格略高於市價,仍招徠了大批顧客,銷售額比附近幾家百貨公司都高。在國外,比較流行的同價銷售術還有分櫃同價銷售,
(2)特高價法
獨一無二的產品才能賣出獨一無二的價格。特高價法即在新商品投放市場初期,把價格定的大大高於成本,使企業在短期內能獲得盈利,以後再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來調整價格。某商店進了少量中高檔皮鞋,進價460元一件。店的經營者見這種鞋用料、做工都很好,色彩、款式也新穎,在本地市場上還沒有,於是定出1280元一雙的價格,竟然銷量很好。暢銷的東西,別人也可效仿,因此,想保持較高售價,就必須不斷推出獨特的商品。
(3)低價法
這種策略則先將產品的價格定得盡可能低一些,使新產品迅速被消費者所接受,優先在市場取得領先地位。由於利潤過低,能有效地排斥競爭對手,使自己長期佔領市場。這是一種長久的戰略,適合於一些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對於一個生產企業來說,雖然單個商品的銷售利潤比較少,但銷售額增大了,總的商業利潤會更多。在應用低價格方法時應注意:一是高檔商品慎用,二是對追求高消費的消費者慎用。
(4)整數法
對於高檔商品、耐用商品等應該採用整數定價策略,給顧客一種「一分錢一分貨」的感覺,可以用來樹立商品的形象。
(5)弧形數字法
「8」與「發」雖毫不相干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總是對的。據國外市場調查發現,在生意興隆的商場、超級市場中商品定價時所用的數字,按其使用的頻率排序,先後依次是5、8、0、3、6、9、2、4、7、1。這種現象不是偶然出現的,究其根源是顧客消費心理的作用。
(6)成本導向定價
最常見的是成本加定價方法,即按商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零售價。不同種類的商品,其毛利的加成比例不同。
(7)需求導向定價
它是依據購買者對產品價值的理解和需求強度來定價。百貨商場由於附加服務和環境氣氛為產品增加了價值,其商品價格可以高於小商店。另外,百貨商場可以對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實行高價策略。
(8)競爭導向定價
它依據競爭者的價格來定價——可相同,可高,也可低。價格調整主要看競爭者是否變動,隨市場定價。這處方法可在競爭中減少風險,並協調同行業間的關系。
(9)地理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