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都有哪些
1. 谈谈美国的作者电影理论
1、“电影理论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中国基本上只有电影评论,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理论。”
2、电影评论:指普通观众对一部影片观看后的感受。
3、本体论: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分支,英语词ontology是来源于希腊语单词ον(存在)和λόγος(学问)的组合。本体论主要探讨存在的本身,即一切现实事物的基本特征。
4、方法论:A、(引用自“雅虎知识”)《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
法有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指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
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麼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
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著手。
(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
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们才发
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统工程的出现
对许多大规模的西方传统科学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环境科学,气象学,生物学,人工智慧等等。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还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儿坐标系。对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理论有很大的作用。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5、米特里:法国电影理论家,被认为是经典电影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其名著《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电影美学就归结为确定一种形式由于某种内容和某种意图的关系,怎样和为什么优于另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它要在特定情况下为这些形式确立其心理学的依据。”
6、戈达尔:著名导演,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旗手。
7、塔伦蒂诺:依上下文看应该是指被称为“鬼才”的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8、电影批评(film criticism):指对一部影片从镜头、构图、剧本、摄影等方面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它是电影理论的一种方式。
9、中国电影人不曾参与电影理论从经典到现代、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这一嬗变过程,
10、邵牧君先生并不喜欢所谓电影符号学、性别论、镜像理论,就好像布努埃尔不喜欢“间代性痉挛影像记号学(The Semiology Of Clonic Image)”一样。
第一章 被禁忌的电影
本章主要讲述美国、欧洲、中国的电检制度,从古到今、由外及中,对中国本土电检制度提出讨论。个人认为作者倡导用商业方法代替政冶手段对电影进行审查。
1、“......电影,这一相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来显得颇为轻浮的一种写作......”此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或者是我多想了,作者只是打一个比方而已。因为电影不是一种写作,电影就是电影。就像一位音乐家在谱曲,你说他在写作就不大说的过去,谱曲就是谱曲。
2、电影史上的第一个裸露镜头出现在电影《舞会结束后的洗澡》。
3、电影审查制度主要依据四个方面对电影作出分级:性、暴力和恐怖、吸毒、非常态生活展示。
4、美国的电检制度:
在1915年,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就开始成立审查委员会,删剪和禁映他们认为不好的电影。
出现这种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得到了联邦法律系统的认可和支持。一家电影公司的一部影片被俄亥俄州政府禁映,该公司于1918年对俄亥俄州政府提出诉讼,将州政府告上联邦法院。这个案子经过一系列的辩论之后,最后最高法院作了一个裁决,说电影作为一个娱乐产业是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表达自由(free speech)限制,电影放映“纯属商业行为”,不能被视为“新闻媒体的一部分或公共舆论之工具”。电影因此无权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而须接受州、市政府的预先审查。从而肯定了对于电影进行审查和引导是合法的。这是对美国电影审查制度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一个判例。
由于美国整个法律系统是一个案例法系统。其成文法非常简单,但是每一个案例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所以你第一个这么判了,第二个我也就这么判。这个判例一直到1956年关于意大利著名导演罗西里尼的一部影片进口美国受到限制的另外一个判例才基本推翻这个限制。
1922年,为了保证票房收入、“纯洁”电影画面及内容,电影审查委员会开始筹建。这一机构由威尔·海斯(长老会教友、共和党人,曾任邮政总局局长)领导。1930年,天主教教士丹尼尔.劳德公开宣称电影正在败坏人们的道德观,并起草了一部电影审查法典,这部法典很快被电影工业的巨头们接受并交由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1945年更名为美国电影协会The Mon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MPAA)主席即威尔.海斯执行,所以史称《海斯法典》(《Hays Code》)。
Hays Code.rar (12.31 KB)
1934年,海斯又成立了具有强制权力的自律机构法典执行局,即海斯委员会(the Hays Commission)。1930年至1968年间的每一部电影都受到《海斯法典》的影响,这部法典绝对伦理化,凡是和性、暴力、非常态生活相关的镜头统统封杀,生孩子?NO!裸体?NO!接吻镜头不可超过3秒钟,我想这和美国后来产生的什么接吻比赛有点关系。再举一个小小例子,当年玛丽莲.梦露在通风口的相片被无数人捧为经典:
《七年之痒》看掉了当时无数男人的眼睛,它就主动或被动的充分利用了《海斯法典》的限制。下面我们看看现行的美国电影分级制:
[ 本帖最后由 124959272 于 2007-4-26 11:29 AM 编辑 ] 1.jpg (7.29 KB)
书影
2007-1-29 11:40 AM Hays Code.rar (12.31 KB)
海斯法典英文版
下载次数: 54
2007-2-9 12:56 PM 1.jpg (27.58 KB)
相片
2007-2-9 01:19 PM 1.jpg (109.9 KB)
美国电影分级制
2007-4-26 11:29 AM
2. 关于好莱坞电影的理论材料
《世界电影理论: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在20世纪30年代在好莱坞逐渐形成,并在以后的四五十年里主宰了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其支配性的影响力至今在好莱坞和国际商业电影领域发挥做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又被Noel Burch在《实用电影理论》theory of film practice 一书重称为表达的程序性格式,他基本上是由摄影、场面调度特别是剪辑方面的常规惯例组成,目的在与把虚构的实践、人物和时空自然的粘合在一起加以流畅的展现,最终给观影者以真实之感。镜头组接的过程极为关键,而连续性剪辑中最重要的效果就是把镜头切换的瞬间抹去,使观影者无法感觉到镜头的转换,完全被故事和情节说吸引,根本没有机会去怀疑影像的真伪和觉察影片人为化的表达。
1、神话叙事结构。著名的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对古希腊和东方神话做研究发现,尽管在事件、场景、人物和习俗方面千差万别,但是神话世界展示给我们的生命之谜是有限的。同理,我们在好莱坞的电影叙事中可以看到神话中的单一人物原型和单一故事原型众多的表面形态。
2、经典叙事结构。“太阳下面无新事”。在经典叙事结构中,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迷和解迷的基本结构来组织的。故事开始,一个意外打破了虚构业已存在的平静,叙事的任务就是要着手找回世界的平静和和谐。经典叙事按照大致的线性架构逐次展开,到达最后理所当然的结局。
3、叙事电影的经典符码,用电影符码的作用来推进叙事到达结局,并保持故事的持续演进。
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的以戏剧化为基础,充满戏剧化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也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在戏剧化的故事情节模式确定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现类型化趋势。人物形象有正反两个阵营,还有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再次就是连续性剪辑,在推动动作和故事的同时,保持故事的悬念和激情。